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种树郭囊驼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6426180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树郭囊驼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种树郭囊驼传》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科语文年级/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种树郭橐驼传难点名称理解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种树郭橐驼传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郭橐驼只是民间种树行家,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本身就颇含深义。作者 对其品行与智慧的礼赞,也表达了独特的创作思想。而且从作品的寄意 来看,又有浓厚的现实气息。理解这些都具有一定的难度。从学生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文言文的语言依然是阻碍高中生理解文本的障碍。而且,仅通过文本的 学习来理解郭橐驼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并对其进行审美鉴赏,进而归 纳、提炼从“种树”到“官理”的人物智慧,并深入解读人物形象的寓 意,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难点教学

2、方 法L问题探究法。用问题探究的方法突破难点知识。2 .归纳概括法。用归纳概括的方法小结重点知识。3 .比照法。用比照的方法强调并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4 .练习法。用拓展阅读的课堂练习来巩固难点。5 .小结法。用课堂小结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现实意义。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种树郭橐驼传,名为传记,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又有现实意义的设事说理 的寓言故事。因此,写其人记其事是颇含深义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 呢?知识讲解(难点突 破)一梳理文章脉络(教师讲解)全文共五段,分为三个局部。第一局部,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1-2段)第二局部,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

3、。(第3段)第三局部,把种树之理移向政务。(4-5段)二、问题探究(学生活动)1、分析第1段:请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并概括郭橐驼的人物形象。(名不见经传,草根小民,形貌丑陋,身体残疾,心理健全,善良豁达,敢于自嘲, 源于自信)2、分析% 2段:郭橐驼为何如此自信呢?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出身乡野,临近帝都,非僻远蛮荒之人,暗示见识或有非凡;职业普通,雇主欢迎,业绩突出,同行羡慕)3、分析第3段:请分析种树有方的郭橐驼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郭橐驼:种树之时,“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 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提示了种树的要领。种好之后,“勿动勿虑,去不复顾二总的来

4、说,“其商也假设子,其置也假设弃。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天性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 机,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而他植者,或者种树之时“根拳而土易”,“假设不过焉那么不及”。或者和1好后,又“爱 之太恩,忧之太勤”,“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没想到看似高深莫测的经验竟然如此浅显易懂,但这简洁的道理却并非人人能懂。4、分析第4-5段:郭橐驼是否如他所说“只知种树”呢?(郭橐驼非常谦逊地说:“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但他所描绘的“长人者”, 行为上,“好烦其令,假设甚怜焉”,结果上,“而卒以祸”,

5、并且使“吾小人”们,行为上 “辍飨蜜以劳吏者,且不得暇”,结果上“故病且怠:如此看来,“长人者”的行为和效 果不就与上文“他植者”相似吗?而“吾小人”不得安生养性不就与“他植者”所种的 树不得顺天养性相似吗?这些内容与上一段遥相呼应,让我们感到郭橐驼哪里只是一个 “隆然伏行”的病者、“种树为业”的匠人,清楚是一位隐身乡野、深藏不露的高人,洞 悉世事、见识非凡的智者,是一位民间的政治观察家。由此可见,郭橐驼这位小人物, 并非“知种树而已,”他谦虚谨慎的言语之后,是掩藏不了的大智慧。) 三、形象归纳1 .小人物:出身乡野,职业平凡2 .形貌丑陋、身体残疾3 .心理健全、自信豁达4 .技艺高超、顺天

6、养性5 .理政智慧、小隐高人 四、寓意解读寓言大都以鲜明的形象,夸张的艺术手法,说明某种道理或挖苦某种社会现象。本文 将种树之理“移之官理”就是针对唐代安史之乱后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所以,郭橐驼的形象意在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 律,让他们休养生息。这也表达了作者作为士大夫的责任感。课堂练习(难点巩 固)阅读下面这篇寓言,并讨论其寓意。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 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日:“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 凿之J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批判有为之害。)小结经典作品的思想价值往往能够穿越时空,成为永恒。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呼唤这种顺 天养性的智慧,依然呼吁减少类似背离规律的“有为之害”。郭橐驼的种树之理,不只可以 “移之官理。也可以使我们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得到启示。比方关于“教育”这个全民焦虑而又全民热议的话题,我希望,教育就是,你的每一 次放手,她的每一点进步。教育就是,你不焦虑,他就开心。我愿意在教育的天地里平凡而拒绝平庸,自信而不失坦然。感谢您的观赏,我是新源 县第二中学的语文教师李秀玲,我们下期再会。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