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原卷版)》教案2.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446616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原卷版)》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原卷版)》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显微镜使用方法 【知识点讲解】 显微镜操作歌诀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典型例题】 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的两个视野,其中标注黑色的细胞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甲到视野乙时,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⑤④③② C.③①⑤④ D.④⑤②③ 2.目镜与物镜的结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载玻片距离越近。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 ①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的放大倍数。 ②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的比较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典型例题】 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大,每个细胞的物像越大 B.看清物像时,使用与盖玻片间距离越大的物镜,看到的细胞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C.换用较长的目镜,看到的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D.换用较长的物镜,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亮 3.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判断方法如下: 4.物像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关系:由于显微镜成的像为倒像,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便于观察,要同向移动。例如,视野中物像在右下方,实际物体在左上方,移动中央,要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即物像在哪个方向就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典型例题】 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单位长度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B. 视野中物像向右上方运动,为便于观察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C.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直接转换成高倍镜可能看不到或看不清物像 D. 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可能位于目镜上 【更进一步】 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的相关计算 (1)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如: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m个细胞,放大倍数变成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m÷()=m/10(个)。 (2)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视野,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如: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个均匀分布的细胞,放大倍数变为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 【典型例题】 1.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 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 . 16个 D . 32个 2.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 2个 B4个C. 8个D . 16个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比较 【知识点讲解】 细菌细胞 叶肉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核膜,为拟核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染色体 无,有环状DNA 有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各自细胞器 主要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等 动植物、真菌 【典型例题】 如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具有细胞壁 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 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 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 【方法点拨】 (1)原核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与植物细胞壁成分不同。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依赖细胞生存。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知识点讲解】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为原核生物,类群主要有: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 次氏体(巧记:蓝蓝的细线织毛衣)。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为真核生物,包括动植物和真菌。 【典型例题】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炭疽杆菌②烟草花叶病毒③颤藻 履虫⑧小球藻⑨水绵⑩衣藻 ④酉毒母菌⑤乳酸菌⑥SARS病毒⑦草 【方法点拨】 1.单细胞真核生物,不要把它们误认为原核生物。有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疟原虫、变形虫; 单细胞植物:衣藻小球藻;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2.病毒即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为非细胞结构生物。 3.前面有“杆”字(乳酸杆菌)、“球”字(链球菌)、“螺旋”字及“弧”字(霍乱弧菌)的都是细菌,是原核生物。 4.带“菌”字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都是真核生物。带“藻”字的也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如绿藻、褐藻、红藻都是真核生物。 【变式训练】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衣藻 ⑤噬菌体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⑧大肠杆菌 A、①⑦⑧ B、①②⑥⑧ C、①③④⑦ D、①⑥⑦ 3.病毒 【知识点讲解】 核酸 蛋白质外壳 (1)结构:无细胞结构,比细胞小,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DNA或RNA)组成,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代谢:无法独立代谢,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从而大量繁殖,为严格寄生。 (3)分类: 从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朊病毒); 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Ⅳ等) 从性质来分:温和病毒(HⅣ)、烈性病毒(狂犬病毒)。 【典型例题】 关于病毒等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一种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菌的遗传物质只有DNA C.由于病毒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所以病毒需要营寄生生活 D.获取大量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三、细胞学说 【知识点讲解】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科学家 贡献 不足 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观察到的是死细胞 列文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到了活细胞 未上升到理论层次 施莱登 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未与动物界联系 施旺 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未搞清细胞的来源过程 魏尔肖 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未考虑非细胞结构生命的繁殖 2.细胞学说的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细胞学说的意义 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 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 究进程。 【典型例题】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昧 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细胞学说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下列哪项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B.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C.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D.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是有区别的 【小结】 关于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细胞形态、结构不同——多样性; 细胞共同的基本结构——统一性;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多样性、统一性;细胞学说——统一性 结论: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