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彩墨游戏(一)课堂观察报告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彩墨与宣纸的特性,体验彩墨画的乐趣,并进行简单的技法练习,让学生在充分的艺术实践中发挥主动性。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设计的:课景一:通过情境设计把学生的作业分三次进行。第一次作业,主要是以游戏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让学生领着任务标签根据任务标签的内容去完成任务,这样的游戏既充满好奇、神秘感又能充分激发起孩子们的表现欲,从而达到老师预设的效果;第二次作业,通过老师的教学让孩子们进一步补充游戏一时的作业;第三次作业,进行重新创作。学生在这样的引导下,作品表现得精彩纷呈。思考:如何运用分层次教学法,突破教
2、学的重难点? 有的课堂教学,我们看似热闹,但重点不突出,难点突破不明显,学生美术知识收获不多,学科技能也越来越薄弱。出现学生美术基本功不扎实,作业差异性大,课堂上热热闹闹,作业时却无从下笔。仅仅重课堂教学的人文熏陶、学生的感受等方面,而缺乏足够的美术元素。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无法得到延续,审美情趣、知识能力、创新思维等等得不到提高。这节课我运用分层次教学法,针对教材内容所设计的环节精确巧妙,导入、绘画、总结三大部分层次非常分明。三次作业的技能、认知目标上的三个要求都不相同。比如第一次作业,在任务的驱动下让学生感知点、线的快乐;第二次作业,对第一次作业的补充中,感受点线的魅力以及彩墨浓淡干湿的
3、变化,让作品出现丰富的变化;第三次作业,是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之后的自主创作。我在设计这个教学方案的时候,思路非常清晰,既突出了重点,又让难点一步一步简化,使学生易懂、会画。我认为:一节好课,如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是课堂的主轴。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有些内容既是重点又难点。难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老师首先要认真研究和分析难点,然后再根据问题所在,抓住教材中关键问题点,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如:通过图片、音乐让学生领悟,分线索化解,让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针对难点:多想些方法,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把作业分类。针对不同的学生:1、基本
4、要求(画得一般的,把自己想的表现出来,画面可以简单一些);2、提高要求(画得好的,多画、画细、画丰富,甚至还可以做小老师教其他的同学),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趣味性(这是研究学生的创造反应)。这样,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让学生从易到难,层层递进,从而掌握绘画技能技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课景二:我在实物投影上示范点的不同画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边演示边讲解。学生初步掌握后,我随即展示了两幅一静一动的点线相融的范画,一是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点线结合的魅力,进一步丰富学生想象力的范画;同时也是让学生体会彩墨所带给人们的情感因素。接下来,我放手让两名学生上台尝试
5、各种粗线和细线的画法,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线的笔墨技法,这正是学生所热切盼望的,从而加强了师生间对基本技法运用的交流。思考:“台上一分钟,台下千遍功”,课堂的精彩,源于教师丰富的积累,源自教学技巧的生动,源自教师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课堂上,学生是问题的主人,他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能解决问题。作为老师,应该注重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课堂会是一个意外的精彩。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变动。”这是老师智慧的表现,老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发言中的问题,不能利用如此契机调度课堂氛围,说明老师课堂机智还有待提高。不断进行
6、课堂现场反映能力的培养,是老师应该具有的意识。在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解决。不要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忽视了学生,失去一次师生精彩互动。生成,就像诗人的灵感一样不可预约,老师只要根据学生的情绪反馈,整合信息,调整教学进程,关注学生的兴奋点,正确引导,课堂就会有精彩生成。课景四:课上完了,桌面上、地上一片狼籍,到处是学生作业时留下的颜料、纸屑、水渍。思考: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有时欣赏一堂精彩的美术课,课中情境的美、语言的美、学生回答问题的精彩、作业的完满等等都让人回味无穷,而课后的一些不良习惯同样让人深思。在传授
7、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从小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课堂中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习惯,耐心听讲的习惯,不拖延时间,不浪费时间的习惯,爱卫生的习惯等等。老师轻轻的一句:同学们要保护好你的毛笔,在画的时候注意不要把墨汁和颜色溅到桌面和地面上。不时轻轻的一个提醒,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意识和行为准则便会慢慢地培养起来。总而言之,一堂好课,要看你是否让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活,让他们主动思考,努力探索,不时闪现思维的火花,不时被新的问题所吸引,让美术意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美术课要上得美,只有美才能体现美术的魅力,只有突出美的元素,才能够让学生通过美掌握知识与技能。新课程、新教学、新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们要广闻博览,用美学思想来设计教学,用心理学思想来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用科学观的态度来对待课堂,这样才能创造出学生喜欢、惊喜的课堂,从而提升我们的教学品位。最后,我想以陶行知先生的一段话来自勉: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睛,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