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借助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识谱能力——以人音版《音乐》教学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6195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助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识谱能力——以人音版《音乐》教学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借助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识谱能力——以人音版《音乐》教学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借助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识谱能力——以人音版《音乐》教学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识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乐谱识读要和演唱、演奏、编创、欣赏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音乐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经历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再到实践运用的学习过程。具体而言,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体验型实践、表现型实践和应用型实践,帮助学生在多感官帮助下认知乐谱,在多形式促进中识读乐谱,在多途径助力下使用乐谱,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识谱能力,提升音乐核心素养。【关键词】小学音乐;深度学习;识谱教学;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核心素养视域下,音乐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具

2、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让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真正得到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能够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等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把“乐谱识读”作为音乐课程14项学习实践内容之一,并强调:“识谱要和演唱、演奏、编创、欣赏等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要以音乐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识的基础上进行,遵循从感性体验(听、唱、奏、动等)到理性认知(认识符号),再到实践运用(听、唱、读、写、编)的学习过程。”实践性是音乐课程的重要特点。在识谱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通过体验型实践活动、表现型实践活动和应用型实践活动,让学生既获得审美体验,又掌握识谱技能

3、,在实践中获得个性发展。一、体验型实践:在多感官帮助下认知乐谱体验型实践活动指的是学生以唱听结合、视听结合、动听结合等方式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这类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和音高概念,为学生识读乐谱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先听后唱,培养内心听觉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识谱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先通过聆听,感受声音的变化,体验实际音响,再通过模唱,将感受到的音高哼唱出来。这种“先听后唱”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内心听觉的重要途径。以人音版 音乐 三年级上册 草原上 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设计了模唱游戏。首先,教师在钢琴上弹奏歌曲中的骨干音“3、5、6”,让学生认真听,然后用“啦”将听到的音高模唱

4、出来。之后,教师通过变换音符顺序改变乐曲的节奏,让学生反复聆听、反复模唱,借此不断强化学生的内心听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二)视听同步,建立“声”“符”联系识谱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聆听时加入字母教学月刊 小学版2023/78综合JIAOXUEYUEKANXIAOXUEBAN课 堂 新 探90谱、图形谱等不同形式的图画,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将音、画同步呈现,让学生产生视听联觉,建立声音与音符的联系,直观地感受、体验音乐。以人音版 音乐 三年级上册 草原上 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学生聆听时,加入歌曲的旋律线图谱,将音乐、音符与旋律线图谱同步呈现,让学生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走向。学生初步认识

5、了简谱的形象,同时感受到歌曲悠扬、优美的旋律。这样的识谱教学形象生动,便于学生接受。(三)动听结合,稳固音高概念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识谱教学中加入柯尔文手势、音高操等体态律动,将相对固定的身体部位与音高位置对应起来,让学生在完成相应律动动作的同时,强化对音高位置的空间感受,巩固音高概念。如在人音版 音乐 二年级上册 乃哟乃 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将“5、3、1”三个音高分别与拍肩、叉腰和拍膝动作对应起来。学生在动听结合的学习中,既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又产生了学习兴趣,形成了听觉注意,建立了稳定的音高感觉。这些以音乐为载体的体验性实践活动,能够同时触发学生听觉、视觉、动觉等多种感官,

6、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感和形态,建立声音与符号的直接联系,逐步形成音高概念。二、表现型实践:在多形式促进中识读乐谱表现型实践活动主要指的是听辨、视唱、视奏乐谱等。这类活动能帮助学生实现乐谱和真实音响之间的转化,强化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一)在听辨中发展高阶感知在体验型实践活动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听辨任务,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中的重点节奏、风格特点、调性色彩等进阶内容,帮助学生深度理解音乐。学生在完成表现型任务的过程中,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做出自己的判断,表现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对音乐的高阶感知。如在人音版 音乐 四年级上册 采一束鲜

7、花 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针对附点四分音符“X.”这一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在聆听和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比较两种旋律的不同(如图1),在听辨中加深对附点四分音符的认知和理解。图1(二)在视唱中提升唱谱能力识读乐谱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唱谱,视唱乐谱是将音符转化为音乐的关键能力,也是学生识谱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为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教师可设计“唱单音唱乐句唱乐段唱全曲”的识谱教学过程,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如在人音版 音乐 二年级上册 云 的教学中,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识谱教学中,教师分别设置了三种难度的唱谱任务。针对识谱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跟琴演唱乐

8、句末尾的单音,如“1-”“2-”等。针对识谱能力一般的学生,让他们唱乐曲中的两个短乐句和结尾句。这几句中的音符音程跨度较小,变化不多,又有教师用钢琴辅助带唱,学生基本都能唱好。对于识谱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让他们尝试整首歌谱的演唱。(三)在演奏中提升表现能力表现型识谱活动重在“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打击乐器、简易乐器的演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通过乐器演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识谱能力。如教学人音版 音乐 二年级上册 唢呐配喇叭 时,教师分别加入铃鼓“X XX 0”和三角铁“X 0X 0”两组节奏伴奏(如图2),同时让学生用竖笛、口风琴等简易乐器演奏

9、歌曲。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还通过乐器演奏将乐谱转化为音乐,在兼顾演奏准确性和音乐表现力的同时,使学生的欣赏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等教学月刊 小学版2023/78综合JIAOXUEYUEKANXIAOXUEBAN课 堂 新 探91都得到了提升。图2从以上教学可以看出,表现型实践建立在体验型实践的基础上,旨在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强化学生对乐谱的认知。实践证明,表现型实践活动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以及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三、应用型实践:在多途径助力下使用乐谱应用是学习的较高境界。应用型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发挥乐谱的记录功能,加强学生对乐谱知识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参与听记乐谱、改编乐谱和创编

10、乐谱等活动,提升掌握、使用乐谱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一)听记乐谱,循序渐进课程标准 提高了听记乐谱的要求,在第二学段(35年级)音乐学业质量描述中强调:“听记简单的节奏、曲调,做到记谱规范,准确度高。”因此,教师要引导这一学段的学生多经历根据听到的节奏、旋律用图形谱、字母谱、简谱等符号进行记录的过程。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生不要求能够记谱,可以让他们通过画、贴、摆等方式记录音乐,为下一阶段的记谱打好基础。以人音版 音乐 二年级下册 两只老虎 的教学为例,这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第一学段教学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好音梯,并提前准备好磁贴,让学生边唱谱边在音梯上贴上磁贴。第二学

11、段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让学生先听记前两句的节奏“X X X XX X X XX X X-X X X-”,再听记旋律“1 2 3 11 2 3 13 4 5-3 4 5-”。(二)改编要素,有的放矢乐谱改编,指的是在学生有能力识读、听记乐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改变乐谱原有的节奏、旋律等要素,创作出新的旋律。乐谱改编可促进学生内化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乐谱的能力。在人音版 音乐 四年级上册 乒乓变奏曲 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感受和了解该变奏曲的结构。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变奏曲的理解,体验改编变奏曲的乐趣,掌握变奏的方法,教师让学生改编歌曲 两只老虎 的节奏要素,将“X X

12、”改编成“XXX”或“XX XX”。然后把学生改编的作品按照变奏曲的结构组合成 两只老虎变奏曲(如图3)。学生在体验、表现自己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图3(三)创编乐谱,个性表达培养创造能力是音乐课程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创编乐谱的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主动识谱的意识。识谱教学中设计适合学生的创编任务,不但对学生学习乐谱有着积极的作用,也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创编乐谱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如在人音版 音乐 四年级上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学习了上行旋律后,让学生用“5、6、7、1、2、3、4、5”为规定节奏“X XX XX

13、X XXX-”编创上行旋律,让他们在提升乐谱应用能力的同时,充分感受上行旋律中积极、向上的精神。实践证明,听记乐谱、改编乐谱和创编乐谱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音乐内涵,熟练掌握乐谱知识,提高音乐学习能力,提升音乐核心素养。总体而言,以体验、表现、应用等不同类型的音教学月刊 小学版2023/78综合JIAOXUEYUEKANXIAOXUEBAN课 堂 新 探92乐实践为载体,将识谱教学与聆听、演唱、演奏、创编等活动充分融合,能够发挥乐谱教学在学生音乐学习中的辅助功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音感,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参考文献:1 徐惠琴.与名师对话:音乐教学问答(十九)识谱教学的要求与策略

14、 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2(7).2 杜宏斌.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 音乐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中心小学)巧搭语用支架,提升幼儿讲述能力 王薇肖玲丽【摘 要】讲述是幼儿常见的活动之一。为了降低讲述难度,提升幼儿的讲述能力,教师可以引入语用支架。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物品支架,唤醒故事记忆;利用图片支架,梳理事物关系;利用表格支架,助力对比总结;利用符号支架,增强语言张力”,让幼儿的讲述更完整、更有条理、更丰满。【关键词】幼儿;

15、支架;讲述;语用能力讲述是幼儿常见的活动之一。一般而言,讲述分为叙事性讲述和说明性讲述两种。叙事性讲述以叙事结构、叙事顺序和叙事评价作为主要考量标准;说明性讲述强调讲述是一种独白式语言,旨在让幼儿独立构思讲述内容,而后有条理地表达出来。二者均对讲述中的语言完整性、逻辑条理性和语言丰满度提出了要求。为此,教师为幼儿创设了真实有趣且有意义的活动环境,利用课堂教学活动、语言区活动等,让幼儿讲述事物特征,交流探究结果,播报新闻事件,以此锻炼幼儿的语用能力。然而,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的讲述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组织与构思模糊:在幼儿的讲述中,出现了叙事要素不齐全、主体不确定、事件不完整等问题,说明幼儿

16、构思的完整性和语言的组织能力需要得到提升。二是条理与关系不明:在幼儿的讲述中,人物关系、事件发展顺序、因果等逻辑关系不够清晰,导致讲述时缺乏条理性。三是评价与表现缺乏:在幼儿的讲述中,语言单一冗长,既缺乏感受与观点的表达,也缺乏吸引力和表现力,导致语言的丰满度不足,影响讲述效果。为了改善这些情况,降低讲述难度,提升幼儿的讲述能力,教师设计了适合大班幼儿的语用支架,辅助幼儿完善语言结构、梳理语言顺序、增加评价的表达,提升幼儿的讲述能力。具体包括:凭借物品唤醒幼儿的记忆,通过演示、操作物品,帮助幼儿顺利推进讲述活动;凭借图片实现思维可视化,帮助幼儿梳理讲述内容的结构框架和顺序关系,提升讲述的完整性和条理性;凭借表格直观展示探究结果,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的规律、特征,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凭借符号标记幼儿讲述时的语气、情感等,教学月刊 小学版2023/78综合JIAOXUEYUEKANXIAOXUEBAN学 前 教 育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