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构建“三环七步”教学模式,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446665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三环七步”教学模式,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构建“三环七步”教学模式,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玲珑民间文化 主编 路云峰 序 招远市玲珑镇罗山初级中学,成立于1918年,位于闻名遐迩的胶东八大景之一的琵琶岭西侧。北依罗山,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建校90多年来,学校植根金都文化沃土,汲取温泉人文灵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学改革,以系统的教学改革培育教学成果。多年来,罗山初中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之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办学条件不断优越,内部管理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连年硕果累累、蒸蒸日上,先后荣获烟台市安全文明校园、烟台市规范化学校、烟台市电化教学示范校、招远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招远市优秀团支部组织等荣誉称号。现有15个教学班,在校师生800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育人环境优美,教育成果显著。 玲珑传说 玲珑大美,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动人故事;罗山之秀,蕴藏着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走进玲珑,走进罗山,零距离的剖析千年的文明与神秘…… 罗山的由来 招远,原名叫曲城;而作为黄金主产地罗山,其名称就始得于西汉王朝时期,并源于黄金的开采。罗山,原名叫阳丘山。《汉书》记载:“曲城,有参山万里沙祠。阳丘山,意为群山之阳,或曰向阳之山,其海拔高759米,是莱(州)龙(口)湾畔最高的临海山峰。由于这里地处环北地区和渤海地带,因而古代的地震活动相对频繁。据史书记载:“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又载:汉代“凡货,金钱布帛之用,……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布于市,束于帛”,并实行“盐铁皆归于民”的政策,故蔗民菜金十分踊跃,曲城阳丘山一带异常红火。传说,当年阳丘山中,有许多人在山洞中采金。一天,突然天光闪烁,锣声大作,鸣荡空谷。身在山洞的采金人,惊诧万分,甚感奇异,于是纷纷停止作业,疾奔洞外,察看究竟。倏忽之间,天摇地动,山崩地裂,石陷洞塌,那些走出金洞的采金人,弹冠相庆,对天感言,争说他们是闻锣得救的,纷言观音菩萨闻锣救八难,真是天恩浩荡,慈悲为怀。但也有一些人求金心切,闻锣声而不顾,埋头采金,不幸葬身洞中,留下千古遗恨。 其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渤海湾大地震,据1979年《考古》2期陈可畏先生发表的《论西汉后期第一次大地震与渤海西岸地貌的变迁》一文中说:“大约在公元前48年,渤海发生一次大沉没。”正是这一次大地震,改变了阳丘山的名字。而在这次大地震中,所谓的天光即“地光”,锣声即“地声”。从此,“观音菩萨救八难”之说不翼而飞,阳丘山也因锣鸣而改称“锣山”了。因古代“罗”、“锣”通用,故“锣山”又称“罗山”,至今不变。建国以后在成立人民公社时被设为“罗山公社”,下辖49个自然村:后再改革开放以后,又升级并更换名称为“玲珑镇”,原因还是没有离开黄金的关系,概因辖区内有国属的大型金矿企业“玲珑金矿”,该矿有坐落于罗山与其余玲珑山之间的缘故。 毛公山 “齐鲁圣贤地,毛公卧罗山,于民共日月,笑看艳阳天。” “林茂水秀金山,毛公安然静眠,一生为民造福,千秋伟业永传。”这分别是毛主席的儿女李讷前来瞻仰毛公山时的即兴感慨。 罗山是一座金山,古有“罗马山,金玲珑,九曲山水十八重;尖斗砂,平斗金,金梁玉柱在其中”的传说,有金马驹带路叩开黄金宝殿,里面的金牛拉金磨碾金豆等等;罗山更是一座神山、圣山。西峰为马山,又叫马鞍山、马耳山,因远看酷似一代伟人毛泽东守卧罗山是大自然漆面的造化还是冥冥之中老人家对罗山情有独钟的眷恋与关爱?人们对此给予了两者皆有的肯定。主席的一声艰苦朴素,不摸金银,然而深知招远这块黄金之地、全亚洲最大的金山在战争年代给予中国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有生之年未曾亲临,但于百年后巧夺天工地仙降于此,以佑祖国强盛,金源不断。 圣山佛抱 巍峨耸立的大罗山,屹立在东郊半岛的西北部,五千年来默默滋养着一方勤劳质朴的罗山人了,无论风云变幻、无论世间沧桑,这里就是罗山人懒以生存的生存的怀抱;滔滔不尽的罗山河,孕育出博大无穷的罗山文化,深邃千年,生生不息,它的根在罗山、它的源在罗山、它的魂也在罗山------;忽有一天,意为懵懂女孩的惊奇发现——毛公山屹立在此,罗山的命运再次被改写:罗山由神秘变为鲜活,鲜活的让人惊讶、叹服与敬仰。罗山美呀,虽不及泰山之雄伟、黄山之秀丽、华山之惊险,却以它独有的魅力令所有登山之人为之所折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蓬莱仙山有八仙,罗山确已超出其一半而居仙山之首,招远县志记载有周祖师、唐公、朗公、化公、志公、张公、廖公、张仙、半仙洞的道童、道长(半仙)为据;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脍炙人口------。又有识者有新发现——毛公山不仅仰卧在罗山之巅,更像受卧于佛怀之中,细细端详,果真如此,整个山系由西至东恰似一座安然仰卧的大佛,牢牢怀抱着毛公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我们不仅的叹服这神奇的造化,我们不讲迷信,那就永远的迷恋吧。 挂罗橛 挂罗橛,位于罗山顶峰南坡,是一块拔地而起,斜插云天的柱状山岩。远看,高山生奇峰,仿佛植根于罗峰的摩天柱石,临空射向天际,势傲苍穹;近看,一柱擎天,雄岩奇石,云飞天旋,顶天立地。如此雄伟奇特的巨大山岩,令人惊叹,不禁拍手叫绝。 挂罗橛的背阴,有直陡稀疏的石蹬,可以历险攀登,现已修筑起铁质的扶梯,人们可以直登其顶。它的顶端,是一个裸岩平台,上面建有凉亭,六柱擎起身,双檐冠其顶,底部有石栏拱卫。游人登其上,凌云摩天,置身九霄,仿佛逍遥在天庭,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一时间令人宠辱皆忘,心旷神怡。 挂罗橛的闻名,不仅在于他的雄奇,而且在于它惊人的神灵和警示。 传说,古代的罗山,原名叫阳丘山,挂罗橛俗称石橛子。西汉末年,“金为上币”。以产金而闻名的阳丘山,采金者蜂拥而至。一天,突然天光闪烁,锣声大作,震天撼地,鸣荡空谷。山中采金人,闻锣惊诧万分,于是停止采金,疾奔洞外,观看究竟。 他们观阳丘山之巅,但见空中有位白衣少女,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来回穿梭与石橛子两侧。一面巨大的金制天锣,悬挂于石橛子上,白衣少女手擎锤敲击金锣,声荡山谷,震撼八方。突然间,天摇地动,山崩地裂,地陷洞塌。那些走出金洞的人,幸免于难。他么弹指相庆,纷言是骑枣红马的“白衣少女”拯救了他们,那“白衣少女”就是人间显灵的观音菩萨,是他专门来阳丘山,鸣锣救八难; 招远市玲珑镇罗山初中学校课程 Http://211.86.89.40 山一样的品格,金一样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