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风流才子柳三变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367296 上传时间:2024-1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风流才子柳三变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风流才子柳三变练习-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风流才子柳三变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5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思接千载,文章万代,在我国浩瀚的文学长河中,群星荟萃英豪云集。柳永无疑是一位璀璨的、颇具争议的明星,人们对他颇有微词,一直视他为“有才无行”的文人。实际上,我们细读柳永的歌妓词,就会发现:他之所以沉溺勾栏瓦肆,留恋烟花巷陌,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偶失龙头望”“不才明主弃”后的无奈和抗议,对青楼和妓女有着难以言说的尴尬情节。本单元依托人教版教材中柳永的《雨霖铃》和《望海潮》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两个专题进行:专题一,柳永生平及代表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柳永的作品,并结合柳永的经历来研究其作品特点。专题二,柳永的词坛地位及影响。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拓展阅读,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柳永的理解。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柳永的生平经历。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柳永的代表作品。 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 2.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婉约派词人的作品的艺术特色。 3.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P6) 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 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P9) 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P10) 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P19)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柳永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2.柳永作品内容多写青楼歌妓的缘由? 3.柳永在词坛的影响如何? 专题划分 专题一:柳永生平及代表作品 (3课时) 专题二:柳永的文坛地位及影响 (2课时) 专题一 柳永生平及代表作品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柳永的作品,一首是《雨霖铃》,另外一首是《望海潮》。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柳永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复杂的情感以及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柳永生平及代表作品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柳永的生平经历及代表作品。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代表作品。 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5.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婉约派词人作品的艺术特色。 6.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本专题问题设计 柳永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1.柳永命运的转折点在哪里? 2.柳永作品内容? 3.柳永作品怎样体现出他的婉约派词风?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人教版必修四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园地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你所知道的柳永。 2.多媒体展示:柳永的生平经历,尤其关注其命运转折点。 3.自由朗读:理解《雨霖铃》的内容,并初步体会柳永的情感。 4.熟读课文《雨霖铃》,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文章内容可以划分成几个时间段?这些时间段情感的变化是什么? 5.小组探究: (1)本词情、景是怎样巧妙地组合到一起的? (2)本词虚实结合及白描手法的运用 (3)本词是怎样体现出他的婉约派词风的? 6.朗读比赛: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读比赛,深入体会柳永的悲戚之情。 7.背诵比赛: 采取计时赛、小组接龙赛、随机抽取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把古诗文的教学落到实处。 第二课时: 1.初读《望海潮》,体会词人的情怀。 2.小组研讨:分析本词的结构,词人是如何来赞美钱塘的。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只做适当地补充说明。 4.问题探究: (1)分组研讨,比较《雨霖铃》和《望海潮》的写景和抒情的异同点。 (2)有人认为,《望海潮》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求得地方官的召见和赏识,结尾充满了对对方的赞扬甚至奉承,以至于本词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你怎么认为? 5.结合网络资料,个人独立赏析《雨霖铃》,写出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诗歌赏析。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 4.能牢固掌握诗词鉴赏的手法。 5.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