收藏 分销(赏)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9635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9 卷第 2 期2023 年 6 月Vol.39.No.2Jun.2023大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 昆虫记 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钱忠敬(哈密市教育局,新疆 哈密 839000)摘要:整体性阅读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阅读创设丰富多彩的读书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读书任务,有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不断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以 昆虫记 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比较阅读、专题探究、读写联动等阅读策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语文核心素养;策略中

2、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88X(2023)02-0030-04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阅读创设丰富多彩的读书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读书任务,有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不断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踏上整本书之旅,才能欣赏到美丽而生动的自然,领略到神奇而伟大的世界,感悟到灵动而鲜活的生命。在 昆虫记 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比较阅读、专题探究、读写联动等阅读策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一、以比较阅读助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在 昆虫记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要了解昆虫世界的精彩纷呈和法

3、布尔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还要关注作者如何将科学而准确的说明性语言与生动而优美的文学性语言巧妙运用,最终实现“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1。学生只有发现、感悟作品的语言特色,并将其灵活运用,才能够建构起丰富的语言系统,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1.摘选文章与原著比较阅读在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教材从昆虫记 中摘选了 蝉的地穴 和 蝉的卵 两篇短文。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将两篇摘选文章与原著中蝉的地洞 和 蝉的蜕变 进行横向比较阅读,并在原作上勾画出被摘选文章去除了的那些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思考、讨论去除部分的内容有何语言特色,并在原著相应语段旁做理解性或感悟性批注。最后,通过朗读、品味、

4、比较、辨析,学生发现教材所摘选的文章不仅去除了作者对蝉详细而生动的观察过程的叙述和描写语段,还去除了作者对蝉感性情感的抒发和其他科学家对蝉的评论性语段。另外,学生也发现了原作 蝉的地洞 和 蝉的蜕变 的语言表达富有灵动性,时而有作者翔实而完整的叙述,时而有作者泼墨般的描写,时而有作者热情似火般的讴歌。与之相比较,摘选文章 蝉的地穴 和 蝉的卵 的语言表达就显得平铺直叙,缺少波澜,文采平实且较少使用修辞手法,语言的说明性意味更浓厚一些。学生还发现,昆虫记 不仅在作者真实而严谨的叙述中向读者展示昆虫世界的丰富多彩和熠熠生辉,还在作者先天诗人气质和悲天悯人情怀的观照之下表现出对昆虫万千世界的真实情景

5、描写和独有情感抒发。在对教材选摘文本与原著比较阅读中,学生不仅跟随法布尔学习有趣的昆虫学知识,了解昆虫的微小世界鲜为人知的一面,还在深入文本比较阅读中感知并欣赏法布尔充满人性温暖的精彩语言,从而提升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增强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2.不同科普文本比较阅读昆虫记 不仅展现昆虫世界的精彩,也展现作者对昆虫的无比喜爱之情。在与其他科普文本进行比较阅读中,学生可以明显感受到 昆虫记 独特的语言风格。例如,对螳螂前足的描写,搜狗百科这样描写:“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而法布尔却这样描写:“它像一位身材修长的少女,在烈日的草丛中,它仪态万方,严

6、肃半立,前爪像人的手臂一样伸向天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方法讨论、交流收稿日期:2023-01-11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院2022年自治区“以校为本”小课题“基于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XKT2215004)作者简介:钱忠敬(1977-),男,新疆哈密人,高级教师。大连教育学院学报两个文本语言风格的差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发现,前者侧重于知识的介绍,语言风格专业、冷静、客观;后者在专业而严谨的基础上运用了生动而形象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性语言,把艰涩枯燥的昆虫学知识转化成生动活泼的文学语言,文字鲜活生动,字里行间充满温情。在学生比较阅读的基础上,教

7、师顺势指导学生感知并讨论原著所呈现的语言风格。学生经过深读、品鉴,较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在 昆虫记 中既有翔实而精准的科学用语,也大量运用细腻的笔触、散文式的语言描写昆虫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并且在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法布尔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微小生命的赞颂。正因为法布尔在科学著作中所独创的、风格迥异的语言风格,才使得 昆虫记 这部科学著作带上富有人文气息的光环。因此,学生在反复比较阅读中会逐渐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并构建自身的语言系统。二、以专题探究活动助推学生阅读思维发展与提升法布尔 昆虫记 是一部用文学语言写就的科学巨著,字里行间虽然充满了文学意味和人文关怀,但作者在观察昆虫时所运用的观察、实验、探

8、究、假设等科学方法又使整部作品充满理性光辉。在 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应以教材“名著导读”中三个专题探究活动作为支架,引导学生积极与经典对话,促成学生阅读思维发展与提升。1.“跟法布尔学观察”提升学生概括和辨析的思维能力在开展“跟法布尔学观察”专题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 昆虫记 中选择一种自己所喜爱的昆虫,以观察内容、方法、时间、地点等为鱼骨思维导图的主架绘制思维导图,再现法布尔科学观察的思维脉络,将零星认识向整体理性认识转移,并组织学生讨论法布尔观察方法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阅读思维品质,培养学生主动而有效阅读的意识。在绘制完鱼骨思维导图后,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讨论、

9、交流、展示的平台,将学生的专题探究活动不断引向深处。学生经讨论、交流后,发现法布尔往往是根据不同昆虫的具体特征来选定不同的观察内容。例如,根据蝉短暂的生命周期,法布尔详细观察蝉的地穴特征,以及蝉的产卵、孵化、蜕变过程。同时,法布尔还深入研究蝉在树上“歌唱”的原因。对于蝈蝈,法布尔则从一般常见的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殖”“死亡”等方面细致入微地观察。学生在“跟法布尔学观察”的专题探究中,还能学习法布尔运用现场长时间观看、细心聆听,以及实验室实验验证、探究猜想等细致而严谨的科学方法观察昆虫世界。在阅读、探究过程中,学生被法布尔坚持实地观察、反复实验、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10、深深打动。而对于观察的时间和地点,学生阅读探究后发现,法布尔是根据昆虫不同的生活习性进行选择。教师以鱼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专题探究活动中深入学习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思维结构和路径。在探究中,学生有效地将阅读中零散的、浅显的、感性的阅读体验和认知进行系统概括、辨析,并用专题探究活动的方式总结出观察微小世界的策略,从而提升自身概括和辨析的思维能力。2.“跟法布尔学探究”提升学生质疑和探索的思维能力在 昆虫记 中,法布尔为我们再现许多不同情境下的实验探究案例。学生可以在书中选择一种探究实验,从研究对象、问题、方法、设想、实验过程及结论等角度进行探究实验,不断提升自身质疑和探索的能力。例如,学生运用

11、观察法和实验法,以“蝉是因为爱情而歌唱的吗”为研究主题跟着法布尔学习探索研究的方法。在法布尔野外观察和实验室探索研究过程中,学生不仅发现蝉的听觉不够灵敏,甚至有点迟钝,还发现蝉的鸣叫声与其他昆虫的叫声一样都是本能的行为。此外,学生还发现法布尔的一些野外观察求证和实验室研究验证都没确定的结论。对此,教师应不断引发学生运用质疑思维进行深度阅读和探究,并用自己的阅读实验研究成果论证所得结论。在将名著阅读与专题探究活动相结合的阅读活动中,通过自主搜集整理信息、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交流互动深度探索,学生不仅筛选信息、概括文段、分析问题、质疑结论、探索未知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而且在深入探究中质疑权威、

12、实践探究、获取真知的能力也得到较好的提升和发展。3.“跟法布尔学写作”提升学生写作思维能力在荒石园,法布尔几十年如一日地对昆虫进行研究、假设、推理和求证,并用 昆虫记 向世人展示精彩纷呈的昆虫世界。昆虫记 留下了法布尔的科学探索精神,而且记录了法布尔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每种昆虫拟人化并融入人性温暖于昆虫世界中,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尊重和温情。在阅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 昆虫记 中汲取人生智慧、精神力量,以及学习并实践法布尔将科学与文学笔法融为一体的写作技巧。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像法布钱忠敬: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策略 31大连教育学院学报尔一样仔细观察、探索研究一种喜

13、欢的小动物,并将观察和探究的结果撰写成“观察报告”或“科学小品文”。同时,师生共同举办写作成果展示交流会,将师生评选出的优秀“观察报告”和“科学小品文”进行交流学习并展示于班级读写墙报专栏中。观察报告和科学小品文的写作旨在以读写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以读促写,不断发展和提升学生读写思维能力。三、以多重深读策略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法布尔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他对弱小生命尊重和关怀的情怀给 昆虫记 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2。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录品析、批注理解、鉴赏感悟作品中行文活泼、文采斐然、语言诙谐的篇章和语段,不断引发学生对“虫性”与“人性”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

14、审美鉴赏能力。1.摘录并比较作者对昆虫的不同称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原著中摘录两种昆虫名称,以及法布尔对其独有的“称谓”,对其进行批注品析,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经讨论、交流后,学生发现法布尔常常采用各种修辞来形容自己所观察的昆虫,并给予其生动形象的称呼,如以“歌唱的大师”等来称呼蝉,这些富有温情的称呼流露出法布尔对弱小生命的尊重和喜爱。当然,也有作者讨厌的昆虫,如蚂蚁被法布尔称之为“剥削者”“侵略者”“贱民”等。在交流、探讨时,学生对于这些称呼明显感知到法布尔内心对这种昆虫的憎恶之情。法布尔以“人性”观照“虫性”,用人类社会的法治秩序与道德准则来评判昆虫世界的是非曲直,用文明社会的公序良俗的评价

15、标准看待昆虫世界,从而抒发法布尔的爱憎之情。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一个微小的切口,走进法布尔的心灵深处,接受仁爱之心的洗礼,增强对美好情感的感受力。2.品读、批注富有情趣的描写语段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批注作品中描写昆虫的精彩语段,并对其进行交流展示。在阅读批注中,学生发现法布尔在 昆虫记 的字里行间充满对整个自然界生命的无比热爱之情,他对各种昆虫的描绘生动而有趣,他的思考深沉而富于启示性,他将“人性”与“虫性”紧密相关联,展现了昆虫的生命历程及其生活情趣,传达了生动活泼的美学趣味,给学生带来许多美的阅读体验和生成。例如,法布尔生动地刻画出小毛虫为了生计如何整日“奔波”;大黄蜂怎样“勇敢

16、”地去捕捉毒蜘蛛,并与毒蜘蛛斗智斗勇;小蜜蜂的社会有着极其严密的分工和秩序,各司其职,它们的蜂房简直是最杰出的几何学家营造的建筑;蚂蚁怎样从蚜虫身上得到食粮,勇敢的雄蚂蚁是怎样列队出兵营去捕获俘虏等。3.欣赏“虫性”和“人性”相融共存生命观在 昆虫记 阅读中,教师还应有效指导学生利用作品所提供的文化场域,不断提升学生阅读审美能力。例如,在学生阅读 圣甲虫 一文时,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重点阅读食粪昆虫圣甲虫身上所表现出的高尚母爱的语段,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到“美与丑”“污与净”这些矛盾竟然能在这里找到和谐共生之地,这是大自然借“虫性”给人类提供的哲理。同时,法布尔在 昆虫记 中不仅借“虫性”让人类反思

17、生命、感悟自然,还用“人性”的美、丑、善、恶来观照昆虫世界,让昆虫的生命蒙上浓厚的人文和人性的色彩。法布尔打破物种“壁垒”,让“虫性”和“人性”相融共存,这不仅体现出他的大生态观,也表现出他对微小生命尊重和热爱的独特生命观。对此,在欣赏法布尔大生态观和独特生命观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情感熏陶、提高了思想水平、享受了审美乐趣。通过摘录、批注、品读、欣赏等阅读审美过程,学生不断被法布尔的那种对大自然的炽烈情怀感染,被法布尔专注的眼神、善良的心感动。因此,学生的审美活动一直氤氲在美好的情感之中,并不断获得发展。四、以语言学习为抓手帮助学生传承文化语文教师应把课堂作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并将“文化传承与理解

18、”的思想渗透于学生语言学习与运用之中。例如,教师可以在专题阅读活动中设计一个阅读情境任务,排演一部“昆虫学家法布尔访谈”的课本短剧,即“假如你是一位昆虫博物学家,你专程来到荒石园拜访伟大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在拜访之前,请你拟订一份访谈提纲”。各学习小组领取创作访谈提纲的任务后,结合法布尔 昆虫记 艰难创作过程,深度研读作品内容和法布尔创作的心路历程,创作访谈提纲并在班级中展示交流。其中一学习小组的访谈提纲展示为:问题1.有人说,您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不起眼的小昆虫毫无意义。请您谈谈当时选择昆虫学研究作为毕生追求的原因。问题2.您研究昆虫主要采用哪些科学方法,能与中国学生分享一下吗?问题3.据相关报

19、道,您的研究方法曾受到当时坚持传统研究方法学者的刁难和轻视。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些无理的刁难和异样的眼光的呢?问题 4.您受了那么多不公正对待,吃了那么多 32大连教育学院学报苦,而且您的所有研究经费都来源于微薄的工资收入。您觉得这样值得吗?曾经想过放弃对昆虫学的研究吗?问题5.在充满荆棘的科学研究路上,您的成功经验是什么?通过拟写访谈提纲,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法布尔伴随着偏见、贫穷、冒犯、刁难等开展科学研究的艰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被法布尔几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所深深感染,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将法布尔的“科学精神”积极传承并发展。因此,在 昆虫记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

20、要引导学生徜徉于昆虫学知识的海洋中,还要经历一次独特的文化审美和传承的过程,将法布尔伟大的“科学精神”传承并发扬。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伟人对话。记录法布尔在荒石园 36 年科学研究成果的 昆虫记 无疑就是一本好书。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走进 昆虫记 整本书阅读深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阅读思维品质,培育学生阅读审美能力,让学生有效传承法布尔的科学精神,真正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让整本书阅读真实发生。参考文献:1 赵亚维.如何有趣有味地上好 昆虫记 J.七彩语文,2022(24):49-51.2 唐礼平.引导学生读出 昆虫记 的趣味、诗味和情味J.安徽教育科研,2022(15):55

21、-56.责任编辑:赵国惠On Strategies of Whole-book Reading on the Basis of Chinese Core LiteracyTaking Whole-book Reading Teaching of Souvenirs Entomologiques as an ExampleQIAN Zhongjing(Education Bureau of Hami,Hami,Xinjiang 839000)Abstract:Holistic reading teaching should start from studentsactual situation,

22、create rich reading contextsfor students,design challenging reading tasks,effectively guide students to read deeply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Chinese core literacy.Taking reading teaching of Souvenirs Entomologiques as an example,teacherscan effectively guide students to read the entire book and promote their Chinese core literacy through readingstrategies such as comparative reading,thematic exploration and reading-writing integration.Key words:whole-book reading;Chinese core literacy;strategies钱忠敬: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策略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