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 集备主讲人:解宏燕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 月 日 授课班级: 备 注古代寓言二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郑人买履,理解意思,体会深刻的寓意。【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词句,明白故事深刻的寓意。【课前准备】(课代表每天布置任务和要求)1、查阅课外资料,掌握文学常识。提示:准备以前学过的一两则寓言并能口述出来。 查找本文作者的相关资料。归纳寓言的基本特点。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度其足()吾忘持度()遂不得履()()遽契其舟()()3、对照文下的注释,熟练地翻译全文。4、熟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口述情节。5、预习课文后,把你仍然存在的疑问和困难写在笔记本上。【课堂助学】一
2、、导入新课1、由同学讲述寓言故事导入(检查预习1):(1)学生讲述寓言故事 ;(2)通过这些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这就是寓言:在一个短小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另外两则寓言: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板书课题)2、请学生起来介绍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检查预习2)1、指名朗读,明确字音字形 :度其足(du) 吾忘持度(d) 遂不得履(su)(l)2、找出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 反,同“返”,返回。 3、重要语句: (1)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 (
3、2)宁信度,无自信也。倒装句,实际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 三、读懂课文,复述故事。 (检查预习3、4)(重难点突破) 1、文章言简意赅,下面就请同桌合作,根据课后的注释,自己试着翻译课文,并试着复述。 2、找同学复述课文,注意应根据故事的发展进行复述,不要求跟课文完全一致。 四、理清顺序,探究寓意 。(重难点突破)1、阅读这则寓意,按顺序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欲买履,度其足经过:至之市已得履,忘持度反归取之结果:市罢,遂不得履2、你怎样看待“郑国人”,怎样看待“郑人买履”?3、体会文章寓意: (1)从郑人相信尺码的角度来看,其寓意在于告诫人们:做人做事应从实际出发,不应固守
4、习惯、墨守陈规。 (2)从郑人返家取尺码的角度看,其寓意也可理解为遇事不可太机械,而应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种变化的问题。 备 注【当堂巩固】 完成学案与测评 P13 当堂巩固(一)【课后作业】 1、 翻译并背诵课文。2、完成学案与测评 P12郑人买履的内容。【板书设计】: 郑 人 买 履宁信度 墨守陈规 办事死板无自信古代寓言二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刻舟求剑,理解意思,体会深刻的寓意。【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词句,明白故事深刻的寓意。【课堂助学】一、 检查复习,导入新课:1、指名学生背诵郑人买履,复述故事,概括寓意。2、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理解文意:(检查预习1、2、3)1
5、、指名学生朗读,明确字音字形:坠于水 ( zhu) 遽契其舟(j )(q) 2、学生交流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 吕不韦,秦庄襄王及秦王嬴政时,为丞相,封文信侯,门下有宾客三千。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一部书,是杂家的代表着作。此书语言精练,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书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高妙,不可更改。3、学生自读,理解重点语句。 (重难点突破) 楚人有涉江者, “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涉江(的)楚人。 是吾剑之所从坠。 (1)是,指示代词,这儿
6、。(2)所者,的地方(3)所从坠,(剑)坠落的地方。意思是:这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若,像。 (2)“不亦乎?” 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4、对文中一些字词的理解。 (重难点突破) “坠”写出楚人的慌乱,“遽”写出楚人反应速度之快,“入”“求”又写出其行为的愚蠢。 5、写法评析: 对比、反问揭其错误实质。结尾“舟行”与“剑止”对比,指出“求剑若此”不仅找不到剑,而且太糊涂了。看来不应静止地看问题。 (重难点突破)三、对比探究,弄清寓意。(重难点突破) 1、你有什么办法找到这把剑?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备 注2、郑国人和楚国人错在哪里? 3、两则寓言有什么共同的寓意? 讨论明确: 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当堂巩固】 完成学案与测评 P13 当堂巩固(二)【课后作业】 1、翻译并背诵课文。 2、完成学案与测评 P12刻舟求剑的内容;P73、74。【板书设计】: 刻 舟 求 剑 坠 不亦惑乎?契 愚蠢,不知变通求 【教学反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