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9242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8 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总第 36 卷第 201 期)收稿日期:2023-04-01作者简介:王玉珍(1970),女,甘肃山丹人,兰州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硕导。宋国靖(1999),女,河南新乡人,兰州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基金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22YB077);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2JR5RA558);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2-A09)。经济与管理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王玉珍1,宋国

2、靖1,21.兰州财经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2.兰州财经大学 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20摘要:隐性知识作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管理中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资源。近年来,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加快了隐性知识的传播速度。隐性知识借助社交网络平台的“便车”,也掀起了共享、学习的热潮。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哔哩哔哩用户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物质奖励、声誉提升、社交网络氛围、自我提升和利他愉悦感对用户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针对实证分析结果,为社交平台提出培养良好积极的社交网络氛围、完善平台的物质奖

3、励机制等管理建议。关键词:社交网络;知识管理;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结构方程doi:10.3969/j.issn.2096-2452.2023.04.002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452(2023)04-0009-07一、引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隐性知识由于必须通过经验学习自然增长,不容易被表达,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达到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导致关注度较低,但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隐性知识被看作是社会组织中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但由于隐性知识本身的高度隐私性和不可复制性使得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成

4、为一大难题。社交网络作为网络时代社会关系的集合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对隐性知识的传播具有直接推动作用。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SN),即社会化网络服务,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社会网络服务形式,成为人们社交的工具,为人际交流构建了一条快速的通道。通过社交网络这个平台可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1。但同时隐性知识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征,用户在分享隐性知识之前,还需要通过加工将隐性知识显性化,这个过程需要耗费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隐性知识的共享意愿就显得尤为重要2。在如何促进隐性知识共享,提高共享意愿的相关研究中,张敏等人3对国内 8 所高校 80 余个科研

5、团队展开实证研究,得出了在科研团队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相关影响因素;胡健等学者4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虚拟社区个体隐性9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知识共享模型,得出了知识共享氛围、知识个体共享意愿等因素会促进社区成员共享隐性知识的意愿;刘虹等学者5从动机、机会、能力三个维度揭示学术社交网络中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宋德玲6等通过研究发现,一个友好和公平的组织氛围会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和创新行为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张小静等7通过分析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了学术社交网络中的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张才明8通过对虚拟社区知识管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态度、

6、互惠、信任、利他、激励等因素是影响虚拟社区中成员知识共享意愿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表明,虽然社交网络的发展为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目前社交网络中仍然存在用户参与不足、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哔哩哔哩为例研究社交网络中个体隐性知识的共享意愿,深入分析对社交网络中个体隐性知识的共享意愿具有促进作用的因素,以解决个体不愿意或者不主动在社交网络进行隐性知识共享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交网络的用户及内容管理,为社交网络平台的运营管理提供支持。二、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1.假设提出隐性知识共享是一种个体行为,其主观意愿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动机是决定用户分享意图的主要因素。本文将影响隐性

7、知识共享意愿的因素大致划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具体分析如下。(1)外在动机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得知:动机可以被定义为行动的意愿或激励目标导向行为的内在机制,其中外在动机是外部环境和外部力量激发而来的动机。用户的感知价值可以通过用户的外部动机来体现,即在信息交换中,用户感知到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比较9。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劳动成本,切实的物质奖励和提升自己的声誉等可以用作表达潜在的收益。本文认为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外在动机包括物质奖励、声誉提升和社交网络氛围三个方面。物质奖励。物质奖励对互惠关系可以产生正向影响,互惠关系可以促进知识共享。以哔哩哔哩社交平台为例,个人创建账

8、号,搭建属于自己的 ID,生产自己的原创内容,哔哩哔哩平台会根据个人的等级给予相应的权限,比如置顶评论、置顶笔记以及增加视频时长等相应的奖励。而这些奖励都是根据用户在此平台的贡献度和活跃度来衡量的,有具体的衡量指标。因此,用户如果想得到这些奖励,就必须积极参与平台的活动,创作更多的内容。由此,本文认为物质奖励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正向作用,并提出如下假设:H1:在社交网络中,物质奖励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声誉提升。用户之所以愿意在虚拟社区中答疑解惑或者分享自己的观点,一个重要原因即用户觉得这有利于提高声望。同样,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也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隐性知识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以哔哩

9、哔哩社交平台为例,粉丝的多少可以从侧面扩大个人的声誉,粉丝的黏性和推广可以扩大用户的知名度。用户在哔哩哔哩的隐性知识分享可以很好地帮助用户积累粉丝,从而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形成良性循环,用户会有更强的意愿在哔哩哔哩分享自己的隐性知识。由此,本文认为声誉提升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正向作用,并提出如下假设:H2:在社交网络中,声誉提升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社交网络氛围。良好的社交网络氛围对用户的社区认同感有很大促进作用。社交网络氛围包括很多层次,比如平台的主流趋势以及平台的主流文化等。以哔哩哔哩为例,该平台是一个年轻人高度聚集的文化平台,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用户的创作,支持原创。在这

10、样的氛围下,用户会不自觉受到熏陶,分享属于自己的内容。由此,本文认为社交网络氛围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正向作用,并提出如下假设:H3:在社交网络中,社交网络氛围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2)内在动机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内在动机是指由个体的内在需要所产生的动机,内在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由于内在动机对行为指导具有根本性和彻底性的特点,因此,本文认为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的内在动机包括自我提升和利他愉悦感两个方面。自我提升。自我提升也称为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努力保持和提升自尊的倾向,通过自我提升,人们希望对自己产生满意感、能力感和有效感。以哔哩哔哩为例,有人提出问题,可能

11、会有人回答问题,自己的能力和见识是有限的,别人的回01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答可能会帮助自己,因此,这种双向的参与会促进个人积极做出知识共享行为。由此,本文认为自我提升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正向作用,并提出如下假设:H4:在社交网络中,自我提升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利他愉悦感。利他动机指主动帮助他人、自愿分享学术资源而不求回报的心理状态。利他思维可谓是一种顶级的思维,在这种思维的支配下,人们不但考虑自己,也会考虑到别人,哪怕这件事对自己没有好处,但是可以帮助到别人,也是会进行。以哔哩哔哩为例,用户的隐性知识分享可以帮助一部分人解决难题,从而得到这些人的称赞和道谢,内心就

12、会产生愉悦和满足,这种利他愉悦感会继续驱使用户持续分享自己的隐性知识。由此,本文认为利他愉悦感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正向作用,并提出如下假设:H5:在社交网络中,利他愉悦感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2.模型建立在社交网络中,不同层次、职业的成员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信息共享交流的不同模式和驱动因素。社交网络给用户进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用户在该平台上进行知识交流和传递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隐性知识分享意愿也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具体模型如图 1 所示。图 1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相关影响因素模型图三、研究设计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所需的数据。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在隐性知识共

13、享意愿理论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成熟量表的基础上,根据哔哩哔哩平台的用户特征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填写问卷人员的基本资料;第二部分调查问卷人员对哔哩哔哩平台的了解情况;第三部分是哔哩哔哩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量表。在哔哩哔哩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量表中共有五个选项,分别为“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其中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1.基本信息调查设计问卷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统计特征描述,此部分共有 3 个问题,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如表 1 所示。表 1哔哩哔哩用户基本信息量表题号题项A1您的性别A2您的年龄A3您的教育程度2.哔哩哔哩用户基本使用情况调查

14、设计问卷的第二部分调查被调查者对哔哩哔哩的使用情况,如表 2 所示。其中包括是否使用以及使用时长和频率。表 2哔哩哔哩用户基本使用情况量表题号题项B1您是否使用过哔哩哔哩 appB2您访问哔哩哔哩 app 的频率B3您使用哔哩哔哩 app 有多长时间B4使用哔哩哔哩 app 获得知识的途径3.哔哩哔哩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量表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一个共享行为的动态过程,其具有行为的复杂性,在对相关研究选取的量表进行比较分析后,结合哔哩哔哩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共列出 12 个问题。如表 3 所示。四、实证分析1.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次的调查问卷主要在问卷星平台

15、上进行发放,在问卷开头己经向问卷填写者说明了本次调查问卷的研究目的和收集数据的研究用途,以使填写者放心进行填写,保证了实际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问卷的数量。电子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和网络链接向哔哩哔哩所有可能的用户群体进行发放。此次电子问卷共发放 227 份,通过整理删除不是哔哩哔哩用户的调查者,共得到有效问卷 213 份,有效率 93.8%。问卷统计指标的分布特征如表 4 所示。11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表 3哔哩哔哩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量表影响因素题号题项文献来源1C1想要进一步学习将会促进我在社交网络(哔哩哔哩)中分享隐性知识2C2掌握某种技能将会促进我在在社交网络(哔哩哔哩)

16、中分享隐性知识张红超,吴继飞103C3得到他人的称赞将会促进我在社交网络(哔哩哔哩)中分享隐性知识4C4能够帮助到别人将会促进我在社交网络(哔哩哔哩)中分享隐性知识万莉,程慧平115C5通过哔哩哔哩共享隐形知识我会提升等级,兑换奖品6C6在社交网络(哔哩哔哩)中分享知识,我能积累粉丝,获得更多特权王楠,陈详详,陈劲127C7通过社交网络(哔哩哔哩)将知识分享给别人,我能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尊敬8C8我能从社交网络(哔哩哔哩)中的知识分享中获得成就感曹国如139C9平台的文化和价值观将会促进我在社交网络(哔哩哔哩)中分享隐性知识10C10平台的呼吁和宣传将会促进我在社交网络(哔哩哔哩)中分享隐性知

17、识陈晓红,周源1411C11当其他用户在社交网络(哔哩哔哩)中询问问题时,我总是乐于回答12C12我愿意主动在社交网络(哔哩哔哩)中分享我的隐性知识刘虹,李煜15表 4问卷统计指标的分布特征指标选项频次比例性别男10649.8%女10750.2%18 及以下167.5%19-30 岁14769.0%年龄31-40 岁188.5%41-50 岁2210.3%50 岁及以上104.7%大专及以下4923.0%受教育程度大学本科10147.4%硕士研究生5324.9%博士研究生及以上104.7%每月不到一次4320.2%访问哔哩哔哩频率1-4 次7334.3%1-6 次4722.1%每天至少一次50

18、23.5%少于六个月4420.7%使用哔哩哔哩时间情况6-12 个月3516.4%1-2 年7836.6%3 年以上5626.3%系统推荐3416.0%获取隐性知识途径他人邀请3817.8%主动搜索10348.4%随意浏览3817.8%2.信度效度分析(1)信度分析。使用 Cronbachs Alpha 信度系数对量表进行分析,结果见表 5。表 5调查问卷表述统计量潜变量观察变量Cronbachs 自我提升C1C20.888利他愉悦C3C40.895物质奖励C5C60.858声誉提升C7C80.869平台氛围C9C100.876共享意愿C11C120.829在表 5 中,用户自我提升、利他愉悦

19、、物质奖励、声誉提升以及社交网络氛围等 Cronbach 系数都在0.8 以上,由此可见,问卷信度十分可靠。(2)效度分析。效度反映的是问卷测量的结果21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的事实准确程度,效度值越高则说明问卷越贴近事实。效度分析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使用 SPSS软件对社交网 络中隐性 知识共享 意 愿 问 卷 进 行Bartlett 球形度和 KMO 检验。其中,KMO 值一般在0-1 之间,其值越接近 1 则表明该量表越合适进行因子分析,如果其值越接近 0 则表明该量表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一般来说,KMO 值0.9,效果最为合适,大于 0.7 则表明合适因子分析,小于 0

20、.5 表明该量表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 则主要判断变量间的独立情况,如果 KMO 值0.7,说明该问卷的调查结果的效 用 度 较 高,具 有 调 查 的 可 信 度 和 效 用 度。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中的 sig 值都为 0.000,其结果大于 0.05 达到了显著水平,证明符合 Bartlett 球形检验的信度要求。对所采用问卷题项运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分析,其 SPSS 分析结果如表 7 所示。通过对表 7 影响因素效度分析表进行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组合信度(CR)均大于 0.7,平均方差提取量(AVE)均大于 0.5,这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收敛效度,可

21、以证明该问卷的效度水平较高。3.假设检验(1)结构方程模型整体配适度评价。本文通过AMOS17.0 对研究模型进行结构方程拟合分析,验证模型假设。经过拟合修正后,最终模型拟合指数如表 8 所示。该表详细列明了结构模型检验所得的主要适配指标。经与适配指标给定推荐值进行比较,适配指标的拟合值都落在推荐值范围内。可见,本理论模型的设定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表 7影响因素效度分析表潜变量观察变量标准负荷CRAVE自我提升C1C20.8700.8660.8590.753利他愉悦C3C40.8480.8610.8440.730物质奖励C5C60.7300.8080.7440.629声誉提升

22、C7C80.7820.7650.7480.684平台氛围C9C100.8270.7950.7940.658共享意愿C11C120.7650.7260.7360.712表 8影响因素效度分析表配适指标推荐值拟合值2越小越好602.7332/df0.90.983AGFI0.80.945RMSEA0.90.971IFI0.90.966GFI0.90.966(2)假设检验结果。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标准化路径系数的估计值、T 值和假设检验结果等如表 9 所示。可以看出,全体假设均通过了 T 检验,路径系数在置信度=0.01 的水平上都显著,其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 2 所示。表 9假设检验结果潜变量观察

23、变量关系标准化路径系数T 值结论自我提升C1C1自我提升0.636 5.158支持C2C2自我提升0.857 9.562支持利他愉悦C3C3利他愉悦0.822 9.526支持C4C4利他愉悦0.722 9.415支持物质奖励C5C5物质奖励0.786 9.401支持C6C6物质奖励0.625 9.530支持声誉提升C7C7声誉提升0.513 8.938支持31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续表 9假设检验结果潜变量观察变量关系标准化路径系数T 值结论C8C8声誉提升0.392 8.706支持平台氛围C9C9平台氛围0.487 9.000支持C10C10平台氛围0.507 9.118支持注:

24、表示在 0.001 水平上显著相关图 2标准化路径系数图(3)检验结果分析。自我提升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促进。在社交网络中,自我提升意愿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自我提升意愿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路径系数为 1.235,其中 C1、C2 的路径系数分别为 0.636 和 0.857,C2C1 说明对技能的学习意愿大于进一步学习意愿。结合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可以看出对于成年人而言,在社交网络中学习技能作为自我提升的主要目的比学习知识的意愿更强,并且共享自己相关技能的隐性知识的意愿也相对较强。利他愉悦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促进。在社交网络中,利他愉悦意愿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利

25、他愉悦意愿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路径系数为 1.568,其中 C3、C4 的路径系数分别为 0.822 和 0.722,C3C4 说明得到他人赞许的推动作用大于帮助他人后的自我愉悦。结合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可以得出当分享隐性知识后,相较于帮助他人后的自我愉悦感,用户更希望可以直接获得受众们的称赞和认可,获得积极的反馈。物质奖励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促进。在社交网络中,物质奖励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物质奖励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路径系数 1.67,其中 C5、C6 的路径系数分别为 0.786 和0.625,C5C6 说明得到直接物质奖励的推动作用大于粉丝积累等间接物质奖励。结合调查问卷

26、的填写情况,可以看出当分享隐性知识后,相较于粉丝量的增加,人们更希望可以直接获取奖品等直接的物质奖励,结合哔哩哔哩的“一键三连”机制,平台用户在分享隐 性知识后会 更渴 望 获 得 关 注 和投币。声誉提升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促进。在社交网络中,声誉提升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声誉提升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路径系数为 1.236,其中 C7、C8 的路径系数分别为 0.513 和0.392,C7C8 说明得到他人认可的推动作用大于获得的成就感。结合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可以看出当分享隐性知识后,相较于心理上成就感的满足,主动分享隐性知识的用户更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平台氛围对隐性知

27、识共享意愿的促进。在社交网络中,平台氛围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平台氛围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路径系数为 0.946,其 中 C9、C10 的 路 径 系 数 分 别 为0.507 和 0.487,C10C9 说明得到平台呼吁和宣传的推动作用大于平台的文化和价值观。结合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可以看出相较于哔哩哔哩营造的价值观和平台文化,平台的呼吁和宣传机制更能激发人们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五、结论与建议1.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物质奖励、声誉提升、社交网络氛围、自我提升和利他愉悦感对用户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物质奖励正向影响社交网络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用户愿

28、意在社交网络共享自己的隐性知识,物质奖励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平台给用户带来的直接物质收益或者间接物质收益可能会刺激用户共享的欲望;声誉提升正向影响社交网络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用户希望通过分享能够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赢得其他人的尊重与称赞,从而会使用户的分享欲提高;社交网络氛围正向影响社交网络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一个积极向上的平台会增加用户对平台的粘性,平台所倡导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将41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会吸引一大部分与此同频的用户,从而提高用户的共享欲望;自我提升正向影响社交网络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用户希望能够通过社交网络这个平台使自己得到提高,通过分享隐性知识找到和自己

29、一样的用户进行探讨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利他愉悦感正向影响社交网络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用户希望通过开放的社交网络平台能够帮助到别人,解决别人的困惑和难题,获得别人的尊重,这一动机也会促进用户进行隐性知识共享。2.对策建议依据以上分析,为促进哔哩哔哩等社交平台更好地共享隐性知识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培养良好积极的社交网络氛围。首先,要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交网络环境,提高用户对平台文化的认知。隐性知识本身就充满了隐蔽性和竞争性,这个特点表明用户可能不会太过于积极主动在社交网络平台去共享。因此,平台必须建立良好的社区环境,在大环境中形成鼓励生产,支持原创的氛围,促进用户积极主动投入到创作中。同时,必须

30、意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和竞争力。隐性知识越来越成为企业的一大核心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是附着人身上的。因此,要重视人的作用,建立良好的社区环境,为用户提供积极向上的社交网络体验感。其次,形成独有的社区文化,提高用户的文化认同感。随着人们对精神境界的不断追求,用户对精神层面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社区的文化认同感往往也是保持用户持续输出的一大关键因素。平台可以通过增进社区用户间的相互关系来增强用户的社区认同感,建立更加丰富多样、更能满足成员个性化需求的交流平台,从而增进用户对平台的依赖感和归属感,进一步促进用户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建立良好的刺激体系,给出相应的物质奖励(如哔哩哔哩中的“一键三连”)。依

31、据上文分析可知,外在动机可以很好地驱使用户,务必重视外在奖励机制。因此社交网络平台应该重视用户的个人目标和利益,建立良好的奖励或刺激系统来促进用户的隐性知识共享。同时社交网络平台应按照成员的知识贡献度排名来划分等级,或是给予最佳隐性知识贡献者特定权利等激励机制,来满足用户的个人结果期待,进而达成促进用户隐性知识共享的目的。参考文献:1 徐芳,瞿静.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模式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03):68-72.2 王楠,陈详详,王海军.社区奖励对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内部动机 的 中 介 作 用 J.科 研 管 理,2019(08):126-134.3 张敏,吴郁松,霍朝光.

32、科研团队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6(13):90-97.4 胡健,刘佳杰,孙金花.基于 SD 模型的虚拟社区中个体隐性知识 共 享行 为研 究 J.情 报理 论与 实 践,2019(05):73-81.5 刘虹,李煜.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情报,2020(10):73-83.6 宋德玲,山文倩.组织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中介作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05-111.7 刘宏,张小静,张亚男.社交网络营销信息分享行为的动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18):83-89.8

33、 张才明.虚拟社区隐性知识共享研究 J.情报科学,2020(09):36-41.9 蔡杨,石文典,陈晓惠.员工内外部动机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和 创 新 行 为 的 影 响 J.心 理 研 究,2019(01):56-66.10 张红超,吴继飞.虚拟社区知识贡献、时间习惯与用户采 纳 行 为 J.山 西 财 经 大 学 学 报,2022(08):100-111.11 万莉,程慧平.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虚拟知识社区用户持续知 识 贡 献 行 为 动 机 研 究 J.情 报 科 学,2016(10):15-19.12 王楠,陈详详,陈劲.物质奖励对知识共享的作用研究:争 论 与 整 合 J.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2019(02):135-143.13 曹国如.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科研社交网络用户动机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资讯,2022(12):220-223.14 陈晓红,周源.基于扎根理论的开源软件项目成员间知识共 享 模 式 质 性 研 究 J.管 理 学 报,2022(06):901-909.15 刘虹,李煜.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情报,2020(10):73-83.(责任编辑:刘阳)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