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劳动保障局干部述职报告.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367299 上传时间:2024-12-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保障局干部述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劳动保障局干部述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保障局干部述职报告 一年来,自己在市劳动保障局党组和分管局长的正确领导下,团结班子其他成员,带领中心全体同志,共同努力,使我市劳动就业取得较好成绩。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我就今年以来的述职如下: 一、明确思路,狠抓重点,市政府为民办首件实事提前完成 根据年初提出就业管理实现城乡统筹的理念,就业服务推进人本服务的理念,就业岗位数量质量并重的理念,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统一的理念,从早抓紧,从严抓实,精心组织,重点推进,业务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较好成绩。 1、今年以来就业中心受部、省、市表彰情况。 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就业宣传优秀单位; 被省劳动保障厅评为全省就业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和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先进单位; 被省工商局评为全省文明市场和样板市场; 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农业和农村先进集体; 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劳动保障先进集体; 被作为全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先进集体和全市党员干部与特困职工家庭结对帮扶先进集体推荐上报。 被省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评为2003-2004年度省级文明单位; 被省巾帼建功领导小组评为省级巾帼建功示范岗; 被市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评为十佳文明示范窗口(正在公示); 被团市委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 2、政府为民办首件实事圆满完成,实现了两个突破。 全市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5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2,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人数1.6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1.33%,“4050”人员实现就业人数0.3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240;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创“十五”新低,比去年末下降了0.2个百分点;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4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7.84,新增劳务输出1.5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51.4。 3、其他就业再就业各项目标提前一个月全面完成。 一是市劳动力市场岗位数量、招聘场次创历史新高。市劳动力市场举办就业招聘会98场,其中专场招聘会24场;进场招聘单位4058家(次),提供就业岗位58260个(次),连续6个季度提供的岗位数高于求职人数。二是再就业优惠政策效应进一步放大。全市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05万本,领取《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有近8000人实现了再就业,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5836人;为136名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62万元;落实社保补贴588.5万元、岗位补贴428.2万元。三是失业保险保障进一步强化。全市参保职工达到39.4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01亿元,失业保险当期结余1899.55万元,累计滚存结余7380.29万元,其中市直当期结余1590.79万元,累计滚存结余5947.17万元。四是培训促进就业和创业的功能进一步发挥。全市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2538人,其中创业培训1391人,通过培训实现创业的达到632人;培训农村劳动力31554人。五是代理进一步提升。新增代理人数7124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8.7,累计代理人数达到27935人。六是南北劳动力交流进一步深化。新增吸纳苏北地区劳务人员2.12万人,两次组织各辖市、区用人单位赴连云港招聘,把招聘会开到XX市的有关乡镇,共吸纳连云港地区劳务人员1.07万人。 二、统筹城乡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展顺利。 一是强化组织发动。在全市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月活动和“春风行动”,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会议,专题部署农村劳动力转移,签订了目标责任状。二是强化转移输出。年初举办了全市联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市委、市政府、市人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赴各招聘点视察,取得较好效果。同时要求每个乡镇举办一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深入开展“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服务、进农户”活动,目前,全市66个乡镇全部举办了招聘会。三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确定今年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年”,召开了培训现场会,规范了培训台帐格式,确认了15家市级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下拨了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 三、服务企业改革,认真做好分流人员的就业和保障 一是做好失业保险金和生活费发放,为破产改制企业失业职工和定补协保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二是做好再就业培训,努力提高破产改制企业失业职工市场就业竞争能力;三是做好职业介绍,为破产改制企业失业职工提供就业岗位;四是提供公益性岗位,扶持破产改制企业失业职工实现再就业;五是努力提供社会保险接续、特殊工种认定、退休手续办理等服务,解除破产改制企业失业职工后顾之忧。由于我们的努力,有力地支持了我市国有企业改革,本人也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先进个人。 四、开展“无双”街道、社区创建活动,帮扶困难群体就业 年初,我们提出用三年的时间把市区10个街道、111个社区全部建成“充分就业街道、社区”,今年社区就业的重点是实现“无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目标。上半年,开展了“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愁、暖千家心”活动,对市区“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出双失业双下岗家庭1688户3312人。通过走访辖区单位找岗位、举办就业招聘引岗位、发展服务实体创岗位和及时上门服务送岗位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就业帮扶,使1688户的3203人实现就业,市区基本实现了“无双下岗双失业人员”家庭的目标。 五、树立就业数量与质量并重的理念,完善政策,强化就业管理 一是建立了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制订下发了《**市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对进城务工和跨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实行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各级公共职介机构免费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二是实行用工登记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了《**市劳动用工登记备案管理实施办法》,第一次从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录用登记备案管理、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登记备案管理、监督检查等几个方面在我市实行了用工管理的就业管理模式,从而规范了企业的用工行为。三是努力强化劳务派遣企业的管理。针对劳务派遣企业管理混乱的现状,草拟了**市劳务派遣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规范劳务派遣企业的运行秩序。与税务部门协商同意,帮助经认定的劳服企业享受到优惠政策,稳定劳务工、季节工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 六、积极争取资金,就业信息网络及“镇镇通”工程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积极争取省厅的支持,加快实施省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运行和组织推广,省厅专门下拨我市220万元专项资金,并争取了市财政80万元配套资金,用于我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经费,目前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已上线运行,功能在街道、社区逐步发挥;同时,利用省厅下拨的62万元“镇镇通”工程补助经费,为全市所有乡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电话等设备,目前,设备已经安装到位,正在进行联网调试。 七、统筹协调、倾力帮扶,促进“三小车”车主就业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整治“三小车”的要求,协调中心有关科室配合京口、润州两区分别举办了4场“三小车”车主就业帮扶招聘会,切实帮扶“三小车”车主就业,共采集适合“三小车”车主特点的就业岗位7000多个(次),帮扶健全人车主就业754人,就业率达到94;实施“一人一策“措施,安置残疾人车主就业158人,残疾人车主基本上得到了安置,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为我局荣获集体二等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人也被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八、树立人本服务理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和市级青年文明号为抓手,大力推进人本服务,注重业务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在市劳动力市场设立了党员咨询服务台、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服务窗口,建立了主任值班制度,为前来办事的群众现场答疑。我中心连续6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8年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2年被评为省级巾帼建功示范岗,被团市委命名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在最近公示的全市创建“十佳文明示范窗口”评比结果中列全市第二名。 九、结合实际,先进性教育特色明显 根据先进性教育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抓好在职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举办了“党员进万家、结对帮扶大型就业招聘会”,认真听取多方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建立了主任与辖市区就业中心结对联系制度和科长与市区街道劳动保障所结对挂钩制度。在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抓好在劳动力市场代保管档案的流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等活动,对6万多份档案进行了整理,建立了流动党员基础台帐,创造性地开展流动党员先进性教育,并代表就业中心党总支在市第二批先进性教育座谈会上介绍了经验。同时,根据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把流动党员支部分设为三个支部,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和市委督导组的高度评价。 十、加强内部管理,推进各项开展 一是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每周召开一次主任碰头会,每月召开一次办公会,每季召开一次中层扩大会议,遇到问题集体研究,协商解决。二是开展中层干部轮岗。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在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下,对中心部分中层干部进行轮岗,调整后的中层干部很快进入角色。通过轮岗,中层干部的开拓性、创造性大为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协作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就业宣传进一步加强。在市级刊物上发表稿件142篇,省级刊物发表稿件24篇;在上出刊《**就业专栏》50期;编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简报》40期,编印《**就业信息》66期。同时,注重网络宣传,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站共登载我市信息29条。 一年来,我本人做了一些,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局党组和分管局长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班子成员相互维护、相互支持的结果,是中心各位科长及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向关心、支持我的上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在今后的中,我决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之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和依靠中心全体同志,竭尽全力做好劳动就业,使我市的就业服务再上新台阶。 实现再就业;五是努力提供社会保险接续、特殊工种认定、退休手续办理等服务,解除破产改制企业失业职工后顾之忧。由于我们的努力,有力地支持了我市国有企业改革,本人也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先进个人。 四、开展“无双”街道、社区创建活动,帮扶困难群体就业 年初,我们提出用三年的时间把市区10个街道、111个社区全部建成“充分就业街道、社区”,今年社区就业的重点是实现“无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目标。上半年,开展了“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愁、暖千家心”活动,对市区“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出双失业双下岗家庭1688户3312人。通过走访辖区单位找岗位、举办就业招聘引岗位、发展服务实体创岗位和及时上门服务送岗位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就业帮扶,使1688户的3203人实现就业,市区基本实现了“无双下岗双失业人员”家庭的目标。 五、树立就业数量与质量并重的理念,完善政策,强化就业管理 一是建立了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制订下发了《**市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对进城务工和跨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实行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各级公共职介机构免费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二是实行用工登记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了《**市劳动用工登记备案管理实施办法》,第一次从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录用登记备案管理、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登记备案管理、监督检查等几个方面在我市实行了用工管理的就业管理模式,从而规范了企业的用工行为。三是努力强化劳务派遣企业的管理。针对劳务派遣企业管理混乱的现状,草拟了**市劳务派遣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规范劳务派遣企业的运行秩序。与税务部门协商同意,帮助经认定的劳服企业享受到优惠政策,稳定劳务工、季节工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 六、积极争取资金,就业信息网络及“镇镇通”工程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积极争取省厅的支持,加快实施省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运行和组织推广,省厅专门下拨我市220万元专项资金,并争取了市财政80万元配套资金,用于我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经费,目前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已上线运行,功能在街道、社区逐步发挥;同时,利用省厅下拨的62万元“镇镇通”工程补助经费,为全市所有乡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电话等设备,目前,设备已经安装到位,正在进行联网调试。 七、统筹协调、倾力帮扶,促进“三小车”车主就业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整治“三小车”的要求,协调中心有关科室配合京口、润州两区分别举办了4场“三小车”车主就业帮扶招聘会,切实帮扶“三小车”车主就业,共采集适合“三小车”车主特点的就业岗位7000多个(次),帮扶健全人车主就业754人,就业率达到94;实施“一人一策“措施,安置残疾人车主就业158人,残疾人车主基本上得到了安置,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为我局荣获集体二等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人也被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八、树立人本服务理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和市级青年文明号为抓手,大力推进人本服务,注重业务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在市劳动力市场设立了党员咨询服务台、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服务窗口,建立了主任值班制度,为前来办事的群众现场答疑。我中心连续6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8年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2年被评为省级巾帼建功示范岗,被团市委命名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在最近公示的全市创建“十佳文明示范窗口”评比结果中列全市第二名。 九、结合实际,先进性教育特色明显 根据先进性教育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抓好在职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举办了“党员进万家、结对帮扶大型就业招聘会”,认真听取多方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建立了主任与辖市区就业中心结对联系制度和科长与市区街道劳动保障所结对挂钩制度。在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抓好在劳动力市场代保管档案的流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等活动,对6万多份档案进行了整理,建立了流动党员基础台帐,创造性地开展流动党员先进性教育,并代表就业中心党总支在市第二批先进性教育座谈会上介绍了经验。同时,根据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把流动党员支部分设为三个支部,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和市委督导组的高度评价。 十、加强内部管理,推进各项开展 一是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每周召开一次主任碰头会,每月召开一次办公会,每季召开一次中层扩大会议,遇到问题集体研究,协商解决。二是开展中层干部轮岗。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在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下,对中心部分中层干部进行轮岗,调整后的中层干部很快进入角色。通过轮岗,中层干部的开拓性、创造性大为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协作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就业宣传进一步加强。在市级刊物上发表稿件142篇,省级刊物发表稿件24篇;在上出刊《**就业专栏》50期;编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简报》40期,编印《**就业信息》66期。同时,注重网络宣传,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站共登载我市信息29条。 一年来,我本人做了一些,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局党组和分管局长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班子成员相互维护、相互支持的结果,是中心各位科长及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向关心、支持我的上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在今后的中,我决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之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和依靠中心全体同志,竭尽全力做好劳动就业,使我市的就业服务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劳动保障局干部述职报告文章标题:劳动保障局干部述职报告 一年来,自己在市劳动保障局党组和分管局长的正确领导下,团结班子其他成员,带领中心全体同志,共同努力,使我市劳动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我就今年以来的工作述职如下: 一、明确工作思路,狠抓重点工作,市政府为民办首件实事提前完成 根据年初提出就业管理 实现城乡统筹的理念,就业服务推进人本服务的理念,就业岗位数量质量并重的理念,就业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统一的理念,从早抓紧,从严抓实,精心组织,重点推进,业务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较好成绩。 1、今年以来就业中心受部、省、市表彰情况。 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就业宣传工作优秀单位; 被省劳动保障厅评为全省就业工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和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先进单位; 被省工商局评为全省文明市场和样板市场; 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集体; 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被作为全省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市党员干部与特困职工家庭结对帮扶先进集体推荐上报。 被省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评为2003-2004年度省级文明单位; 被省巾帼建功领导小组评为省级巾帼建功示范岗; 被市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评为十佳文明示范窗口(正在公示); 被团市委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 2、政府为民办首件实事圆满完成,实现了两个突破。 全市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5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2,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人数1.6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1.33%,“4050”人员实现就业人数0.3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240;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创“十五”新低,比去年末下降了0.2个百分点;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4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7.84,新增劳务输出1.5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51.4。 3、其他就业再就业各项目标提前一个月全面完成。 一是市劳动力市场岗位数量、招聘场次创历史新高。市劳动力市场举办就业招聘会98场,其中专场招聘会24场;进场招聘单位4058家(次),提供就业岗位58260个(次),连续6个季度提供的岗位数高于求职人数。二是再就业优惠政策效应进一步放大。全市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05万本,领取《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有近8000人实现了再就业,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5836人;为136名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62万元;落实社保补贴588.5万元、岗位补贴428.2万元。三是失业保险保障进一步强化。全市参保职工达到39.4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01亿元,失业保险当期结余1899.55万元,累计滚存结余7380.29万元,其中市直当期结余1590.79万元,累计滚存结余5947.17万元。四是培训促进就业和创业的功能进一步发挥。全市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2538人,其中创业培训1391人,通过培训实现创业的达到632人;培训农村劳动力31554人。五是代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新增代理人数7124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8.7,累计代理人数达到27935人。六是南北劳动力交流进一步深化。新增吸纳苏北地区劳务人员2.12万人,两次组织各辖市、区用人单位赴连云港招聘,把招聘会开到XX市的有关乡镇,共吸纳连云港地区劳务人员1.07万人。 二、统筹城乡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强化组织发动。在全市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月活动和“春风行动”,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状。二是强化转移输出。年初举办了全市联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市委、市政府、市人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赴各招聘点视察,取得较好效果。同时要求每个乡镇举办一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深入开展“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服务、进农户”活动,目前,全市66个乡镇全部举办了招聘会。三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确定今年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培训年”,召开了培训工作现场会,规范了培训台帐格式,确认了15家市级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下拨了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 三、服务企业改革,认真做好分流人员的就业和保障工作 一是做好失业保险金和生活费发放工作,为破产改制企业失业职工和定补协保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二是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努力提高破产改制企业失业职工市场就业竞争能力;三是做好职业介绍工作,为破产改制企业失业职工提供就业岗位;四是提供公益性岗位,扶持破产改制企业失业职工实 现再就业;五是努力提供社会保险接续、特殊工种认定、退休手续办理等服务,解除破产改制企业失业职工后顾之忧。由于我们的努力工作,有力地支持了我市国有企业改革,本人也被市政府评为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先进个人。 四、开展“无双”街道、社区创建活动,帮扶困难群体就业 年初,我们提出用三年的时间把市区10个街道、111个 社区全部建成“充分就业街道、社区”,今年社区就业的重点是实现“无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目标。上半年,开展了“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愁、暖千家心”活动,对市区“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出双失业双下岗家庭1688户3312人。通过走访辖区单位找岗位、举办就业招聘引岗位、发展服务实体创岗位和及时上门服务送岗位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就业帮扶工作,使1688户的3203人实现就业,市区基本实现了“无双下岗双失业人员”家庭的目标。 五、树立就业数量与质量并重的理念,完善政策,强化就业管理 一是建立了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制订下发了《**市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对进城务工和跨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实行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各级公共职介机构免费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二是实行用工登记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出台了《**市劳动用工登记备案管理实施办法》,第一次从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录用登记备案管理、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登记备案管理、监督检查等几个方面在我市实行了用工管理的就业管理模式,从而规范了企业的用工行为。三是努力强化劳务派遣企业的管理。针对劳务派遣企业管理混乱的现状,草拟了**市劳务派遣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规范劳务派遣企业的运行秩序。与税务部门协商同意,帮助经认定的劳服企业享受到优惠政策,稳定劳务工、季节工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 六、积极争取资金,就业信息网络及“镇镇通”工程成效明显 今年以来,积极争取省厅的支持,加快实施省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运行和组织推广工作,省厅专门下拨我市220万元专项资金,并争取了市财政80万元配套资金,用于我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经费,目前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已上线运行,功能在街道、社区逐步发挥;同时,利用省厅下拨的62万元“镇镇通”工程补助经费,为全市所有乡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电话等设备,目前,设备已经安装到位,正在进行联网调试。 七、统筹协调、倾力帮扶,促进“三小车”车主就业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整治“三小车”工作的要求,协调中心有关科室配合京口、润州两区分别举办了4场“三小车”车主就业帮扶招聘会,切实帮扶“三小车”车主就业,共采集适合“三小车”车主特点的就业岗位7000多个(次),帮扶健全人车主就业754人,就业率达到94;实施“一人一策“措施,安置残疾人车主就业158人,残疾人车主基本上得到了安置,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任务,为我局荣获集体二等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人也被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八、树立人本服务理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和市级青年文明号为抓手,大力推进人本服务,注重业务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在市劳动力市场设立了党员咨询服务台、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服务窗口,建立了主任值班制度,为前来办事的群众现场答疑。我中心连续6年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8年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2年被评为省级巾帼建功示范岗,被团市委命名为“市级青年文明号”,在最近公示的全市创建“十佳文明示范窗口”评比结果中列全市第二名。 九、结合实际,先进性教育特色明显 根据先进性教育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抓好在职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举办了“党员进万家、结对帮扶大型就业招聘会”,认真听取多方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建立了主任与辖市区就业中心结对联系制度和科长与市区街道劳动保障所结对挂钩制度。在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抓好在劳动力市场代保管档案的流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等活动,对6万多份档案进行了整理,建立了流动党员基础台帐,创造性地开展流动党员先进性教育,并代表就业中心党总支在市第二批先进性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介绍了经验。同时,根据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把流动党员支部分设为三个支部,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和市委督导组的高度评价。 十、加强内部管理,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一是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每周召开一次主任碰头会,每月召开一次办公会,每季召开一次中层扩大会议,遇到问题集体研究,协商解决。二是开展中层干部轮岗。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在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下,对中心部分中层干部进行轮岗,调整后的中层干部很快进入角色。通过轮岗,中层干部的开拓性、创造性大为增强,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协作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三是就业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在市级刊物上发表稿件142篇,省级刊物发表稿件24篇;在上出刊《**就业专栏》50期;编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简报》40期,编印《**就业工作信息》66期。同时,注重网络宣传,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站共登载我市信息29条。 一年来,我本人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局党组和分管局长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班子成员相互维护、相互支持的结果,是中心各位科长及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向关心、支持我工作的上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之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和依靠中心全体同志,竭尽全力做好劳动就业工作,使我市的就业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三篇: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述职报告各位领导: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业务指导下,我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和州、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以不断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行政问责四项制度、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等,理清工作 思路,强化服务意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为促进瑞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予评议。 一、工作情况回顾 (一)就业与再就业工作 1、就业再就业资金使用情况。再就业资金结余136万元,全年共收入22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收入225.8万元利息收入0.2万元),支出194.6万元(其中:支付社会保险补贴139.3万元,支付职业培训补贴3.1万元,支付职介补贴1.1万元,支付公益性岗位补贴42.8万元,支付代理服务费8.3万元,),结余167.4万元。实现了目标任务规定的用好用完就业再就业资金的要求。 2、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截止10月底,成功创业人数90人完成目标任务70人的128.5%;城镇新增就业303人,完成年度下达目标任务指标460人的65.8%;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岗位完成18人,完成年度下达目标任务指标400人的4.5%;开发公益性岗位302人,完成年度下达目标任务指标145人的208.2%;363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完成下达年度目标任务指标200人的181.5%;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00人,完成年度下达目标任务指标400人的125%;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76人,超出年度下达目标任务指标665人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控制在年度下达目标任务指标4%以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53人(其中转出省外56人),完成年度下达目标任务500人的250.6%;建立零就业家庭台帐,常年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小额担保贷款12户,发放贷款金额50万元;贷免扶补小额贷款完成20人,发放贷款金额10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数20人的100%。 3、国家就业与再就业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①认真开展《再就业优惠证》的年检和发证工作。办理《再就业优惠证》2889本,年检1567本;办理《失业证》145本;办理《外国人就业证》13本;办理《农民工手册》135本。通过开展年检工作,了解掌握了持证人员情况,为开展再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认真落实税费减免政策。截止10月底,工商减免工商管理费50.3万元,涉及1116人次;税务减免56.2万元,涉及265人次。税费减免政策的落实,促进了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4、实施“就业援助周”,“春风行动”和“诚信服务”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①就业援助周活动。本着“就业援助你我他,真情相助渡难庆”这一活动主题。1月10日至16日开展了“就业援助周活动”。联合市总工会、市妇联、市残联等部门组织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各用人单位通过举办专场会、现场服务等形式,共帮助102名大中专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成员、城镇新登记失业人员等到民营企业就业。②“春风行动”。1月12日—3月25日,开展以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重点是新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为服务对象的“春风行动系列活动”。开展“劳动保障政策咨询、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周活动、“春风送岗位”活动。发放“春风卡”600多份,送岗下乡86个,组织招聘会2次,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介绍工作52人(其中女性20人)。开展“诚信服务”活动,推荐放心职介,引导进城务工人员到可靠的职业介绍机构求职,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工作,使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③开展“春风行动在瑞丽”系列宣传活动。与新闻媒体联合开展以“春风行动在瑞丽”为主题的系列报道,对“春风行动”的内容和成效进行集中宣传。宣传重点包括:各级政府关于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政府给予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农民工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的承诺和措施;民办职业介绍机构诚信服务的典型事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放心职介服务单位”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及劳动保障部门的投诉电话;对以职介为名的欺骗活动、非法职业中介行为和违法违规等行为进行曝光。 5、开展“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和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根据省、州有关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的要求,XX县区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领导小组于年六月四日在市委召开了启动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团市委、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市个体劳协等承办单位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截止年底,各承办单位共收到创业申请282份,向农信社推荐143份,共有78人办理了贷款手续,贷款金额387万元。(其中我 第四篇:劳动保障局纪检组长述职报告我于2004年4月调入劳动保障局任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并分管劳动监察工作。两年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其它班子成员一道,团结合作,带领劳动保障系统全体人员完满完成劳动保障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开创劳动保障新局面,为和谐**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现将我在任期间的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方面,政治坚定取决于 理论的成熟和思想的统一,在政治上思想上无条件与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调任劳动保障局以来,我刻意花大力气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首先,注重政治基础理论的学习,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报告进行了认真阅读、领会和思考,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人生观,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摆正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关系,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到身体力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行动中去。其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反腐败的有关规定,才能把反腐败各项工作同反腐败工作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协助党组搞好对党员干部进行遵纪守法、反腐倡廉教育,才能做好维护好党纪政纪。每年的纪律教育月按市委的统一部署组织好全体干部进行教育学习。在分管劳动监察的业务学习方面坚持学习促工作,与工作拉动学习相结合,平时留心搜集业务资料,带着问题和困惑组织监察全体人员讨论学习,并制定学习业务知识计划,组织全体监察人员每周集体学习业务知识一次,在工作中虚心向同志们学习,勤商量多请教,在实际工作中为求准确运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 二、廉政方面,作为纪检组长干部,自己必须率先廉洁自律,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所侵蚀,我在各项工作和下企业下基层和文化中始终法定不以权谋私或拿、卡、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已,按规定约束别人的,首先约束自己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搞特殊化。并加强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作用建设,通过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和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学习,积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XX市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以及市十次党代会的精神,确保干部职工队伍在思想上与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上依法行政,廉洁奉公。 三、团结方面,我始终自觉地维护领导班子的围绕统一和集体形象,真诚待人,团结协作,注意维护大局,认真执行党组的决定,自觉维护党组威信,公开场合尤其如此。工作中注意分清职责掌握分寸,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的事决不干预,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也决不推卸,处处以诚相待、友好合作,做到“只补台不拆台”背后决不做小动作维护了班子的团结,在同其它干部的合作中,重视尊重别人,摆正心态力戒指手划脚,遇事不张狂,不搞自由主义,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了要求,多办实事。 四、工作情况,工作中我积极做好党组及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努力做到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不愧对同志给予的支持尊重,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主动地开展好分管的劳动监察工作,自觉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政策法令的实施和政令的畅通,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行政,保障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做到依法依规执法,按程序执法,文明执法,并积极开展专项监察和重点执法,面对日益增多的劳动投诉,我强调抓重点、抓规范,并通过专项执法监察净化环境,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抓好劳动监察案件的查处,发现群体性突发劳资纠纷的事件能即时带领监察人员赶到现场调解处理,积极疏导、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全力以赴做好稳定工作,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了劳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严格要求做好工伤认定职能,每份认定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准确。分管劳动监察工作以来,带领监察人员共处理劳动投诉1000多件,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30多件,查处非法使用童工和严重违反《XX省工资支付条例》企业10多家,有效地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用工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