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扬中市同德中学 八年级地理备课组 校训: 做人 求知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主备人: 包信友 审核人: 审批人: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记住我国领土面积、主要的邻和濒临的海洋。3、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重要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4、说出我国人口特点,理解我国人口政策。运用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5、运用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过程与方法:读图、练习,指图、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习热情。二、教学重点:构建地理知识体系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同组相互检查考试指南P4447例题完成情况。有疑问提出探讨。
2、读图完成导学案。找特殊经、纬线:23.5N 0(赤道) 20W 160E描述我国领土与他们的关系。通过比较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一、位置优越 读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探究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一)、学生活动1、学生相互交流已经了解的中国地理的内容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发表看法3、指导学生完成第三页的活动一(二)、教师总结:1、 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 教师提示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赤道和西经20度、东经160度经线,归纳总结。(1)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2)半球位置-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完成第三页的活动二,了解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并分析这种位置
3、的优越性二、国土辽阔引导学生读图1.4“中国的疆域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1、计算我国的东西距离和南北距离2、记住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国界线和海岸线的长度。3、邻国以及濒临的海洋指导学生完成第5页的活动4、记住领土的四端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我国领土的四端及东西晨昏差异和南北季节差异。最北端- 最南端-最西端- 最东端-东西晨昏差异及原因 读图第四页1.5,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南北季节差异及原因读图第四页1.6,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五、检测反馈1中国位于 (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2.在下图中的国家中,人口最多的是 ( )3.我
4、国领土南北跨的纬度近 ( )A、40度 B、50度 C、60度 D、70度4.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俄罗斯、加拿大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B.与巴西相比,我国气候更炎热C.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D.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海洋性更显著六、课后作业填充图册七、教后感单项选择:1、图中阴影部分能体现我国纬度位置的是( )A 23.5N B23.5N C 23.5N D23.5N2、“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三句话反映了在早春季节我国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结合所学分析造成此差异的原因( )A东西所跨经度广 B距离海
5、洋远近不同 C南北所跨纬度广 D地处海拔高低不同3、某电台要拍摄一部“中国海疆万里行”的风光纪录片,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该摄制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到达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 )A辽宁、广东 B辽宁、海南 C黑龙江、广西 D海南、辽宁4、下面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与我国实际相符的是( )A B C D5、中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A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B提高人口的素质 C实行计划生育 D晚婚、晚育、少生、优生6、下列人口政策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是( )A向山区大量移民 B城市居民大量迁居农村支援建设 C东部居民大量迁居西部 D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公民素质7、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聚居省区简称的连线,正确的是( )A壮族桂 B维吾尔族宁 C傣族湘 D蒙古族藏8、“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这句话说明( )A我国人口增长过快 B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C我国人口数量大 D我国经济发达9、我国东部地区特大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人口增长幅度较大,其原因是( )A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成为城市人口 B我国城市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得不顺利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D城市人口出生率很高10、关于下面三个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密度(2010年)的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内蒙古人口密度最大 B湖南人口稠密 C新疆地广人稀 D三省区中湖南人口密度最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