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义之心读后感 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相信这碗鸡汤,除了我喝过之外,无数多人也满满一碗干下去过。这是天王巨星mj的歌词,影响了无数人。 youtellmeimwrong.thenyoudbetterproveyoureright.看完正义之心,我觉得我曲解了这句歌词。大多数人应该也曲解了这句歌词。如何解释我的感觉呢。我想起在中国流行最广的另外一句经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人将这句话作为拒绝对方的要求时最理直气壮的理由。其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对别人的要求,要求自己的时候是真正的君子修身,要求别人的时候味道就完全变了。 正义之心是让我受益良多的导师张有为老
2、师推荐的书籍,买了一直断断续续看得很慢,这次趁旅行,在长途飞机上认真看完了。感受很深。不过因为人看书一般总是只能看到自己已经懂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这个和人的思维屏蔽有关,所以我的读后感可能有很多不足之处,大家权且一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书,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我主要总结了我觉得用得上的地方,还有我比较感兴趣的东西。 1、直觉在先,推理在后。感性决定理性,先做了决定,再找理由证据来证明决定的正确性。我们可以相信支持己方的任何东西。 2、与美好的事物或者词语放在一起,增加曝光率都能提升好感。 1和2结合起来用 直觉做出判断的过程是超快的,第一印象,一句话介绍自己很重要。我们的文章第一段应该为全
3、文埋下一枚正义之心。 如果需要正面直觉,试试总结一些阳光词汇。反之亦然。 这样的文章需要在各大平台渠道反复投放。 2、6大道德基础,关爱/伤害,公平/欺骗,忠诚/背叛,权威/颠覆,圣洁/堕落,自由/压迫。 这6大基础中关爱/伤害,公平/欺骗是最常见的。这个应用有点复杂,但经常可以用来警醒自己,是不是被文字或图片陷入了激动的情绪中。很多公关包括我d都特别擅长运用。 3、道德凝聚人心,群体追求同向,有时候会盲目,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有益选择,而是道德情感做出了决定,并非理性决定。我们形成越来越大的道德共同体。并有进一步非善即恶的正义之心倾向。 道德上我们分属不同的群体时,正义之心会坚持你对我错,不同的
4、道德群体秉持的正义是不同的,这样永远无法沟通。记住了。先放下你的正义之心,适度的赞美对方,寻找共性,才是有效沟通的第一步。 不要急于和骑象人辩论,骑象人阻止不了大象,你需要和大象对话。好的销售人员善于和大象对话,比如碰到一个不断挑毛病的客户,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赞美他就可以了。 4、破坏蜂巢对蜜蜂并无帮助,反而有害,收起你泛滥的同情心。 5、宗教让群体更具竞争力,因为降低了包括互信在内的诸多成本。但宗教也是狭隘的利他主义,对内是好的,对外则并不完全是。宗教内的牺牲精神有益,因为神圣性消除了质疑。非宗教类的团队则要接受为什么的不断挑战。 提高自己的信誉就是降低客户的成本,网络交易的重要出路。
5、博客全方位展示真实的自己,具有的无穷威力。 6、如果有机会,大多数诚实的人都会骗人,我们自以为诚实,要警惕这种天性。 7、人会倾向于表面的好胜过实际的好,名誉驾凌一切。 是的看起来好,比用起来好真的更重要。但看起来好又用起来好,当然更好。 8、双重天性,人的天性里90%是利己的黑猩猩,10%是利他的蜂巢。蜂巢的开关如何打开。群体的归属感带来巨大的幸福。可以通过把我们变成更一样,仪式感,参与同一活动,统一的动作。人确实是利己的,但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蜂巢开关,和儒家放大你的善有异曲同工之效。 在团队建设中,我们要善于打开蜂巢开关。 9、道德价值取向等人格形成也和基因有关,基因提供了倾向性,后天的影
6、响激发或加速了进程。 大多数人性你无法对抗,是的,人性无法对抗,他深植于你的基因中。是进化的演变。只能善加引导利用,包括引导你自己。 本书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特色优势好处。 电脑打字果然舒服多了。一直很喜欢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但目前水平还不足,理解不够透彻,也许过一段时间回过头来重读,会有新的体会,到时再和大家分享。 第二篇:孙正义的头脑读书有感之孙正义之心孙正义的头脑读书有感之孙正义之心 中国一些互联网企业经历长期的焦灼后,已经看到收获的曙光,但投资者的眼红和觊觎,或许将打破中国互联网企业掘金资本市场的美梦。孙正义要吃定人人网,便是个中一例。 众所周知,中国好扎堆。扎堆才热闹,如果看足球比赛,不扎
7、堆显然很无趣。另外,扎堆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可以减少偏离性恐惧。这种从众行为其实是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人一旦感觉不属于群体,便会产生焦虑感,感觉与别人格格不入,这是一种不舒服的感受。而当我们与群体成员保持行为一致时,多多少少会让我们感觉安全。于是,即使胆小如阿q,也敢喊一嗓子:革命了,同去同去。 最近,互联网行业的声音是。上市了,同去同去。但在这一个节骨眼上,信心高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却迎来一盆冷水。在北京,传闻中准备上市的中国最大社交网站人人网,或许正在最焦灼的时候。据21世纪经济报道,由于投资方软银与公司创始人陈一舟之间关于“控制权
8、”争夺,人人网或许错过扎堆上市的机会。软银这一招,让陈一舟可能夜不能寐。 2008年,软银投资千橡集团3.84亿美元。这是孙正义在中 国的最大单笔投资。按照当时双方协定,首批注资约9600万美元,软银获得千橡14%股份,一年后注资2.88亿美元,持股比例增至40%。人人网上市后,现有股东将通过千橡集团代持上市公司人人网的股份。一个类似于阿里巴巴上市时的架构。陈一舟希望软银将持有的部分股份转入上市公司人人网套现,但遭孙正义拒绝。陈一舟目的是借人人网上市之机,通过增发新股、市场回购等方式降低孙正义在千橡集团中持有的股份,淡化孙正义色彩。孙正义则在控制权上绝不退让,甚至考虑增持。 至此,孙正义之心,
9、已昭然若揭。 中国市场是任何一个企业都觊觎的,软银也很有可能希望扩大控制权,是希望长线带来利益,巩固其在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核心地位。孙正义从投资这个角度切入,但是显然他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投资人,他正在有计划加大其他方面的控制。 中国互联网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时刻,而孙正义也正在做着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经历这次事件,孙正义的躁动和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但这或许也能让中国互联网企业更加彻底地认识资本市场。吃进去的还得吐出来,中国企业在选择风投时必须谨慎,在使用风投资金必须保持节度。否则,将不可避免更大程度地受制于人。 第三篇:正义:一场思辨之旅读后感正义:一场思辨之旅读后感 11001605顾洁
10、玉 正义。一场思辨之旅源自哈佛的一门公开课,是一本既有趣又能发人深省的好书,在阅读这本书时真的好比在经历一场思考辩证的旅程。浅显易懂,并且全是很有意思的例子,自相映照一番尝试拿另一种目光来看周围的事情也蛮有意思的。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触动了我很少甚至不曾思考过的问题,包括种种社会现象和普遍价值,向启动了一个开关,赫然发现,这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和问题构成了我们每天日常生活,也对我们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甚至是人生,我们都必须面临许多大大小小的抉择,因此建立自己的判断能力无疑非常重要,对以后人生进程也有关键的影响,从这本书的英文原文书名justice:whatstherigh
11、tthingtodo。就可略知一二,本书教授迈可.桑德尔michaelsandel所期待学生培养的是个人独立思考习惯和道德判断标准的能力,迈可.桑德尔教授就如同一位专业向导,藉由他的深入浅出的讲解,每一堂课程都带给我新的启示和反思。 首先,迈可.桑德尔教授最广为人知的课程内容莫过于他举著名的哲学问题:电车问题,来带入解说功利主义的本质,这个问题的开始是这样子的: 一列电车剎车坏了;更糟的是,驾驶突然发现前方轨道上居然有5个工人。电车肯定是剎不了车的,通知工人也已经来不及;不过这时驾驶发现前方有条岔出去的支轨,支轨上只有1个工人 虽然很难抉择但大部分人会选择转弯,因为杀死一人可以救五人,刚开始我
12、也是如此选择,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如果现在你不是驾驶,只是个路人,站在天桥上看着这列失控的电车冲向5个无辜的工人。你身边正巧有个胖子,推他下去可以挡住电车,5人因此得救,你推不推。有人可能觉得推这动作太麻烦,那就简单点:如果这胖子正好站在活门上,你手边有个转盘,只要转一下开关,胖子就会自己掉下去挡电车,此时要不要转。 读到此段时我愣住了,有的人可能会选择不转,因为这样就变成我是杀人者,但眼睁睁的看着电车要撞上了,那五个人的性命又该当如何。人选择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功利主义认为为了多数人的福祉,少数人的牺牲有时是无可避免的,乍听之下有理,但可能会违反道德原则。 这让我想到弱势族群的问题,有人主
13、张应该多多提供他们受教育、上好大学的机会,但多数人的主张却认为这会排挤到许多优秀人才的机会,我们不是应该要为多数人的福祉着想吗。其实这类问题普遍存在于各国,例如印度的种姓制度虽然已经正式废除,但社会仍有强烈的阶级意识,而有权力的人永远轮不到那些 阶级低下的人,但这些弱势却也拥有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这个是个典型的道德窘境,此种道德窘境千百年来困扰着人们,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做还是不做。(tobeornottobe。)到现在我们每天要面对的问题,上自政府制定全民政策下自学生决定到底该不该逃学,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背后都有其隐藏的正义和道德考虑。 不能忽视多数人的权利的前提之下,有人认为经济上的损益
14、标准可以作为参考,但这又有反例了,桑德尔教授举出香烟税的例子,但事实上,如果真要为了大众福祉和经济考虑,政府应该鼓励人民吸烟,因为政府不仅可以从烟税中获益,也不需付给因吸烟得病致死的人民退休金和健保费,也不用从税收中支付更多的老人赡养费用。 人们似乎习惯用损益标准来决定一件事,那生命的价值呢。每到台风期间,总会爆出人民因偷工减料的桥梁而死伤的消息,厂商估算了偷工减料所节省的成本,但却忽略了因断桥死伤的人民的生命所能带来的价值。每个人生命的价值都是无法估算的,但这也让我联想到常常新闻上报导为了要抢救一个要自杀的人或是台风天外出冲浪而受难的人,耗费极大的社会成本,还有,到底值不值得那些救难人员冒着
15、自己生命危险去救人。 我会极力推荐这本好书给身边的朋友们看,这本书让我有打开眼界的省思,这些讨论的目的不是要给我们答案,因为不管是道德上的辩论,还是正义的辩论,百年来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洛克等也无法解答,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主动去思考,而非盲目的认同所接收的讯息,从前我习惯被动的接受信息,就算有人跟我想法不同,我也会因为觉得每个人的想法总是不同的而不去思考这些想法言论后面的逻辑,许多似是而非、积非成是的事或许就是从此而来,每个人都有发言的自由,但要去检视社会上各种事件的背后是不是隐藏了什么动机,是违反的道德的。还是有道理的。 人们习惯把一切事物量化、做比较,但谁有资格说谁的价值观比较
16、高尚。或更有道德。但完全拒绝这种比较的想法是对的吗。大部分的人会觉得看娱乐节目比较有趣但是仍然认同阅读文学名著比较高尚,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受教育的目的,要学会思考,就如同桑德尔教授引用著名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米尔的话: 宁愿做不满足的人,也不做满意的猪;宁愿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也不做满意的蠢人。 (itisbettertobeahumanbeingdissatisfiedthanapigsatisfied;bettertobesocratesdissatisfiedthanafoolsatisfied.”) “正义不仅是财务名分的正确分配,也是价值的正确评估。” 这趟旅程,心灵上满满
17、的收获。 第四篇:感恩之心读后感感恩之心读后感 感恩是爱的声音,是阳光的味道,是生命的强音 在感恩奉孝中,我懂得了什么叫感恩。她是一名大学生,这本应该很幸福,但现实却是那么支离破碎,几乎所有的灾难与不幸都降临到这个家庭。她出生于穷困的小山村,名副其实的黄土高坡,母亲双目失明,父亲也换上了食道癌,这给了一贫如洗的家仿佛来了个晴天霹雳,更是雪上加霜。她没有绝望,在寒冷的冬夜,按照热心人的指点,举步维艰地在雪地中行走,敲开了县长家的门。拳拳孝心感动了县长,立马安排民政局批了1000元钱。她全都用在了为父亲治病上,但父亲还是死了。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她的身上,她休了学,带着母亲去闯荡打工。很快,便赚到了学
18、费,重新回到校园,和老母亲共同生活,一直孝顺着母亲文中的她就是刘芳艳。 其中,“她个头不高,面容清秀,却要背着双目失明的母亲上大学,用稚嫩的肩膀把整个家撑起。”给了我一种强大的震撼。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寸草春晖,感念亲恩,是我们人类的美德。感恩奉孝的力量是伟大的,它令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崇高之美。那如春风般的母爱,那如山般坚实可靠的父爱呵,伴随我们一生一世。可见,孝和感恩,潜藏着一种巨大的力量,一但发掘,就可以撼人肺腑,感动天地。难道不是吗。 当然,除了感恩父母,我们还要感谢老师把我们领进了知识的殿堂,这有一位作家写给他的老师的一个大概的片段: 有一个小男孩到邻村读书,那里只有一个老师,教
19、四个年级。老师姓田,私塾出身。他很有口才,文笔也好。每个年级,配备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带笔。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上课,就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摹 纸。他还会讲故事,那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让我们全都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怎能忘。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刘绍棠,文中的小男孩也是他,如今已成为一名大作家。 是啊,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年幼无知的我们懵懵懂懂地进入了学堂。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无数知识,歪歪扭扭的字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变得端正整齐,不仅如此,还让我们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有不会的字查字典,懂得从书中找答案都是来源于老师。师恩难忘
20、。那个为我们点燃知识之光,给了我们人生第一次启蒙教育的人都会让我们拥记心怀。 感恩是一种责任,是为人处事的哲学,是生活的智慧。感动生活的点点滴滴,收获快乐和微笑;在生活中学会感恩,领悟大智慧,开创自己的大未来。感恩能够真正地浇灌我们这些幼苗的心灵,并开出美丽的爱的花朵。 感恩总之有很多种:有让我们受益一生的眷眷师恩;有令我们感动一生的亲情颂歌;有令我们珍惜一生的友情绿洲 感恩之心,人皆有之。你,有吗。 刚刚,我读了再苦也要笑一笑这本通往人生抚慰心灵的温馨课堂书的怀着感恩之心生活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感恩之作。 “用感恩的心回报他人,得到的是金钱无法买到的欣慰和快乐。” 这篇文章是这样讲述的:这天是
21、感恩节,在美国,有一对夫妇,因为他们太贫穷,所以他们是以绝望的心情过这个节的,他们的心情很糟糕,所以,说了几句就吵了起来,他们的儿子无奈的在旁边看着。正在这时,突然有人敲了敲门,男孩打开门,看到面前站着的是一个高大的男人。他满面笑容,手里提着一个大篮子,里面装满了食物。他们愣住了。那人说:“这东西是你们朋友让我送来的,我希望你们知道是有人在关怀和爱你们的。”那人把大篮子放在男孩面前,离开时还说了一句温暖的话语:“祝你们感恩节快乐。”这件事改变了这个孩子的心灵。一种感恩之情在他的心底油然而生,他暗暗发誓:日后也要用同样的方式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到了18岁,男孩可以勉强养活自己了。虽然收入很少
22、,但在感恩节这天,他还是买了许多食物,假扮成一个送货员,把这些食物送给一个很贫困的家庭。当他走进屋子时,对妇女说:“我是受人之托,来送货的请你收下吧。是一个朋友托我送的,愿你们一家能过个快乐的节日,也希望你们知道有人在默默地爱你们如果你们有能力,希望你们能把这样的礼物送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是啊。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用感恩的心回报他人,得到的是金钱无法买到的欣慰和快乐。我们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才会感受到世间永恒的温暖、爱和美好的希望。让我们感恩,让我们爱,这样才能得到用金钱无法买到的欣慰和快乐;才能得到世间永恒的温暖、爱和美好的希望。 “赠人玫瑰
23、,手有余香”,这是我在一本叫感恩之心的书中深切感受到的。这本书由158个温暖人心的感恩故事组成的,每一篇都很感人,它告诉我们人心的善良,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它教会我们感谢生活、感恩人生。 在感恩之心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个与上帝交换礼物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马蒂的左耳失聪的小男孩。他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肯尼。肯尼家非常贫困,马蒂为了送给他一个感恩节礼物,把零花钱节省下来,买了一个袖珍指南针。为了不伤害肯尼的自尊,夜里,马蒂悄悄地把礼物放到了他家门口,按了门铃往回跑,不小心撞到了电篱。被电击倒的马蒂迷迷糊糊地回了家。第二天,肯尼来和马蒂分享“从天而降”的礼物带来的巨大惊喜,马蒂似
24、乎用两只耳朵在听。几周后,医生的检验报告出来了:马蒂的左耳因为电击恢复正常了。 我感到这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因为马蒂和肯尼之间的友谊让马蒂获得了健康。马蒂给予了别人礼物,而上帝给予了他更珍贵的礼物。 书中写道。“一粒种子,有了一双手的关爱,能够快乐长大;一颗心灵,遇上无言的感动,在微笑中苏醒。”是的,世界因为有了感恩之心才如此美好。 第五篇:正义论读后感正义论读后感 大学时代粗略读了正义论这本书,这本书很难懂,上学期我又看了次,慢慢的形成了一些想法。 这本书逻辑很清晰,逐步的阐述自己的理论。在第一编“理论”部分,罗尔斯主要从原初状态出发,为了让原则更加的简单而且易于推出,他还预设了无知之幕,由
25、此,他论证了处于无知之幕状态下的人们会倾向于统一两个正义原则,第一原则即自由平等原则,第二原则即机会均等及差别原则。第二遍“制度”部分,罗尔斯主要是描述满足两个正义原则的社会基本结构并考察它们给个人所带来的义务和职责。应该说,这是理论应用于现实的制度和个人的部分。这也是使理论不至流于形而上的思考的重要一环。第三编“目的”部分,罗尔斯主要是对正义原则的一些补充说明,解决其稳定性以及和善的一致性的问题,这涉及到讨论什么是善,在选择善时所需要的合理选择原则及审慎合理性原则,正义感与善的一致以及它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正义感如何获得等等。在这里,我主要是想从教育公平角度阐述对其中的公平原则的一
26、些想法。 一、最少受惠者与舆论权 教育的最少受惠者是谁。是农村的学生,农村的很多孩子享受不到教育的功能,有的家庭困难,甚至连教育的权利都难以充分享受。但是国家和社会对农村的重视和投入明显不足。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城市教育,城市里的人掌握了舆论权,他们对教育进行评价并推动教育改革,但这种改革是以他们的利益为基础的。不仅是教育,我们这种 过分的城市经济模式造成了舆论权利的过度倾斜,很多问题其实在农村也很严重,但得不到重视,而城市里却可以互相讨论,借由民主的方式推动政府进行试点改革。公平被舆论所玩弄,民主则充当帮凶。经济的初始不平等带来了教育水平的初始差异,教育水平的初始差异又拉大经济的差距,农村教育和
27、城市教育就这么逐步脱节,而舆论长期以来只为经济发达地区服务,民主也只在富裕中流行,我们谈教育改革,谈教育的作用,谈教师培训,都会不自觉的出现城市中心论,根本不顾及农村的实际情况,现在想来,梁漱溟先生当年提出的农村教育方针是多么的高瞻远瞩。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一种困局,急切需要消费的支撑,但农村市场一直打不开,因为农村的经济状况一直得不到大幅提升,要提升经济状况,就得提前发展教育,教育要有前瞻性,要有思维,要有责任。 二、教育公平与人性 人性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容易出现一种倾向,那就是成全看不见的错来规避看得见的错。拿幼儿园校车事件来说,国家将校车标准定的那么高,使得很多农村根本无法提供校车服务
28、,孩子们上学很不安全,但这种不安全是潜在的,看不见的,因为农村里出了什么事也造不成多大的影响,城市可以借由这种趋势也提升自己的教育质量,城市居民可以借此来满足自己孩子的教育需求,政府便可以借由这种人性的规避趋势来逃脱责任。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倾向的不良影响,以防止道德的沦丧,更要防止一个愚民政府的构建。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便阐述了这种愚民政府的可怕之处,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 力量,以至于最后连思想本身都是罪,我们不能容忍这种状况在现在的社会出现。我们要不断宣传公平的理念,使其真正成为一种普适的价值观,而不是长期被规避;我们要剖析自己的心灵,使其站高点,看远点,认识到公平的内在要义。这不仅
29、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所形成的种种不公平的困局,需要我们来解决。 综合上面两点,我感觉,发展乡村教育已经成了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很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是要先富带后富,那么现在就是后富的年代了,是教育发挥其经济转移作用的年代了,否则,我们便只能继续一种困境,继续哄抢城市的稀缺教育资源而农村持续落后,造成以后的人才短缺和市场短缺,进而造成经济的衰退。所以,趁着还早,让我们来建造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吧。 三、教育公平与迁徙自由 人们在讨论工作问题时会引用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迁徙的自由”,意思是说,我有选择工作地点的完全自由。这句话错了没有。没有,你很难说他错了,可是这句话对了没
30、有。我们强调的自由迁徙倾向于往一线城市迁徙,希望一线城市不要有排外倾向,而且要享受与本地居民一样的教育资源,如果没提供,就是一种教育的不公平。但是,中国有多少一线城市,有多少教育资源良好的地方,如果大家都向好地方迁徙,直接后果就是原来的公平秩序被后来的迁徙者打破,造成资源的哄抢,所以教育越来越贵,越来越稀缺。所以说,这种行为又不能说对。为什么会有这个矛盾。 一是因为自由的内涵决定的,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指出,自由存在三个层次。一时运动物体外在阻碍的缺乏;而是自由人不受阻碍地做想做的事;自由人经过“斟酌”的选择行为。而我们却更多的将自由定义在第二层次,既不受阻碍地做想做的事,这种自由是容易以损害他人
31、利益为代价的,我们只是在利用自由这个幌子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自由平等是安宁与和谐的原则,不是功利主义。 二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原因,教育公平与自由都是人们建设的,而不是供人们直接享受的。胡适有句话说的好,自由平等的国家是建设来的。同样,我们的教育公平也是建设来的,不是享受来的,我们之所以选择好地方,在于直接享受别人建设的成果,这是有损公平的。真正的教育公平需要我们这代人来建设,希望我们能承担起这个责任。 四、教育公平与地域差别 大学招生都有自己的地域比例,北京的学校里有很多北京人,湖南的学校里有很多湖南人,大家都在争议这种地域比例的公平性,很多人都说,要打破地域比例,进行全国范围的公平筛选,我并
32、不认同。一所大学首先的义务肯定是保障本地区的人才需要,一定的地域比例是必须的,而且是公平的,不公平的是我们的学校评级制度,如“985”,“211”,还有教育评价制度。国家运用财政来推行大型的教育工程建设,如“985”,这直接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因为新中国的教育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本身就需要财政力量来调整,而国家却走向求大求全的极端,更加的助长了这种参差不齐。国家习惯了集中力量办大事, 而忽略了细节的调整。同时,国家过多的控制教育,使得教育失去活力,失去地域特色,最重要的是,国家掌控了教育评价的权利,教育本身是国家来推动,现在又由国家来评价,这种体制阻碍了教育的竞争和发展。看一下我们每年的学校排名
33、就知道了,每年都是那几所学校排前面,好的一直好,不好的一直不好,大家怎么办,大家只能往好的地方挤,造成资源的哄抢,越抢越不公平。 综合以上两点,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应该勇于承担建设者的责任,说大了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说直白了也是为了我们之后能拥有一个和谐公平的生活环境。如果我们总是逃避责任,总是想着去享受别人的建设成果,总是利用民主自由这些理念来谋取自己的利益,总是一边评判教育的不公而又一边来推动这种不公平,那我们就将成为上一代的复制品,继续这种恶性循环。时代在进步,进步是因为我们在进步,我们在进步是因为我们的奋斗,我们的建设,如果我们不努力,我们就不会觉醒。而政府也应该放开教育的掌控权,特别
34、是评价的权利,不要既当操作者又当评价者,要促成教育的竞争,让学校之间可以公平的竞争,而不是常年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会直接损害教育的质量,损害地方对教育的态度。而一旦放开,教育便能充分发挥人才吸引的功能以及资源分配的作用,这样地方才会重视教育的投入,重视在自己的地域打造好的教育来吸引人才,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差别公平。当然,要实现这一点也需要我们的牺牲,很多地方之所以不重视教育投入,是因为越投入,流失越严重,好的学生都奔向外地,奔向国外,而且一去不复返,造成为别人做嫁衣的困局,如果我 们能慷慨点,牺牲点,重视我们身上的义务,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说这么多,是希望我们这一代不要重复上一代的路子,不要去做复制品,而应该建设处公平和谐安宁的环境,为国家为社会,更为我们自己。希望我们都能认识到: 一、发展农村教育,建设二三线城市的教育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 二、教育公平需要我们来建设,需要我们的牺牲。 三、自由民主这些都是和谐安宁的原则,不要搞成功利主义。第20页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