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美的对视读后感 生的真义读最美的对视有感邹梓楠 说实在的,我很佩服这位母亲,因为我知道,作出捐赠眼角膜的决定或许并不容易。在中国人的固有认识里,人死了就应该完完整整、入土为安,在人死后捐赠器官,对大多数国人而言是难以接受的。 我看过很多关于遗体及器官捐赠的事例,对于这种无私而助人的行为是非常赞同的,因此我自己是对日后捐赠出自己的身体,或救人、或助研究都十分肯定的。我曾和我的妈妈谈到过,但当她听了我的话后,面部的表情都不自然了,像一块僵硬而愚钝的石膏。她对我的想法感到错愕,还有怀疑。那时我意识到,一些认同方面的阻力是令遗体器官捐赠很为难的。 对于我的妈妈,一个七十年代的中年人而言,接受这些尚如
2、此困难;那么这样一位受到过更长时间的固有文化影响的老人来说,如此主动、如此重视地对待遗体捐赠,让我觉得十分可敬。 谈论死亡、捐赠遗体,这些事情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被视为一种禁忌,是不光彩的、不吉利的。但社会已发展到今天,今天的我们看待生命,是不是应该学着以平常的心来看待,至少为它卸下一副过于沉重的枷锁。对于那副当你离去便再也无可奈何的躯体,对于别人而言却可能是光明、是希望、是其尚得以挽回的生命,我们是不是应该思索一个更完善、更适当的处理方式。重重地捧起生命,轻轻地放下死亡,让生的光彩绽放在生命的长河里,而不是死气沉沉的白绸子和呆板的木料中,这是不是一场更完整的旅行呢。 当然,对于一些以固执认定了
3、某些传统的、但渐渐远离社会主轴的人们,真挚的规劝或许不能让他们回心转意,我想,尊重或许也是可行的办法。毕竟在这个太疲惫的社会里,新与旧的冲突已经太剑拔弩张,作为浪潮里的一员,我们可以试着让蜕变温和点。 修心如莲读最美的对视有感杨文杰 读完最美的对视,脑海中只有一个词“莲”。 “莲,花之君子者也。” 文中的她,不正如“莲”一般吗。 为人处世应修心如莲,方能在鱼龙混杂的人世间保持本心,方能让自己茁壮成长,方能朝着自己的梦前行。 修心如莲。需先有一颗温柔的“莲心”,将自己的善良全部献给社会,或许会重来他人生存的勇气,或点燃他人的生存之心,或为他人带来一片光明,善意如同一颗皮球,传递过程中,终会回到自
4、己的手上。曾经有一名解放军战士,他常常一马当先的在灾区救助人群,灾区中被救助的人们都十分感激他的善举。他也因此被评为先进榜样。不幸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癌症,使他备受打击,那些被他帮助过的人们,主动筹款捐助他,禅意如同一条溪流,细水长流。 修心如莲,还需常怀感恩之心。任何对我们伸出过援手的人都值得我们感恩,感恩父母,是他们让我们得以从漫长的黑夜中苏醒,感受第一缕光明。感恩教师,是他们让我们成长,学会知识,以闯荡社会。感恩朋友,与我们伤痛之际伸出援手许多人都会有恩于我们,修新如莲需要懂得回报。 修心如莲。需像莲一般不惧怕污泥,不害怕犯错。害怕犯错,害怕失败,只会让你一事无成。如果你连直面困难的勇气
5、也没有,又谈何战胜困难,居里夫人不惧失败,上千次实验才提取出镭,爱迪生不怕失败,才有上千次失败后的光亮,袁隆平不怕失败,便有那震惊世界的“东方魔稻”。不知命清高,不自以为是,才有出淤泥而不染。 修心如莲,也需要承认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本意是承认错误,到了我们的口中却成了逃避错误的一个好借口。每每当我们犯错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这句谚语掩盖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如何去改正错误。事实是,表达歉意的最佳方式是立刻去做该做的事,而不是去想如何解释这个错误。修新如莲必须承认错误,以正其心,端正其行。 修心如莲,要学会抓住时机。莲抓住夏的时机,从污秽和淤泥中重生。若莲在冬天出生,它又如何面对天寒地冻的世界呢。学会抓住时机,更需要看准时机,人生的每一刹那都是一次机会,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才能做好大事都好,修心如莲需要懂得抓住机会。 修心如莲,不骄不躁,不惧犯错,主动承认错误,抓住机会,常怀感恩之心,方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修心如莲,愿每一个对视都是“最美的对视”。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