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李渔近体诗中的借出韵现象.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9346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李渔近体诗中的借出韵现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李渔近体诗中的借出韵现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李渔近体诗中的借出韵现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期唐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年 月V o l N oJ o u r n a l o fT a n g s h a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J u l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 J Z D A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苏教师函 号)收稿日期:修回日期:作者简介:刘芹(),女,江苏高邮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音韵学、历史语言学.语言学研究论李渔近体诗中的借出韵现象刘芹(扬州大学 广陵学院,江苏 扬州 )摘要:通过对李渔近体诗用韵系联分析,发现有 例首句借韵、例出韵现象.李渔近体诗出韵 例系 笠翁诗韵 韵类分

2、合影响而然,余例或系时音的变化或系作者方音影响使然.关键词:李渔;近体诗;借韵;出韵中图分类号:H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D O I:/j i s s n O n t h eB o r r o w e dR h y m e a n dU n m a t c h e dR h y m e o fM o d e r nS t y l eP o e m s b yL iY uL I U Q i n(C o l l e g eo fG u a n g l i n g,Y a n g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Y a n g z h o u ,C h i n a)A b

3、 s t r a c t: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i so f t h er h y m es y s t e mo fL iY usm o d e r ns t y l ep o e m s,i t i s f o u n dt h a tt h e r ea r e t e nc a s e so f f i r s ts e n t e n c eb o r r o w e dr h y m ea n dt h i r t y t w oc a s e so fu n m a t c h e dr h y m e T w e n t y f o u r

4、 c a s e so f u n m a t c h e d r h y m e i nL iY usm o d e r ns t y l ep o e m s a r e i n f l u e n c e db y t h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t h e r h y m e s i n“L iW e n gS h iY u n”,w h i l e e i g h t c a s e s a r e c a u s e db y t h e c h a n g eo f t h e a c

5、t u a l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o r 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 t h ea u t h o rsd i a l e c t K e yW o r d s:L iY u;m o d e r ns t y l ep o e t r y;b o r r o w e dr h y m e;u n m a t c h e dr h y m e李渔(),明末清初著名的曲学家,一生著述丰硕,曾自编过一本名叫 一家言 的文集.他死后五十年,后人为之扩编为 笠翁一家言全集十六卷,包括文集四卷、诗集三卷、词集一卷、别集(史论)两卷、闲情偶寄 六卷.

6、李渔精通音韵之学,曾自编诗韵词韵之书,以为一家之用.所写相关论著谈及诗词曲语音律之论,见解独到.更有大量的诗文创作实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音韵功底.通过对李渔诗文用韵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明清汉语的一些语音特征以及作者方音的语音特点.刘芹曾对李渔古体诗用韵展开研究,全面梳理了李渔古体诗韵部,并对其中的时音与方音现象进行了讨论.李渔近体诗用韵,自当遵守近体诗押韵规则.本文通过对其近体诗押韵梳理,发现存在借出韵现象,就此作一考察.一、李渔近体诗借出韵情况据 李渔全集,李渔近体诗计 首,其中五言律诗 首,七言律诗 首,五言绝句 首,六言绝句首,七言绝句 首.李渔近体诗取韵准平水韵,每首诗押韵皆一韵到底,计

7、有 个韵段.李渔作诗用韵非常严谨,遵守近体诗押韵规范.对照平水韵,李渔 首近体诗中借出韵 首,占比.近体诗借出韵所涉韵类分别为东冬相押例,江阳相押例,支齐相押例,微支相押例,灰佳相押例,豪萧相押例,庚青相押例,寘味队相押例,佳麻相押例,微齐相押例,蒸青相押例,虞鱼相押例,侵蒸相押例,覃删相押例,陌微相押例,先元相押例,屑月相押例,屑叶相押例,先盐相押例,琰铣相押例,庚真相押例,庚侵相押 第 卷第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月例,遇麌相押例.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借韵 指出:“五七言近体第一句,借用旁韵,谓之借韵.”近体诗一般偶句入韵,奇句不入韵,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故此首句入韵相较偶句入韵要求松.按照

8、钱大昕的说法,如果近体诗首句入韵,又没有用官韵,而是借用旁韵,便为首句借韵.王力以为借韵只能是借用邻韵,“所谓邻韵,除江与阳、佳与麻、蒸与侵为罕见特例之外,大约总依诗韵的次序,以排列相近而音又相似的韵认为邻韵”.李渔近体诗首句入韵 首,有 首近体诗出现首句借韵现象,借韵相押韵类分别是佳麻相押例、微齐相押例、庚青相押例、蒸青相押例、虞鱼相押例、侵蒸相押例、覃删相押例、陌微相押例.近体诗用韵严格,韵脚必须用同一个韵中的字,不能用邻韵的字.唐以后截至明清时期,人们作近体诗,押韵都依照“平水韵”.也就是说,每一首近体诗的韵脚都必须是“平水韵”中同一韵里的字,否则就叫“出韵”.王力曾表示:“除首句外,近

9、体诗偶数句必入韵,若某句韵脚逸出官韵,即所谓 出韵.”据此,考得李渔近体诗出韵 首,出韵韵类分别为:东冬相押例、江阳相押例、支齐相押例、微支相押例、寘味队相押例、灰佳相押例、豪萧相押例、庚青相押例、佳麻相押例、微齐相押例、蒸青相押例、先元相押例、屑月相押例、屑叶相押例、先盐相押例、琰铣相押例、庚真相押例、庚侵相押例、遇麌相押例.二、李渔近体诗借韵讨论佳麻相押例,见七言绝句 陈宗来中年乏嗣.韵脚字为“涯、瓜、花”,此三字 广韵 韵类分别为佳、麻、麻.此诗首句借邻韵佳韵字“涯”入韵.“涯”,李渔近体诗中入韵次,另一次出韵,见于七言律诗 别熊元献归白门“家、涯、车、赊、花”(麻、佳、麻、麻、麻)押韵

10、中,此诗“涯”处于偶句韵脚位置,亦押入麻韵.可见,“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借韵.李渔自编 笠翁诗韵 书中,“涯”列于佳韵下,注音“牙”,“牙”为麻韵字.根据 笠翁诗韵 的注音,佳韵的“涯”读如麻韵,不过因为韵书编纂传统体例限制,李渔仍将此字列在佳韵下.笠翁诗韵 类似的佳麻混注例还有如“厓,牙”“娃,雅”“哇,雅”“娲,瓜”“画,叶花去声”,周祖谟提出:“同时佳韵之牙音如佳崖之类亦读同麻韵,此由邵氏诗章之用韵可知.”北宋邵雍诗文便已见喉牙音佳韵字读同麻韵,李渔时期此二韵读音相同,自可押韵.微齐相押例,见五言律诗 过太阳岭.韵脚字为“衣、梯、霓、低、西”,广韵 韵类分别为微、齐、齐、齐、齐.此诗首

11、句借邻韵微韵字“衣”入韵.“衣”李渔近体诗中入韵 见,其中押微韵次.还有次出韵,见于 秋怀“衣、嘶、饥、题”(微、齐、微、齐),“衣”出现在偶句韵脚位置,与同是微韵“饥”一起押入齐韵.因此,“衣”不是真正的首句借韵.笠翁诗韵“衣”列微韵,与微韵“依”互注读音,而“衣”又频繁地给支韵字注音,如“漪”“椅”“猗”“袆”“伊”“洢”“黟”“咿”“噫”“医”等,皆以“衣”注音,可见“衣”与支韵字关系非同一般.笠翁诗韵 齐、微、支三韵韵字混注例多,通过系联注音字,齐韵、微韵及支韵精庄章组包括日母已合流为一部.李渔近体诗韵微齐相押,读音自亦合韵.庚青相押例.七言绝句 宜秋“屏、青、醒”(庚、青、青)押韵,

12、首句借邻韵庚韵字“屏”入韵.“屏”李渔近体诗入韵见,另外次与青韵字押韵,“屏”为首句借韵.七言绝句 自开化抵常山舟中即事六首 其五“醒、程、声”(青、庚、庚)押韵,首句借邻韵青韵字“醒”入韵.“醒”李渔近体诗入韵次,次与青韵字押韵,另一次出现在偶句韵脚位置,与庚韵字押韵.以此,“醒”不算真正的首句借韵.笠翁诗韵 庚青蒸三韵的混注频繁,说明此三韵读音相近或相同.李渔近体诗押韵,韵律自相协.蒸青相押例,见七言绝句 为金长真太守题画八绝其三“升、庭、铃”(蒸、青、青)押韵.此诗首句借邻韵蒸韵字“升”入韵.“升”李渔近体诗中入韵次,其余次都出现在偶句韵脚位置,一律押入平水蒸韵.虞鱼相押例.七言律诗 癸

13、卯元日“虚、虞、躯、窬、驹”(鱼、虞、虞、虞、虞)押韵,首句借邻韵鱼韵字“虚”入韵.七言律诗 婺城乱后感怀“吁、予、居、墟、躇”(虞、鱼、鱼、鱼、鱼)押韵,首句借邻韵虞韵字“虞”入韵.侵蒸相押例,见七言绝句 贤内吟十首之四“吟、陵、灯”(侵、蒸、蒸)押韵.此诗首句借邻 刘芹:论李渔近体诗中的借出韵现象韵侵韵字“吟”入韵.“吟”,李渔近体诗中入韵次,其余次皆与侵韵相押.覃删相押例,见七言绝句 自开化抵常山舟中即事六首 其三“三、闲、间”(覃、删、删)押韵,首句借邻韵覃韵字“三”入韵.“三”李渔近体诗入韵见,另外次与覃韵字相押.陌微相押例,见七言律诗 向陈仲抒借书“惜、违、归、依、非”(昔、微、微

14、、微、微)押韵,首句借入声昔韵字“惜”入韵.李渔近体诗首句借韵 首,其中首,因首句入韵字处于偶句韵脚时,亦可押入邻韵,非真正首句借韵例.所以处于偶句韵脚时押入邻韵,因与邻韵读音相同或相近,故而混押.三、李渔近体诗出韵讨论东冬相押例.分别为:七言律诗 惠安寺宿寓公讲堂“翁、同、风、空、宗”(东、东、东、东、冬),五言律诗 登华岳四首“同、中、松、翁”(东、东、冬、东),七言绝句 伊园十二宜 宜冬“冬、冲、供”(冬、东、冬),五言律诗 闲“逢、中、功、宫”(冬、东、东、东),五言绝句 穷途遇故人,无钱沽酒,戏成二绝 其二“逢、风”(冬、东),五言绝句 桃花源图“逢、中”(冬、东).李渔近体诗东韵独

15、用 次,冬韵独用 次,东冬相押次,占比达,足见东冬两韵关系密切.笠翁诗韵 东冬两韵混注频繁,如“东,冬”“冻,冬”“嵩,松”“冬,东”“龙,隆”“钟,中”等,说明东冬两韵读音接近或相同,可归为一部.以此,东冬押韵虽出平水韵,恰是实际语音的反映.江阳相押例,见七言律诗 寄韩国士读书金山“江、窗、双、航、降”(江、江、江、阳、江).李渔近体诗江韵独用次,阳韵独用 次,养韵独用次,江阳混押次.江阳两韵偶尔接触,说明两韵读音非常接近.中原音韵 江、阳两韵合为一部,早在宋元时期等韵图 四声等子 切韵指掌图 江摄附于宕摄图内,即见平水江、阳两韵读音很近.笠翁诗韵 中江、阳两韵混注频繁,可归为一部.江阳偶尔

16、出韵相押,是现实语音的反映.江阳两韵之入声韵觉药相押见,五言绝句 题云林小景“握、落”(觉、药).支齐相押例,七言绝句 和闰端阳四首 其四“追、宜、鼙”(支、支、齐),五言绝句 答友二绝“眉、题”(支、齐),七言律诗 后断肠诗十首 其九“携、其、时、诗”(齐、支、支、支),五言绝句 新嫁娘四首 其二“涕、意”(霁、寘).微支相押例,七言绝句 督师尚书李邺园先生靖逆凯歌二十首 其三“机、飞、旗”(微、微、支).微齐相押例,秋怀“衣、嘶、饥、题”(微、齐、微、齐).寘味队相押例,五言绝句 风声“坠、沸、碎”(寘、味、队).李渔近体诗中支、齐、微、灰之间的偶尔混押,皆因现实语音的影响.根据 笠翁诗韵

17、 支、微、齐、灰、废、祭等诸韵字的自注互注分析,我们发现 笠翁诗韵 齐祭废与支微开口合并,灰泰合口与支微合口合并,而成齐微部.“追、宜、鼙”“眉、题”等支齐相押,“坠、沸、碎”寘味队相押,恰恰反映了齐微部的韵类来源.中原音韵“追、宜、鼙”“眉、题”等收在齐微部开口,“坠、沸、碎”收在齐微部合口.灰佳相押例,见五言律诗 得家书“来、开、猜、谐”(灰、灰、灰、佳).李渔近体诗灰韵独用 次,灰佳偶尔接触,自有源头.笠翁诗韵 佳韵部分与麻韵混注合为佳麻部,部分与灰韵混注合为灰咍部.此例“谐”音与灰咍部读音接近,故得相押.李渔近体诗麻佳相押例,见七言律诗 别熊元献归白门“家、涯、车、赊、花”(麻、佳、麻

18、、麻、麻).豪萧同用例,见七言绝句 钓便“舠、鳌、鯈”(豪、豪、萧).李渔近体诗萧韵独用 次,肴韵独用次,豪韵独用次,豪萧同用次.笠翁诗韵 萧韵字与肴韵喉牙音声母字互注频繁,如“趫,敲”“坳,腰”,豪韵字与肴韵喉牙音以外声母字互注频繁,如“猱,铙”“跑,袍”.肴韵与豪韵在唇音声母字中发生混注,如“包,褒”“毛,茅”.笠翁诗韵 萧肴豪三韵当已合并为一个韵部.王力 汉语语音史 提出,明清时期十五韵部系统此三韵即为一部:遥迢部.故此,李渔近体诗豪萧两韵因韵部主元音相同、韵尾相同,偶尔相押也很自然.庚青相押例.七言绝句 大宗伯龚芝麓先生书来,有将购市隐园,与予结邻之约.喜成四绝奉寄,以速其成 其二“堂

19、、长、裳”(庚、青、庚),七言绝句 郑房季为阃君、如君新设二榻,并祝宜男.诸同人各拟赋诗,属予首倡,遂成八首,为荀氏八龙之兆 其七“成、生、星”(庚、庚、青),七言律诗 春阴“晴、生、萍、轻、耕”(庚、庚、青、庚、庚),七言律诗 壬寅举第三子,复举第四子“萌、生、丁、兄、名”(庚、庚、青、庚、庚),六言绝句 山家 第 卷第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月二首 其二“鸣、醒”(庚、青).蒸青相押例,五言律诗 夜半上小楼独坐“登、乘、扃、冥”(蒸、蒸、青、青).李渔近体诗庚韵独用 次,青独用 次,蒸独用 次,庚青相押次(计首句借韵为次),蒸青相押次(计首句借韵次).笠翁诗韵 庚青蒸三韵混注,关系密切.中原

20、音韵 庚青蒸合为一部.李渔其时此三韵读音相同或相近,所以会出韵相押.以上李渔近体诗平水韵出韵 例,对照作者自编诗韵著作 笠翁诗韵,如东冬、江阳、支齐、豪萧、庚青等各本合为一部.笠翁诗韵 虽分列不同韵类,注音则反映了现实的语音状况,而况这些韵类的分化合并早在 中原音韵 时期便已完成了.因此,李渔近体诗中这类出韵并不是真正的出韵,反过来更证实了现实语音中这些韵类的分化合并关系.李渔近体诗真正出韵例见.先元相押例:七言律诗 后断肠诗十首“年、篇、悬、泉、冤”(先、先、先、先、元)押韵,元韵字“冤”押入先韵.笠翁诗韵 先韵字 个,元韵字 个,先元混注 例,占比,但先、元仍为两个独立韵类.中原音韵 先元

21、合为先天部.李渔近体诗先元混押当是实际语音的一种流露,明清时期其他诗人作品中也见有相同的韵类混押,如陈第近体诗 五岳逰草泊舟城陵矶“悬、年、船、冤、舷”押韵,元韵“冤”押入先韵.五岳逰草开酒其一“尊、骞、门、论”押韵,先韵“骞”押入元韵.同部位入声韵字的出韵如屑月相押见:五言绝句 虎丘千人石上听曲四首其四“血、月”(屑、月)押韵.笠翁诗韵 月韵字 例,自注 例,与屑韵混注例.屑韵字 例,自注 例,与月混注例,屑月混注比.琰铣相押例,五言绝句 停舸“险、浅”(琰、铣)押韵.中原音韵“险”“浅”分别归入先天、廉纤部.王力根据 中原音韵 的十九韵类分部,认为 中原音韵 还保存着侵寻、监咸、廉纤三个闭

22、口韵,“到了十六世纪,m尾变了 n尾,于是侵寻并入 了 真 文,监 咸 并 入 了 寒 山,廉 纤 并 入 了 先天”.笠翁诗韵 盐韵字 例,盐先混注 例,先韵字 例,先盐混注 例,盐先混注比.盐、先混注,与两韵主元音相同,介音相同,韵尾相混有关.李渔近体诗 m尾韵与 n尾韵偶尔混押,是时音不经意的流露.同部位入声韵屑叶混押见:五言绝句 迂径“折、捷”(屑、叶)押韵.入声韵尾的变化,王力发现黄公绍 古今韵会举要“保存着收 k和收 t的入声的,但是收 p的入声字已经并到收 t的入声去了.”中原音韵 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中,“折”“捷”同音,列于车遮部入声作平声一类.李渔其时,入声已经相混.庚真相押

23、例:七言绝句 有遣侍儿过寓学家姬盥栉者,家姬欲赠以诗,苦不协律,倩予代之,遂成四绝“名、伦、城”(庚、真、庚)押韵.该诗真韵“伦”押入庚韵.庚、真为阳声韵,庚韵收后鼻音尾,真韵收前鼻音尾 n.李韵近体诗中庚真偶尔的出韵混押,当与作者方音有关.李渔 岁前生活在江苏如皋,如皋方言属于江淮方言泰如片,江淮方言尾、n尾不分.笠翁诗韵 中也偶见这种混注,如“胤,孕”,“尽,净”,“艮,亘”,“横,昏去声”.庚侵相押例:五言绝句 壬子夏日其四“明、音”(庚、侵)押韵.庚、侵为阳声韵,庚韵收后鼻音尾,真韵收唇鼻音尾 m.李渔近体诗中庚侵混押例,亦当是作者方音流露.笠翁诗韵“音,因”,李渔用真韵字“因”为其注

24、音,而“音”作为注音字为侵韵字注音次.真侵两韵在 笠翁诗韵 中接触也比较频繁,真韵字 例,发生真侵混注例,侵韵字 例,发生侵真混注 例,真、侵混注比.真侵两韵混注,一则两韵主元音相同,二则两韵韵尾 m、n已经合并.以此庚侵混押,为作者方音表现.笠翁诗韵“凝,吟去声”,“盛,甚”注音看是鼻音尾、m尾混注,实是当时 m尾韵已变读 n尾韵,作者方音恰又 n尾、尾不分,故得混注.李渔近体诗首出韵例,反映有明清现实语音的变化,也有作者方音的影响.剩下李渔近体诗例异调押韵例,分别为:五言绝句 题画杂诗其四“素、柱”(遇、麌)押韵,题画杂诗 其八“路、户”(遇、麌)押韵.笠翁诗韵“素”“路”列去声遇韵,与遇

25、韵字互注;“柱”“户”列上声麌韵,与麌韵字互注.柱,广韵 遇麌合三上澄;户,广韵 遇姥合一上匣.“柱”“户”中古时期皆为全浊声母上声字,现分别与去声“素”“路”押韵,很可能这两个全浊声母上声字已变读去声.笠翁诗韵全浊声母上声字计有 例,用去声字注音 例,(下转第 页)李冰玉:文心雕龙征圣 篇的独立价值并非他不能驾驭主题,而是有意识地利用儒家权威为自己的文学观点服务.于维璋认为“征圣篇的这些儒家经典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符合 衔华而佩实 这一标准,在这里意义并不大.问题的 关 键 在 于 刘 勰 所 以 这 样 概 括 的 用 心 所在”.因此在这一意义上,“圣人”成为刘勰借以强化自己观点的“工具”,

26、征圣 则具备了在理论建构上的又一重价值.综上可见,征圣 篇通过论述“圣人贵文”,强调文章的重要价值,以论证 文心雕龙 一书的重要性;“圣人”通过连接道与文,实现建立起文的普遍性意义的目的;“圣人”成为刘勰借助的“工具”,以增加其理论的可信性.征圣 篇在以上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建构作用.参考文献 黄 霖文 心 雕 龙 汇 评 M上 海: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牟世金 文心雕龙 的总论及其理论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M/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涂光社“文之枢纽”的创作主体论 有关“征圣”的思考 M/文 心 雕

27、龙 学 刊:六 辑济 南:齐 鲁 书 社,:王开国 征圣 的价值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罗宗强文心雕龙手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韩湖初论文心雕龙的圣人M/文心雕龙学刊:五辑济南:齐鲁书社,: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谈文良试论 文心雕龙 的“雅丽”标准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王万洪 文心雕龙 雅丽思想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詹福瑞 宗经 与 文心雕龙 的理论体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维璋,祁海文 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理论新探J文史哲,():(责任编辑、校对:马小会)(

28、上接第 页)全浊声母上声字又为去声字注音 例.这种全浊上声与去声的关系,应是明清实际声调变化的反映.四、结语根据平水韵,李渔近体诗借出韵 首,其中首句借韵 首,出韵 首.根据 笠翁诗韵 注音情况,考定 笠翁诗韵 韵部,真正出韵的就首.此首出韵或是现实语音的影响,或受作者方音的影响.李渔近体诗用韵遵守近体诗押韵规则,可见他精通音韵,且严格践行之.参考文献刘 芹李 渔 古 体 诗 用 韵 研 究 J现 代 语 文,():李渔李渔全集:第二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上海:上海书店,:王力王力近体诗格律学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周祖谟宋代汴洛语音考C/周祖谟问学集北京:中华书局,: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