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数量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8475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6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数量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数量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数量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 期2023 年 8 月内燃机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No.4Aug.2023绿色发展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数量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研究刘 康,李 娜,郭亚辰,闫鹏勇,吴春玲(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天津,300300)摘要:选取一台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发动机,在全流稀释排放系统台架上进行了 5 次世界统一稳态循环(World Harmonised Steady State Cycle,WHSC)和世界统一瞬态循环(World Harmonised Transient Cycle,WHTC)的冷热态测试,并分别对排放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数量进行了测量。通

2、过对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数量比排放的不确定度来源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建立了数学模型以评定各影响因素的不确定度。通过计算,得到了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数量比排放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并对这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计算出了扩展不确定度。关键词:细颗粒物数量;不确定度评定;影响因素;国六排放;数学模型中图分类号:TK432 文章编号:1000-6494(2023)04-0001-08收稿日期:2023 年 7 月 16 日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703600)作者简介:刘康(1993-),男,学士,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及发动机节能减排,E-mail:liukang

3、 ca-。通讯作者:吴春玲(1984-),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汽车发动机排放检测。E-mail:。Research on Uncertainty of Normal and Fine Particle Number Emission MeasurementLIU Kang,LI Na,GUO Yachen,YAN Pengyong,WU Chunling(CATARC Automotive Test Center(Tianjin)Co.,Ltd.,Tianjin 300300,China)Abstract:A heavy-duty diesel engine compliant w

4、ith China VI emission standards was selected for a series of cold and hot state tests on a full-flow dilution emissions system bench.The engine underwent 5 repetitions of WHSC and WHTC,during which emissions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were quantified.By analyzing the sources a

5、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certainty in the ratio of particulate matter to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s,and incorporating relevant theories,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assess th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each influencing factor.Through calculations,the composite relative standar

6、d uncertainty of par-ticulate matter to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s was determined,followed b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Ultimately,the ex-panded uncertainty was calculated.Key words:fine particulate number;uncertainty evaluation;influence factor;China emission;mathematical modelDOI:10

7、.20082/ki.nrj.2023.04.0010 前言生态环境部发布的 2022 年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 数据显示,2021 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 3.02 亿辆,同比增长 7.5%。其中,PM 排放量为 6.4 万吨,且柴油车颗粒物排放占比超过 90%。2 内燃机2023 年 8 月因此,合理控制柴油车颗粒物排放水平对于治理雾霾和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欧盟和中国均在研究下一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对于重型柴油车的排放要求将更加严格,特别是对颗粒物数量的界定,将由之前要求的直径 23nm 以上的颗粒物数量(PN23),扩展为直径 10nm 以上的颗粒物数量(PN10)。在此之前,张

8、凡1使用部分流稀释系统对 PN23 排放进行了测量,并对其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沈睍2通过 WHTC 试验循环测得颗粒物排放结果,建立了数学模型以分析国六标准柴油机颗粒物数量比排放结果的不确定度。另外,黄志强3通过对非道路发动机稳态循环(NRSC)排放的氮氧化物(NOx)进行分析评定,得出了 NOx比排放测量的不确定度。本文依据相关不确定度标准和文献资料4-12中总结得到的相关经验,选取一台符合国六标准的柴油发动机,使用全流定容稀释系统对 5 次WHSC 和 5 次冷热态 WHTC 排放结果进行连续采样。通过计算并对比分析这两种工况下的排放结果,得出 WHSC 和 WHTC 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

9、度。在工况循环过程中,使用颗粒计数器测量PN23 和 PN10 的瞬时颗粒物浓度,结合测功机记录的发动机转速和扭矩值,计算试验过程中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数量比的排放结果。最终,根据排放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 PN23 和 PN10的比排放不确定度。1 试验配置1.1 发动机配置本次试验选取一台直列六缸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涡轮增压柴油机进行测试,后处理系统由DOC+DPF+SCR+ASC 组合形成。本台发动机的主要参数如表 1 所示。表 1 发动机主要参数项目参数额定功率/kW402额定功率转速/(rmin-1)1900最大转矩/(Nm)2700最大转矩转速/(rmin-1)10001400排量

10、/L16进气方式涡轮增压1.2 试验室配置本次试验采用 HORIBA 公司的 STARS 系统作为主控,借助 HORIBA HD460 电力测功机来准确测量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使用 AVL 公司的 CVS i60 全流定容稀释采样系统对排气进行稀释采样,PN10 和 PN23 的测量则通过 AVL 公司的 489 设备进行。为实现发动机额定点边界控制,本次试验借助了多项系统,包括 553 温控、进气空调、排气背压调节装置以及中冷温控等。主要设备配置见表 2。表 2 试验主要设备配置设备型号生产厂家测功机HD460HORIBA油耗仪FQ-3110DPHORIBA空气流量计Sensyflow FM

11、T700-P-TubeABB 集团进气空调CAC3600-C南通力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进气温湿度传感器HMT333Vaisala OyjCVS 全流排放分析系统CVS i60奥地利 AVL 公司颗粒计数器AVL489奥地利 AVL 公司2 测试方法本试验根据 GB 17691-2018 的规定13,运行发动机至额定点,按照边界条件对发动机边界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将各个调节阀锁死。本台发动机边界条件如表 3 所示。表 3 发动机边界条件边界参数边界条件进气阻力/kPa3.50.1最大净功率对应的最高转速下的排气背压/kPa35-36中冷压降/kPa111中冷后温度/505试验开始前,对分析仪进行标

12、定,同时进行489 设备检查,以确保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将发动机运行至第九工况热机状态,并保持至少 10min。随后,停机并进行 5min 的热浸操作。之后,在进行 WHSC 试验循环的同时,进行相关排放的测量。在进行冷热态 WHTC 试验时,首先需要进行一次 WHTC 预处理,然后浸机 6h 以上,待发动机第 4 期刘 康,等: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数量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研究 3 冷却液温度、机油温度以及后处理温度均降至30以下后,方可开始试验。试验过程中,在冷态WHTC 与热态 WHTC 之间需要热浸 10min。3 试验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流程结合 CNAS-GL023 评估指南6和试验测量的整个过程

13、,总结出本次试验不确定度评定流程如图 1 所示。图 1 不确定度评定流程图3.1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通过解析不确定度评定过程中的计算公式,并结合试验过程中对各设备的使用经验,对不确定度来源展开分析。本次试验采用了临界文丘里管(CFV)全流定容稀释系统,其中试验循环总稀释排气量是瞬时流量对时间的积分。在理想情况下,瞬时流量应为固定值,但实际情况中受 CFV 入口处的温度、压力和标定参数的影响,增加了不确定度。该全流定容稀释系统的设备精度引入的不确定度包括:CFV 入口处温度、压力和标定系数。CFV 入口绝对温度和压力的不确定度采用 B 类方法评估,而CFV 标定系数的不确定度与全流稀释系统流量核查

14、报告相关,因此采用 A 类方法评估。AVL489 颗粒计数器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设备误差,主要包括粒子平均浓度测量误差、线性化标定误差和挥发性粒子去除器平均粒子浓度衰减系数误差。由于不确定度均源自设备自身精度,因此采用 B 类方法进行评估。基于比排放计算公式,测功机系统参与计算的变量为发动机转速和转矩,因此测功机系统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这两项的测量误差。由于这两项均受测功机的测量误差影响,所以均采用 B 类方法评估不确定度。不同系统因重复性测量而引入的不确定度统一归为输出量重复性测量不确定度,即对 PN10 和PN23 比排放结果进行 A 类不确定度评定。综上所述,国六标准下重型柴油机细颗粒物数量

15、比排放的不确定度因果关系如图 2 所示。图 2 细颗粒物数量比排放量不确定度因果关系图3.2 数学模型建立3.2.1 PN23 与 PN10 比排放计算公式根据 GB 17691-2018 规定13,颗粒物数量比排放计算公式为:PN=NPact(1)4 内燃机2023 年 8 月式中:PN 为颗粒物数量比排放,粒/(kWh);N 为试验循环的粒子数量;Pact为发动机实际功率,kW。当采用 GB 17691-2018 中 CA.6 规定程序用全流稀释系统对粒子数量进行取样时,试验循环中排出的粒子数量应按照下列公式计算:N=med1.293kCsfr106(2)式中:med为 GB 17691-

16、2018 CA.6.1.2 CA6.1.4 规定的任意方法计算的试验循环期间稀释排气总质量,kg;k 为标定系数,用于修正粒子计数器到标准测试设备下的标定系数,不适用于内部标定的粒子计数器,当为内部标定时,k=1;Cs为校正至标准条件(273.2K、101.33kPa)的稀释排气中的粒子平均浓度,粒/cm3;fr为试验时稀释设定挥发性粒子去除器的平均粒子浓度衰减系数。本次试验使用全流排放稀释系统将整个试验循环内的稀释排气温度保持在11K,试验循环质量流量计算公式为:med=1.293tKvPpT-0.5(3)式中:Kv为标准条件下临界流量文丘里管标定系数;Pp为文丘里管入口绝对压力,kPa;T

17、 为文丘里管入口绝对温度,K。采用 CFV 全流稀释系统对排放进行取样,根据公式(1)(3),采用下列公式对颗粒物数量比排放进行计算:PN=KvPpT-0.5PactkCsfr106(4)通过式(4)可知颗粒物数量比排放不确定度来源有 7 个方面,再加上试验中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共有 8 个方面。分别为临界文丘里管标定系数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Kv);文丘里管入口绝对压力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Pp);文丘里管入口绝对温度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T),试验过程中发动机自身功率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Pact),粒子计数器标定系数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k)

18、,稀释排气中粒子平均浓度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Cs),试验时稀释设定的挥发性粒子去除器的平均粒子浓度衰减系数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fr),试验过程中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ur(PN)。3.2.2 不确定度计算公式(1)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与标准不确定度关系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与标准不确定度关系如下:urxi()=u xi()a(5)式中:ur(xi)为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xi)为分量标准不确定度;a 为该不确定度来源的均值。(2)A 类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公式A 类标准不确定度按照贝塞尔公式进行计算,如下:u xA()=s x()m(6)式中:u(xA)为 A 类标准不确定度;s(x

19、)为标准偏差;m 为试验的测量次数。标准偏差 S(x)计算公式如下:s x()=ni=1xi-x-()2n-1(7)式中:n 为试验测量的次数;xi为第 i 次测量结果;x-为 n 次测量结果的均值。(3)B 类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公式本次 B 类方法评定分量仅在某一区间变化,没有相关分布信息,所以使用均匀分布来进行评定,即本次分析 B 类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公式为:u xB()=3(8)式中:u(xB)为 B 类标准不确定度;为被测参数的可能取值区间。(4)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公式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公式为:ury=ni=1 f xi()2u2xi(9)式中:ur(y)为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f

20、 xi为各不确定度分量的灵敏系数。根据 JJF 1059.1-2012 相关标准8,得知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灵敏系数即为幂的次数,本次分析的不确定度来源及灵敏系数如表 4 所示。第 4 期刘 康,等: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数量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研究 5 根据式(5)可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公式为:u y()=aury()(10)式中:u(y)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5)扩展不确定度计算公式扩展不确定度计算公式为:U y()=ku y()(11)式中:U(y)为扩展不确定度;k 为包含因子。根据式(10)可得出本次试验颗粒物数量比排放扩展不确定度计算公式如下:U PN()=ku PN()(12)式中:包含因

21、子 k 为 2。4 不确定度评定本试验 5 次 WHSC 和 5 次冷热态 WHTC 排放的 PN10 和 PN23 测量结果如表 5 和表 6 所示。表 4 不确定度来源及灵敏系数名称细分名称灵敏系数类型测量重复性测量重复性1A1全流稀释系统的设备精度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标准条件下临界流量文丘里管标定系数 Kv1A2文丘里管入口绝对压力Pp1B1文丘里管入口绝对温度 T-0.5B2颗粒计数器的设备精度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粒子计数器标定系数 k1B3挥发性粒子去除器的平均粒子浓度衰减系数 fr1B4稀释排气中粒子平均浓度 Cs1B5测功机系统的设备精度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转速 ne-1B

22、6扭矩 Te-1B7表 5 5 次 WHSC 试验测量结果序号PN10/粒(kWh)-1PN23/粒(kWh)-1Pp/kPaT/Kne/r(min)-1Te/(Nm)13.3110111.12101198.044314.677926.439781.13923.0410111.05101198.011314.241926.473781.35133.0410111.13101198.015314.575926.402781.26543.0310111.13101198.011314.332926.453781.67053.1110111.22101198.022314.364926.428781

23、.216均值3.1110111.13101198.021314.438926.439781.328标准偏差1.1710106.281090.01380.18130.02670.2060表 6 5 次 WHTC 试验测量结果序号PN10/粒(kWh)-1PN23/粒(kWh)-1Pp/kPaT/Kne/r(min)-1Te/(Nm)12.8310111.23101198.023307.612971.368507.89722.7410111.16101197.996307.454971.419507.55532.6610111.14101197.992307.570971.334507.28142

24、.6110111.14101198.003307.894971.419507.77552.4810111.10101198.006307.625971.389507.699均值2.6610111.15101198.004307.631971.386507.642标准偏差1.3210104.831090.01190.16160.03630.23664.1 全流定容稀释排气系统引入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评定4.1.1 CFV 标定系数 Kv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计算在本次试验中,组合使用 3 个流量计产生全流稀释排气系统设定流量。根据 CVS 流量核查报告得知 3 个流量计标定系数的均值分别为 4.9322、

25、6.5592、8.2448,标 准 偏 差 分 别 为 0.0021、0.0012、0.0015。根据公式(5)和(6),计算得出 3 个流量计标定系数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ur(Kv1)=0.0004、ur(Kv2)=0.0002、ur(Kv3)=0.0002。CFV 标定系数 Kv的灵敏系数为 1,根据公式 6 内燃机2023 年 8 月(9)计算得到流量计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r(Kv)=0.0005。4.1.2CFV 入口绝对压力 Pp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计算查阅压力传感器说明书可知满量程误差为0.1%,测量范围为 0106.7kPa,分布类型为均匀分布,包 含 因 子 取 3,5 次 试

26、验 测 量 均 值 为98.0206 kPa。根据公式(5)和(8)计算得出 Pp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Pp)=0.0006。4.1.3 CFV 入口绝对温度 T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计算查阅温度传感器说明书可知绝对误差为 1.0,分布类型为均匀分布,包含因子取 3,5次试验测量均值为 314.4378K。根据公式(5)和(8)计算得出 T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T)=0.0018。Kv和 Pp的灵敏系数为 1,T 的灵敏系数为-0.5,根据公式(9)计算得出全流稀释排气总质量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med)=0.0012。4.2 颗粒计数器引入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评定4.2.1 粒子计数器标

27、定系数 k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计算查阅粒子计数器设备说明书得知:PN10 粒子计数器最大线性化误差为-1.3%,分布类型为均匀分布,包含因子取 3,根据公式(8)计算得出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kpn10)=0.0075;PN23 粒子计数器最大线性化误差为-2.1%,分布类型为均匀分布,包含因子取 3,根据公式(8)计算得出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kpn23)=0.0121。4.2.2 稀释排气中粒子平均浓度 Cs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计算查阅粒子计数器设备说明书得知:PN10 粒子计数器计数单元计数效率不确定度为 0.079,计数单元入口流量不确定度为 0.004,根据公式(9)计算得出相对标准不

28、确定度 ur(Cspn10)=0.0791;PN23 粒子计数器计数单元计数效率不确定度为0.059,计数单元入口流量不确定度为 0.004,根据公 式(9)计 算 得 出 相 对 标 准 不 确 定 度ur(Cspn23)=0.0591。4.2.3挥发性粒子去除器的平均粒子浓度衰减系数 fr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计算查阅设备说明书得知 PN10 和 PN23 粒子计数器挥发性粒子去除器的平均粒子浓度衰减系数的相对 标 准 不 确 定 度 ur(frPN10)=ur(frPN23)=0.0005。k、fr和 Cs的灵敏系数均为 1,根据公式(9)计算得出颗粒计数器精度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PN

29、10)=0.0795、ur(PN23)=0.0604。4.3 测功机系统引入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测功机系统精度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主要由转速和扭矩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合成。而发动机功率由转速和扭矩计算得到,所以测功机系统精度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即为发动机功率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4.3.1 转速测量引入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计算根据测功机校准证书得知转速绝对误差为1r/min,分布类型为均匀分布,包含因子取 3。由表1 和表 2 得知,5 次 WHSC 稳态试验循环转速测量均值为 926.439 r/min,5 次冷热态 WHTC 瞬态试验循环转速测量均值为 971.386 r/min。根据

30、公式(5)和(8)计算得出转速测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ur1(ne)=0.0006,ur2(ne)=0.0006。4.3.2 扭矩测量引入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计算根据测功机校准证书得知扭矩的满量程误差为0.3%FS,该测功机扭矩测量范围为 02680Nm,分布类型为均匀分布,包含因子取 3。由表1 和表 2 得知,5 次 WHSC 稳态试验循环扭矩测量均值为 781.328 Nm,5 次冷热态 WHTC 瞬态试验循环扭矩测量均值为 507.642 Nm。扭矩的可能取值区间 =26800.003=8.04。根据公式(5)和(8)计算得出扭矩测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ur1(Te)=0.0059,u

31、r2(Te)=0.0091。发动机转速和扭矩的灵敏系数为-1,根据公式(9)计算得出:WHSC 循环测功机系统精度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即发动机功率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ur1(Pact)=0.0060。WHTC 循环发动机功率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第 4 期刘 康,等: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数量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研究 7 ur2(Pact)=0.0092。4.4 测量重复性引入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根据表 1 计算 5 次 WHSC 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数量比排放测量结果的均值为 PN23=1.131011粒/(kWh)、PN10=3.111011粒/(kWh)。根据公式(7)计算测量结果标准偏差为 s(x

32、)pn23=6.28109、s(x)pn10=1.171010。最终根据 A 类标准不确定度和公式(6)计算得出测量重复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ur1PN23()=u PN23()PN23=s x()pn23PN23=0.0555ur1PN10()=u PN10()PN10=s x()pn10PN10=0.0378式中:ur1(xi)为 WHSC 稳态工况循环下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同理计算得出,在冷热态 WHTC 试验工况下,测量重复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ur2PN23()=u PN23()PN23=s x()pn23PN23=0.0419ur2PN10()=u PN10()

33、PN10=s x()pn10PN10=0.0378式中:ur2(xi)为 WHTC 瞬态工况循环下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4.5 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评定与分析根据公式(9)计算 PN10 与 PN23 比排放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其结果及各分量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结果如表 7 所示。表 7 PN10 与 PN23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结果分量及合成相对不确定度WHSCurPN10()WHSCurPN23()WHTCurPN10()WHTCurPN23()A10.03780.05550.04960.0419A20.00050.00050.00050.0005B10.00060.00060.0006

34、0.0006B20.00180.00180.00180.0018B30.00750.01210.00750.0121B40.00050.00050.00050.0005B50.07910.05910.07910.0591B60.00060.00060.00060.0006B70.00590.00590.00910.0091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0.08820.08220.09410.07414.5.1 PN10 与 PN23 比排放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对比分析根据表 7 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的结果数据,PN10 在 WHSC 和 WHTC 循环下的测量不确定度均大于 PN23,对比各分量的相对标

35、准不确定度数据,发现差异主要体现在 A1、B3、B5、B7 四个分量结果上,但各循环内偏差贡献度最高的分量均为 B5(即颗粒计数器稀释排气中粒子平均浓度 Cs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根据颗粒计数器计数单元测量原理,Cs测试结果受计数效率影响较大。根据计数单元标定证书可知,PN10 计数单元计数效率低于 PN23,PN10 设备测量误差大于PN23,造成 PN10 设备 Cs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明显大于 PN23,最终导致 PN10 在两循环下的测量不确定度均大于 PN23。4.5.2 WHSC 与 WHTC 工况循环下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对比分析WHSC 工况相比 WHTC 工况更稳定,理论上前者

36、测试结果的离散性应略低于后者,表征测试结果离散性的 A 类不确定度结果应略小于后者。但根据表 7 可知,WHSC 的 urA1PN10()小于 WHTC的 urA1PN10(),而 WHSC 的 urA1PN23()大于 WHTC的 urA1PN23(),这是因为 A 类不确定度的评定本质上是对系统综合影响因素造成的测量重复性的评定,这一评定过程不仅受到工况稳定性的影响,也受到测试设备自身精度的影响。4.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扩展不确定度计算根据公式(5)计算颗粒物数量比排放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1PN10()=ur1PN10()PN10=0.882 3.111011()=2.741011粒/

37、(kWh)同理计算得出:u1PN23()=9.31 109粒/(kWh)u2PN10()=2.511010粒/(kWh)u2PN23()=8.53109粒/(kWh)已知包含因子k为 2,根据公式(12)计算颗粒物数量比排放扩展不确定度为:U1PN10()=5.481010粒/(kWh)8 内燃机2023 年 8 月U1PN23()=1.861010粒/(kWh)U2PN10()=5.021010粒/(kWh)U2PN23()=1.861010粒/(kWh)5 结论本文基于全流台架实际测试情况,按照不确定度 评 定 规 程,对 某 国 六 柴 油 机 在 WHSC 和WHTC 工况下的颗粒物和

38、细颗粒物数量比排放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评定结果显示,排放结果的不确定度均小于 10%,符合法规对设备精度的要求。本次评定为后续其他全流试验室开展类似不确定度评定提供了借鉴。(1)研究发现,由于 PN10 设备的计数单元计数效率低于 PN23 设备,导致在 WHSC 和 WHTC循环下,PN10 的比排放测量不确定度较大。(2)A 类不确定度的评定受工况稳定性和测试设备精度的共同影响,其本质在于综合考虑了系统影响因素对测量重复性的影响。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评估,可以更准确地评定出测量的不确定度。(3)影响 PN23 和 PN10 排放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测量重复性和颗粒计数器计数单元的

39、计数效率。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需要在评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和控制。参考文献1 张凡,李昂,于津涛.国六柴油机颗粒物数量排放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J.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2020,49(6):52-572 沈晛,李鸿博,郑建.国六动态循环试验颗粒物排放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19,第 25 卷(4):36-393 黄志强,杨名名,彭程.非道路柴油机稳态循环氮氧化物测量不确定度研究 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19,第 25 卷(3):19-244 叶松,邱建岗,李玲,石则强.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 不 确 定 度 评 估 J.交 通 节 能 与 环 保,

40、2017,第 13 卷(2):21-24,395 张丽平.烟气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的不确定度分析 J.环境科学导刊,2020,第 39 卷(201):114-1186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023 汽车和摩托车检测领域典型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及实例 EB/OL.https:/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L01-G003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EB/OL.https:/ JJF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S.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0129 唐胜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灵敏系数的计算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3,第 40 卷(1):66-6710 朱爱民,张建志,贾克军.测量不确定度的实际应用 J.计量技术,2005(5):49-521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JJF1001-2011 通用计量 术 语 及 定 义 S.北 京 中 国 质 检 出 版社,201212 王惠林,王峰,李洋.发动机进排气边界条件对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 J.内燃机,2022,38(6):13-18.13 GB17691-2018 重型柴油机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S.生态环境部,20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