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设计【导学目标】1领悟课文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2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3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导学重难点】1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深刻含义,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2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课文内容,获得教益。 【导学方法】 1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2设疑研讨法。通过有创意的设疑,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研讨,拓展思维空间,提高朗读质量。 【课前准备】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导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
2、莫顿亨特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多媒体出示课题,同时板书课题、作者。)相信每个同学都有登山的经历。我想问一问,你登山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展示:疲惫、成就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大家登山后的感受各有不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也是关于他小时候登山的故事。二、检查预习,积累词语课前让大家做一下预习,下面我检查一下词语积累情况。(多媒体出示词语,学生在笔记本注音,正音,齐读。个别词语释义。)三、泛读课文,梳理情节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提醒课前准备好课本、课堂笔记本、钢笔的学习用品)。我想让大家尽量快速浏览课文,圈划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的情节。我给大家3-
3、5分钟时间。开始!(教师板书环节:泛读情节)请同学们合上书本:教师提问: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七月天)2、故事发生在哪座城市?(美国费城)3、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我、5个小伙伴(提到名字的:内德、杰里)、父亲】4、故事情节。起因:厌倦了玩弹珠、用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就去寻觅爬悬崖。 教师板书情节:冒险登崖 后来:困在悬崖上,小伙伴们回家了-成语:骑虎难下 教师板书情节:骑崖难下 后来呢?让学生试着概括教师板书情节:悬崖脱险四、精读细节 1、这个故事过去了多长时间?(56年)我们来看这一段:(媒体出示 第一段)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并思考:为什么这件事过去了56年,“我”依然记忆犹新呢?甚至连那
4、天的酷热还至今难忘?(难忘的冒险经历、这件事给予自己的教益终身受益)冒险经历中的什么感受让他终身难忘?(恐惧感)2、精读体会心理描写(多媒体出示:关键词恐惧)细读“骑崖难下”这个情节研讨:文章哪些地方写出了“我”的恐惧?请同学们对细节处、关键词圈点勾画,做好批注,写下自己的见解。(板书:精读细节)小组研讨,展示交流。学生交流展示中,让学生读感受。教师适时和学生一起读。(1)动作、心理、语言(2)环境(多媒体出示:关键词成就感)后来我悬崖脱险了,脱险后文中说“我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那接下来我给大家的关键词是:成就感研讨:梳理“我”爬下悬崖心理变化的过程。学生阅读体会过程。学生交
5、流展示中,让学生读感受。教师适时和学生一起读。绝望信心成就感绝望:标点符号体会信心:我做到了成就感: “踩”与“感觉”岩石 “扑”3、小结:写作方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心理细腻作者对心理的把握到位。简介作者:作家、心理学家(多媒体展示)五、感悟哲理脱险以后,最后一段,作者又写了什么?(学生齐读)学生体会交流:人生启示“我”明白了什么?学生体会交流教师小结:悬崖上的这一课,帮助了莫顿亨特整整的一生。其实在莫顿亨特以后的人生经历中也遇到了这样的困难。(多媒体出示莫顿亨特出书的故事。教师朗读。)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会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经历就是一笔财富。在这节课的结末,老师送给同学们一首小诗。(多媒体展示:走一步,再走一步)师生齐读。同学们以后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请你想起这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六、作业最后老师布置一个作业给大家。(多媒体出示:课文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写的,请你变化视角,从我父亲的视角改写“悬崖脱险”部分,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