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修 订 栏
淮安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聋部七年级理科教案
第一章 植物
( 设计:郝爱云 授课时间: 2012年 9月 日 )
第一节 植物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植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认识不同种类的一些代表植物,知道植物的共同特征。了解我国的一些珍稀植物。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的一些珍稀植物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各种花草树木都是植物,不同的植物形态是不同的。
板书:植物的多样性
二、 新授
1. 提出问题:
(1)植物有几种分类标准?可以分成几类?
(2)每一类中有哪些代表植物?
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后回答。
2. 引导学生认识一些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草本 向日葵 大白菜 菊
木本 杨树 杜鹃花
种子 小麦 萝卜
不结果种子 海带 紫菜
3. 让学生说一说。
三、植物的共同特征
1.让学生说一说
2.阅读课文
3.记一记有关内容
四、我国的珍稀植物
1.了解课文,认识插图上的植物。
2.师生互动,说一说。
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节 植物体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植物体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观察用具和实验用具。
2. 通过演示实验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
3. 了解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过程。
教学重点:通过演示实验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难点: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植物体的基本结构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十分微小,必须使用观察用具和实验用具才能看到。
板书:植物体的基本结构
二、 新授
1.了解观察用具和实验用具
(1)常用的观察用具
A.放大镜
是一种简单的放大仪器,一般能将物体放大3倍至5倍。
B.显微镜
一种简单的放大仪器,可以用来观察十分微小的物体。
2.演示实验
3.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
根、叶、茎、花、果实、种子
4.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1)细胞分裂
①理解概念
②图示理解
(2)细胞生长
图片出示细胞生长的过程。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练习题 1、2、3
第三节 种子
教学内容:种子
教学目标:
1.以菜豆的种子为例,分析种子的结构。
2.掌握种子的萌发条件和萌发过程。
教学重点:以菜豆的种子为例,分析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掌握种子的萌发条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不同的植物种子、形状、大小和颜色不同,但是种子的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
板书:种子
二、 新授
(一)菜豆种子的结构
1.准备:取几粒完整的菜豆种子,放在清水中泡软,然后仔细观察。
2.了解菜豆种子的形态和结构。(图片出示)
(二)种子的萌发条件
1.提问:种子是怎么萌发的?需要哪些条件?
2.学生默读并思考:
种子萌发条件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种子本身是完整的、是活的;另一方面是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
3.演示实验
种子萌发时需要的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分、客气和适宜的温度。
(三)种子的萌发过程
引导学生对照插图看课文。
(四)种子的寿命
1.种子的一般寿命
有二、三年的,也有五、六年的
2.延长种子寿命的方法
在干燥和低温的条件下保存种子。
三、总结:我们学完了课文,了解种子的寿命,种子的萌发条件,如果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应当学会运用。
四、作业:练习题1、2、3
第四节 根
教学内容:根
教学目标:
了解根的不同形态,能区别直根系和须根系,知道根的几方面功能。
教学重点:了解直根系和须根系的区别。
教学难点:知道根的功能、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绿色开花植物的植物体是由根、叶、茎、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组成的,作为其中器官之一 ——根,具有哪些形态呢?又有哪些功能呢?
板书:根
二、 新授
(一)根的形态
1.什么是根系
一棵植物生有许多条根,这些根的总和叫做根系。
2.理解下列词语:
主根 侧根 直根系 须根系
结合图和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以上词语。
3.比较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区别
(1)举例说明
(2)插图比较
(二)根的功能
1. 固定植物体的功能
(1)了解课文
(2)演示实验
(3)思考问题:大雨过后,光秃秃的山坡上常常冲下大量的泥水,长满草木的山坡就不是这样,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讨论交流。
2.吸收水分的功能
(1)了解课文内容
(2)演示实验
三、课堂小结:学完课文,我们知道直根系与须根系的区别,了解根的功能,知道了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四、作业:练习题1、2、3
第五节 叶
教学内容:叶
教学目标:
了解叶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叶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叶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绿色开花植物体的一种器官——叶,它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叶
二、 新授
(一)学生看书,思考:叶有什么作用?
(二)光合作用
1.介绍叶绿体
上表皮和下表皮之间的叶肉细胞里有很多绿色的颗粒,这些颗粒叫做叶绿体。
2.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氧化碳+水 光能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意义。
(三)呼吸作用
1.演示实验
叶在呼吸作用中消耗了氧气。
2.呼吸作用的过程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3.呼吸作用的意义。
(四)蒸腾作用
1.思考:为什么夏天树林里的空气特别湿润。
2.演示实验:观察叶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3.蒸腾作用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叶”,叶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四、作业:练习题1、2、3
第六节 茎
教学内容:植物体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了解茎的结构和茎的基本功能。
教学重点:
了解茎的结构。
教学难点:掌握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木本植物的茎为什么坚硬?为什么会一年年长粗?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在茎中是怎样运输的?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了解茎的结构。
板书:茎
二、 新授
(一)茎的结构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层、髓。
引导学生观察图了解茎的结构。
1.树皮
(1)树皮中靠近外侧的部分主要起保护作用。
(2)树皮的作用。
其中的管状细胞绿叶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全身。
2.形成层
(1)组成:几层肉眼看不到的细胞
(2)作用:使木本植物的茎能够一年年地长粗。
3.木质部
(1)作用:很强的支持作用
(2)其中的细胞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4.髓
(1)大体位置:茎的中心部位
(2)作用:储藏有机物
(二)茎的功能
1.支持作用
2.输导水分、无机盐、有机盐的作用。
3.贮藏作用。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四、作业:练习题 1、2
第七节 植物的扦插、压条、嫁接
教学内容:植物的扦插、压条、嫁接
教学目标:
知道有些种子植物的茎也能通过扦插压条或嫁接繁殖后代。
教学重点:
扦插、压条、嫁接的操作要求。
教学难点:
扦插、压条、嫁接的操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种子植物一般都是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的,但是种子植物的茎也能通过扦插、压条或嫁接繁殖后代。
板书:植物的扦插、压条、嫁接
二、 新授
(一)扦插
1.了解一些通过扦插繁殖后代的植物
月季 葡萄 杨树 桑树
2.操作要求:
(1)选枝
(2)插种
(3)生长
(二)压条
1.了解用压条方法的一些植物
夹竹桃 桂花 石榴
2.操作要点:
(1)剥去树皮
(2)把枝条埋入土中
(3)生长
(三)嫁接
1.什么是嫁接
2.嫁接的两种方法
(1)芽接
芽接的植物有:苹果树、梨树、桃树
操作要求:选取、剥芽、切口、插入、扎好伤口
(2)枝接
枝接的植物有:柑橘
操作要求:选取、截断、扎好伤口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四、作业:练习题 1、2
第八节 花
教学内容:花
教学目标:
了解花的结构,传粉的方法,知道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重点:
了解花的结构。
教学难点:
植物的传粉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大多数种子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候都要开花,花开以后结出果实,果实里面长有种子。
板书:花
二、 新授
(一)花的结构
1.花的结构组成:花柄、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2.实验认识结构
拿出一朵花,让学生观察画的结构,使学生知道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传粉
1.什么叫传粉?
(1)看关于传粉的影视(课件播放)
(2)指名说说:花开放以后,花粉从雄蕊的顶端散放出来,落到雌蕊顶端的过程叫做传粉。
2.了解各种植物的传粉方法。
(1)月季花和千年狐靠蜜蜂等昆虫传粉。
(2)玉米的花靠风力传粉。
(3)人工辅助授粉。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传粉以后,花萼、花冠、雄蕊以及雌蕊的上部逐渐干枯、脱离,只有子房逐渐长大,最后形成果实,子房里面的胚珠逐渐形成果实里面的种子。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四、作业:练习题 1、2、3
第九节 果实
教学内容:果实
教学目标:
1.了解果实的结构和种类。
2.了解果实的传播方法。
3.学会采集和制作植物腊叶标本。
教学重点:
了解果实的结构和种类。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的一些传播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我们吃过和看到过许多果实,这些果实的形态、大小和颜色互不相同。但是,果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相同。
板书:植物
二、 新授
(一)果实的种类
1.果实的结构(拿出一个桃子,切开让学生观察)
果实都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
外果皮:具有保护作用
中果皮:成为果肉
内果皮:是核的硬壳
2.果实的种类(看图片)
(1)肉果:果皮肥厚多汁,如:苹果、柑橘、桃子、梨、樱桃、黄瓜的果实。
(2)干果:果皮干燥少肉,如:板栗、大豆、榆、豌豆、油菜的果实
(二)果实的传播
1.引导学生看图,联系实际认识各种植物种子。
2.了解植物的一些传播方法:
(1)借助风力传播种子,如:蒲公英、槭树、榆树。
(2)借助水的流动传播种子,如:莲蓬、椰子。
(3)借助人和动物传播种子,如:苍耳、鬼针草。
(4)借助鸟兽的吞食传播种子,如:樱桃、酸浆。
(5)借助果皮骤然裂开时的力量传播种子,如:大豆、凤仙花。
(三)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
1.讨论交流。
2.师小结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四、作业:练习题 1、2、3
第二章 动物
( 设计:郝爱云 授课时间: 2012年 月 日 )
第一节 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了解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动物。
2.知道动物可以分两类,并掌握各自的特点。
3.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学会给动物分两类
教学难点:了解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地球上的动物,大约有一百五十多万种,种类繁多,形形色色。。
板书:动物的多样性
二、 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
(1)金鱼、青蛙、龟、孔雀、虎、和象
(2)蛔虫、蚂蚁、蚊子、苍蝇。
学生边看图边说说它们特点。
2.动物是多种多样的。
(1)动物身体的大小、形状和颜色是不相同。
(2)外表结构、生活方式也不一样。
3.动物的分类
(1)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脊柱是由脊椎骨组成的。
(2)无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背部没有脊柱。
4.动物的共同特征
(1)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
A 动物一般都能自由运动。
B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从周围坏境中摄取食物。
C 动物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比植物灵敏得多,
(2)指导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5.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对人类有益的动物:青蛙、牛、马、蜻蜓。
(2)对人类有害的动物:蚜虫、苍蝇、蛔虫、老鼠。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四、作业:练习题 1、2
第二节 无脊椎动物
教学内容:无脊椎动物
教学目标:
了解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无脊椎动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无脊椎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无脊椎动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有一百多万种,占绝大多数。除昆虫以外,我们比较熟悉的动物有蚯蚓、河蚌、虾、蟹和蜘蛛。
板书:无脊椎动物
二、 新授
蚯蚓
1. 出示插图,让学生认识蚯蚓。
2. 了解它的特性和作用
(1)它的身体是细长的,由许多体节构成。
(2)蚯蚓身体的前端有口,用口摄取土壤中的有机物和地面上的落叶作为食物。
(3)蚯蚓在土壤里活动,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
河蚌
1.引导学生看图,认识河蚌
2.认识河蚌的身体构造及运动器官
河蚌的身体有两片厚的贝壳,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在贝壳的里面有柔软的身体。身体的前端有一个斧足,斧足是运动器官,它可以使河蚌的身体缓慢地移动。
虾、蟹
1.让学生说虾和蟹的特点
2.出示图片,加深印象
3.了解它们的身体构造。
蜘蛛
1.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蜘蛛
2.出示图片,加深认识
3.看图,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蜘蛛的各个部位。
4.了解蜘蛛对人类的用处。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四、作业:练习题 1、2
第三节 昆虫
教学内容:昆虫
教学目标:
1. 认识形形色色的昆虫。
2. 了解蜜蜂、蝴蝶的身体构造。
3. 知道昆虫的发育和共同特征。
4. 了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蜜蜂、蝴蝶的身体构造
教学难点:知道昆虫的发育和共同特征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昆虫是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形态结构各式各样,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现在让我们来认识和研究昆虫。
板书:昆虫
二、 新授
(一)形形色色的昆虫
1. 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
2. 出示一些插图让学生说说名称。
3. 认识蜜蜂的身体部位。
蜜蜂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一对短的触角和1对复眼;
胸部有2对膜质、透明的翅膀、3对足。
4.认识蝴蝶的身体部位
蝴蝶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1对棒状的触角和1对大的复眼,
胸部有2对粘满鳞片的翅膀
5.认识蜻蜓、瓢虫、蝗虫。
(二)昆虫的发育
以蚕为类,了解昆虫的发育过程。
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差别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变态发育。各种昆虫的发育,都是变态发育。
(三)引导学生观察以上这些昆虫,说出昆虫的共同特征:
1.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 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大的复眼
3. 胸部有2对翅膀,3对足
4.发育过程都是变态发育。
(四)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多数昆虫对人类有益。如:蜜蜂、蚕、瓢虫、螳螂
2.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如:蝗虫、金龟子、蟋蟀、蚊子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四、作业:练习题 1、2、
第四节 鱼类
教学内容:鱼类
教学目标:
1. 了解鱼的种类,以及各种鱼类的代表鱼种
2. 了解鱼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知道淡水鱼类、海洋鱼类的几种代表鱼种。
教学难点:了解鱼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鱼的种类很多,有点生活在淡水中,有点生活在海洋里。鱼的全身都是宝。鱼肉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鱼还可以用来提取脂肪,提炼鱼肝油,制成鱼粉作饲料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
板书:鱼类
二、 新授
(一)鲫鱼
1.学生自读课文
2.提问:
(1)鲫鱼的生活场所在哪儿?
(2)鲫鱼的身体有哪些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3.学生讨论回答
(二)淡水鱼类:
(1)导言:常见的淡水鱼类,除鲫鱼外,还有哪些鱼类?
(2)学生看课文回答问题
(3)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
(三)海洋鱼类
1.出示图片
2.认识了解海洋鱼类的特征
(四)鱼类的共同特征
1.学生观察,讨论
2.小结:鱼类的共同特征:
(1)生活在水中
(2)体表有鳞片
(3)用鳃呼吸
(4)用鳍游泳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四、作业:练习题 1、2、3
第五节 两栖类和爬行类
教学内容:两栖类和爬行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青蛙和蟾蜍是两栖动物,蛇、壁虎和龟是爬行类动物。
2.掌握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
教学难点: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我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是两栖动物,蛇、壁虎和龟是爬行类动物。今天据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们。
板书:两栖类和爬行类
二、 新授
1.两栖类动物:
学生自读课文,提问:
(1)两栖类动物有哪些?
(2)青蛙和蟾蜍主要吃什么?
(3)青蛙和蟾蜍有什么区别?
A 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后回答。
B 师结合图片小结两栖类动物的共同特征:皮肤裸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上,用肺呼吸;变态发育。
2.爬行类动物
(1)出示图片
(2)说一说蛇的身体有什么特征?小蛇是怎样破壳而出的?
(3)生讨论后回答。
(4)师结合图片小结爬行类动物的特征:身体覆盖这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卵生,卵的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四、作业:练习题 1、2
第六节 鸟类
教学内容:鸟类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鸟的种类很多,了解这些益鸟对人类的益处。
教学重点:鸟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鸟类的共同特征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鸟类是善于飞翔的动物。鸟的种类很多,大多数是益鸟。我们常见的鸟类有家鸽、麻雀、乌鸦和喜鹊等。
板书:鸟类
二、 新授
学生自读课文。
1.了解家鸽
(1)观察图片
(2)说一说:家鸽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家鸽的骨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受精发育的?
(3)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后回答。
2.留鸟和候鸟
(1)出示图片,观察这些鸟,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2)想一想:什么叫留鸟?什么叫候鸟?
(3)学生讨论交流。
3.益鸟和保护益鸟
(1)出示图片,观察这些鸟,说说它们的特征。
(2)说一说:常见的益鸟有哪些?
4.家禽
(1)出示图片,观察
(2)说说你知道的家禽有哪些?
5.鸟类的共同特征。
(1)学生讨论交流。
(2)师小结:具有角质的喙,口内无齿;身体覆盖着羽毛;前肢变为翼;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体温恒定;卵生。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四、作业:练习题 1、2、3
第七节 哺乳动物
教学内容: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哺乳动物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低等的、高等的、肉食性的、植食性的和家畜。
2.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哺乳动物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常见的哺乳动物有家兔、猫和家畜等。
板书:哺乳动物
二、 新授
学生自读课文。
1.了解家兔
(1)出示图片,观察家兔有什么特征?
(2)说一说:家兔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吃什么?是怎样发育的?
2.认识低等的哺乳动物
(1)出示图片,观察有哪些动物?
(2)说一说:
①鸭嘴兽生活在什么地方?
②鸭嘴兽是怎样哺乳的?
③袋鼠是怎样生育的?它和鸭嘴兽有什么不同?
3.肉食性和植食性哺乳动物。
(1)出示图片,观察有哪些肉食性动物和植食性动物?
(2)说一说:
①肉食性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植食性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③肉食性动物和植食性动物有什么不同?
4.高等的哺乳动物
出示图片,观察:
(1)有哪些高等的哺乳动物?
(2)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5.家畜
出示图片,观察:
(1)普遍的家畜有哪些?
(2)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6.讨论:哺乳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1)学生讨论交流。
(2)师小结:①身体被毛;②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区别;③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④大脑发达;⑤胎生,用乳汁哺育幼体。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四、作业:练习题 1、2、3
第八节 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学内容: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国的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多,丰富,其中有许多种类闻名于世,有些种类是我国特产的、稀有的极为珍贵,必须保护好我国是珍稀动物。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学难点:知道应该保护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学准备: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我国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很多,有些是我国特产的、稀有的极为珍贵,必须保护好我国是珍稀动物。
板书:我国的珍稀动物
二、 新授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我国的珍稀鸟类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2.思考下面的问题:
(1)我国的珍稀鸟类有哪些?(主要有朱鹮、丹顶鹤、褐马鸡和绿孔雀等)
(2)朱鹮的身体有什么特征?喜欢吃什么?
(3)丹顶鹤有什么特征?喜欢吃什么?
(4)褐马鸡有是特征?喜欢在什么地方做巢?
(5)绿孔雀有什么特征?它生活在什么地方?
3.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后回答。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我国有哪些珍稀的鸟?
学生自由回答。
四、作业:练习题 1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我国有哪些珍稀的鸟类?
2. 它们分别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3. 我国特产的鸟类是什么?
4. 小结:我国不但有很多珍稀的鸟类,还有很多珍稀的哺乳动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板书:我国的珍稀动物
二、 新授
1. 学生自读课文。
2. 出示图片,观察思考下面的问题:
(1) 我国的珍稀的哺乳动物有哪些?(大熊猫、金丝猴、白稽豚、麋鹿等)
(2) 大熊猫主要生活在什么地方?喜欢吃什么?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3) 金丝猴有什么特征?生活在什么地方?喜欢吃什么?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4) 白稽豚有哪些特征?用什么呼吸?
(5) 麋鹿的身体有什么特征?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指名学生回答。
4. 讨论:
(1)怎样做好这些珍稀动物的保护工作?
(2)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
学生讨论后回答。
三、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回答。
四、作业:练习题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