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33品读《道不尽的论语》有感.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370358 上传时间:2024-12-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3品读《道不尽的论语》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33品读《道不尽的论语》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33品读《道不尽的论语》有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33品读《道不尽的论语》有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33品读《道不尽的论语》有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3品读道不尽的论语有感 品读道不尽的论语有感 XX省陇南市XX县区固城乡初级中学杨伟 与论语邂逅,源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及“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更源于“百日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学生一起读着论语十则,投身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论文的写作以及师生读书活动,我爱上了论语。这样一本好书,它沁人心脾,读着的感觉,如同品尝一壶清冽迷人的美酒,韵味无穷,慰藉心灵。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灿若星河的文化史中,论语无疑是一部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它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经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教育和人们的行

2、为、思想、言语和活动中了。所以,要想对我国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论语实必列为必读书之一。让我们走进论语,也做孔子席前一个安静的学生,跨越这千古的沧桑,去静静谛听孔子的真知灼见,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濯洗,让自己变得清纯、有温度。孔夫子的人生轨迹和智慧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有许多启迪意义。关键要看我们如何汲取这种智慧,来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效率和价值。 近日,有幸读了宿正伯的道不尽的论语这本书,虽不是大彻大悟,但也触动心灵。我发现,论语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1- 的圣贤之言,它与我们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此,我将粗浅地谈谈我读道不尽的论语时所得的体会。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

3、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其内容主要讲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书中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宿正伯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在道不尽的论语这部著作里宿正伯以自己独到的见解为读者指明了读论语读什么,那就是 (一)红尘即正道; (二)天地有大美; (三)人间有正气。接着又阐释了学孔子学什么,那就是 (一)兼容并蓄,推陈出新; (二)因革损益,与时俱进; (三)直抒胸臆,实事求是; (四)躬亲实践,细处着手; (五)襟怀坦荡,

4、自信从容。而在每一部分宿正伯都有精彩的论述。其中有一处论述深深触动了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敬老人,出外要尊重长者,谦虚谨慎且讲求信用,博有爱心且亲近仁者。这些基本功都做好了,可以让他们去学习书本知识。”行有馀力,方以学文。可见,学习具体知识,乃在学习如何做人之后。这二者并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是层次上的不同。在孔子看来,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人,而后才是学习具体的生存技能和书本知识。这样的道理,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什么现代中国的年轻一代中,会有很多人生活 于迷茫、困惑之中,有很多

5、人性格偏激、暴戾,又有很多人面对挫折、失意时无法自我调整、适应,甚而走上堕落、毁灭、报复社会之路。根源就在于教育的方向存在问题。 在每个人漫长的一生中,遭遇、经历、环境都在不停变化,他们所学的知识可能有用武之地,也可能无用武之地,只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得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生活态度令其终生受益。因此,对一个人而言,尽管健康的人格和必要的生存技能都是必需的,但内心的修为、处事的艺术、优秀的品质却应是第一位的。与之相适应,教育亦当以培养健康人格为首要目的。反观我们的现代教育和社会风尚,中小学以升学为目的,大学以出国、就业为目的,就是缺乏以学会做人为目的的教育,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长大后在挫折、失败和残

6、酷的竞争面前又怎能不痛苦、失落呢。稍加诱惑,又怎能不走向腐化堕落呢。所以,学习书本知识,永远都不能是教育的最初出发点。在它之前,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在孔子的时代,学习如何做人,可能就是入孝出悌、谨信仁爱。在今天的时代,除孝悌仁爱之外,爱国、责任、宽容、良知、自信、坚强等,都应是健康人格所具备的。广而言之,品质、修养、道德、境界、处事原则乃至世界观、人生观等诸多方面之进步,在逻辑上,都应当优先于具体的书本知识。 当然,无论家庭还是学校,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绝不可以用“假大空”方式,而是要紧扣人性,深入理解成长困惑和成长需要,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融入孩子的切身体会当中。否则,就会劳而无功、适得其

7、反。 由此,我真正理解了作为教师,应正确认识“教书育人”的本质含义,树立“育人”为先的理念。“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作为教师,为人师表就是为了育人。这方面的言论在论语中比比皆是,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于事而慎于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讷于言而敏于行”、“其身正,不令而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无不对育人者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加以规范,身正才能施教,我们作为教师实在应该好好

8、学习、反省和借鉴。 总之,论语传递出的这样一种温柔的思想力量,正是我们教师在今天这样一个思想大波动时期搞好素质教育的一剂良药,而道不尽的论语正是我们解读论语教育思想的一盏指路明灯。 第二篇:道不尽的论语读后感2011-2012学年春季学期第十三组论语导读期中作业 组号:第十三组 姓名:姜红 学号:201101030104 上课时段:周五第 三、四节 任课教师:王丽云 道不尽的论语读后感 读完道不尽的论语这本书,发现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现实生活,不死板,不教条,处处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和青春的动力,有着丰富的时代体验。它论古时处处不离今日。从国际风云到国内政治,从吴仪访美到金庸小说,凡可以和论语相

9、印证者,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使我受益良多。正如其他人所说的那样,宿正伯的解读文笔简约、文风朴实、行文流畅,没有故作高深,也不流于肤浅,言之成理,持着有故,读来或使人会心一笑,或叫人豁然开朗。确实,它是一部能令浸淫论语多年的长者欣慰的解读,又是一部能引领初涉国学的懵懂青年登堂入室的启蒙读物。 道不尽的论语一书分为三个部分, 一、读论语读什么, 二、学孔子学什么, 三、论语今解。在读论语读什么一章中又分为红尘即正道;天地有大美;人间有正气;论语之不足。在红尘即正道一节中又提到两点内容。第一,夫子有心,予忖度之。它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生死问题,其中,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对人类生活持这样一种态度:人类的一切行

10、为,应当以获取“超越世界”的良好果报为目的。但孔子不同,论语不同。孔子对“超越世界”的态度是“存而不论”,它更注重于“现实世界”。他认为抛开现实问题于不顾,去探索“他界”问题,不是人类所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不难看出,孔子的思想蕴藏着一个很深刻,很重要的价值取向,红尘即正道。第二,红尘分野,担当精神。儒家与其他宗教思想的根本分野就在于如何对待“红尘”,及如何对待俗世生活。其他宗教思想对待“红尘”的态度是遁离,是逃避,是鼓励人们出家或出世。去追求天国,来世的幸福。但是如果人人都脱离尘世生活,那么他们怎么生活呢。人类又要怎样繁衍呢。显而易见,这样的思想是行不通的。儒家则不同,“红尘”才是儒家所集中关

11、注的。孔子认为,只有解决好、处理好红尘中的问题,社会才会进步,人类才能活得真正的幸福。人类的理想社会,不在遥远的天国,而在人世间。做好红尘中的事,乃是人类最堂堂正正的事业。但当起社会发展重任的,正是红尘中的“凡夫俗子”们。所以说:红尘即正道。 红尘即是正道这一价值取向对中国的影响极其深远。首先,它强调了人类行为的主体性和高贵性,使得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精英分子视积极入世,经世济民为理所当然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义不容辞的人生责任。使得中国人在行走天地间时胸怀坦荡、正气浩然。其次,它强调了世俗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使得中国人自古即视享受生命

12、,享受生活为理所当然当然,前提是不违仁,不违忠恕之道,最后儒家思想是关于红尘的思想,是“教义在人间”的学说,所以其是非对错都可以得到证实。避免了因“教义”分歧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是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天地有大美中强调两点内容。第一,是天地至美,生生和谐。正如“红尘即正道”的价值取向曾深刻影响国人生活一样,生生和谐作为一种恒久的,高尚的追求,也始终根植于中国人的心灵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重 要内涵之一。如今,我们若是能够深刻领会生生和谐这样的至美大道,于人则可达观畅怀,去浮躁之气,于国则可和谐共建。另一点则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礼记.中庸中谈到“君子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强调的是“静若处

13、子,动若脱兔”的祥和与极致,而不是世人所错认为的胆小怕事。读论语若能真正领会中庸之道,则可一生受益匪浅。 人间有正气一节中,深刻诠释了人间正气。亦如孔子所说,人间有正气,是不言而喻的。之所以这么说有两点原因,第一,真善美是“天”之禀性,第二。人类自身是有“天良”的。人间有正气主要从两方面说明。从一定程度上说,儒家思想就是关于道德的思想,在这一节中,主要介绍了两点内容,仁义道德,礼义廉耻;人性化倡导真善美。它很好的阐述了“道德”与“人性”,强调如果做到倡导真善美,避免假大空,就会很好的实现道德与人性的同一。 论语有高远的意境,丰富的蕴涵,积极的意义,高超的方法论。在解决道德问题,培养社会主义等方

14、面都可以发挥有益的作用,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如:信仰约束力不足;思维方式太过务实;道德要求太过严苛;权利缺失等。 学孔子学什么一章中提到关于孔子的五点精神,我觉得它们真正突显了孔子在那个时代的灵魂。兼容并蓄,推陈出新;因革报益,与时俱进;直抒胸臆,实事求是;躬亲实践,细处着乎;襟怀坦荡,自信从容。其中的每一点都将孔子的思想精炼凝聚。宿正伯没有以有色眼睛看待孔子及其他的思想,客观评价了孔子的一言一行。再结合现实问题,分析得十分透彻,不仅让我们感知孔子在春秋战国时代的风采,也同样给予了我们关于如何在当今社会生活、生存很大启迪。总而言之,在物欲很流,节奏飞快的社会里,世人的心态越来越浮躁。重新品味一下

15、孔子的做人原则,生活态度,对于我们是十分有益的。 论语今解是本书的重点部分,它虽然不像其它书籍一样有详尽的注释,但宿正伯对于论语的解释却别具一格,虽然仅仅是将论语中的语句翻译过来,但是接下来的讲解确是博古通今,他论古时处处不离今日。从国际风云到国内政治,从吴仪访美到金庸小说,凡可以和论语相印证者,信手拈来,运用自如,让人受益匪浅。 读过道不尽的论语后,我看到了这样一类人,他们因为一贯的勤奋,才能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能坚持手不释卷;因为一贯的善思,才能使他们在繁杂喧嚣的尘世,仍能保持应有的沉静做独立的思考;因为一贯的社会责任,才能使他们在大家都“向钱看”的潮流中不为所惑,仍以国家和民族的前

16、途为重。我也懂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需要像宿正伯这样的青年,需要像他这样怀抱理想、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青年。我想他的著作可以带给大家的应该不仅仅是他所阐释的论语思想,而且是每个人对如何不断完善人类自身的反省精神。我更懂得了,只有入世,只有在红尘中历练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 第三篇:七年级学生品读论语有感七年级学生品读论语有感 本期寄语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它所传递给我的是:一个人怎样循序渐进的修身养德、抵达幸福的路径有很多、快乐的理由不止一个、一个人如何让自己的心灵安稳和快乐、如何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 孩子们也在学习品味论语的过程中

17、有了点滴的感悟、有了提升自己的理由 莫要虚度光阴,把握当下 读论语十二章一则有感 初一八班任思宇 语文课上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其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则让我颇有感悟。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流逝的时间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这显然说的极有哲理,时间从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它是很公平的,对于任何人都是这样的,无论是财富,权力的人、还是贫困、卑微的人,它都不会施舍或是吝啬一分一秒。颜真卿说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今年的我刚上初中,作为一名普通学生,当前最要紧的无非就是学习。说到这儿,不禁有人会发笑,学生当然应该学习,可是我们就该毫无效率地去空学吗。当然不是,因为那样地学习

18、只是在浪费时间,并不会有多大的成效。 正如孔子所说,流逝的时间如流水一样,同样,在我们这样空学时,时间也在一点点流逝的,悄无声息的走着,从不打声招呼,当我们在一抬头,发现已经流失了极多的时间时,再扪心自问,自己学习的成效时,显然,并没学到什么。所以,我们应该把握住时间与任何学习机会,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黄金时期里,千万不可虚度光阴,浪费时间,让最宝贵的时间在我们最美好的年华里白白流失,或是说的更加宽泛些,我们常说,人的一生要有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要碌碌无为虚度一生。人最多就是活那么短暂的几十年,就像朱自清所说:我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有很大价值,而是在这人生

19、旅途中,不断的发掘和创造价值的,人的一生过去了,设若他只是平淡无奇的过了一生,那么相同的,他也只是一个无名小卒的存在;设若他在一生是不断创造价值和为社会做贡献的,那么相同的,它会被人们所传颂,流芳百世,被后人所赞扬,孔子、张骞、梅艳芳从古至今,他们仍在我们的记忆中长存,不被淡忘,牛顿、爱因斯坦、霍金即使他们是异国,可我们却都知晓他们的事迹。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我长吁了一口气,放下了笔,合上了本子,便不禁思考起作为中学生的我生命存在的意义:莫要虚度光阴,把握当下。珍惜时间,便是我最大的生命价值,如果这都做不到,还谈何生命价值和意义。 学习的乐趣 读论语一则有感 初一七班黄子豪 对于学习,了解怎么

20、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我也渐渐地感受到:如果你了解学习,但是学起来不快乐,还不如不学,喜欢学习,你就会学好,但是不如把学习当做乐趣的人。我就是把学习当做乐趣的人,你肯定会觉得我为什么这么确定,但是你如果读了下面的内容,你也会爱上学习。 那一天我正在家里的书架上寻觅,突然我看见一本名叫战国时期的书。我一开始以为没有多大意思,但是越往后看就越有意思,我索性一口气把它全阅读完了,读完后书里面的内容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第二天历史课上,老师要讲战国七雄,问哪位同学知道相关的内容,我一下子大胆而自信的举手。老师给了我这个发言的机会,我于是讲了战国七雄是齐、楚、燕、韩

21、、赵、魏、秦,还有秦国的强盛和秦始皇统一中国等等,老师说我把他要讲的内容全说了。一下课,同学们就围着我让我给他们讲讲战国时期的事情,我很开心、很自豪,我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此更爱阅读课外书了。 学习是快乐的,春秋时期的孔子明确的悟到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道理,圣人早已远逝,而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要抵触学习呢。从小学到初中我喜欢学习,更是把读书、做作业、学任何知识当做我生命中快乐有趣的事去做。 学习时我就像驾着一艘小船,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学习就像一把钥匙,它为我们打开生活中的新希望。 岁月匆匆,青春无价 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感 初一八班雷婕 在我们的

22、一生中有无数个今天,明天,和昨天。每一天都是今天。抓不住今天的人,也就不会感叹失去的昨天,和期待崭新的明天了。 正如孔圣人曾说过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便已经告诉我们:那时间就如同流动的河水一样,日夜不停。不错的。回顾历史,那些科学家、发明家等成功人士,他们不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与拼搏创造出了辉煌的成绩吗。他们正是懂得了抓住时间,不让它白白溜走从而努力学习知识、丰富视野,才取得了成就。 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啊。一个美好的人生,应该是无怨无悔的昨天、充实丰盈的今天,充满希望的明天。我们的一生,细细算来也不过十万多个日子,一回头,四千多个日夜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23、想挽留,可没有什么能留得住时间。 当回想起自己每天的生活学习时,大部分时间是在无知、彷徨与空虚中度过的。与此同时,别人可能学会了弹吉他,说外语与此同时,我不仅想到了有一次:我写完周末的作业就开始无所事事的玩手机,当手机屏幕上弹出这样一句话时,我猛然醒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是啊。韶华易逝,青春无价,岁月匆匆。当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而烦恼时,时间也在不停的溜去。当回过神来,却发现只挥霍了青春,什么都没留下。趁现在,把握机会,燃烧自己的青春,让生命不留遗憾。 光阴的故事 读论语一则有感 初一八班于佳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意为:孔子站在河边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24、。这流传千古的哲人之见,感叹着时间的匆匆。 这句话告诉我,时间是宝贵的,它不会为了任何人而停留,人世间的欢声笑语也留不住它,悲伤痛苦,依然留不住它,一切与它无关,任何事情都阻挡不了它,那匆匆的脚步,日夜不停。它如流水般,永不回头的流动着;如手中的沙,不留意,便会全部消失;如池塘的水一样,不经意便干涸了。时间转瞬即逝,如果不好好把握,那么换来的只有后悔。时间如金子般珍贵,但金子却换不来时间,正如那句名言所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我至今记得,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个坏毛病,每当到了周末,便将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留到周日下午。有一次因作业繁多,自己有贪于玩耍,而时间又不会停滞不

25、前,我在周末没能完成作业,第二天早上也因此被老师狠狠的批评,我后悔至极。后来我吸取这次教训,痛下决心改掉了这个坏毛病,从此做起事来也是事半功倍,非常轻松而愉快。我因此真真切切的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不珍惜时间,虚度光阴,结果只有万分的后悔。 浪费时间极其不好,时间呢,也不会为你而停止前行的脚步,但如果去努力、去珍惜,你会感觉时间在为你而慢下脚步,而你也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收获,这些收获定会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要做乐之者 读论语一则有感 初一七班张曦月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论语中非常脍炙人口的一则名言,大意是说: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

26、以它为快乐的人。 正如孔子所说,我们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对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对于初学者来说,带着兴趣去接触新知识从而去学习掌握,这就是知之者吧。接下来如果我们继续努力,用一颗好学不倦的心去更深层次地学习和面对,把初学时的被动变为主动,那么这个时候是不是就是孔子所说的好之者了呢。我们做到了有兴趣学习,爱学习,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点之后,会不会再产生一种更深更浓的喜爱与探索精神呢。我觉得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一定是乐之者了。 就拿我学扬琴来说吧。六岁那年,我还什么都不懂,便稀里糊涂地被妈妈和老师拉到扬琴面前,用好奇的小手弹出了第一个音符。就是这清脆的一声响,打开了我的好奇心

27、,让我对面前这粗粗细细的琴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带着这一份新奇,日复一日地学习练习,渐渐地从知之者迈向了好知者境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对我所学到的音乐知识的丰富积累,我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便真正地爱上了扬琴的弹奏,我在每一首动听的曲子当中自由徜徉着,去领略不同的人生境界。而扬琴演奏也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我视之为骄傲,并决心努力深造,演奏出更动人心弦的乐曲。 其实,在学习过程中,要想成为乐之者并非难事,只需你用心地去对一件事情表过你的喜爱之情,不要让自己的学习停留在表面,要懂得热爱和钻研。也许你不是最好的,但你一定可以做到更好。只要用心用爱去做,就没有做不到的,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如

28、此。 由衷的希望我们都会成为学习的乐之者。 第四篇:品读水浒传有感品读水浒传有感 书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它好似一条小船,载着我驶向知识的彼岸;书,好似天空的太阳,给予我最温暖的关爱,让我茁壮成长。中国古代,明朝施耐庵写的水浒传,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讲述了一百零八将遭受奸臣的迫害,从而不得不上梁山,落草为寇。而梁山招安,皇帝派他们去攻打劲敌,于是梁山折兵损将,最后只剩下20多人。他们有的被封了官,有的人将云游天下,有的人却继续遭奸臣迫害,最终一百单八将死于非命。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武松。他有一身功夫,一身胆量。看。“武松把左手紧紧的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

29、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把大虫打得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半棒撅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又拿棒橛又打了一回,那大虫气都没了。”一个景阳冈猛虎,却被那武松活活打死,可想而知,武松的武艺高超。 水浒传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解释了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当时的社会,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好汉们空有一腔爱国热血,

30、却败在奸臣的手中。而现在习主席的老虎苍蝇一起打,给我们带来了安宁生活,那些有爱国热血有上进心的哥哥姐姐们也纷纷实现了梦想,为国效力。 当时的皇帝请听信奸臣的话,昏头昏脑的治理国家,结果得以灭亡,不复存在,而现在我们伟大的习主席,将新中国推向新高度: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络等超级工程无一不证明了中国将是世界王者。 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浩瀚无涯,源远流长。其中最具魅力的当属中国的古典小说。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精粹,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典小说是一个民族文化,深沉的积淀,它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囊括了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化的精华,

31、以超越时代的永恒的思想力量,激励着人们对理想和真理的不懈追求以深入持久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培根曾经说过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美。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笛卡尔也说:“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水浒传原著更是让我领悟到了书的魅力。 学校:一实小姓名:五(1)班姓名:陈卓娅辅导老师:马爱珍 第五篇:论语有感论语有感 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华夏文明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和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精神内核,也成为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文化元素,儒家学说博大精深,而作为承载着这种文化精髓的儒家重要经典论语,更是成为历代国人最

32、佳人格、思想、道德的启蒙书之一。论语文字并不多,整本书文字精简达练,一些道理初读起感觉似乎很浅显,但是随着读得深入,不断地回味,方才觉得并不是那么简单,在字里行间无疑都透露着圣人的智慧。 或许即使穷尽毕生精力,我们也无法完全领悟儒学全部的内涵,毕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儒家文化是经过历朝历代的大儒学者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面对这种博大与精深,我们会顿时感觉自己有如沧海之一粟般的渺小,唯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方能领会论语中博大的智慧。我个人觉得,在当前浮躁和焦虑的社会环境下,读论语无疑是最好的一种净化心灵的修身之旅,读论语也无疑是一次与先圣思想交流与对话的难得机会。 初读论语之前,了解论语的一些常识相关

33、背景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我觉得还有必要在读之前首先从整体上把握论语稍微梳理一下它的结构。论语全书共分为二十篇,从第一篇学而篇,一直到最后一篇尧曰篇为止,共凡计四百九十九章。 不同的篇所论述的事情各有其侧重点。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我感觉这一篇可以看成是初读论语的入门篇,主要目的是引导你进入儒学的道德之门,学而篇主要论述的是对儒学基本范畴“为学”、“孝悌”、“仁”、“自省”、“忠”、“义”、“信”等的概括阐述。 第二篇为政篇则在涉及前面一些内容如“为学”、“孝悌”基础上,突出了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在这里,孔子以“众星共北辰”为喻,强调为政者只有广泛推行德政,才能团结群众,为人民所爱戴。在当今的社会下,又

34、有多少为政者腐化堕落,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第三篇八佾篇除了围绕仁、德、孝的主题外,孔子突出对当时社会上礼崩乐坏的现实的忧虑和愤懑,孔子坚持维护周代的礼乐制度,在面对当时鲁国的权臣季氏在庭院里用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八佾”之舞作乐,孔子愤然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不仅在言语上而且将他维护周礼付诸于实践,孔子每次拜谒太庙则必温恭俭让,每事问,当有人认为他既然懂礼为何每事都问,孔子则说,这才是礼啊。在对待礼的态度上,孔子则认为虽然礼是一种形式的东西,但确实一种内在虔诚的表现,因而当子贡打算撤掉祭祀用的活羊时,孔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尔爱其羊,吾爱其礼”,或许有人会认为孔子很虚伪,羊也是生命

35、啊。实际上孔子这种做法,体现他对礼的认识,礼应该是内在情感和外在形式的有机统一,两者应缺一不可。 在第四篇里仁篇里,与前几章类似,仍然围绕德、仁、孝,此外有一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每当人们谈论利与义的辩证关系时,往往会引用这一句话“君 1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义利观反映了孔子心中理想的君子形象:“忠义理智性温仁恭俭让”精神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孔子对义很看重,当然今人在考察这种义利观时,显然显得更加有弹性了,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提出所谓的“鼓励人们追求物质利益,但反对一切向钱看”。 在第十篇先进篇里,主要谈论了孔子诸弟子的行为志向和孔子对他们的看法。在这一篇中,有一章这样叙述大意是指季路问孔子

36、如何侍奉鬼神,孔子显然在生死问题上是有所回避的,这也是儒学的一贯传统,注重现世,对那些虚妄的来世则不重视。因而孔子这样回答季路的问题“未能侍人,焉能侍鬼”,“未知生,焉知死”。显然,孔子这回答十分巧妙,从另一个角度含蓄而又委婉表达了孔子的生死观。在这一篇里从孔子对学生的评价中,有这样的描述“严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从中我们看出严渊应该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之一。尽管,孔子对仁德好学的严渊十分欣赏,但孔子也批评严回的“亦步亦趋”,不肯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孔子认为教学应该相长,学生不应该仅仅是亦步亦趋,应该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另外还有一篇印象也很深,就是第十二篇严渊篇,在这一章孔子集中

37、阐述了他心目中仁的观念。其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如“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等。孔子心中的仁有很多重含义,在与严渊谈到仁孔子指出克己复礼是仁;在与仲弓谈及仁孔子指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也能达到仁;在与脾气暴躁的司马牛谈及仁义,孔子又说“仁者其言也仞”,意思是说话慎重也是一种仁;而在与樊迟论及仁时,孔子又说“爱人”、“知人”能够做到仁者爱人,智者知人,举直错诸枉,才能达到仁。显然,孔子心目中仁是多方面的。 记得学而篇的最后一章是这样一句话子曰。不患人

38、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令人印象深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我们当前这个有些浮躁和物欲横流、同时特别注重人际关系与人际交流的社会。我们时常会陷入这样一种困惑,为什么别人总是不了解我,我也不受到重视,好像所有人对我都很冷淡。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难道人与人的关系就只能是一种利益关系。这种困惑困扰了很多人,我也曾受这种困惑困扰。一次偶然,无意间看到论语中的这句话,顿时感觉到一种无言的震撼,自己仔细想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执著于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能自拔,整日患得患失,闷闷不乐,就像双眼被一片树叶遮住看不到太阳的光辉那样。我们在为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我们的时候,我们真得考虑过他人的感受吗。佛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亦无无缘无故的恨,所有一切都在于你的作为。敞开你的心扉,打开心灵的窗户,霎时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23页 共23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