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01∕T 1113—2022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迷向防控技术规程(杭州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3823 上传时间:2022-04-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01∕T 1113—2022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迷向防控技术规程(杭州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301∕T 1113—2022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迷向防控技术规程(杭州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3301∕T 1113—2022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迷向防控技术规程(杭州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3301∕T 1113—2022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迷向防控技术规程(杭州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3301∕T 1113—2022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迷向防控技术规程(杭州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20CCS B 163301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DB3301/T 11132022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迷向防控技术规程DBDB3301/T 1113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市原种场、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农林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房明华、褚思洁、洪文英、蔡红阳、沃林峰、周光明、邓建宇、刘涛、吴燕君、周国鑫。DB3301/T 111320221梨小食心虫性诱剂

2、迷向防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控技术的防控策略、梨小迷向丝性能、田间应用、预警、应急防治技术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桃、梨果树生产中梨小食心虫的防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2685 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NY/T 2733 梨小食心虫监测性诱芯应用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NY/T 2685、NY/T 273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昆虫性信息素insect sex ph

3、eromone昆虫成虫分泌并向体外释放的、 能引起同种异性个体产生觅偶定向、 求偶交配等生殖行为反应的微量化学信号物质。来源:NY/T 27332015,3.23.2性诱剂sex attractant人工合成的类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物质,对异性成虫具有引诱作用,称为昆虫性引诱剂,简称性诱剂。来源:NY/T 27332015,3.33.3性诱芯sex lure含有适量昆虫性诱剂的载体,使性诱剂可持续、匀速、缓慢的释放,用于引诱靶标异性成虫,结合相应的诱捕装置将引诱来的异性成虫捕获。来源:NY/T 27332015,3.4,有修改3.4梨小食心虫迷向丝disoriented filament of

4、oriental fruit moth含有高浓度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PE材质丝状(管状)载体,只对梨小食心虫同种间异性个体起作用,具有高度专一性,是梨小食心虫的交配干扰装置,以下简称“梨小迷向丝”。3.5梨小食心虫迷向防控mating disruption of oriental fruit mothDB3301/T 111320222通过梨小迷向丝在有限的空间释放高浓度的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 以干扰梨小食心虫个体间的性信息联系,破坏梨小食心虫成虫寻偶化学通讯,减少交配机会,从而达到降低子代虫口密度的防治技术。4防控策略遵循“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植保理念,通过梨小迷向丝田间应用、预警、应急防

5、治为核心的桃、梨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使梨小食心虫的危害程度降到经济阈值以下。梨小食心虫形态特征与危害症状见附录A。5梨小迷向丝性能5.1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组成主要成分为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反-8-十二碳烯乙酸酯、顺-8-十二烯醇等。5.2持效期梨小迷向丝产品有持效期 90d 与 180d 两种, 持效期 90 d 的产品田间可持续释放 2.5 个月3 个月,持效期 180d 的产品田间可持续释放 6 个月。5.3储存方法在4左右环境中冷藏、密封、避光保存,打开包装后尽快使用。6田间应用6.1悬挂时间6.1.1持效期为 180d 的梨小迷向丝产品 1 年悬挂 1 次,在桃、梨初

6、花期前悬挂,宜早不宜迟或可在果园中放置诱捕装置,当诱捕到第一头成虫时立即悬挂。6.1.2持效期为 90d 的梨小迷向丝产品 1 年悬挂 2 次,第 1 次悬挂时间同上,第 2 次悬挂时间为 7 月1 日前后。6.2悬挂密度每 667 每次均匀悬挂约 40 根梨小迷向丝。实际果园内虫口密度较大时,可增加悬挂数量。在整片防治区边缘的 2 排4 排果树上加倍悬挂。6.3悬挂高度及位置悬挂于果树树干中上部通风较好的枝条上,虫口密度高时,树冠上部和下部可同时悬挂。6.4注意事项6.4.1悬挂前佩戴手套,避免交叉污染。6.4.2当年第 2 次悬挂梨小迷向丝时不必摘除原有梨小迷向丝。全年防治结束后,收回梨小

7、迷向丝,按农药废弃物进行处理。7预警DB3301/T 1113202237.1目的有条件或规模较大的果园宜每 0.67 hm21hm2放置一套诱捕装置监测迷向防治效果。虫口密度上升时需启动应急预案,增加其他防治手段。7.2监测诱捕装置诱捕装置由性诱芯、诱捕器、粘板组成。在诱捕器相应位置放置粘板,将性诱芯一枚开口朝外固定在粘板中间位置。每次调查后更换粘板,每月更换 1 次性诱芯。7.3诱捕器悬挂方法将诱捕器悬挂在需要监测的中心区域,距地面约 2m 处。诱捕器均匀分布在果园不同方向。7.4调查方法每 7d 调查 1 次诱蛾量,成虫诱集高峰期每 3d 5d 调查 1 次。8应急防治技术防治指标为田间

8、调查卵果率1或性诱剂监测每天每诱捕器诱集量2头。 虫口密度低于防治指标时,可直接使用梨小迷向丝,虫口密度高于等于防治指标时应结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方法应按照 NY/T 2685 的规定执行。9模式图性诱剂迷向防控梨小食心虫技术模式图见附录 B。DB3301/T 111320224附录A(资料性)梨小食心虫形态特征与危害症状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a molesta Busck)属鳞翅目(Lepidoptera) 小卷峨科(Tortricidae) ,简称“梨小”。A.1 形态特征A.1.1成虫体长 6 mm7 mm, 翅展 12 mm14 mm,

9、体色暗褐色至灰黑色。触角丝状,前翅灰黑色,前缘有 10 组白色较细的沟状斜纹,翅面散生灰白色鳞片,在翅中室端部附近有一明显小白点,近外缘处有 10 余个黑色斑点,足灰褐色,腹部灰褐色。A.1.2卵扁平椭圆形, 直径约为 0.5 mm, 两头稍平,中央凸起,初产时为白色,后逐渐变成淡黄色,中央有一黑点。A.1.3老熟幼虫体长 10 mm13 mm, 全身桃红色,头为褐色,前胸盾不明显,臀板铅黑色,有臀栉 4个7 个。低龄幼虫体白色, 头部、前胸背板为黑色。A.1.4蛹体长 6 mm7 mm,纺锤形,黄褐色。腹部末端有 4 对齿和 4 对沟刺。茧为白色,长椭圆形,长约 10 mm,丝质。A.2 危

10、害症状A.2.1梨小食心虫前期主要在枝条新梢处取食,造成枝梢萎蔫干枯,后期主要在果实内部钻蛀危害,果实蛀孔处易腐烂变黑并逐渐扩大,晚期蛀害果实蛀孔小,稍凹陷,周围青绿色,蛀至果心,果实变形。A.2.2梨小食心虫在桃、梨混栽果园具有转主危害的特点,梨小食心虫首先在桃园蛀梢、蛀果危害,在桃果成熟期时,会逐渐从桃园向梨园转移,继续危害梨果。DB3301/T 111320225附录B(资料性)性诱剂迷向防控梨小食心虫技术模式图性诱剂迷向防控梨小食心虫技术模式图见图.1。梨小迷向丝产品梨小迷向丝产品持效期 90d持效期 180d防治时间防治时间一年悬挂两次,第一次悬挂时间在桃、梨初花期前悬挂,宜早不宜迟

11、或可在果园中放置诱捕装置,当诱捕到第一头成虫时立即悬挂,第二次悬挂时间为 7 月 1 日前后。一年悬挂一次, 在桃、 梨初花期前悬挂,宜早不宜迟或可在果园中放置诱捕装置,当诱捕到第一头成虫时立即悬挂。悬挂方法悬挂方法1.悬挂密度:悬挂每 667 每次均匀悬挂约 40 根梨小迷向丝。实际果园内虫口密度较大时,可增加悬挂数量。在整片防治区边缘的 2 排4 排果树上可加倍悬挂。2. 悬挂高度及位置:悬挂于果树树干中上部通风较好的枝条上,虫口密度高时,建议树冠上部和下部同时悬挂。预警诱捕装置预警诱捕装置有条件或规模较大的果园可每0.67 hm21hm2放置一套诱捕装置监测迷向防治效果。 诱捕装置由性诱

12、芯、诱捕器、粘板组成。在诱捕器相应位置放置粘板,将性诱芯一枚开口朝外固定在粘板中间位置。每次调查后更换粘板,每月更换1次性诱芯。诱捕装置使用诱捕装置使用1.诱捕器悬挂方法:将诱捕器悬挂在需要监测的中心区域,距地面约 2m 处。诱捕器均匀分布在果园不同方向。2. 调查方法:每 7d 调查一次诱蛾量,成虫诱集高峰期每 3d 5d 调查一次。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迷向防控技术注意事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迷向防控技术注意事项:1. 梨小迷向丝需在 4左右环境中冷藏、密封、避光保存,打开包装后尽快使用。2. 悬挂前佩戴手套,避免交叉污染。3. 当年第二次悬挂梨小迷向丝时不必摘除原有梨小迷向丝。全年防治结束后,收回梨小迷向丝,按农药废弃物进行处理。4. 防治指标为田间调查卵果率 1%或性诱剂监测每天每诱捕器诱集量 2 头。虫口密度低于防治指标时,可直接使用梨小迷向丝,虫口密度高于等于防治指标时需结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方法按照 NY/T 2685 的规定执行。图 B.1 性诱剂迷向防控梨小食心虫技术模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林业/苗木/果业/深加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