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 科九年级语文 (第 五 册)备课教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情操与高尚情怀,使他们受到鼓舞与启迪。2、通过教学,还应使学生掌握利用事物来描述内心感受的写作技巧,以及用舒缓、朴素的语言从不同侧面表达事物发展(相识、相知、相爱)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 1、理解邓颖超通过几次对海棠花的描述,来表达对周的深切思念。 2、相关的历史背景对于周恩来与邓颖超的革命情操以及革命情怀的沉淀作用。难点: 1、如何用朴素、平实的语言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事物发展的过程(相识、相知、相爱)。2、如何借用其他事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3、一
2、些标点符号的恰到好处的使用技巧。如引号、分号、问号、顿号。教学方法与手段介绍写作背景及两位伟人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再适当的讲授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1先介绍海棠花的有关知识,并展示海棠花的图片,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2介绍海棠花的内在品质,把它和某种品德、精神联系起来。 3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和深学生对伟人的了解。 4请学生朗读课文。 5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本课的感受与心得。学生活动1耐心听讲,观看有关图片,并细心默读课文或朗读课文。2积极思考海棠花所具有的内在品质,思考海棠花与人在品质上的相似之处。3阅读有关周与邓的文章,观
3、看教师展邓颖超的生平事迹,展示相关图片,加 示的有关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其他资料,加深认识。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认真谈心得与体会,接受思想教育。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介绍海棠花的有关知识,包括海棠花的分类(结红海棠、结黄海棠)、开花的时间(秋后)、结果(吃或做成果酱)。 2展示海棠花的图片,让学生从直观上形成印象。若条件允许,尽量多准备些图片,分别把不同种类的海棠花以及海棠花的果实展现出来。 3准备周与邓的图片以及文章、资料,并详细介绍,让学生受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操与情怀的鼓舞与感染,逐步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学生活动1认真听教师介绍有关海棠花的知识,了解海
4、棠花的分类、开花的时间、结果。 2仔细观看教师准备的有关的海棠花的图片,从感性上对海棠花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能了解作者对海棠花所寄托的情感。 3在形成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听教师在课堂上所介绍的关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与邓颖超的事迹,逐步形成理性认识。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 2分析课文,着重指出海棠花所具有的内在品质,把它和某种品德、精神联系起来。(这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 3通过海棠花来引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革命追求与伟大的革命情操、情怀,让学生受到感染、鼓舞和启迪,为他们加深把个人情感与社会发展、民族要求统一起来的认识打下
5、铺垫。此外,对于学生养成谦逊、自重的做人理念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行教育。 4结合上面的分析,设计一些有助学生加深认识,养成做人理念,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活动1配合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真体会教师分析的内容,把海棠花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操联系起来理解。 3通过教师的讲解,认真思考在20世纪初的恶劣历史环境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与邓颖超是如何坚持自己的革命理想和追求,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贡献毕生的热血与精力的,加深认识,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认真、仔细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踊跃回答,加深认识,养成
6、正确的做人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组织活动,交流心得(约 分钟) 教师活动 1点评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表扬或肯定学生的表现。 2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每一个小组自选主题,并公推一名代表到讲台上阐述本组的主要观点。 3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不足。 4布置练习,尤其要求学生就自己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认识写一篇心得或体会。 学生活动1积极就自己的认识参与讨论,并力争代表本小组到讲台阐述本小组讨论的主要观点。 2针对教师的点评,吸取其中对自己有益的成分,对自己思想中的局限争取有新的突破;推选本组代表阐述观点。 3根据教师的点评,改正不足。 4记下教师布置的作业,
7、课后完成。 本节总结 这是一篇在主体构思上托物思人,语言上清新、淡雅、朴实,节奏上舒缓、平和但能表达深厚情感的好文章。文章具有双重意义:从文章本身说,这是一篇美文,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让人为之肃然起敬;从文章之外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有助于广大的青少年读者加深对于把自己的情感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需要统一起来的认识,确立谦逊、自重的做人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后修改板书设计 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 邓颖超 海棠花思念、追忆周恩来回忆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情感升华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追忆性的文字,它由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触发了作者对过去有关人物和事件的深情回忆,把已经逝去的情景再现在我们面前,不仅使我们感受到邓颖超与周恩来两心相照的眷眷深情,也使我们看到他们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文章的结尾一句,作者为什么称周恩来为“同志,战友,伴侣”。学生能理解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所以是“同志”;他们的一生都在为共同的革命理想而艰苦奋斗着,所以是“战友”;他们的婚姻“是两个具有相似出身与相似思想的共产主义革命者的终身结合”,“是具有信念的婚姻”,所以是“伴侣”。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