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副市长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的浓厚氛围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江南同志作了工作报告,表彰了20*年全市环保工作先进单位,各县市区递交了相关责任书,江南同志的报告,讲得比较实在、比较到位,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重点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深化环境保护认识的问题 认识的高度决定着工作的力度和落实的程度。“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2、但与“两型社会”以及“八个建成”目标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工作理念尚未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从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一)加强环境保护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意。发展是第一要务,各级党委政府率先发展、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但对优化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在把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上,仍然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等现象,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
3、、能源消耗高,污染隐患多,生态环境破坏大,直接影响到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放宽发展的眼光,统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环境保护促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发展,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 (二)加强环境保护是加快后发赶超、建设“生态邵阳”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新宁、绥宁、城步、隆回4县被授予全国生态示范区,65个乡(镇)、100个村成功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村,这为建设生态邵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整体上讲,我市第一产业强而不大、第二产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强而不旺的经济格局尚未得到根
4、本改变,我市在全省仍处于“欠发达地区”。因此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审时度势做出了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后发赶超,建设实力、开放、生态、人文、和谐邵阳重大战略部署,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十二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要达到12%左右。这么高的增长速度,对资源和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环境将难以容纳,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打造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建设生态邵阳,就是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使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突破资源环
5、境的制约因素,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要全面推进生态邵阳建设,必须在巩固和深化生态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三)加强环境保护是打造投资“洼地”、提高综合竞争力的迫切要求。良好的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因素。从微观经济主体来看,投资方对投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关注的投资环境,绝不仅仅是过去意义上的“几通几平”,而是对生产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不少外商进行投资考察时,对环境十分重视,特别是食品类、纺织类和高科技产品,甚至对空气质量都有严格的要求。从宏观政策环境来看,国家环保政策的门槛越来越高,对许多项目建设的环保要求越
6、来越严,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排放总量已经成了一些项目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环境太差,好的项目就进不来,环保太松,来的项目就好不了。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还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许多国家,甚至一些大型企业,对未获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的产品持抵制态度。传统产业如果不及时注入环保理念,在国际市场上就会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发展必然受到制约。因此,随着环境保护的地位和作用的提高,哪个地方重视环境保护,哪个地方就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四)加强环境保护是适应社会进步、顺应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的现实需要。当前,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关注的
7、热点和焦点问题,成为各级“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媒体报道的热点,有关环保的建议提案逐年上升。全国性雾霾天气、浙江等地有奖游泳闹剧、山东潍坊的地下水风波、江苏启东排海工程事件、云南px项目问题等等,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一起大的环境事件。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已陆续制订了一系列严厉和强硬的措施。特别是,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降低定罪量刑门槛,从严打击环境污染犯罪后,各地各部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更加有法可依。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各地下大力气、出重手抓好环保的决心,也是顺应社会各方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关于突出重点抓环保工作的问题 抓
8、住主要矛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有效抓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做法。抓环保工作同样要遵循这一规律,即突出重点,合力攻坚,务求实效。今后,我市要重点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抓好环保工作: (一)围绕城市建设抓环保。抓好生态环境建设是搞好城镇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按照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韵的发展理念建设城镇,必须统筹抓好各项工作。一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我省也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刚才,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对这项工作要高度重视,把大气污染治理落实到责任单位,落实到责任人,加强扬尘、油烟、汽车尾气治理。要利用天然气入邵之机
9、,在XX县区抓紧推进以“煤改气”工程为重点的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市、区两级环保部门要相互配合,严格执法监管,对市区范围内的燃煤锅(茶)炉和营业性炉灶进行专项整治,下大力气改造锅炉,加大禁烧散煤的工作力度。市环保局和市交警支队要加强沟通协调,加快汽车尾气检测站建设和黄标车淘汰步伐。加大建筑扬尘的治理力度,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要全封闭设置围挡墙,所有渣土运输车辆要采取密闭措施,加大道路保洁频次,大型煤堆、料堆要实现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二是下决心抓好XX县区环保基础工程建设。要抓好污水、垃圾、危险废物处理等环保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努力提高污染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快环保基础能力建设,尽快启动市区空气
10、自动监测子站和水质监测设备的升级改造工作,提高我市对饮用水、空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为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适时启动pm2.5监测及信息发布提供技术支撑。三是以确保饮水安全为重点,加强流域治理。要突出抓好资江、邵水流域治理工作。资水邵阳段及邵水流域有水污染的涉水污染项目盯从严控制,沿线各县城相应启动环境综合整治,促进流域环境质量改善。各地要把水源保护放到重要位置,确保饮水安全。要坚决取缔关闭危及群众饮水安全的污染企业,今年要加快水源保护区内的工业企业和生活活污水排污口取缔步伐,加快江北污水处理厂建设及配套管网升级改造,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四是加快龙须塘老工业区的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龙须塘老工业区环
11、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今年的任务更为艰巨,挑战更大。环保部门要在去年整治的基础上,强化对企业的监管,加大对重污染企业的慗改关停力度,该关的要关,该整改的要整改,该搬迁的要搬迁。同时,要严把环评审批关,原则上该区域不再新上工业项目,以实现该区域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规划部门要对龙须塘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城建部门要加快路网改造建设步伐,水利和公用事业部门尽快启动两沟的清淤疏浚工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通过一到两年的治理,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二)围绕新农村建设抓环保。农村环境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一是要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结合当前正在开
12、展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工作,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内容的农村治污清洁工程,推动各具特色的生态型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二是要加快乡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污染问题。要以土壤、水源污染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三是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综合利用,鼓励农民使用沼气和太阳能,有效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大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彻底解决农村一些地
13、方“脏、乱、差”的问题。xx区已经纳入全省十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笼子,区政府和环保局要细化工作措施,明确目标责任,确保整区推进工作有序进行。 (三)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抓环保。发展循环经济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以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为目标,加大税收、信贷、专项资金与政策方面的扶持,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循环发展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当前尤其要立足我市资源优势,下大力抓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推动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加快现有产业转型升级,以现
14、代科研技术更新改造提升冶金、造纸、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依托矿产、竹木、水电、风力等资源优势扶优扶强建材、能源等特色产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新兴产业政策,支持帮扶电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大力扶持三一湖汽、宝庆煤电、宝兴科肥、湘中制药等骨干企业发展;发挥宝科园为重点的工业园区聚合作用,优先支持纺织、医药、化工、冶金等企业向产业园区聚集,实现集聚生产、集中治污、集约发展。力争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群,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多业并举、循环利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四)围绕生态建设抓环保。生态建设是环境保护的灵魂,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民主建设五位
15、一体的高度,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既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也是扩大环境容量、提高环境承载能力的基本前提。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一方面,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保护,注重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功能,保护好天然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工程建设,继续加快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大对全市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力度
16、,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抓好水土流失治理,不断增强水源涵养功能,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加大对资江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治理力度,抓好矿山生态修复,努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五)围绕环境安全抓环保。近两年来,全国相继发生几起由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给当地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这对我们的环境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今年省保厅把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我市也通过一系列的环保专项行动,及时发现并消除了一批环境安全隐患,但从总体上看,全市应急管理体制和应急机制还不够完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还不强。市、县两级都要按照要求制定并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健全环境应急指挥系统,配
17、备应急装备和监测仪器,落实处置措施,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证应急监测、应急处置、信息发布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要认真开展各类重点污染源及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隐患的全面排查,特别是加大对居民集中区、河流流域沿岸及水源地上游危险废物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各级环保部门要持续深入开展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为主题的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以新的“两高”司法解释为武器,坚决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环境污染问题,严肃查处环境违法案件,既当好“环境医生”,又当好“环境警察”,为邵阳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充分履职尽责,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提供
18、坚实有力的环保支撑。 三、关于创新环境保护机制的问题 环境保护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开展扎实细致的工作,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当前,要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创新环保管理机制,提升环保管理水平: (一)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的环境保护委员会,今年的第五次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将相关环保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力度。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对本辖区环境质量、污染减排和环境安全负总责的法定职责,特别是政府主要领导作为辖区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作为主要责任人,要具体
19、抓、靠前指挥,及时解决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党委政府决策体系,完善专家论证、部门会审、群众参与、领导决策的环境与发展综合科学决策程序。要把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环境容量、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风险评估等作为制定市域、县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 (二)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环保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综合性,绝非环保部门一家的事,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都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必须严格按照职责分工,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发改、财政等综合部门要制定落实有关支持政策,环保、公安、国土、工商、城管、安监、卫生、质监等部门要严
20、格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住建、公用、公安、农业、畜牧、水利等部门要切实抓好减排项目的实施和减排措施的落实,环境监测、气象、水利等部门要及时预警环境质量状况,宣传、教育、文化及新闻媒体要抓好宣传引导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人民群众是环保工作的参与者、支持者,也是环保成果的受益者,更是推动环保工作的强大动力。要推进环境保护政务公开,建立环境新闻发布和重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定期通报环境质量。要建立企业环境信用制度,公开污染源环境信息。对涉及群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者社会公示等形式,畅通公众参与渠道,积极发挥12345热线
21、平台的作用,听取公众意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鼓励检举和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营造人人关心环保、人人支持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搞好环境保护,技术是支撑,政策是保障,投入是基础。要大力拓宽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渠道,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建立财政性环保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强化环保机构经费保障。要加快环保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各类企业参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加快建立“排污者付费、治污者赚钱”的利益导向机制,形成企业减少污染、治理污染的内在动力和社会环保投资机制,推
22、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抢抓目前各类政策叠加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落实中央和省级重点环保项目和资金,为促进污染减排、提升环保能力、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建立督查考核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目标管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改进和完善督查方式、方法,对市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和减排项目,按月调度,按季通报,年终考核。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组织环保、监察、工信、建设、统计等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对职责不到位、工作进度滞后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对发生重大环境事件的,要按有关规定启动问责程序,严肃追究责任。 同志们,环境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爱护环境,就是珍爱我们的美好家园;保护环境,就是巩固我们的发展根基;建设环境,就是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为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后发赶超,建设绿色邵阳、和谐邵阳、幸福邵阳做出新的贡献。第12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