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江门市福泉奥林匹克学校七年级语文 文言文复习练习题伤仲永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世隶耕 隶: 2、未尝识书具 尝: 3、父异焉 异: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 就: 5、邑人奇之 奇: 6、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 7、父利其然也 利: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 扳: 谒: 9、不使学 使: 10、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11、泯然众人矣 泯: 12、贤于材人远矣 于: 14、伤仲永 伤: 15、养父母 养: 16、或以钱币乞之 或: 17、从先人还家 从: 18、卒之为众人 卒: 19、如此之贤也 贤: 20、固众人 固: 21、即书诗四句 书: 二、翻译下列句子答案 1、邑
2、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泯然众人矣。 5、余闻之也久。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三、回答下列问题答案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4、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孙权劝学 一、解释加点的词答案 1、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 当: 见: 4、孰若孤 孰: 5、蒙乃始就学
3、 乃: 6、即更刮目相待 更: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 二、翻译下列各句答案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蒙辞以军中多务 三、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四、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4、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口技 一、解释加点的词答案 1、京口有善口技者 善: 2、会宾客大宴 会: 宴: 3、施八尺屏障 设置: 4、少顷 少顷: 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 闻: 6、其夫呓语 呓语: 7
4、、满坐寂然 坐: 8、妇抚儿乳 抚: 乳: 9、众妙毕备 毕: 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 少: 稍稍: 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12、虽人有百手 虽: 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 走: 15、群响毕绝 毕: 绝: 二、翻译下列各句答案 1、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出。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回答以下问题答案 1、归纳文章的主旨 2、文多处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
5、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这三处描写的作用是: 3、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夸父逐日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夸父逐日 逐: 2、河、渭不足 河: 3、弃其杖 其: 4、化为
6、邓林 为: 二、中心思想 三、本文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 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的内容要点。谈谈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狼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止有剩骨 止: 2、顾野有麦场。 顾: 3、苫蔽成丘 苫蔽: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 5、一狼洞其中。 洞: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 隧: 7乃悟前狼假寐 假寐: 8、意暇甚 意: 9、恐前后受其敌 敌: 10、止增笑耳 止: 耳: 二、译句 1、投以骨。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本文主旨。 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3、结尾一段是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4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