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虚拟技术下的服装设计类课程实践模拟教学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1554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4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虚拟技术下的服装设计类课程实践模拟教学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基于虚拟技术下的服装设计类课程实践模拟教学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技术应用辽字塑辆第2期(总184期)基于虚拟技术下的服装设计类课程实践模拟教学研究戴文翠(大连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00)【摘要】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试图运用多种虚拟技术与仿真等技术模拟服装相关行业实习、实践、调研的环 节,使学生即便在线上也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实际操作的执行过程,让学生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中能够实现虚拟 实践,切实让学生的实践学习做到“不受限”。【关键词】虚拟技术;服装设计类课程;实践模拟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671-3389(2023)0 2-65-0 2目前虚拟技术在高校艺术相关专业的教学、特别是 服装专业的应用还非常少见,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 索,团队发现

2、在过去的2020年疫情下的云端教学中,线上教育虽然解决了学生不能返校却不影响授课进程 的问题,但无法解决课程实践的问题。例如在传统的服 装设计教学中,学生需要去服装公司工厂进行实习实 践,去百货商场进行服装品牌的调研等。实践教学的意 义远远大于理论部分的学习,所以我们可以试图运用 多种虚拟技术通过与VR、AR、MR、全息技术、3DMAX、9D仿真等技术的交互运用开展深入研究,模拟服装相 关行业实习、实践、调研的环节,使学生即便在线上、实 验室中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专业领域的职业氛围、体 会实际操作的执行过程、参与到课程的每一章节的真 实模拟当中去,全面丰富服装设计类课程的实践资源,让学生在线上、

3、线下混合式学习中能够实现虚拟实践,切实让学生的实践学习做到“不受限”,这也是我们此 次课题的立题之所在。一、虚拟技术在服装设计类课程中应用的研究 意义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是20世纪80年代新崛 起的一种综合集成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 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它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 及各种传感器构成的三维信息的人工环境一虚拟环 境,可以逼真地模拟现实世界(甚至是不存在的)的事物 和环境。人置身于这种环境中,立即有亲临其境的感 觉,并可亲自操作,自然地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全面丰富服装设计类课程的实践资源,解决线上线 下服装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因时间、空间、疫情突发等 问题而使实践活

4、动受限的问题,让学生在云端上课时 和在学院实验室中即可模拟开展VR虚拟商场品牌调 研、公司工厂实习及职能体验、实现云端选款及远程量 体、试衣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艺术教育与科技跨 学科紧密结合,将前沿时尚与高精尖技术相融合,打破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授课的固有模式,在强调工 匠精神的同时更要勇于创新,尝试形成新的教学理论 与实践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感,为高校艺术教 育拓展新的研究与应用领域。通过探索高校艺术实践 教学的新形式,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及课堂教学改革,按 照OBE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体系,赋予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成果以新的价值,将虚 拟技术与服装设计专业相结合的

5、应用资源成果推广到 国内外其他艺术院校的实践授课当中去,增加跨专业 合作的更大可能性。二、虚拟技术在月踐设计类课程时间模拟的可 实施性分析将艺术教育与科技跨学科紧密结合,打破服装设计 专业授课的固有模式,形成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新 形式。研究的内容是通过对虚拟技术的了解,对服装设 计类课程的实践环节加以完善和辅助模拟,尝试建立 全新的虚拟现实、虚拟仿真实践体系,全面丰富服装设 计类课程的实践资源,为艺术教育拓展新的领域。拟解 决的关键问题在于了解、掌握各项虚拟技术的特点和 被应用的可能性,尝试建立新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教学 VR视频资源,确保该项技术能准确应用到服装专业的 实践活动中去。以其中一

6、门课程为例,摸索、构建授课的每一实践 环节的模拟仿真技术的可操作性,以点带面,逐渐检索 并应用到女装设计(礼服)、服装设计(创意)、服装 设计(职业)等设计类课程的实践部分,全面构建虚拟 现实、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中应用的可实施性。(下转第11页)65技术应用辽字塑辆第2期(总184期)澳洲标准AS/NZS 4399:1996的不足,制定了“UV-标准 801”,该标准依旧采用澳洲标准“AS/NZS 4399”测试的 UPF,不过对试样的处理有较大不同,如新增了摩擦、洗 涤、湿态等试样处理程序,对产品正常使用时发生的状 况或要求进行了模拟,产品通过测试、认证方可颁发有 效

7、期在一年以内的证书。4.2测试指标和方法标准GB/T 1 883020 0 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 评定9.1指出当样品的UPF40,且T(UVA)av 5%时,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操作执行国标GB/T 1 883020 0 9o其计算公式如 下:320XexxSxxAA,XexxSxxTxxAA,2 8 04.2.1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精挑高品质紫外分光光度 计,利用其制造辐射源,释放波长为280-40 0 nm的紫外 线,通过单色器直接照射纺织品,然后对各方向上透过 纺织品的辐射量通过积分球进行收集,并对紫外线透射 比进行计算。如果透射比较小,则表明纺织品的防紫外 线效果较好。该方法能对

8、不同波长下的透射比进行检 测,属于世界范围内最流行、通用的方法。据悉,英国、澳 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中国的检测标准都采用该方法。4.2.2紫外线强度计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紫外线 照射纺织品,并检测通过纺织品样品的紫外线辐射强 度,然后和没有放样品的紫外线照射情况进行对比,得 到紫外线透过率,计算紫外线遮蔽率。4.2.3人体测试法。提前准备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纺织 品与没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同种纺织品,然后安排检测 员放在与人体皮肤相近的试验品上,用紫外线照射,记 录、比较出现红斑等现象所需要的时间,最后根据时间 长短对防紫外线纺织品的质量进行评判,时间越长、质 量越好。4.2.4变色褪色法。将纺

9、织品通过光敏染料染色后,放 到指定位置接受标准紫外线光源照射,同时,在染色纺 织品上遮盖一块待测纺织品,然后照射一段时间,并在 此过程中观察染色织物的颜色变化情况,颜色变化越 不明显,表明待测防紫外线纺织品的质量越好。4.3防紫外线纺织品质量评价指标紫外线透射比、紫外线穿透力及UPF、紫外线遮蔽 率均是防紫外线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现今,国外在评 价织物防紫外线性能时以UPF指标为主。5结语随着国内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抗紫外线服 用纺织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且要求向着高科技、高性能 的方向发展,因而抗紫外纺织品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和发展潜力。通讯作者:张技术参考文献1 谭学强,刘建勇,刘佳音.

10、防紫外线织物研究进展 J.针织工业,2019(11):45-49.(上接第65页)在实践中归纳并形成特有的课程及教学体系,前期 可根据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OBE人才培养方案拟定课 程实验指导书,并撰写对应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实验大 纲;中后期编写虚拟仿真实验脚本、实验设计说明书,并咨询技术人员进行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等。依托原 有辽宁省一流课程女装设计(休闲)构架,调研、梳理 具体、详细的工作思路;找到线上教学中实践受限或讲 解不完全的“痛点”,并对知识点重新解构;通过对相关 虚拟技术的了解,对实践环节加以完善和辅助,更新原 有课程实践资源,建立全新虚拟现实、虚拟仿真实践体 系;形成符合时代发展的

11、科技与艺术教育相融合的跨 学科发展的教学理念,并组建实验班,让学生参与到线 上线下的虚拟实践体验中来;将过程做以详细记录和 归纳,形成一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并争取形成一项“服 装设计类课程虚拟实践技术”的发明专利。三、结论教学技术的更新也会带来教学理念的创新,在实施 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原有教学设计,使课程设置对标 OBE培养指标体系,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组织 与实施中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做到课程管理与评价科 学且可测量化;通过跨学科融合,优化教师团队组建,确保多名教师备课,使教学环节系统化设置、教学问题 全方位解构重塑,形成师生共同体,利用科学技术引导 和激励学生实践,让科技成为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 的新媒介、新桥梁。虚拟实践教学可以推动资源联通共享,培养拔尖创 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参考文献1 魏民.在职业教育应用视角下的VR/AR技术冲 国电化教育,2017(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