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勇在全省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观摩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观摩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XX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勇 (2006年7月21日) 同志们: 在这春意盎然的美好季节,我们相聚在历史悠久的赵国古都、风光灵秀的太行山麓,召开这次全省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观摩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实地观摩学习,总结交流经验,促进工作落实,全面深化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继全省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会议、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经验交流大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克明书记、允石省长多次听取汇报并对开好会议提出明确要求。这次会议,经过邯郸
2、、邢台两市的精心组织和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展示成果的会议。与会代表兵分四路、深入基层,参观考察了邯郸、邢台两市46个创建工作先进村。所到之处,一幢幢美观整齐的住宅、一条条宽畅整洁的村路、一排排郁郁葱葱的绿树、一张张幸福快乐的笑脸,向我们展示着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累累硕果,展示着新农村的美好前景,也展示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成效,体现了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的强大生命力。所到之处,广大群众异口同声,赞不绝口,称赞文明生态村创建给他们带来了幸福。一个个示范村,都是矗立在老百姓心中的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一座座丰碑。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交流经验的会议。
3、昨天看了多个村,今天又有位同志介绍了经验。他们的基础条件、发展水平、创建模式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巨变,变得让老百姓心花怒放。大家在感受变化的同时,通过观摩、讨论和经验介绍,交流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对于如何全面深化创建工作心里更有底了。尤其是邯郸、邢台两市建设“村民中心”的做法,使大家眼睛一亮、为之一振,都觉得取到了“真经”,不虚此行。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坚定信心的会议。大家在讨论中谈到,来开会之前有很多活思想,对于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创建工作还要不要单独存在,如何进一步深化等等,心存疑虑。看了之后,大家觉得,基层干部和老百姓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回答。老百姓衷心拥护的事情
4、,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义无反顾地做下去。大家表示,信心更足了,决心更大了,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地把创建工作抓下去。 我来河北工作时间不长,前一段,就创建工作做了近一个月的调研,感受很深。这两天,和同志们共同学习观摩、共同交流 2讨论,又受到很多新的启发。一会儿,志方同志还要做重要讲话。下面,我围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如何全面深化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创建文明生态村是我省农村一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创建工作是在克明书记首倡并亲自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蓬勃开展起来的。三年来,创建工作作为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
5、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积极构建和谐河北的生动实践,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探索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掀起了我省农村的一场伟大革命,引发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1.引发了思想观念的变革。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强烈地冲击着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正如一些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所讲的,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今天变成了现实,老百姓眼界开阔了,心气高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由屈从现状、小富即安变成了向往文明、奋发图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更切身的感受,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真切的认识,求知、求富、求乐、求美日益成为广大农民的追求和实践的主流。
6、 2.引发了生产方式的变革。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我省广大农村正在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广大农村更加重视特色产业的发展,更加重视产业化经营,更加重视发展循环经济, 3更加重视改善生产和投资环境。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到处可见,特色旅游、观光农业、工业小区方兴未艾,一个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正展现在我们面前。 3.引发了生活方式的变革。文明生态村创建,改变了千百年来的生活陋习,道路硬化了,村庄绿化了,庭院净化了,心灵美化了。尤其是沼气的大力推广,控制了家庭的污染源,抓住了生态农业的动力源,改掉了千百年来臭气熏天的厕所,改掉了千百年来粪堆、煤堆、柴禾堆,改掉了千百年来烟熏火燎的厨房
7、。 4.引发了管理方式的变革。文明生态村创建,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民主管理、依法管理、自主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广大农村更加注重民主管理,村里的大事,都交给村民大会讨论;更加注重依法管理,普遍制定了村规民约;更加注重自主管理,在落实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各种协会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这场革命性的变革中,文明生态村创建为我省加快新农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乃至对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各级党政为主导。把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全局性工作,经常研究、统筹谋划,并成立专门机构,具体领导创建工作。党政“一把手”对创建工
8、作亲自动员、亲自部署,县、乡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各村党支部、村委会把创建工作作为“最大的村务”;各级文明委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4通过制定规划、宣传发动、组织观摩、选树典型、督促指导等多种形式,协调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创建工作;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到创建工作之中,形成了抓创建工作的巨大合力,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全省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第二,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始终把充分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贯穿创建工作始终,坚持群众自愿参与、自己动手、自我完善,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群众组织到创建工作中来。坚持把创建成果交给群众评价,创建的方案交
9、给农民讨论,把村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创建工作的重要标准,真正使创建工作成为农民群众“满意工程”。 第三,坚持以发展经济为基础。把发展经济作为创建工作第一位的任务,围绕发展搞创建,搞好创建促发展。通过修建道路、美化村庄、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为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搞旅游创造了条件,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提供了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创建活动,激活农村的消费市场,扩大内需,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结合创建活动,发挥本地优势,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增强了发展活力和后劲。 第四,坚持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始终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创建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
10、题。大力开展道路硬化,把路通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状况;大力开展街 5院净化,改水改厕、建设养殖小区等方式,有效地治理了“五乱”现象;大力开展绿化村庄,鼓励广大农民在村庄周围、村道两侧、房前屋后植树栽花,美化村庄,优化了生态环境;大力开展住宅美化,治理“空心村”,人居环境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第五,坚持以文化建设为支撑。把发展先进文化作为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工作内核,不断赋予其丰厚的文化内涵,着力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境界,有效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在邯郸、邢台两市的观摩中,村村都有文化室、村村都有文化墙、村村都有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生活,对农民素质提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大
11、力加强基层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明辨是非荣辱,移风易俗、树立新风,崇尚文明、追求进步,营造了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第六,坚持以分类指导为原则。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在创建目标上区分层次,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经济条件、班子状况、工作基础,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努力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强迫命令,不增加农民负担。在创建工作中体现差别,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引导他们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迈进;经济条件一般的村,引导他们集中力量搞好“三化”建设;经济条件
12、较差的村,引导他们积极行动起来,从不花钱少花钱的事情做起,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坚持在创建上突出特色,从当地实际出发, 6不搞“一刀切”,不搞“齐步走”,不搞形式主义。 第七,坚持以动态管理为手段。把创建文明生态村作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不设定具体的标准,使创建工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标准、不断确立新的目标,永葆生机、永葆活力。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创建工作,不搞达标升级活动,只评选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不搞文明生态村的命名。坚持建立健全创建工作长效机制,形成具有操作性和约束力的管理办法,保证创建成果的巩固、完善和发展。 第八,坚持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县乡党委、政府靠前指挥,深入创建工作第一线,提供
13、具体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健全农村两委班子,以创建工作为重点,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核心,不断提高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坚持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注意选拔党员群众拥护、“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村“两委”班子带头人,成为创建工作的“好当家”。坚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用自身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的信服和支持。 三年的实践证明,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可贵探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载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我们要总结经验,常抓不懈,把创建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大格局不断引向深入。
14、二、抢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机遇,把创建文明生 7态村的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总揽全局、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 我省既是一个沿海省份,又是一个农业大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我省的发展更是一个宝贵的历史性机遇。 第一,它将是一个强势推进的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将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支农强农政策措施,公共财政将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将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将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将向农村辐射,中央强有力的支持将开启广大农村奋力跃起的历史帷幕。这
15、将为我们省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和活力,在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道路上大大地向前迈进。 第二,它将是一个凸显后发优势的机遇。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我省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将长期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还比较薄弱。但我们也要看到,只要我们谋划得当、政策可行,差距就可以成为潜力,就可以成为后发优势,就可以在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中占得先机、实现跨越。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可以科学规划,科学建设,一步领先,迎头赶上,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它将是一个扩大内需的机遇。通过农村发展,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就会扩大内需。建设新农村孕育着巨大的商机。随 8着对农村“多予、少取、放活”
16、方针的实施,国家在财政投入、发展农村产业化、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循环农业和现代流通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的许多政策措施,将大大激活农村消费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水泥、沥青、有色金属、钢铁等建筑材料的需求都将激增,为全省经济带来巨大的拉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必将对全省经济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我们要抓住这个难得历史机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实现河北更快更好发展。 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我省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确立了更高的目标,指出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道路;拓展了更宽广的领域,切实把农村发展引入科学发展
17、的轨道;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使农村发展更好地体现时代的要求、群众的意愿;做出了更强有力的部署,使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各个步骤、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新的制高点上,拓展思路,放宽眼界,锐意创新,把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大格局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必须按照中央“20个字”总要求和省委“16个字”的要求,努力在“新”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 1.着眼新背景。就是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上展开的。 9在新的背景下,谋划、部署和推进农村工作,再不能仅就农村抓农村,几十年的经验
18、证明,就农民抓农村没有前途,就城市抓城市没有前途,必须把农村和城市捆在一起才能有发展。必须坚持城乡统筹的思路,大力推进城乡良性互动战略的实施。就我省来说,着眼新背景,就是要一方面加快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实现城乡互动、共同发展。 2.树立新理念。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各个环节、全部过程。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老百姓盼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老百姓关心什么,我们就解决什么,始终把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挂在心上,放在手
19、上,落实在行动上。我们在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过程中要做到有目标不搞达标,有要求不搞强求,有规律不搞千篇一律。 3.发展新经济。就是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一是要谋划区域经济新布局。明确区域主导产业,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形成区域规模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二是要调整农业生产新结构。要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产品。要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新产品。要优化就业结构,积极拓展农民就业领域。三是要壮大特色产业。要以创建工作为依托,全面实现“一村一品”,紧密结合特色经济,引导农民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10积极发展种植、林果、养殖、旅游等特色
20、产业。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壮大龙头企业,扩展产业规模。要支持一批具有较强优势的特色产业提升层次,延长链条,增强辐射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好生态牌、环境牌,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培育新农民。就是要造就一支有开阔的视野、有文明的素养、有一技之长的专业化农民队伍。要结合农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有针对性的培训农民,增强农民群众的致富能力。要结合劳务经济的发展,大力开展劳动力转岗就业技能培训,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要结合推进农村城镇化、开展自主创业培训。要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等手段,力争使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致富“明白人”,
21、培养一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各级财政要把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支付力度,确保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 5.倡导新风尚。就是要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努力构建和谐农村。要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新风尚。要用先进文化塑造人、引导人、熏陶人、培育人,培育农民群众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积极探索弘扬先进文化的新载体,每个县都要有一台文化大戏,每个村都要建设一个文化长廊,宣扬文明理念,倡树文明新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有形化、具体化。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 11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积极引导
22、农民尊老爱幼、互助友爱、少生快富、丧事简办、婚事新办等新风。 6.建设新环境。就是要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革新生活方式。要集中精力做好五件事情。一是要全面推进沼气化进程,大力推进“一气四改”(改圈、改厨、改厕、改院),推动建池工作广泛普及,既努力使沼气成为稳定可靠的能源,又从源头上解决农村脏乱差,上促养殖业、下带生态农业,在净化环境、方便群众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进一步推进道路硬化。要硬化好村内主街道,有条件的地方要把入户的小街小巷硬化起来,努力做到街街巷巷无土路,彻底改变“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状况。三是抓好农户庭院净化。使村庄、街道的变化延伸到庭院,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四是搞好村
23、庄绿化、美化。发动群众植树造林,推动生态建设,进一步创造“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的优美环境。五是加强新民居建设。要下大决心,村庄建设规划和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建设新民居不要搞攀比,不要大拆大建,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进行改造。 7.拓展新服务。就是针对农民强烈的服务需求,不断探索服务农民群众的新服务模式,不断增强服务能力。邯郸、邢台两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村民自主、自愿、公益的原则,把原来利用率不高的“村衙门”建设成“村民中心”,受到 12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值得各地借鉴。希望有条件的村,积极稳步地建设“村民中心”。要突出服务宗旨,始终
24、坚持“村民中心、服务村民”。要摸清农民需求,把农民群众的需要作为开展服务的第一信号,切实为他们提供文化、卫生、科技、法律、信息、培训、信访等服务,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整合服务资源,利用现有设施,不大兴土木,不加重群众负担。要创新服务手段,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运用行政、市场、社会等手段,为农民提供综合性、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 8.建立新机制。就是要建立一套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推动创建工作长远发展的工作机制。要建立完善高效的领导协调机制。要建立长效推进机制,推动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纳入政策和规划。要建立激励动员机制,通过评选、表彰、宣传等方式,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25、和自觉性,为创建工作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支撑。要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组织经常性的检查、考核、监督,督促各村始终维护创建成果,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调整创建标准,使文明生态村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要建立资源整合机制,通过结对、共建、志愿服务等方式,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创建。 三、狠抓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落实,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去年底,省委六届九次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的决议,提出“推动工作落实,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很强 13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抓落实,既是一种品格、一种作风,也是一种能力。深化和拓展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就要惟实是从,以实为先,把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抓出
26、新的成效。 当前,抓好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落实,要注意研究和把握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软硬兼施”,就是处理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软件建设,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二是要“官民并举”,就是处理好政府主导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的关系。政府要做好规划,制定好政策措施,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和投入;要引导群众发挥好主体作用,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踊跃地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三是要“长短兼顾”,就是处理好长远规划和短期安排的关系。既要有长远规划,科学制定创建工作的美好蓝图,又要有短期安排,着力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四是要
27、“点面结合”,就是要把握好示范带动和全面推进的关系。注意研究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既要选树好典型,搞好示范带动,又要成线连片、全面铺开,整体推进创建工作。五是要“城乡互动”,就是要把握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关系。打破城乡壁垒,推动城乡共同发展,通过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促进农村发展,通过创建工作促进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 按照这一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落实。 第一,抓好责任落实。创建文明生态村是涉及全社会方方面 14面的一项系统工程。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都有责任。要进一步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党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县乡党委主要负
28、责人要作为第一责任人,认真谋划,深入研究,加强督导。各级领导同志要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农村,总结推广经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要进一步落实职能部门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认真履职尽责。特别是农业、科技、财政、建设、交通、水利等与创建工作联系紧密的部门要经常深入下去,开展对口服务,进行具体指导。要进一步落实社会帮建责任。各地要在继续组织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结对帮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广泛发动职工、青年、妇女和各方面志愿者到农村去,到创建工作的第一线去,开展帮建活动。同时,要把更多的民营企业引导到帮建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关注、各方面参与的生动局面
29、。 第二,抓好规划落实。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使创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健全完善规划。以县(市、区)为主体,整合城建、土地和综合经济部门制定好创建工作总体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等。规划要分别提出长期、中期、短期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已经制定规划的,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没有制定的规划的,要抓紧时间制定。要以县为单元细化规划。县级政府要做好县与乡、乡与村 15的规划相互衔接工作,使每个行政村都制定好“三个规划”,“三年、五年、十年”三个步骤和目标都要在规划中体现出来。村庄建设规划,要反映地域特点,体现文
30、化内涵,表现田园风格,避免盲目攀比和单调呆板。各地要结合各地实际,分别编制不同风格的农村民居图集,提供广大农民参考和选择。要保持规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规划的编制,要充分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一经确定,就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第三,抓好资金落实。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资金投入是关键。要多方筹集资金。采取“政府财政补一点、捆绑使用倾斜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集体经济筹一点、农民群众出一点”等办法,积极筹措创建资金。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每年投入数额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通过“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落实到位;在保证支农资金渠道不变、用
31、途不乱的前提下,把农业、交通、科教、文化等部门的涉农资金捆绑起来,优先投入文明生态村建设;省里计划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工作转移支付力度,给予创建工作积极支持,各地也要落实好配套资金。要广泛动员和吸纳社会资金。积极吸引海内外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家、广大民营企业和本地在外创业的“大户”向家乡投资,为建设农村、建设家乡做贡献。对捐资帮建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通过典型宣传、予以冠名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要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各地区要通过市场,盘活村内闲臵 16的资产和土地,对村内闲臵的“四荒地”、房屋、废弃校舍、农用机械等进行招投标或延长承包期限,不断拓展增加集体收入的渠道,为创建工作积累资金。集
32、体收入较差的村,可以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引导直接受益的农民出资或出义务工。 第四,抓好政策落实。执行好、落实好政策,是引导创建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保障。要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惠农政策。在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文化事业、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落实好中央三个“一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的具体要求。要落实目标考核政策。各级党委要将创建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目标,作为创建五好农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和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的重要内容,做到年初有目标,年终有考核,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落实转移支付政策。进一步树立公共财政的观念,认真
33、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落实支农资金捆绑使用政策。要在依法、规范的基础上,制订出集中财力支持创建的具体办法。要落实建设用地管理政策。以治理“空心村”为重点,加强住宅用地管理,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规定进行宅基地审批。公共基础设施和企业项目用地,要充分利用村内空闲地、闲臵宅基地和村外“四荒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农村土地的合理利用。要落实表彰奖励政策。坚持每年评选一 17批创建工作先进村和创建工作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组织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把创建工作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评选内容,把文明生态村创建的成效
34、作为评选的重要标准。 第五,抓好组织落实。创建文明生态村,村党支部、村委会是关键。要把村党支部、村委会建设成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村党支部、村委会是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全省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巩固扩大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改成果,对党员定岗定责,进一步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创建活动中的作用发挥好,推进创建工作上水平、出特色。要结合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真正把热心集体事业、富有进取精神、带领群众致富、熟悉创建工作的优秀党员选进支部班子,特别是要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要把培训农村支部书记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抓紧抓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有关培训机构要制定培训计划,编写专门教材,分期分批地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专题培训,增强村支部书记的创建工作本领,真正成为带头人、领头雁。 同志们,今年是我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干事、创业、为民,全面推进创造文明生态村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第20页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