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苏轼作品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486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苏轼作品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苏轼作品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苏轼作品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科教 育N o.7(下)2 0 2 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苏轼作品为例张 燕(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宁中学 2 2 2 0 0 0)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教学设计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文章以初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作品为例,探讨如何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设计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旨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设计 根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 0 2 2年版)要求,初中语文教育应注重学生学科素养、思维能力、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

2、等方面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需要重视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和群文阅读活动,拓宽阅读视野和思考深度。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和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苏轼作为中国文化史上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被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将苏轼的作品组合成群文进行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苏轼作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通过苏轼作品的群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整合群文资源,了解苏轼身世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其诗词作品对于文化传承和语文教育具有重要意

3、义。初中语文教学必然涉及苏轼的作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整合相关群文阅读资源,全面了解苏轼的身世背景,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其诗词作品。例如,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可以结合 离骚 庐山谣 等其他诗歌,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描写春天的常见手法和艺术特点。记承天寺夜游 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可以结合 庐山谣 清平乐 等其他描写夜景的诗歌,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描写夜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在学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江城子密州出猎 时,也可以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和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例如,可以结合李白的 将进酒、白居易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 等,让学生对苏轼诗词有更深入的认

4、识。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比较和联系,探究不同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异同之处,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在教学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时,可以通过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联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例如,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 进行对比。尽管这两篇作品的时代背景和题材不同,但它们都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王之涣在 登鹳雀楼 中写道“白日依76N o.7(下)2 0 2 3山尽,黄河入海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不可逆转的无奈。而苏轼在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中,则以衣巾落下的枣花作为隐喻,表达了对自己逝去的青春和光阴流逝不可逆转的无奈。同时,还可以

5、结合历史知识,了解苏轼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进一步理解其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比如,在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中,苏轼所表现的女子形象和唐代女性形象有很大不同。唐代女性多以丰满婉约的美貌为主,而宋代女性则更强调淡雅文静的气质。不同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二、创设意象情景,走进苏轼人生创设意象情景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在教授苏轼的诗词时,可以结合作品表达的意象和情感,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景,让学生融入诗人的世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下面,以初中收录的苏轼的几首诗词为例,来具体说明如何创设诗词意象情景。首先,以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

6、浸溪 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通过多媒体展示山下兰芽的图片和音乐,让学生感受诗词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同时,展示苏轼的生平经历,如他在岳阳楼的经历、被贬到黄州的经历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词的背景和意义。接下来,以 记承天寺夜游 为例,创设夜游的情景。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次夜游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夜游,体验夜晚的氛围和景色。同时,在夜游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苏轼的诗句描绘所见景色和情感,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然后,通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创设一次诗意盛宴。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让学生自主选择苏轼的诗词进行朗诵。同时,邀请专业的诗人或文学研究者来

7、给学生讲解苏轼的诗词背景和意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苏轼的文学艺术和人生经历。通过诗词群体阅读、多媒体展示、互动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苏轼的诗词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样的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苏轼的作品,增进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三、品读传世著作,感悟苏轼思想苏轼的诗词风格独具特色,深受后人喜爱。通过深入群文品读苏轼的诗词,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他的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还能感悟他的诗词思想,启迪自己的生活。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时,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整体阅读阶段。让学生快速阅读整篇诗词,了解其主题、情感和基本内容。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8、诗词的意义和价值。二是分析阅读阶段。对每首诗词进行逐一分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提出观点和解读,通过讨论和分享,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为例,学生可以从词的背景、主题、语言、思想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开篇的句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最为著名的名句之一,引领读者进入他的思考世界。学生可以解读明月代表高洁、清澈、高远、寂寥等含义,以及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还可以分析词中将自然景象和人的情感进行对应表达的特点,以及后面几句歌词中苏轼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三是综合阅读阶段。将多篇诗词进行比较和联系。学生可以对不同的诗词进行对比,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异同

9、点。也可以将多篇诗词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故事或情境。例如,将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江城子密州出猎 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阅读体验山水和狩猎带来的不同感受和情绪,进一步感受苏轼的思想和情感。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苏轼的诗词,从中汲取启示,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同时,这种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学86学科教 育N o.7(下)2 0 2 3生培养批判性思维、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四、组织交流总结,再现苏轼精神组织交流和总结是群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苏轼的思想精髓,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在交流环节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或大组交流的

10、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苏轼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和补充。这样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扩宽视野和思路。例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苏轼的诗词进行讨论,如第一小组选择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第二小组选择 记承天寺夜游,以此类推。每个小组可以先个别思考和阅读,然后一起交流讨论。讨论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创作背景: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背景等,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意义;(2)语言特点:分析诗词的表达方式、用词、修辞手法等,探讨其中所体现的美感和意境;(3)主旨思想:通过深入分析诗词的内容和语言

11、表达,探讨其中的主题和思想精华,如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等;(4)个人感悟:让学生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以促进对诗词的深入理解和情感共鸣。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当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交流,同时注意控制讨论的进度和氛围,避免讨论过于泛滥或失控。在总结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总结,以梳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收获。学生可以撰写学习笔记或心得体会,也可以进行P P T或海报展示等,以展现自己对苏轼思想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总结,学生可以深入思考和回顾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思想,并提高自己的表达和创作能力。在交流和总结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文艺

12、演出、朗诵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对苏轼思想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可以创作曲调,吟诵苏轼的经典诗词,或者创作自己的诗词作品,以表达对苏轼思想的理解和追求。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悟苏轼思想的精髓。通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苏轼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如多元化的文本呈现、创设文学情景、实践探究和交流总结等,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思辨和比较,对文本中的价值观、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13、和探究。还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育信息化技术,如互联网、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力。最终,通过交流总结,让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体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达到协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效果。组织交流和总结是群文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苏轼的诗词思想。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主学习,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以及对人文精神的认同和追求。参考文献1 刘素琴,周书伟.基于群文阅读的初中语文苏轼作品整合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1(7):1 4 5-1 4 8.2 洪妍.部编本初中杜甫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 0 2 1.3 王志勇,刁英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以初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作品为例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 0 2 2(2):4 2-4 3.9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