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管理与领导岗位职责有感(学习心得) 学习现代学校管理与领导岗位职责有感 桦甸六中杨树彬 今天听了XX市教育局干训主任王教授做的报告现代学校管理与领导岗位职责受益很大,感受也很深。 要提升学校生存和发展实力,提升学校层次,首先要立足学校实际一亩地,立足于实际。六中是一个刚并入地方的初高中一贯制的学校,原来因为都是林业局的子弟与林业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工作非常难开展,7月6日教育局为注入新鲜血液,新生调了两位新校长,重新组成领导班子,学校近八百名学生,招生困难教学设备陈旧,教师观念比较杂,市内学校招生又相互挤压,很显然,问题尖锐,处理难度大。 记得7月6日,校长刚上任时说过一句话。一年扭转局
2、面,二年走向正规化,三年成为江东名校,这是我校的办学理念,非常实际而且有可持续性,目标性比较强,一年来,从四位校领导,到各位主任,到教师,到家长,到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共鸣,真正去为这一目标而努力,这就体现出,办学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从招生做起,从校门口做起,从扭转校风、班风做起从抓每一位学生做起,真正把所有思想统一到一起。 一个学校的管理,要把制度化管理和人文化管理统一到一起,学校每个角落都充满人文气息,例如学校考勤的指纹机,原来坏了几次, 后来于校长来校后取消指纹机,这样能让所有老师对领导有一种信任感并且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月可以有半天的事假,这让所有老师对领导有一种互信度。 第四
3、点,学校班级需有一种文化氛围,学校的管理要有一个好的校风班级要有一个好的学风,没有校风没有学风,要想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这种文化氛围,比如,课桌文化,黑板文化,读书角,班务公开栏,心灵悟语等很多方面,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我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我的班级。 第五点,要调动好所有的因素、社会、家长、校领导、主任、教师、学生都是应该调动的因素,做为校领导应该协调好这些因素,这对于我们学校尤为重要,尤其是与林业局的关系协调,这会使很多困难得到解决,收到预想的效果,这对办学会有很大的帮助,这就要求领导要有艺术,要有能力,才能把这一切事情做好。 只有想到,才能做到,做为领导要有理论武装,有丰富思想,要内外兼修
4、,内功,外功都要过硬,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是人本化,人性化,以人为本,基于人的本性,根据人的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发展和提高,首先尊重教师人格,给教师工作时间和空间,体现对人的尊重和信任,一视同仁,给教师心理一种公平感,要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注重加强重视人际沟通,营造一种舒畅的心理环境,使工作成为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发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让教师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领导要为教师架起成长的阶梯,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处理好人本化与制度化的矛盾关系。 做为领导要做到以下几点: 在制定制度过程中充分听取教职工的意见,而不是少数领导的单独决定。制度不宜过细过密,要给教师留下足够的空间,制度中有些内
5、容不要单纯看结果也要看过程,使人在执行中能体现自身价值。制度施行中要让教师能够感受到成功与发展,制度建设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学习生活为出发点,而不是管卡压为出发点。 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理念是灵魂,制度是保障,但制度决不是万能的,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人是其主要活动对象,所以就要发挥人的主要能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管理中辅助以人性化管理,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的因素,才能使各种关系达到和谐,每一位教师都有各自的特点,同时都有各自的优点,怎样把这些才能发挥出来,这就需要调动每个人的积极因素。 做为一名领导者,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身份和位置,摆明位置,明确身份,领会自己的职责,做为领导主要是把
6、握大政方针,明白学校和教育的发展方向,最终做出决策并带领所有教职工去实现工作目标,这其中要求领导者,首先要有领导能力,并有影响力,同时还要有学习力,这训是内外兼修,要想领导别人,首先要求领导懂得教育,擅长业务,能教课会教课,并能胜任班主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领导的感召力,才能有影响力,领导同时要有协调能力,做为一个学校的领导者,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去协调,政治的,经济的,一切问题都需要解决,尤其是社会协调能力,这可能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发展做强做大,但做为领导还必须有公仆意识,服务意识。 纵观中国古代选官用人选才制度,可以看到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并是一个朝代兴衰的关键。夏商周时期,实行世禄功卿
7、制,官位世袭,尽管不是十分严谨,但说明中国古代这种制度已经成熟,秦汉时期出现了按军功受爵,这就打破了原来的世袭制,有利于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封建秩序的稳定,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九品中正制,设置中正官,并把人分为九等,然后选举有德有才的人为孝廉,但此制度却造成了门阀士族制度的形成,造成社会腐败滋生,到了隋代,隋炀帝首创科举制,并历经唐宋逐渐完善,他可以使门第不高的庶族,通过才学参加到官吏队伍之中,此制度并誉为世界上中国第五大发明,但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科举制日益走向极端,四书五经命题,八股取士,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在清末终于废除了,科举制,从历史可以看出,选官的重要,但选官中无不与
8、教育有关,从学在官府到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从汉外儒内法大兴太学,到宋代,学院教育的兴起到新式学堂的出现可以看出,教育不只是为统治者,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领导,培养统治支柱,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是如此,怎样培养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才是最为重要。 一个学校制度是人定的,所以执行中就要体现人性化,体现以人为本,但要有针对性,不能千篇一律,但制度一但形成之后,就必须得执行,而且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不能有令不行,高高挂起,要求教职工做到的,领导必须首先做到,必须做到率先垂范,身体历行,但往往有些学校就是这样,制度做得不能在细,但在执行中却出现总总偏差,问题就出现在领导身上,你说一千句,不如你做一件事,有律 可依,有律必惩,这样才能严于管理,但要一味地严,势必造成教职工的反感,所以又要讲究方法,讲究不是原则的原则,应用得法,运用自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钢柔并列,这样才是一个好校长,学校才能走上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