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哲学基础知识》试卷一.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419379 上传时间:2024-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基础知识》试卷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哲学基础知识》试卷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哲学基础知识》试卷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哲学基础知识》试卷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哲学基础知识期末考试试卷(一)一、 单项选择(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1分)随着社会发展,电脑日益普及,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据统计,现在电脑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几万亿脑力劳动者完成的工作量。回答以下三题。1、电脑的普及和发挥作用( )A.肯定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B.增强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C.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D.预示着电脑最终将代替人脑2、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要像人脑一样发达,甚至于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这说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3、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

2、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 )A.肯定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B.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C.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D.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4、一只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的水桶,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D.整体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5、“庖丁解牛,游忍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人在规律面前是

3、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6、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7、“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8、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

4、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一论述表明(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C.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D.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9、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 )A.自然性B.社会性C.阶级性D.能动性10、历史上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学习、工作上都想有一个好的环境。这表明( )A.个人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B.个人活动要受到工作和生活条件的限制C.个人活动要受到社会规律的制约D.个人活动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11、恩格斯指出:“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这告诉我们( )A.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B.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C.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D.崇高

5、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二、多项选择(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漏选均视为错误,每题2分,共20分)12、哲学是( )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自发的世界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回答以下两题。13、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B.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C.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D.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14、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

6、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中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B.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C.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5、下列各项中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 )A.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C.实事求是D.学而不思则罔1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包含的深刻哲理是( )A.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C.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D.矛盾是普遍的,又是

7、特殊的17、手机短信方便了人们交流沟通,也被少数人用来进行诈骗或骚扰。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对待任何事情都应持一分为二的态度B.手机短信弊大于利C.评价手机短信的利弊要看其主流D.取消手机短信,发展替代服务18、马克思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论述主要说明(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C.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D.人的实践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19、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中,体现唯物论观点的是(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B.理性

8、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C.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D.离开理性认识就没有感性认识20、下列关于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观点,正确的是( )A.个人和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B.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C.个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进行“自我设计”21、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三、判断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题2分,共20分)2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3、“上帝创世”是一种宗教唯物主义世界观。24、自然现象是物质,社会现象不能认为是物质现象。25、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26、质的规定性

9、和量的规定性都是主观的。27、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28、理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29、人的价值存在于“人本身”之中。30、从内容上看,理想具有客观性。31、艰苦奋斗是实现人生理想的阶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32、什么叫物质?它的唯一特性是什么?33、如何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34、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35、在实践基础上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须具备几个条件?36、如何正确看待金钱?五、分析题(每题8分,共24分)37、北京中医院有位老中医,擅长治疗肝病,慕名前来求医的人很多。科技人员根据这位老中医几十年诊断的经验和所开的

10、处方编成程序输入电脑,把肝病分为八个主型、三十六个亚型,从而可以开出两亿多种不同的处方。电脑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给人诊断,对症下药,开出不同的处方,大大提高了治病效率。电脑可以给病人诊断开药方,是否说明电脑也有思维(意识)?为什么?有人认为电脑最终会完全代替人脑,你同意吗?为什么?38、草地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基本部分,具有净化空气、清洁水源、保持水士、防尘护沙、调节气候、降低噪音等方面的功能。但目前占我国国土面积四分之一的草地被大量开垦,加上过度放牧,遭到掠夺式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西北地区出现的沙尘暴能及华北地区出现的风沙天气,均与草地退化密切相关。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应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39、2003年春季,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发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舍生忘死,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治患者的战斗中,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歌。白衣天使的崇高精神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1)人生价值包括哪两个方面,这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2)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其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