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宁波七中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科学期末测试问题卷(08.6)
亲爱的同学,请你按要求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我会选择(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鉴别它们的最好方法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澄清石灰水 C.用燃着的木条 D.闻气味
2.绿茶和冰红茶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 )
A.纯净物 B.单质 C.混合物 D.化合物
3.下列常见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服晒干 B.铁钉生锈 C.瓷碗破碎 D.石蜡熔化
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5.苋菜是人们常见的蔬菜,炒苋菜时汤会变红,其红色物质主要来自细胞内的哪一结构(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膜 D.液泡
6.“农夫山泉”矿泉水瓶的标签上印有如下文字:Ca≥4.0mg/L、Mg≥0.5mg/L、K≥0.35mg/L、Na≥0.8mg/L等,这里的Ca、Mg、K、Na是指(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7.水在下列哪个温度下的密度最大?( )
A.76℃ B.30℃ C.24℃ D.4℃
8.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在大自然中循环,形成不同的状态,如雾、露、雪、冰晶、 霜、雨等。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冰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露的形成 D.雪的形成
9.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废弃后在自然条件下两个月就可以分
解。下列关于此餐盒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替代塑料餐盒可减少“白色污染”
B.可有效利用秸秆,减少燃烧秸秆产生的空气污染
C.这种餐盒是绿色环保产品
D.在生物结构层次上秸秆属于植物组织
10.小明父子俩去钓鱼要寻找蚯蚓作食饵,你能告诉他们在什么样的土壤中容易找到吗( )
A.干燥、有机质少的土壤 B.阴湿、有机质丰富的土壤
C.浸没在水中、有机质少的土壤 D.浸没在水中、有机质丰富的土壤
11.下列四项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12.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 B.月亮 C.闪电 D.萤火虫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医院里盛液氧的钢瓶漆成蓝色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等于lOOmL
14.如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15.把一个转盘分成7个部分,用不同颜色的水笔按比例画出各种色光的扇形,如图所示。如果快速转动转盘,将看到盘面的颜色可能是( )
A.白色 B.绿色 C.黄色 D.蓝色
16.电视机的开扁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
A.红光 B.紫光 C红外线 D.紫外线
17.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 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18.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来描述,人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B.细胞→器官→个体
C.细胞→组织_→系统→器官→个体D.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19.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舍勒 C.普利斯特里 D.道尔顿
20.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水分、空气和无机盐,因此土壤的性状直接影响着植物的 生长。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是( )
A.砂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壤土类土壤 D.黄土类土壤
21、下列实验中,能证明小麦种子含有水份的是( )
A、洗净试管,立即将小麦种子置入其中烘烤,试管壁上出现许多小水珠
B.洗净试管和小麦种子,立即将小麦种子置人其中烘烤,试管壁上出现许多小水珠
C.把晒干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里烘烤,试管壁上出现许多小水珠
D.将小麦种子洗净,立即装进干燥的试管里烘烤,试管壁上出现许多小水珠
22.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钢铁生绣 B.动物的呼吸作用 C.食物腐败 D.火药爆炸
23.下列植物中,不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
A.小麦 B,大豆 C.葫芦藓 D.油菜
24.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 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25.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26.纯水在4℃时的密度为 kg/m3,读做 。
27.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多,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约占全球总水量的0.3%。由图可知,江、河、湖、海、植物、土壤中的水通过 变成了水蒸气,升人高空。在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中,水存在的状态有 、 、 。
28.房间里开一个电暖取暖器,慢慢的整个房间都会暖起来,这是因为电暖取暖器通电后,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 ,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热空气 ,冷空气下降,形成 的缘故。
29.光在 中传播速度最大,其值为 米/秒。
30.碳的元素符号是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都
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1.右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将图中的序号填写在
相应的横线上。
(1)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位于 内;
(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橘子果肉细胞,那么橘子里面的酸
甜汁液主要存在于 中;
(3)细胞进行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是 。
32.液晶是二类新型材料,广泛用于电子、仪表等产品上。MBBA是一种研究较多的液晶材料,其化学式为C8H21NO。
(1)MBBA中含有 种元素;
(2)1个MBBA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33.小丽非常喜欢学习科学,并乐于活用科学知识。请你试着和小丽一起去体会活用科 学知识的快乐:
(1)小丽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证实了分子 的性质。
(2)小丽注意到汽水在没有开盖以前几乎看不到有气泡,但打开瓶盖之后却有大量气泡冒出,这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
34.右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 极,
B量筒中产生的气体是 。
说明水是由 、 两种元素组成的。
(2)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A:VB约等于 。
三、我会分析和探究(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35.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
标签。在甲瓶中放人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
瓶中放人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
两瓶中同时各放人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
的蚯蚓(如图所示)。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
间后就不动了? 。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
(3)在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 。
36.小明和他的伙伴们对科学探究抱有浓厚兴趣,下面是他们的一项研究。
研究课题:啤酒瓶打开后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用集气瓶收集满3~4瓶从刚打开的啤酒瓶中逸出的气体。
实验步骤:
(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未复燃,则说明该气体主要成分不是
气体。
(2)将湿润紫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发现试纸变红色,则说明该气体中含有能与水反应且生成的溶液显 性的气体。
(3)向另一瓶气体中倾倒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该气体
中一定大量含有 气体。
37.
A
B
左端
右端
如图,把细木条作为横梁,在它的中间穿一个孔,固定在支架上。然后分别将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气球封口后挂在细木条的两端。调节它们的位置使得细木条保持水平。此时分别在图A、B位置剪同样长的口子,(假设气球不缩小,保持原来的形状)试问:
(1) 细木条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
吗?如不平衡,哪一端下倾?
(2) 解释原因:
38.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 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是否充满的方法是
(3)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
A.集气瓶装满水,不留空气泡,使所得的氧气纯净
B.瓶口向下,直立水槽中,以使集气瓶中的水能被氧气充分排出
C. 当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再去收集
D.当导管开始有气泡冒出时,应立即收集,以免氧气浪费
(4) 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 。
初一科学问题卷4-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