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木春秋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书,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草木春秋。闭目凝神,思索良久,这些读起来让人快乐的散文使我收获了什么,最后却是无疾而终,我想,至少是快乐、兴味和美。几个月过去了,汪老的文字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它就像一把挟带着清水的软刷,微波汹涌中慢慢地冲刷着我的思想,净化着心灵的陈垢,甚至“怂恿”着我有一股冲动想要前往文中那些令人神往的地方,再去信步品评一番。 比起诗歌和小说,散文这种题材,是我在过去的阅读中很少涉猎的。散文的文字,自由,空灵。虽不如小说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也不及诗歌意蕴深远,但经汪老的墨毫闲情挥洒,却让我读得像品茶一般,清香悠远,爱不释手。草木春秋处处洋溢着各种快乐和趣味
2、,甚至连描写文革时期生活的作品汪老也能从阴郁的苦涩中挤出丝丝的甜味来,确实值得一读。 草木春秋里,有写草木虫鱼,如花园、葡萄月令、草木春秋;有写家国春秋,如国子监、跑警报;有写各地美食,像故乡的食物、手把羊肉;也有写旅途景色,如天山行色、泰山片石;还有作者的一些人物记事、对写作的理论探讨搜罗其中,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谈风格如是。内容庞杂,目不暇接。据编撰者汪朝(汪曾祺的二女儿)在后记中解释,是为摆脱“一碟子腌白菜”的老路数,把一些用得不多的作品也放进去,以求有点新意。但尽管如此,散文集的“神”还是没有被打“散”,依旧是草木矣,春秋矣。汪老用高雅的生活情趣,刻写了不朽的草木传说。草木与春秋,在文
3、里,如浮藻般,布满了眼球,可当我们定睛一探时,却品出了它们根的去处,那就是本质的回归生活,且乐活。 【篇二:草木春秋读后感】 读故乡作家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倍感亲切。草木春秋就是这样一篇令人倍感亲切的百读不厌的好文章。 草木春秋由六篇短文组成。它们是木芙蓉、车前子、阿格头子灰背青、南瓜子豆腐和皂角仁甜菜以及紫穗槐、花和金鱼。可分为两组.前四篇为第一组,是作者赴外地所见所感。后两篇为第二组.是作者在北京所见所感。 先谈第一组。首先我们很钦佩作者知识渊博和观察细致。例如论草木.作者不仅了解它的习性、花期、颜色,而且还了解它的用途以及有关的闲闻轶事,后者往往是在有关书籍中找不到现成材料的。这里将人与植物
4、联系起来,非亲耳所闻,断难有别的途径获取材料。再说作者的观察。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他首先是一位观察者,而观察的第一个特质,就是要有一双好眼睛”例如汪曾祺写木芙蓉:“芙蓉有一特别处,红白相间。初开白色,渐渐一边变红,终至整个的花都是桃红的。花期长,掩映于手掌大的浓绿的叶丛中,欣然有生意。这简直是介绍了芙蓉的生长史。再如,作者介绍在云南腾冲吃的南瓜子豆腐,它“滑、嫩、鲜,色白而微微带点浅绿,入口清香。”“色白而微微带点浅绿”是一般人不大注意到的,这是作者细心观察后独特的发现。 古人说,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读了草木春秋这篇散文就知道汪曾祺先生的文章立意深邃,构思精巧,文采斐然,结
5、尾出人意料。俗话说,文章一分钟,文外十年功。汪先生的文章有时虽短,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却令读者由衷的敬佩。我喜欢汪先生的文章。 【篇三:读草木春秋有感】 读完汪老的草木春秋,我觉得自己太渺小了,就像沧海中的一撷浪花,大漠中的一粒沙石,宇宙中的一株草木。汪老的见识太广博了,人际关系太融洽了。 那泛黄的书页,古朴的气息,规整的文字,质朴的语言,无一不流淌着汪老数年来的智慧结晶。封面上一株草延伸沃野,纵横千里,把我的思绪无尽牵连。这一切都深深吸引着我的灵魂,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细细品味其中的语言,理解其中的深刻寓意。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汪老的遥寄爱荷华怀念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他们之间有着浓厚
6、的感情,也蕴含了对祖国的思念。汪老与安格尔虽然语言不通,国籍不同,却有着情感的交集,举手投足间洋溢着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共鸣。聂华苓的温柔与周到,安格尔的天真与善良,以及做客聂华苓家的作家的质朴与诙谐,都其次,是汪老讲述的故乡的食物,简直让我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穿越到汪老的时代,品味汪老家乡的美味,领略一下汪老家乡的美景,顺便目睹一下文化大革命的残酷与无情,好让我进一步了解历史,感悟历史。 汪老以“草木春秋”为题,乍一看,好像是写的植物的变迁。但是,如果你细细琢磨一下,会发觉,写的肯定不止是植物,还有人世的生老病死,社会的更替,以及历史的。 今天,仍是草木变更的年代,春秋更迭的世纪;与昨日相比,今
7、天,早已物是人非。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回溯今年的大雪事件:日本大桥被三米高的大雪拦腰压断,欧洲各国频频告急,渤海冰面持续冻结,航班、渔船纷纷停运-这一切,比起汪老的时代,地球早已不堪重负,各种灾难接踵而至,可怜的人们,终究是自作自受,我惆怅。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草木春秋的年代,一去不复返。比起汪老的时代,也只是没有了文化大革命的批判与干扰,有了富裕的生活,失去的却是永远也换不回来的珍稀草木和没有隔阂的人际交往,我失落。 说实话,我非常向往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的生活,没有喧嚣,没有纷乱,只有夫妻的恩爱与理解,朋友的真挚与融洽,以及老房子的惜惜相伴。感谢汪老的作品草木春秋,给了我灵魂的洗礼,精神的
8、浇灌,视觉的冲击。 【篇四:读草木春秋有感】 最近读了一本书,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草木春秋。闭目凝神,思索良久,这些读起来让人快乐的散文使我收获了什么,最后却是无疾而终,我想,至少是快乐、兴味和美。几个月过去了,汪老的文字似乎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它就像一把挟带着清水的软刷,微波汹涌中慢慢地冲刷着我的思想,净化着心灵的陈垢,甚至“怂恿”着我有一股冲动想要前往文中那些令人神往的地方,再去信步品评一番。 比起诗歌和小说,散文这种题材,是我在过去的阅读中很少涉猎的。散文的文字,自由,空灵。虽不如小说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也不及诗歌意蕴深远,但经汪老的墨毫闲情挥洒,却让我读得像品茶一般,清香悠远,爱不释手。草
9、木春秋处处洋溢着各种快乐和趣味,甚至连描写文革时期生活的作品汪老也能从阴郁的苦涩中挤出丝丝的甜味来,确实值得一读。 草木春秋里,有写草木虫鱼,如花园、葡萄月令、草木春秋;有写家国春秋,如国子监、跑警报;有写各地美食,像故乡的食物、手把羊肉;也有写旅途景色,如天山行色、泰山片石;还有作者的一些人物记事、对写作的理论探讨搜罗其中,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谈风格如是。内容庞杂,目不暇接。据编撰者汪朝(汪曾祺的二女儿)在后记中解释,是为摆脱“一碟子腌白菜”的老路数,把一些用得不多的作品也放进去,以求有点新意。但尽管如此,散文集的“神”还是没有被打“散”,依旧是草木矣,春秋矣。汪老用高雅的生活情趣,刻写了不
10、朽的草木传说。草木与春秋,在文里,如浮藻般,布满了眼球,可当我们定睛一探时,却品出了它们根的去处,那就是本质的回归生活,且乐活。 少年游园最初最纯粹的快乐 花园是汪曾祺早期的作品。汪老童年时期家里的那座小花园,不逊于鲁迅笔下的百草园。红色的菖蒲,籽儿带着钩的臭芝麻,被表姐姐们插在头发里的桃花、梨花,冰心腊梅,还有那叫声好听的“都溜”,有教养惜身份的天牛“绅士”,通身铁色的“鬼蜻蜓”,着急着找洞穴的土蜂构成了孩童世界里多彩的乐园。我满心好奇跟着作者的笔触,被他这童年的快乐甘心情愿地感染着。到现在还在探究:他说的那种软软的鼻涕虫,为什么被堂弟在身上撒一把盐之后,立刻就会化成了一滩水。写得是不是有点
11、像神话了。还有那只长相愚笨出去采蜜的土蜂,它在泥地上掘的洞巢被“我”恶作剧封掉,怎么急急忙忙地围在洞口附近大找一气的。最后找到他原来的家了吗。还是干脆住进旁边那个“我”造假的洞里了。这些就不得而知了。写这篇散文时,作者刚从西南联大毕业,25岁,正值风华正茂,求学路上得遇良师(沈从文),尚未经历生活磨难。所以,在回忆童年的花园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人在孩提时代看待自然界的草木、虫鱼、鸟兽的那种简单、纯粹的快乐,我们的心也回到了最初的纯净。那时孩子花园中的草木,就是整个春秋。 晚年忆秋笑谈“逃生”的快乐 散文跑警报是汪老在1984年创作的,此时他已年过花甲。经历了被错划为“右派”的十年浩劫,经历了下放
12、,经历了小说受戒、异秉的巨大成功,俯仰一世,沉浮之间,给跑警报平添了一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淡定从容。“跑警报”其实就是“逃生”,但正如文题一样,汪老选择用“跑”警报,而不用当时其它叫法“躲”警报、“逃”警报,就可以拿捏出作者的安闲态度。再通观全篇,全没有“警报”二字带来的危机紧张感,反倒娓娓道来,把预行警报、拉空袭警报、紧急警报像话平常家事般介绍给读者,这种叙述方式本身反差得有趣。比如在谈到跑警报时,汪老给我们介绍联大的学生就很有意思:“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
13、。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旁神色不动地搅合他的冰糖莲子。”文章末尾还说日本的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我们这个民族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为了反映“不在乎”,作跑警报。”轻松的语言,带着调侃,带着挖苦,不禁让读者即使沉浸在被侵略的国仇家恨的阴霾中,也能展现一丝苦笑。阅读的时
14、候,我不禁暗想,怎样不屈的乐活性格和民族骄傲,才能奉献出如此达观的文字。阅读的享受中,我仿佛置身事外,内心的杂质已被席卷干净了。 暮年看世返璞归真的快乐 随遇而安和草木春秋均为汪老先生迟暮之年所作。生命之歌虽近尾声,但这位“快乐的老头”的乐活的本性、率真的品格却在他的作品中完美显现。“文革”是汪老那一代人心灵最深的伤疤,很多的不愿触及,汪老也不例外。散文随遇而安,就反映了他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那段日子。在那个人性极度扭曲的年代里,汪老回忆起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那时他被下发到张家口的一个农业研究所,奉命画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说:“在马铃薯研究站画谱图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
15、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堆里,烤烤,吃掉。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读到这里,我想了很多,如果换了是我,尊严受到践踏还要天天在艰苦的条件下面对枯燥重复的工作,也许不会有他那样“苦中作乐”的胸襟与气度。倒有些庆幸自己生长在二十一世纪了。 不过,乐观豁达不代表汪老没有脾气、没有立场。在草木春秋中,当他将“木芙蓉”、“南瓜子豆腐”和“皂角仁甜菜”、“车前子”等植物、吃食向读者细细道来时,在“紫穗槐”、“阿格头子灰背青”、“花和金鱼”三个小节里,都表达了对“文革”愤怒。特别是在提及因为喜爱养花和金鱼就被红卫兵活活打死的茶叶店掌柜的经历时,这位作
16、家难抑愤怒。是啊,眼睁睁看着不人道的滥刑和生命的凋零,谁不会动容呢。所以,不管岁月之河流到哪里,也不管现在是否已经行将就木,生命的伤疤依然还在这位老人的心里久久地存活。只是在他的讲述中,多了些欢笑分享予人,淡了那一丝的苦味,至于生命里那一声叹息,还是让它徜徉在草木里,随风去吧。朗朗乾坤,日月如恒,再看草木,依旧是草木,再品春秋,还是春秋。又可以像童年时期一样游走在花园里了 合上书,看着扉页上的老人,咀嚼着他的往事,我忽然间觉得自己幸福了许多,当然,也差他许多。 第二篇:草木春秋读后感有谁曾料到,时隔两月,我重拾经典,再次捧起汪老的这部草木春秋。 您可能会问。“汪老,咱今天吃啥山珍海味。”别着急
17、,汪老这位“文坛美食家”向来喜爱吃喝、玩乐。咱今天就在这玩乐尝人间百味,在美食中游大好河山。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山东名城菏泽。说来惭愧,我作为一名山东汉子,竟对荷泽知之甚少。莫慌,有汪老带你游历荷泽。一进城,初日将进,杨柳春风,迎接远道而来客人的是一个千许亩牡丹,仿佛走进一场花的盛宴,蜜的海洋,阅着甜香气息,忧惚之间,有如梦回酒醒。汪老最喜那一朵浅白色的牧丹。他本人,也如这素净的白牡丹一般,清澈淡雅。 赏完这菏泽牡丹,再当一回绿林好汉上梁山,在人们印象中,应该是不甚高大的。但梁山实则低矮而不雄伟,山势也不险恶,就连花甲之年的汪老,都可以一口气山顶而不觉有什么。汪老也发出了自己的质疑:这样一座山,
18、能做出那样大的一番事业吗。”这个问题,我们不再深究,因为眼前的这一尾鳜鱼对汪老更具研究价值,在菏泽的两天多时间,我如和汪老一行餐餐都有鱼,梁山人对鱼文化的研究,连江老都不禁赞叹其“赞极精妙”。说到鱼,汪老又来劲了。关于鳜鱼的种种吃法,汪老自然是如数家珍,最出名的不过松鼠鳜鱼、臭鳜鱼、清蒸、糖醋等他还诚心推荐了清汤鳜鱼。汪老把自己贪吃的本性在字里行间中显露无遗,直言不讳。 宿梁山之第二日,我与汪老起身。欲离开,破晓时分,一场倾盆大雨开始了独奏。我看向身旁的汪老,他客光焕发,眼里开始闪烁着一些东西, “山东今年是个好年景。”他说道。 第三篇:人间草木读后感:草木有情草木有情 人间草木读后感 文20
19、15级10班林雨婷 他们都说,汪曾祺先生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是的,每每拿起汪老先生的这本人间草木都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一位温和慈祥的老者与你同坐在花园里,时而指着一颗恣意盎然的菊花诉说中国人艺菊的历史,时而打趣的告诉你说螃蟹竟是横着走。 汪老先生的这本书,处处体现着汪老先生的做人方式。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那份随和,那份安逸,那份喜爱,对于汪老先生而言草木便寄托着一切。一颗草木就是一件往事,一株花草便是一生 他说:桂花美阴,叶坚厚,入冬不凋;他说:比起北京雨后春笋一样耸立起来的高楼,北京的花草树木就显得更慢。因此,要对花木更加倍爱惜。;他记得北京见过最好的菊花是在
20、老舍先生饮酒赏菊,都会既醉既饱,至今不忘 所以说。他的一切都是诗。文字也是,生活也是。 汪老先生在这本书里对美食的描述也下足了功夫。汪老先生对于生活中最常见的豆腐,米饭在这位资深吃货下,都能转变为好几种美食,如那昆明的菌子菌色似牛肝的牛肝菌,炒熟了会变成青绿色的青头菌还有雨季的特产果子火炭煤,都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这本书还充满了人情味,特别是汪先生对于生机的解读。生机是什么。不光是天涯芳草迷归路中草的茂盛,更是病叶还禁一叶霜中叶的顽强。春意盎然,百花齐放,这是春的生机。在悬崖绝壁上竖起一棵高大的松树,在没有阳光的峡谷里生长出一片地下森林,在没有养料的石缝里长出一株强壮的豆芽,这是坚强的生机。 一
21、朵带着雨珠的缅甸花就能使汪曾祺先生心软软的,一点雨就能使汪曾祺先生想起夜雨寄北,引起淡淡的乡愁,想起四十年前那富有情味的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欧阳修说:草木无情但读过汪老先生的这本书后,人间的草木啊,一草一木,都是家的气息 第四篇:人间草木读后感走进自己的人群里(读人间草木) 首先要阐述的应该是孤独和寂寞吧。 孤独受力于外界,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寂寞受力于内在,受内心思绪的影响。外界的因素使得你孤独,而内在情绪的变化让你寂寞,孤独像是你徘徊的无边的原野,是你周遭的环境,寂寞则像是内心深处难以见光的黑洞,这正如孤独和寂寞的特质:一个是可见的,一个是不
22、可见的;一个是固体的,在人群中扔出去掷地有声,且会引起共鸣,一个是气体的,在人群中,人们不认真觉察,难以感受。 1807年,当马礼逊告别熟悉的故土英国来到陌生的国度中国时,这位不懂汉语的传教士面临了巨大的孤独,在200年后的今天,拂开历史的尘埃,我仿佛依旧能感受到他的孤独。那时候来中国的外国人,与其说大都是唯利是图的商人,不如说是梦想着用鸦片换白银的海盗,此时作为传教士的马礼逊在他们之中显得不合时宜,而马礼逊在离开故土的时候,仿佛已经感受到未来的巨大孤独,“我哭得很厉害。”那是启程后的第一个夜晚,马礼逊在日记写到。 马礼逊的孤独在于他是一个传教士,他是有信仰的,他的信仰使得他不能同更多的外国人
23、(相对中国来说)一样满足于白银的刺激,在广州的日子里,他请当地人教汉语,只有学会汉语,他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传教的目的,虽然马 礼逊没有成功的达到传教的目的,可他在华25年,在许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他在中国境内首次把圣经全译为中文并予以出版,使基督教经典得以完整地介绍到中国;编纂第一部华英字典,成为以后汉英字典编撰之圭臬;他创办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为第一份中文月刊,在中国报刊发展史上位居首尊;他开办“英华书院”,开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之先河;他又和东印度公司医生在澳门开设眼科医馆,首创医药传教的方式。马礼逊所开创的译经、编字典、办刊物、设学校、开医馆、印刷出版等事业,使其成为开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
24、先驱。 可以说,在孤独中,他完成了那个时代别人意想不到的事,贡献巨大。 对于马礼逊,或许,孤独的环境只是一个开始,当周边的环境急促的压抑着他时,他找到了新的出口。 人的一生,总会有孤独,回首过去,孤独的日子很多,也常常能找到一些朋友相聚,来驱赶孤独,但在相聚中年华消耗,总有“马齿徒增,依然故我”的哀然,孤独的感觉能让人感知和觉察,而由孤独到内心的哀然,再到寂寞的时候,就不能被人感知和觉察了。有时候会在寂寞的时候,快马加鞭,追赶逝去的年华。 孤独的人渴望热闹,而盛大狂欢式的热闹之后留给孤独者的却是无以复加的寂寞。当你徘徊在原野,人群到来的时 候,你看不清周遭的情形,只有当人群散开,才有能力去思考
25、前边的道路,才有能力去前行。如此,要想有力的前行,孤独是常事。 “生活在信仰中,就不会孤独,可是,孤独是无边的。”孤独无边不可战胜,而信仰终究不能舍弃,信仰犹如内心深处的井,孤独的时候,尽可以去挖凿这口井,以便在寂寞的时候,倾听从这口井中汩汩流出的泉水。 “尘世的荣耀,不过如此”,正如马礼逊所说,对热闹的追逐是为了破除孤独的困境,但热闹终归是尘世的圈套,狂欢之后依旧是个体的落寞,对生活的繁华保持警惕,高举着信仰,走进自己的人群里,走进那些被时光沉寂的大师身边,那里有哲学家、思想家、诗人、作家在那里,他们正在给你挖掘心中的井,在那里,可以听见大师们正在窃窃私语,我们也会获得想要的东西。 经过了浮
26、华的烟云之后,是时候了,做该做的事情,走进自己的人群。 第五篇:草木子读后感读草木子 草木子一书是元末明初人叶子奇的一部笔记,现今对于该笔记的评价较高。本文试就自己读过该书后的感想略作探讨。 草木子的作者叶子奇和刘基、宋濂同为元末明初浙西有名的学者,但是其时运较之前二人有天壤之别。刘、宋二人官至显宦,而叶终究不过一小官。而该书的成书更具有传奇色彩。叶子奇在自序部分把自己写作该书的原因写的非常清楚:“洪武戊午春,有司以令甲于二月望致祭于城隍神。未祭,群吏于后窃饮猪脑酒。县学生发其事,吏惧,浼众为之言。别生复言于分臬。予适至学,亦以株连而就逮。幽忧与狱,恐一旦身先朝露,与草木同腐,实切悲之。因思虞
27、卿以穷愁而著书。圄中独坐,闲而无事,见有旧签簿烂碎,遂以瓦研墨。遇有所得,即书之。日积月累,忽然满卷,然后其字画模糊,略辨而已。即事得释,归而续成之,因号曰草木子。”由此段文字可以看出,叶子奇对于自己的才能抱负还是很自信的,因而也就会害怕“一旦身先朝露”便无施展才能的机会而与“草木同腐”。再者,叶子奇虽然与刘基、宋濂同为浙西名士,但刘、宋二人俱得重用,而其本人不过一小官,其怀才不遇的心态可略见一斑。由于这样的处境和心态,或会影响到叶子奇著书的内容。一方面内容相对散乱,并无严格的内在条理;另一方面,内容则会涵盖其本人所涉猎到的各个领域,在知识的广博程度上为他书所不及。 全书除自序和附录外共分为八
28、章,分别为。“管窥”、“观物”、“原道”、“钩玄”、“克谨”、“杂制”、“谈薮”、“杂俎”。前四章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天文星躔、律历推步、万物机理、性理观念等。其哲学观主张唯物,故其有“北人不梦象,南人不梦驼”的说法,阐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论及佛、道,叶子奇说“离物而言性,此佛氏所以沦于空寂;舍器而言道,此老氏所以溺于虚无”。这样的观点也说明其具有唯物的倾向。不过由于其唯物的观点即断定其人高明的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唯心还是唯物乃是对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的不同看法。学界多主张唯物乃是由于我国的意识形态是主张唯物的,故以唯物是而唯心非。但是就古人的思想观念来说,笔者并不主张以唯物还是唯心来看待一个学者的高
29、明与否。就如同以往的历史人物评价经常会出现批评某个历史人物“忠君”思想,是愚忠,但是在古代社会,对于一个受到儒家文化教育的官员若不叫其“忠君”,难道还要要求其忠于“党国”,忠于“马列”。故而笔者不赞成把具有唯物精神的思想者诩为高明或者进步的思想者,唯物与唯心不过是一个学者认识世界的观念而异,不必囿于唯物的权威地位。 今人在论及草木子的史料价值时,认为该书“关于元朝的掌故和当时农民起义的史迹,有很多是他书所没有述及的”。关于元朝的典制掌故以及农民起义的相关史料主要集中 1/ 3于后面的四章,而尤以“克谨”、“杂制”二章为主。笔者试图对叶子奇关于元朝衰落及灭亡的分析加以评述。 在“克谨”一章中,作
30、者讲述了大量的灾异的故事,而作者所讲的灾异故事大部分都有着元亡的相关暗示,笔者在该章节能够读出很浓厚的因果报应、祸福观念的意味。因此,作者专门将该章节以“克谨”命名,即要求统治者应该克己谨慎,才能够顺天命,保永安。笔者认为,叶子奇终究是在通晓并信奉儒学的士人,因此其才狱中记录笔记以施其才能抱负的时候仍没有忘记自己的士人责任,即使记录往事,所期冀的仍旧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因缘果报的故事,不得不让我们怀疑这些史料的真实性。现如今,正史似乎已经不为历史学者所好,历史工作者(尤其是明清史研究者)更喜欢的是方志、笔记、文集等。当时,这些资料很多时候并不比正史更真实。即以草木子为
31、例,该书乃是作者洪武十年在狱中著成,因此虽然很多故事记录的事元亡之前的事例,但是作者本人毕竟已经经历过元亡这个变故。也就是说,有些时候作者为了宣扬自己的某些观念,是否是以一种“马后炮”的姿态去记录这些故事的呢。再者,作者乃是在狱中凭自己所记写下那些故事,那么所记录的故事的来源如何,或者是自己所见或亲身经历,或者道听途说而得之。但是这些并非十分可靠的传说故事经过作者的记录成为了文献资料,反而具有了史料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反思与考证即是这些文献史料中的传说故事具有多少真实性可言。 在草木子的后四章中,叶子奇论及元朝腐败及其元亡的地方有十多处,但若是把民族问题归于政治问题的话,其分析的原因总的来说只
32、是从政治、军事角度分析的,缺少诸如文化、社会等更多维的角度。提出这样的说法并非苛责叶子奇之论述不够严谨,意在说明以往的史书集中于政治角度,士人在评述王朝更迭时也偏重于政治、军事层面。 叶子奇认为元朝的衰败以及最终走向灭亡,关键因素在于兵政不修,朝政腐败。论及元朝军队时,文章提到,“元朝自平南宋之后,太平日久,民不知兵。将家之子,累世承袭,骄奢淫佚,自奉而已。至于武事,略不之讲,但以飞觞为飞炮,酒令为军令,肉阵为军阵,讴歌为凯歌。兵政于是不修也久矣。及乎天下之变,孰能为国爪牙哉。此元朝所以卒不振也。”该段文字论述了元朝自灭南宋后,军队日趋腐败,战斗力削弱,在面对元末蜂起的农民起义时自然力不从心。
33、 论及朝政的腐败,叶子奇认为朝臣结党营私,贪污腐化;朝廷赏罚不行,功而不赏,过而不罚;国内的统治又存在着民族歧视、地域差异等问题。草木子杂制篇中有一大段文字论述元代台省要职本为“防权奸胶固党与盘结之患”,但“及其末世,台省要任,乃皆萃于一门,殊失养猫捕鼠蓄狗防奸之意”。文章曾提到元末丞相脱脱“命将不于其才,惟于 其亲”,但是在其他章节叶子奇表达了元亡实由于错误的罢免了脱脱的缘故。如脱脱被贬杀后有这样的论述:“元朝之亡,盖决于此”,“天下之事,遂不可复为矣”。这样的矛盾出现于同一书中,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叶子奇对于脱脱的看法的复杂,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狱中的著述并未顾及到文章的前后一致,不经意
34、中出现的矛盾。叶子奇又提到官员贪墨,“元朝末年,官贪吏污其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漫不知忠君爱民之为何事也”。对此,叶子奇叹息道:“于是有司承风,上下贿赂,公行如市,荡然无复纲纪矣。肃政廉访司官,所至州县,各带库子检钞秤银,殆同市道矣。” 朝廷赏罚不行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间接促成了元朝的灭亡。文中有以下论述:“边方贪官既失之于始,中宫宠后又失之于终,当赏而不赏,当刑而不刑,刑赏之柄既失,纪纲于是乎大坏,而中原之寇起矣。”国内统治的民族歧视、地域差异也是促成元亡的重要原因。“天下治平之时,台省要官皆北人为之,汉人男人万中无一二。”该句话直接表明了汉人(尤其是当年南宋统治范围内的)士大夫在仕途上较
35、之蒙古色目贵族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文中又说,“元朝自混一以来,大抵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以至深闭固拒,曲为防护,自以为得亲疏之道。是以王泽之施,少及于南;渗漉之恩,悉归于北。故贫极江南,富称塞北。”此处议论可谓是一语中的。元朝由于实行民族等级制度,导致汉人南人地位低下,不仅仅是普通老百姓,即使是士大夫在谋求仕进之路时亦是困难重重。“贫极江南,富称塞北”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江南地区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却是“贫极”,表明江南地区的百姓所受的压迫应该是很重的。而朝廷对于江南地区的盘剥则输往塞北,以供给于塞外的蒙古贵族。 笔者认为,叶子奇作为元末明初之人,对于元朝的灭亡的分析毕竟有着时人的切身
36、感受,应该是较为准确的。但作为历史学习者,站在今天的角度,应该说叶子奇对于元代的灭亡的分析是有道理但不够全面的。除了政治的腐败、军事的没落,经济上的原因是否需要予以考虑。另外,社会史的学习也让笔者更加注重社会的考虑,换言之,当时元末的社会情况如何。下层百姓和元代官府是否处于一种激烈的对立。元代官府对于基层社会的控制以及同基层社会的互动如何。元末农民起义各地百姓何以能够一呼而应,揭竿而起。文化和思想层面的因素也需加以考虑,元代的异族统治以及对于儒家学说的轻视是否对于士人自然有一定的影响,而这一影响是否会进一步关系到元朝的灭亡。元末各地士人对于农民起义是如何看待。是否对于汉族起义者有着民族方面的认同。汉人的夷夏观念同忠君观念是否会有某种程度的冲突。这些因素的考虑对于元朝的灭亡可能会提供更加多元的解释角度。第21页 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