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人教一年级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446646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人教一年级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人教一年级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9页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上册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两位数与一位数、整十数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同时又为今后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奠定基础。本课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中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很多学生对这类计算有过尝试,但对于算理的理解比较模糊。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借助学具,直观操作,建立对减法过程中算理的表象感悟,能清楚用语言表征出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数学问题,为学习下一课时退位减法最好准备。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之上,熟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能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一)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数,比较每组数表示的意义。)      1.7和70      2.45和40      3.82和2   (二)口算。“开火车”形式进行练习。  90-70=         80-40=       70+5=       34+4=          5+32=  4+( )=66     60+( )=68   二、情境引入,初步体会算法   (一)结合情境图,了解信息 提出问题   1.小小图书馆(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一(1)图书馆开馆了,小小图书管理员正忙着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了解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呈现)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信息。   (1)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   (2)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还剩下多少本动漫书?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并选择性板书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可让学生结合信息完整把问题叙述出来。 (二)列出算式,对比分析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5-2=      35-20 教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减法算式,第一题是减一位数,第二题是减两位数,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三)猜测结果,引发探究 学生互相说说算式结果。   教师追问:同学说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一起来验证。   (四)借助学具,直观感悟   教师:可以尝试使用计数器和小棒帮助计算。   预设的方法有:   1.直接数数方法:35-2往前数2个,就是33;35-20是10个10个地数,往前数2个10就是25、15。   2.小棒操作,直观呈现过程。   3.计数器拨数,位值思想渗透。   (五)回顾交流 理解算理。   教师根据学生表述过程,在算式中体现过程和方法,数形结合,由抽象向具象过渡。   三、对比感知,明确算理 (一) 简化思维突出重点(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回顾刚才摆小棒和用计数器计算的过程。   先让学生思考片刻,再利用课件把摆小棒和计数器拨数的过程动态演示,根据学具操作过程,课件出示算式计算过程。再次让学生感悟算理。 (二)回顾比较,认识本质 1.比较“35-2”和“35-20”计算有什么不同? 2.同桌交流,相互讨论,回忆操作和计算过程。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小棒和计数器操作过程中的捆数(几个十)、根数(几个一)及十位和个位的计算顺序表述,突出算式的区别,同时内化位值概念。  3.概念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加、减。   三、拓展探究,深化算理   (一)我来试试。(分组拨数计算)                 78-5=           65-4=                 78-50=          65-40= 要求:分为男生、女生两组,都先拨出“78”,男生组计算“78-5=”;女生组计算“78-50=”。汇报结果,比较两组分别是在什么数位上拨去珠子,再次明确算法。   (二)选苹果。(改错题)   出示苹果算式,判断各题计算是否正确。   同学们交流汇报,分析错因。 师生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课件出示) 四、巩固应用,反馈练习 (一)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算法。 (二)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的“解决问题”。 运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创造算式。 出示卡片 教师:从中任选2个数创造一个算式。根据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可能会有: 56+30=  56—30=    30+3= 56+3=   56-3=      30-3= 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口算。 最后一题是退位减法,为下节课学习做孕伏。   六、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