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诗两首1.了解诗人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自由诗(新诗)的特点,掌握从意象、艺术手法等角度出发,深度解读诗歌的方法。2.品味再别康桥的音乐性,学习其用韵细密精巧,节奏和谐循环的音韵美。掌握雨巷所用的复沓、叠句手法和象征手法。3.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对诗歌艺术细腻、灵敏的感受力和初步的鉴赏能力。1.雨巷,即下着绵绵细雨的小巷,是诗中“我”与“丁香姑娘”相逢又擦肩而过的地方,用这一意象作为诗题,引人遐想,具有丰富的象征意味。2.再别康桥,“康桥”现在一般译为“剑桥”,是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诗人曾在剑桥大学学习、生活;“再别”意味着是故地重游,充满眷恋意味。1.戴望舒(
2、19051950) (1)雨巷诗人。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是中国现代象征诗派的代表。因其雨巷一诗声名鹊起,因此又被称作“雨巷诗人”。他的笔名“望舒”出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 (2)诗歌作品主要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 (3)作为中国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他诗歌中蕴含的多种思想艺术气质,都显示着或潜存着新诗的发展与流变的种种动向。他的诗歌尤以其诗境的朦胧美、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体的散文美为主要特色。2.徐志摩(18971931)(1)远涉重洋的求
3、学者。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在剑桥大学学习的两年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2)新月派代表诗人。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的成就不亚于诗歌,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1.雨巷创作于1927年夏天,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还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
4、入到“夜的深渊”。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的境地,他们在失望中渴求新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架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诗歌中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2.再别康桥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游欧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他这次重游康桥的时间,是7月底。他是在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在谁也没通知的情况下,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个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悄悄地到康桥来找他的英国朋友。所谓“康桥”,现在通译“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
5、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因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了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地常怀有一股特殊的感情。遗憾的是,因他事先没有联系好,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他。于是,他一个人就在他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的每一块地方、每一个角落,静静地散起步来,那过去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后来在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诗人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游康桥的切身感受。何为“意境”?所谓“意境”,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简单
6、地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境与意象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看,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而意境则是一种境界和情调,是抽象的,需要读者去感悟,去领会。从范围看,意象与词句相关,而意境则与全篇对应,诗人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创造出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1.分别概括雨巷每节诗的大意。2.戴望舒是中国象征诗派的代表人物,请查找中国象征诗派的相关资料。3.查找资料,了解新月诗派的相关知识。4.朗读这两首诗,应怎样分别读出它们的感情基调?5.雨巷中的姑娘是个
7、什么样的形象?6.再别康桥的二到六节中,诗人捕捉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撑着油纸伞,独自/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2)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彷徨() 雨巷() 彳亍() 颓圮()消散()河畔()青荇()沉淀()满载()2.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字形,分别组词。篙(o)蒿(ho)斓(ln)阑(ln)溯(s)塑(s)箫(xio)萧(xio)3.辨析下面的几组近义词。(1)犹豫彷徨犹豫:拿不定主意。侧重描写心理状态。彷徨:犹豫不决,走来走去,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侧重描写动作的状态。辨析:据有关部门及地方
8、棉花协会近期调查,虽然目前棉花价位持续走高,但棉农对是否植棉依然不定。又是周末了,他没回家,在车水人潮的水泥丛林,冬日的雨吻湿了大街,潮湿了他的心,雨点落在眼镜上,一片模糊。(2)寂静寂寥寂静:没有声音;安静。偏重于客观环境。寂寥:寂静;空旷。偏重于主观感受。辨析:宁静的夏夜依旧,恬静的路灯依旧,的校园小道依旧,我和霜的友情也是依旧。以前还不觉得,现在突然少了她,自己才切切实实地感到无比的孤单和无边的。(3)沉淀积淀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比喻凝聚,积累。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前者多用于实际物体的析出状
9、态,后者则多表述一些非物质化的积累到提纯的过程。辨析:惠州市许多蓄水池在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没有进行过规范清洗,导致蓄水池滋生红虫,水体浑浊,有异味,水底有。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历史悠久,深厚。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如陈寅恪、陈序经、容庚等都曾在此发表力作。4.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1)彳亍:(2)惆怅:(3)颓圮:(4)迷茫:(5)招摇:(6)荡漾:(7)斑斓:(8)漫溯:1.怎样理解雨巷中“雨巷”和“丁香”这两个主要意象?2.雨巷中的油纸伞对于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3.再别康桥一诗中的意象选择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4.如何解读再别康桥中“但我不能放歌,悄悄
10、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几行诗? 5.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为什么这么快就“消散”了?6.再别康桥第一节写自己“轻轻的走”“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写自己“悄悄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二者是否有些重复呢?7.叶圣陶先生称赞戴望舒的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8.“新月派”提倡诗歌创作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再别康桥一诗是如何体现这“三美”的?9.雨巷是一首爱情诗吗?请探究分析。鉴赏诗歌的“意境”诗是很讲究意境的。所谓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诗贵意境,等等,就是在讲诗的意境的重要性。诗人徐志摩在再别
11、康桥中对诗的意境是苦心经营和刻意追求的。在诗中,诗人将自己多年来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融入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诗人由于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制造出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你看,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柳条被镀上了一层富丽而又妩媚的金色,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水中,仿佛一位美艳绝伦的新嫁娘,这新娘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中荡漾。在诗人眼里,那榆阴下波光潋滟的清泉,沉淀着诗人像彩虹一样绚丽迷人的梦。可谓融情入景,把那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的“彩虹似的梦”描绘得多么形象,鲜明,仿佛伸手就可以揽到。诗人似乎乘着满载星辉的一
12、叶小舟,向着青草萋萋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他彩虹似的梦梦能寻到吗?浸透着淡淡哀愁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烘托出一种梦幻般的惆怅气氛,诗人只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整首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创造意境的过程中,诗人往往通过景物来表达情感,表面上从不谈及情感,将情感寓于景中,更显得情意绵绵,情真意切。【示例】沪 杭 车 中徐志摩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13、?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鉴赏诗中,徐志摩一连用了“烟、山、云影、水、桥、橹声、松、竹、红叶”九个意象,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画卷:山水相连,云烟弥漫,雾霭缭绕,松涛阵阵,修竹俊秀,红叶映衬,秋色绚烂。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流露出“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的感叹。最后一句“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道出了诗人“人生几何”的感叹。这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首抒情诗,情景交融而形成了优美的意境。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
14、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1.雨巷第一节诗人选用了哪些描绘情感的词语来表达当时的心情?2.在第二节诗中,诗人用这样的诗句描绘了这位姑娘的形象“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些句子的顺序能否调整?为什么?3.诗歌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内容上几乎相同,这样写是不是重复多余?谈谈你的理解。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15、, 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4.开头用“轻轻的”,结尾用“悄悄的”,这种词语的改动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作别西天的云彩”和“不带走一片云彩”两句,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我不知道风徐志摩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
16、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6.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7.通读全诗,你觉得诗人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绪?8.“甜美是梦里的光辉”“黯淡是梦里的光辉”,这两句与再别康桥中的哪两句句式类似?说说你的理由。9.关于这首诗的主旨,人们说法不同,有人说是写爱情的,有人说是写理想的,也有人认为二者都对。你是怎样理解的?参考答案知识记忆与理解学习导引1.第一节,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第二节从颜色、气息方面描绘“丁香姑娘”的美丽,但着重突出她忧愁的神情,暗示与“我”相同的思想感情;第三节写“丁香姑娘”在雨巷中
17、彳亍前行;第四节用两个“梦”字,突出表现“丁香姑娘”虚无缥缈的特点;第五节用两个“飘”字表现丁香姑娘的倏忽而逝;第六节写“丁香姑娘”的一切都在雨的哀曲里消散了;第七节照应开头,形成圆合的结构,同时又深化主旨,留给读者悠长的余韵。2.中国象征诗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1925年李金发的微雨出版,标志着中国象征诗派的诞生。其代表人物有戴望舒、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等。中国象征诗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其作品的创作特点是营造感伤颓废的情调;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暗示功能和神秘性;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新奇的比喻;广泛运用通感手法,打通视、嗅、触、味、听觉等感觉的界限,让它们彼此
18、沟通,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3.新月诗派,是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又称新格律诗派,其源头是胡适、闻一多、徐志摩等人于1923年在北京发起成立的“新月社”,其形成标志是1926年4月闻一多、徐志摩在北京晨报副刊上创办的诗镌专刊。该诗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陈梦家等。他们在创作上都注重形式,讲究一定的格律,内容上主张独抒性情,是一个唯美主义的诗歌流派。4.雨巷:哀怨中带着热切的希望;用轻盈空灵的音调,语速要慢。再别康桥:低沉幽怨;停顿、轻重、节奏沉稳舒缓、语速较慢。5.她是一个忧郁的、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6.诗人捕捉的意象主要有:
19、金柳,妩媚而美丽,浸透着诗人欢喜和眷恋的感情;青荇、柔波,写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更表现出诗人对康桥的眷恋;榆阴下的清潭、倒映天上的彩虹,有如梦如幻之美;水波与星光辉映,色彩斑斓,表现了诗人的快乐心情;夏虫的“沉默”,渲染了一种静寂的氛围,衬托了诗人的离情别绪。7.(1)彷徨在悠长,悠长结着愁怨的姑娘(2)是夕阳中的新娘在我的心头荡漾基础知识1.pngxingchpsnpnxngdinzi2.长篙/蒿草斑斓/阑珊漫溯/塑料笙箫/萧瑟3.(1)犹豫彷徨(2)寂静寂寥(3)沉淀积淀4.(1)走走停停的样子。(2)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3)坍塌、破败。(4)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迷离恍惚。(5)故意
20、张大声势,引人注意。(6)(水波)一起一伏地动。(7)灿烂多彩。(8)不受约束地悠闲地逆水而行。思维探究与创新1.雨巷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的有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
21、。但这种理想也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2.油纸伞这一意象,一方面是写实,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家一般都用油纸伞,很普遍;另一方面也是写意,雨打在油纸伞上,飘忽朦胧,与悠长悠长的雨巷相映衬,刚好营造出一种幽静朦胧的意境。另外,油纸伞给人的是一种怀旧的距离感,在独特的环境中能产生一种清远的氛围。3.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如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
22、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传达出来。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特之处。4.这几行诗是再别康桥一诗的高潮所在。承上一节“寻梦”的奇想,诗人在此思路急转,由梦境回到现实。“放歌”是不可能的,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我”现在只能悄悄地只身离去。别离的笙箫响起来了,夏虫也为“我”的离别而沉默不语。离情别绪越来越浓。“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匠心独运,将“
23、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效果。5.因为诗人只是与她邂逅在雨巷,素昧平生,她自然没有理由留下来,离开诗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个“丁香姑娘”本来就是诗人幻想中的形象,她也许根本就没存在过。如果说她存在过,也只是在作者的意念中存在过一瞬间。所以,她很快就“消散”了。品析这种抒情诗,不宜只从其“情节”上入手,还应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作为一个进步青年,诗人在20世纪20年代处于迷茫状态,不知路在何方,诗中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正是作者朦胧又美好理想的象征。尽管她那么美好,但与环境又相冲突,
24、所以她只能像一缕薄烟,一出现便消失。这也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矛盾的心情。6.不重复,二者作用各不一样。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最后一节,在结构上与第一节呼应,收束全诗,虽然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了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悄悄”写出了其离去时的一丝孤寂,像一只孤雁离开了雁群,对前路充满了忧虑。7.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
25、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成“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全诗每节第3、6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至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8.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每行基本由二至三个音步构成,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建筑美,表现为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
26、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作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9.观点一:从字面意思看,这首诗应该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在诗中,诗人为我们呈现了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心中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而这姑娘却与“我”擦肩而过,转瞬即在小巷的尽头消逝。诗写得朦胧恍惚,既实又虚,没有将“我”无限的心事明白地道出
27、来似乎在期待、追求着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却是那样的遥远而渺茫。单从字面上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把诗的情感归结为对“姑娘”的朦胧的爱情。 观点二:作者写这首诗的本意不是单纯抒写爱情的。虽然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把诗的情感归结为对“姑娘”朦胧的爱情,但优秀的诗作一般都可以有多样的解读。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陷入人生苦闷时的彷徨心情,诗中可遇不可求的“姑娘”代表了作者追求又幻灭的理想。技能应用与拓展1.“独自”“彷徨”“寂寥”“希望逢着”“愁怨”。2.不能调整。从内容和层次上看,由外在的表象到内在的情绪,逐层深入;从音韵上看,这首诗的每一节的第3、6句押韵,调整后,音韵
28、不协调。3.不重复多余。在诗歌中,这叫“反复”,或者叫“重章复唱”,能加强诗歌的抒情性。第一节诗和最后一节诗的反复,使诗歌首尾相合,浑然完整。诗人把“希望逢着”改为“希望飘过”,表达了自己理想的飘忽不定和心绪的迷惘茫然,也暗示了这种“丁香一样的”理想的可望而不可即。4.“轻轻的”侧重于写动作,用在全诗的开头,表现出诗人离开康桥时不愿打破这种静谧氛围的心理,流露出对康桥的珍爱之情;“悄悄的”侧重于写声音,用在全诗的结尾,是“轻轻的”行为的结果,表现出作者的留恋之情,同时是对开头诗句的照应与深化。5.前句的“作别”侧重于口头语体,表现出感情浓极而直接流露的意味,后句在表意的范围和程度方面远远超过前
29、句,显示出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之情进一步加深。6.全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回环往复,余音袅袅。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更添上几分“梦”态。7.诗人表达了一种既甜美又忧伤的情绪。8.这两句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句式类似。这四个语句都采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本体“甜美”“黯淡”“悄悄”“沉默”都是抽象的情绪,喻体“梦里的光辉”“别离的笙箫”“今晚的康桥”都是可感的事物。9.我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徐志摩说:“要从恶浊的底里解放圣洁的源泉,要从时代的破烂里规复人生的尊严这是我们的志愿。成见不是我们的,我们先不问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功利也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计较稻穗的饱满是在哪一天。”(“新月”的态度)(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只要能结合诗的内容做出合情合理的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