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演练14人口数量与人口迁移(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5460分)(2010重庆卷)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下图,回答12题。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素质低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解析:本题考查某地区存在的人口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判断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064岁的人口增长幅度不大,而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显著,说明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答案:B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解析:本题考查资源环境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判断能力。根
2、据图示可以判断该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该国家应该是亚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某国家。发达国家目前环境质量相对较高,存在的较普遍问题是能源短缺,B正确。答案:B3(2010北京市期末)下图为我国上海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2002年到2003年上海市的人口增长率约为()A3.96 B6.00C3.2 D5.8解析:20022003年人口的增长率为2003年的人口总数1342减去2002年的人口总数1334,然后再除以2002年的人口总数,即(13421334)/13346.00。答案:B(2010北京市期末)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下图中112代表国家),回答46题。
3、4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A10、11 B11、12C11、10 D12、10解析:从纵坐标看,11国的人口出生率最高;从横坐标看,10国的人口死亡率最高。答案:C5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A1、2、3 B4、5、8C7、9、10 D6、11、12解析:读图可知,1、2、3国家,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都比较低,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较低。答案:A6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A欧洲 B北美洲C大洋洲 D非洲解析:图中11、12两国的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因此这两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最有可能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非洲
4、。答案:D(2010北京市期末)下图中图甲表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79题。7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人口数量增长较缓解析:图甲所示的城市,人口出生率较低,死亡率也较低,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但该市人口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人口数量仍在增长。解题时注意纵坐标的单位为。答案:D8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A阶段B阶段C阶段D阶段解析:根据纵坐标可知,阶段的人口出生率较低;根据横坐标可知,阶段的人口死亡率较低;故该阶段
5、人口自然增长缓慢,符合图甲中城市的人口增长状况。答案:B9该城市在今后人口工作中应()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ABCD解析:由于该市人口增长缓慢,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今后应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此外,针对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该市今后要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答案:B(20103月济南市模拟)右图为某国近200年来四个阶段的出生率、死亡率示意图。据图回答1011题。10下列排序符合该国人口增长阶段特征规律的是()ABCD解析: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情况,大体上是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发
6、展的;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死亡率先下降,然后带动出生率的下降,即在之前出现。答案:B11下列描述符合该国人口特征的是()A阶段总人口最多B. 阶段人口增长缓慢C. 阶段之间,出生率的变化大于死亡率的变化D. 阶段之间,出生率的变化大于死亡率的变化解析:分别读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通过计算可知,阶段之间出生率下降了近2%,而死亡率只下降了近1%。答案:C(2010江苏卷)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A乙城市圈70年代B乙城市圈80年代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解析:本题
7、考查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正确提取图中信息并认真审题的能力。在题中所给的四个年代中,乙城市圈7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说明这一年代该城市圈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较快。虽然乙城市圈60年代的自然增长率更高,但它不是备选项。答案:A13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解析:本题考查了城市化速度和水平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城市化与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迁移之间关系的能
8、力。由图可知,丙城市圈90年代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且有人口外迁,这比较符合发达国家城市圈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故该城市圈的城市化速度慢、水平高;而甲城市圈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迁移增长率都较高,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状况,城市化速度快,但水平低。答案:D(2010天津卷)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415题。14上图所示人口增长状况的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B老龄人口增多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D人口密度变小解析:本题考查由产业转移引发的人口迁移,意在考查考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由图可知,该城市周边地
9、区人口增长快,这种增长很明显是由机械增长造成的。故选A。答案:A15伴随上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A商业用地减少 B居住用地扩大C交通用地减少 D工业用地扩大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图像信息的提取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中人口增长占用土地的面积大于人口减少占用土地的面积,所以该城市居住用地扩大。答案:B二、非选择题(40分)16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
10、量最大的是_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_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地区与_地区。(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地区与_地区向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 (3)图乙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解析:第(1)题,只要认真分析图示不同区域间人口流动的数据就可以顺利作答。第(2)题,注意审题,题目问的是“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即对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流入区和流出区的分析。后面问的是流入区怎样的产业结构特点吸引了
11、其他地区的人口流入该地区,是对人口流动影响因素的考查。第(3)题,该模式图有一定综合性,阅读该图作答必须观察细致、分析透彻,真正弄懂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这种变化体现在模式图上是一种曲线的陡缓、升降变化。分析人口曲线的变化必须注意和资源储量、环境质量变化的关系,注意人口曲线变化和工业产值、粮食产量变化的关系。在对几种曲线对应关系中总结出“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1)东部中部中部东北(2)西部中部东部流入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和集聚的需要(3)该模式显示:一个地区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粮食产量也随之上升,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所上
12、升;当工农业生产上升,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人口增长趋于平缓;当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看法: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从而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储备足够粮食;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等)17(2010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
13、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口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产业转移与人口迁移的影响。第(1)题,根据材料分析,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安徽省人口主要迁往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省区;产业转移则主要受生产成本与原材料分布等的影响。第(2)题,产业转移将促进安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未来人口外迁数量逐渐减少。答案:(1)加工基地转移的原因: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也可从广东等省生产成本高等角度分析)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也可从安徽省劳动力富余等角度分析)(2)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7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