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孤独症群体动态情绪感知能力的研究进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5919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孤独症群体动态情绪感知能力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孤独症群体动态情绪感知能力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孤独症群体动态情绪感知能力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 0 2 3年4月第4 4卷第2期J OUR NA LO FL I N GNANNO RMA LUN I V E R S I T YA p r2 0 2 3V o l.4 4N o.2收稿日期:2 0 2 3-0 2-1 0基金项目:2 0 2 2年度闽南师范大学校内高级别培育项目(M S G L B 2 0 2 2 0 2 1)作者简介:陈顺森,男,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孤独症群体动态情绪感知能力的研究进展陈顺森1,2,何 颖1(1.闽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漳州3 6 3 0 0 0;2.福建省应用认知与人格重点实验室,福建 漳州3 6

2、3 0 0 0)摘 要:社交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情绪感知缺陷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人际互动时,身体姿态和运动传递出的情绪信息对个体社会信息的获取极为重要。生物运动光点动画能够在剔除无关信息的同时反映人体的运动,通过探究孤独症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对情绪性生物运动光点的感知能够揭示其对动态身体情绪的加工。有关孤独症个体感知生物运动能力研究发现,其对情绪性生物运动感知受损,但现有研究并未深入考虑记忆、知觉、注意等认知机制在不同加工阶段发挥的作用,缺乏理论之间的整合。未来研究应注重考察不同条件下孤独症个体加工情绪性生物运动的模式及机制,进一步整合相关理论,探究更为敏感和准确地反映指标以有效评估症状并制订干

3、预策略。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生物运动;情绪感知中图分类号:B 8 4 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6-4 7 0 2(2 0 2 3)0 2-0 0 7 5-1 3一、引 言孤独症谱系障碍(a u t i s ms p e c t r u md i s-o r d e r s,以下简称为A S D)是一种发生于婴幼儿时期,以持续性社交缺陷、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等为核心症状的广泛性神经系统发育障碍1。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在不同个体间有较大差异,且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症状表现可能发生变化2。目前,国外A S D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 D C)最新的统计资料

4、显示,相比于2 0 1 0年的1比6 8,2 0 2 0年每3 6名儿童中就有一名确认患有A S D,数据形成鲜明对比,在十年间,A S D发病率持续上升。现有研究表明,A S D个体存在普遍的社会认知功能障碍,无法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也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交活动3。A S D个体社交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存在情绪理解方面的缺陷,他们对情绪的识别能力薄弱,无法进一步推断和理解他人和自身情绪,更难以整合社交情境中的情绪信息4。为了进一步探究A S D个体对情绪的加工能力,不同的研究者选取了不同的实验刺激。有研究者将面孔作为情绪的载体,以静态的情绪图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 0 2 3年4月第4 4卷

5、第2期片作为主要的实验材料开展研究,如陈顺森等人使用情绪面孔图片对71 0岁的A S D儿童进行研究,发现A S D儿童对面孔情绪的觉察和加工模式与正常发展(t y p i c a l l yd e v e l-o p i n g,以下简称为T D)儿童类似,但是A S D加工时间更长,并且对面孔内部特征区的注意分配也与T D有所不同5。这表明A S D个体对面孔情绪的加工与T D有所不同,其存在对面孔情绪识别的障碍6。此外,也有一些研究者将肢体作为情绪的载体,使用静态肢体图片作为刺激材料,如任翰林等人使用包含不同情绪类型的肢体图片对A S D儿童的肢体情绪加工能力进行探究,发现A S D儿童

6、对不同情绪类型存在知觉偏好,表现出愤怒优势效应,并且其对情绪肢体的加工模式和对肢体不同部位的加工深度也与T D儿童不同7。这些研究都表明A S D个体存在对情绪加工的缺陷。但是,以 往 研 究 者对A S D个体情绪加工能力的相关研究更多地停留在其对静态情绪,尤其是对静态面孔情绪的加工上,较少涉及A S D个体对动态情绪的加工,关于A S D个体感知动态肢体情绪的研究则更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从他人和环境中获取所需的社会信息,通过感知他人活动或者通过他人的动作表情等推断他人的情绪、意图和想法,从而更好地了解周遭环境,并根据这些社会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做出对应的反馈,这也使得社交活动能够

7、正常进行。面孔和身体作为个体获取社会信息的两个来源,都能够提供情绪信息8。当人与人在近距离接触时可以通过观察他人面孔获取社会信息,但当人与人距离较远看不清面孔或他人在背过身等情况下,个体很难通过面孔提取信息,这时身体信息对个体情绪信息的获取就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9。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身体在个体情绪信息的获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时人们通过身体行为对情绪的感知甚至优于面孔1 0。近几年来,人们出于健康考虑经常使用口罩,这会影响人们对面孔情绪的识别。研究表明,佩戴口罩使得人们对面部表情的识别产生混乱1 1。最近一项研究让人们观看戴口罩或不戴口罩下的面孔情绪,结果表明,相比不戴口罩,人们观看戴口罩的

8、面部表情时,参与者对表情的识别准确率下降,判断的情绪强度比实际更弱,且他们对自己做出的判断更没信心1 2。以往研究表明,A S D个体存在面孔识别障碍,其对面孔的加工较少关注 眼 睛 区 域,更 多 是 通 过 嘴 部 获 取 信息1 3。口罩的使用由于遮挡了嘴部,可能使其更难以从面孔获取信息,所以身体信息可能对其社会信息的获取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广泛地影响其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同时,肢体在传递社会信息时,并非一直处于静态,其对情绪等重要社会信息的传达是通过身体运动表现出来的,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目前极少有研究比较A S D个体对静态和动态身体情绪的加工。相比于静态的呈现,动态下包含更多的动作

9、或运动信息,这些运动信息在个体对情绪的加工中也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当让参与者对静态和动态的情绪性生物运动光点做出反应时,其对情绪强度的判断更多地依靠动态的运动信息而非静态的形式信息1 4。由此,进一步探究动态的运动信息在A S D个体情绪加工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很有必要的。由于生物运动能够很好地反映生物体的运动行为,通过研究个体对生物运动的感知,就能很好地揭示个体对动态肢体信息的加工。综上所述,个体觉察生物体的运动并识别其中所含信息的能力,对其生存和社会互动都至关重要。以往研究证明了A S D个体存在对静态面孔和肢体情绪加工的障碍。进670陈顺森,等/孤独症群体动态情绪感知能力的研究进展一步了解

10、A S D个体对动态肢体运动中所含情绪信息的加工及其模式,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对A S D个体情绪及社交障碍等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制订对其情绪能力干预训练的方案。二、生物运动及其对情绪的传递功能(一)生物运动生物运动(b i o l o g i c a lm o t i o n,以下简称为BM)是指生物体(人类和动物)在空间上的整体性移动行为,如步行、奔跑等1 5。早在1 9 7 3年,瑞典研究员J o h a n s s o n在对视觉感知运动模式的研究中,将动物和人类的运动模式称为生物运动。为了排除颜色和形状等其他信息对生物运动信息的干扰,他设计使用了光点动画技术(p o i n t-l i

11、g h ta n i m a-t i o n s)来产生实验刺激,这种方法将一些信号灯(光点)贴在人体重要的关节处,用光点的移动来代表人体关节的运动,通过记录在黑暗背景下这些光点的移动轨迹得到人体运动的图像(见图1),观察者可以通过观看这些光点的运动来识别相对应人体的运动。研究表明,用1 01 2个这样的光点就可以很好地反映人体运动1 6。尽管后续有研究者运用计算机技术等合成刺激并改进光点动画技术,但光点运动刺激由于其易于创造控制条件,如今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实验方法,也是目前研究BM知觉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发现,人类在生长发育的早期就存在对BM的感知。刚出生2个月的婴儿就可以区分BM和随机

12、运动1 7。35个月大的婴儿能够区分出直立和倒置显示下的动态BM光点1 8。6.5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够处理BM中 的 情 绪 信息,将快 乐 和 愤 怒 的 直 立BM视频与相对应的音频匹配起来1 9。1 02 0个月的婴儿对BM的关注出现情绪偏好,表现为对愤怒和快乐的关注比中性更多,对悲伤的则更少2 0。此外,人们对BM信息的加工非常敏锐,即使当BM刺激呈现时间很短(小于1 0 0 m s)或者将BM光点加工处理后,人们也能够很好地识别1 6。图1 步行和跑步对象的轮廓线(A)及相应的光点序列(B)(来自J o h a n s s o n,1 9 7 3)(二)生物运动对情绪信息的传递功能当使

13、用BM光点来代表人体的运动时,许多社会线索被剔除了,只留下一些光点的运动。即便如此,BM光点本身除了能够提供基本的运动线索之外,还包含着年龄、性别、情绪、意图等社会线索。人们也可以据此推断出有益于社交的社会信息。例如,当给观察者观看成年男性的BM光点时,人们可以据此判断光点代表人体的年龄,观察者们普遍认为相比于年老者,年轻人的BM光点更有力量且显得更快乐2 1。性别信息也可以从BM光点中获取2 2。此外,在人体运动的过程中,相应的情绪信息也通过运动表达出来。有研究者探究了个体对BM中情绪的识别情况,使用包含不同情绪类型和不同强度的单一动态BM光点或静态图片让观察者对情绪做出判断,结果发现,在没

14、有面孔的情况下,观察者仅依靠身体运动就能够很好地识别情绪1 4。当呈现二元交互的BM光点时(光点显示为一对人进行人际互动),观察770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 0 2 3年4月第4 4卷第2期者也能很好地识别出情绪2 3。其实,人们对BM中情绪信息的识别非常敏锐。即使只显示身体某一部位运动(如人们在饮酒和敲击时不同的手臂运动)的BM光点时,人们也可以感知其中的情绪信息2 4。综上可知,BM具有对情绪等社会信息的传递作用,并且人们也能够熟练地加工BM中的情绪信息,由于BM光点本身去除了颜色、形状等无关信息,这也排除了许多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对情绪识别造成影响的因素,这使得BM成为研究人类肢体情绪识别的一

15、个有效方法。三、A S D个体对生物运动加工的相关研究 (一)A S D个体对生物运动加工异常的表现A S D个体对生物运动的加工异常早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出现。人类和其他物种在其生命发展的早期都表现出对BM信息的识别偏好,即对BM信息的加工优于非BM信息。但是最近的研究显示,无论是A S D儿童还是成年人,其对BM信息的偏好并不明显2 5,不仅如此,相比T D个体而言,A S D个体观看刺激(无论是BM还是非BM刺激)的时间更少,首次注视的潜伏期更长,这也进一步反映出其视觉注意力与T D存在差异2 6。之后,随着儿童的生长和发展,T D儿童BM信息知觉的敏感性随之增强,但与之同龄的A S D儿童

16、的发展却较为缓慢,其对BM的加工表现出明显的受损2 7。关于A S D个体识别BM能力的研究所得结论并不一致。有研究认为A S D个体对BM的识别与T D个体一样好2 8。但也有研究表明,A S D个体存在对BM识别方面的障碍,尤其是对情绪和意图等社会信息的识别存在缺陷2 9。A S D个体对情绪性BM识别异常的具体表现为:首先,相较于T D人群,A S D对情绪性BM光点识别准确率低,反应时间长,并且存在对不同情绪类别的识别偏好,相比悲伤和恐惧情绪,成年A S D受试者对愤怒、快乐和厌恶的BM光点识别更不准确3 0。其次,A S D个体识别情绪性BM的加工模式与T D不同。眼动研究发现,A

17、S D成人对BM注视时间很短,并且表现出更多的眼跳,这也许是 导 致 其 对 情 绪 识 别 正 确 率 降 低 的 原因3 1。最后,A S D个体不仅存在感知BM光点情绪方面的异常,而且其情绪感知的质量(对情绪强度的感知、感知情绪的敏感性)也与T D不同3 2。上述这些研究都支持了一种观点,即A S D不仅存在面部情绪识别障碍,其对身体运动所包含情绪的识别也存在缺陷3 3。(二)A S D者生物运动加工异常的影响因素11.刺刺激激材材料料BM光点刺激材料的选择和呈现方式会影响A S D个体对BM的加工。当用全光或光点呈现BM时,观察者对情绪识别的准确率有所不同1 4。当BM光点中包含工具时

18、(如用 杯 子 喝 水)识 别 比 没 有 工 具 更 为 困难3 4。使用偏转的BM刺激作为材料时,偏转角 度 会 影 响 到A S D个 体 对BM的 知觉3 5。此外,A S D能够识别低水平的BM光点刺激(如走路、跑步),但对包含情绪意图等高水平的光点刺激识别异常。BM光点刺激中所含肢体的数量也会影响A S D个体对BM的识别。克鲁格(B.K r g e r)等人采用一元和二元的BM光点作为刺激材料(见图2),发现A S D个体和T D个体对情绪互动视频的评价有所不同3 2。当呈现二元BM刺激时,两个生物体运动的朝向也会影响个体对BM的感知。当参与者观看互相靠近而非870陈顺森,等/孤

19、独症群体动态情绪感知能力的研究进展互相远离的二元BM场景时(见图3),其感知BM的大脑神经活动增强,并且参与者对其的识别也更为准确,研究者认为这种多人场景中交互的视觉空间线索会影响个体对BM的感知3 6。考虑到A S D个体存在社交障碍,对其的眼动研究表明A S D个体对社交场景 或 社 交 元 素 的 注 视 更 少3 7。在 呈 现BM光点刺激时,相比一元光点呈现,这种二元光点刺激面对面呈现的方式仿佛更具社交性。但目前还未有较多研究考虑A S D个体对不同朝向下二元光点运动刺激的感知情况,其对两种情况下BM光点的感知对比尚不明确。图2 二元光点(左)与一元光点(右)生物运动(来自K r g

20、 e re t a l.2 0 1 8)图3 二元面对面朝向(左)和二元背对背朝向(右)(来自B e l l o t e t a l.,2 0 2 1)22.个个体体差差异异A S D个体对BM的加工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A S D个体的智商能够预测其对BM感知的水平3 8。年龄也会影响A S D个体对BM的识别,A S D个体对BM的感知能力随着年龄发展而有所不同,相比儿童,成人对BM的识别表现更好3 9。性别通过影响个体获取信息的来源进而影响个体对BM信息的感知。研究发现女性参与者在判断生物体性别时较多地使用形式信息(静止时即可获得,如反映腰部光点之间的距离),而男性则更多依据运动信息(运动

21、时获得,如腰部移动的距离)4 0。因此即便个体的感知表现结果可能相似,但在个体使用的信息和策略上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A S D和T D个体在加工情绪性BM信息时是否采用不同的策略或其信息来源是否一致仍需进一步验证。此外,个性(如社交焦虑)会影响个体对BM的感知,表现为社交焦虑程度高的个体更易将BM光点感知为面向而非远离观察者4 1。运动经验或专业技能也会影响个体对BM的感知,当让足球运动员和非运动员观看BM光点,判断其中人体的朝向并预测足球的运动轨迹,运动员对其的识别和判断更好4 2。文化也会影响A S D个体对身体情绪的识别,对三个国家(以色列、英国和瑞典)的A S D儿童情绪识别能力进行研

22、究,发现瑞典儿童情绪识别的难度相比其他两个国家更大4 3。33.其其他他因因素素个体对BM的感知也受到各种背景和社会性线索的影响。当用不同颜色(红色、绿色、白色和黄色)呈现具有不同情绪效价的BM光点时,个体对情绪的识别与目标刺激的颜色之间存在关联,红色更有利于对愤怒情绪的识别,绿色有助于对愉快情绪的识别4 4。如果给BM刺激加入深度线索,会帮助个体对BM的知觉4 5。其他一些社会现象或外部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对BM的知觉。性别刻板印象与个体对情绪性BM的识别相互影响。人们大多会认为男人更易愤怒,女人更易悲伤,所以将愤怒970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 0 2 3年4月第4 4卷第2期情绪的表达识别为男性

23、,而将悲伤情绪与女性挂钩4 6。重力也会影响个体对BM的感知,当个体感知到的重力信号与以往经验一致时,其对BM光点的识别速度最快4 7。(三)A S D者生物运动加工异常的原因11.神神经经机机制制目前已经证实人们对BM的感知依赖于许多在不同感知水平上的机制,有研究表明个体对BM信息的加工存在特定的神经机制1 5。A S D个体对BM加工异常的神经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A S D个体在加工BM信息时部分脑区激活异常,外纹状皮层身体区、后颞上沟、梭状回、背外侧前额 叶 和 杏 仁 核 等 脑 区 激 活 小 于T D群体4 8。其次,A S D的神经整合机制存在缺陷。A S D个体对

24、情绪性BM的识别受到行为观察网络(以下简称为AON)的影响,而A S D个体AON的完整性和网络组织属性发生 变 化,网 络 密 度 降 低 导 致 效 率 的 降低4 9。与此同时,有研究表明小脑在个体对情绪性BM的感知中发挥重要作用,A S D个体加工BM时小脑区域和颞上沟之间连通性的降低也会影响A S D个体的信息整合5 0。最后,个体感知BM时激活的大脑区域也是人们 在 观 察 他 人 行 为 时 所 激 活 的 大 脑 区域5 1。镜像神经元系统是与认知功能(包括理解他人动作和情绪)相关的大脑网络。镜像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观察、模仿他人的社会行为。有研究者认为A S D个体在认知等能力

25、上的不足是由于其镜像神经元系统发展的缺陷5 2。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群体对BM加工的大脑机制根据群体特点有所不同,并且可能导致神经网络代偿性重组。相比于T D人群,聋人由于其听觉受损,使得其对信息的加工更多依靠视觉,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聋人感知BM的研究发现,其对BM的加工比T D更快,且加工时间与颞上回双侧激活相关,这也表明聋人对BM识别的大脑网络可能出现跨通道重组5 3。处理社会信息时的大脑活动也在不同性别群体间出现差异,男性和女性在观看BM光点的不同时期其大脑激活程度不同,差异主要集中在右侧脑区。在加工早期,女性右侧顶叶、左右侧颞叶的激活更大,而男性则在后期对右侧额叶和枕叶激活更大5 4。对

26、A S D个体来说,有研究发现A S D和T D成人在观看光点刺激时使用不同的大脑神经区域传递信息,T D成人使用单一网络,而A S D成人使用两个不同的网络5 5。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S D成人使用更多的补偿策略或已建立起代偿性网络组织。22.局局部部 整整体体加加工工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BM光点序列包含了整体信息(各个光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同时还包含局部信息(单个光点的移动轨迹),个体对BM信息的加工包括对整体形状的加工和对局部运动的加工两个方面1 5。有研究者采用行为遗传技术对1 1 7对同性双胞胎进行研究,发现个体对BM局部动态加工和全局构型信息加工两个部分之间存在明显

27、的分离。具体表现为,在处理局部BM信息时,多达5 0%的个体表现差异可以由遗传因素解释,而全局加工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影响5 6。已有许多研究者设计了光点运动的变式以探究整体信息和局部信息对BM识别的影响。如范博克斯特尔等人的研究设计了三个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程度的整体信息加工)以探究整体信息在A S D个体感知BM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涉及更多局部信息和较少整体信息的任务中,高A S D个体并没有表现出识别困难,只有当任务依赖于整体信息时,A S D个体对其的识别受损5 7。这表明A S D080陈顺森,等/孤独症群体动态情绪感知能力的研究进展个体的局部加工能力较好,而整体加工能力较弱。而史蒂

28、文森等人的研究发现,A S D个体完全有能力进行整体加工,局部加工偏好只是A S D个体的一种内隐的知觉加工方式,并不会影响其全局加工5 8。总的来说,现有研究普遍认为A S D个体存在整体加工缺陷,其局部和整体加工能力不平衡5 9。目前关于局部信息和整体信息在A S D个体感知BM中各自发挥的作用尚不清晰。A S D个体对BM的感知异常是否由于其局限于对局部信息的加工而无法将注意力转移到整体的全局信息,进而无法更好地判断肢体所传递的社会信息。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究当要求A S D个体对BM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时,整体形状信息和局部运动信息各自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注意转移过程

29、。33.双双系系统统加加工工模模型型最近,有学者认为之前的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在人类发育的早期阶段存在对BM光点刺激的视觉定向,于是他们基于“面部加工的双过程模型”6 0,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个体对BM光点加工的“双系统模型”。该模型假设个体对BM的加工包括两个系统,第一个系统是“脚步检测器”,用于快速处理身体下方的足部信息,这部分涉及皮质下网络,很早就出现了,是脊柱动物特有的,不太依赖于后天的学习。第二个系统是“身体动作评估器”,用于较为缓慢地处理精细的全局加工,这部分涉及皮层网络,需要注意力的调节,更依赖于后天的学习。该模型补充了之前模型对BM加工的解释,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四

30、、总结与展望(一)考虑不同阶段或群体对生物运动的加工当前对A S D个体感知BM能力的研究更多 是 通 过 改 变 不 同 的 实 验 材 料 以 探 究A S D和T D个体对不同BM的识别情况,这类研究更多停留在表面,较少考虑到实验刺激或设计背后所涉及的其他认知机制的影响。比如理解BM的前提是将BM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这一过程涉及工作记忆。通过调整BM的记忆负荷可以评估BM的难度。有研究者通过改变实验设计或BM光点呈现的动作以调整工作记忆进而改变BM记忆载荷,这也使得个体感知BM的难度得以改变,这些改变都会影响个体对BM的感知6 1。同时,使用不同的BM刺激会影响到个体的知觉,相比于使用有

31、轮廓的人体作为刺激,使用光点代表生物体时个体对生物体的知觉可能更为困难,因为根据知觉的整体性,个体可能需要先将这些点知觉为生物体的某一部分,光点数量会影响个体对BM的知觉程度。二维和三维的BM刺激提供了不同的深度线索也会影响个体对BM的知觉。此外,选择采用一元或二元的BM呈现、增加或减少BM肢体数量会影响到个体的注意。由此可见,个体对BM的加工在不同阶段可能会涉及不同的认知机制,如果能够将个体识别BM的过程进行分解细化,并探究其在不同加工阶段所涉及的认知机制,通过改变BM刺激或实验设计以改变这些认知机制对个体BM识别的影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这些机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个体识别BM的影响,

32、也能更清晰地了解A S D和T D个体对BM的加工差异出现在哪一阶段。此外,不同群体对BM的加工存在差异,人们也可以根据这一点对不同人群进行区分。比如,孤独特质和神经分 裂 症 人 群 对BM识别的神经机制存在差异。孤独特质与神经活动减少有关,主要涉及楔前叶和扣带回中部,而分裂型特质与神经同步性减少有关,主要涉及大脑的额叶中部和下部6 2。未180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 0 2 3年4月第4 4卷第2期来研究应该更多比较不同类型的群体识别BM的差异,以此对不同群体和疾病进行界定和划分,了解群体差异也可以据此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二)理论解释的整合与验证研究者们已从多个角度对A S D个体加

33、工情绪性BM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每种解释都有其创新性和局限性。结合之前研究者们对A S D情绪障碍的相关理论,可以发现其中存 在 的 联 系。如 弱 中 央 统 合 理 论 认 为A S D个体偏向于局部意义的提取,难以将细节整合为有意义的整体。与之类似,研究者提出BM加工中整体 局部双加工理论,并且发现A S D者对BM的加工表现为局部加工能力强于整体加工。两种观点都认为A S D个体对局部信息的处理优于对全局信息的处理。由此,A S D个体对情绪性BM的识别异常也许是因为其无法整合并理解整体信息。根据现有文献来看,局部和整体加工对BM的识别都具有一定作用,局部加工有5 0%与遗传相关,而整

34、体加工则更多受到环境和后天因素的影响。那么A S D个体对整体信息的整合失常可能更多是来源于后天和环境的因素。考虑到A S D个体本身就存在对人脸和社交的回避,这种回避可能也会造成其社会学习和观察模仿等后天经验的缺失,并进一步影响其整体信息的加工,从而导致社交问题的产生。基于这一点,未来研究可以更多地探讨A S D个体对整体信息加工异常的原因及机制。此外,心理理论认为A S D个体理解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存在缺陷,其中,A S D个体在心理理论方面可能存在一个模板化的障碍6 3。在对BM光点的识别中,也有学者使用模板匹配的方法探究全局信息对个体BM识别的作用6 4。在加工BM光点时,模板对

35、A S D个体信息的获取以及反应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未来研究可以通过进一步整理和比较现有理论,发现其中的异同,探究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共通点,并将其进行整合与拓展,形成更为全面和完善的理论体系。(三)教育建议11.渐渐进进式式开开展展情情绪绪识识别别训训练练研究发现,使用图片材料结合回合式教学方法对A S D儿童进行干预,在短期间内能够有 效 提 升A S D儿 童 对 情 绪 图 片 的 识别6 5。由此,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使用包含不同线索信息的各种材料训练A S D对情绪的识别。比如,人们普遍通过面孔或肢体获取情绪信息,但A S D群体存在对头部的回避,更倾向于从身体获取信息,这

36、时可以较多地使用包含肢体的材料让A S D识别。考虑到A S D对社会信息较不敏感,可先使用包含非情绪线索的材料,再到普通的单人情绪材料,进而加入多人交互的情绪场景,利用不同的材料让其练习使用不同的情绪线索,在这个过程中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人物的情绪表情,在此基础上练习A S D个体对情绪的识别和人际互动6 6,循序渐进地帮助A S D者提升情绪识别能力。22.多多组组织织运运用用动动态态教教学学由于A S D对动作的辨别能力并未明显受损5 7,相比静态情绪,生物运动视频中还包含有运动信息,这种运动信息能够帮助A S D个体对情绪等社会信息的识别。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减少使用一些静态的图片材

37、料,而是多使用动态的视频材料作为练习材料。尤其是教师、家长在日常生活和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声情并茂地表达,结合肢体动作和言语信息,训练A S D儿童对情绪的综合理解。33.增增强强情情绪绪信信息息的的工工作作记记忆忆训训练练研究发现,工作记忆训练可以提升A S D280陈顺森,等/孤独症群体动态情绪感知能力的研究进展个体的认知能力6 7。因为个体对BM的加工会受到认知机制的影响,帮助A S D个体提高工作记忆等能力将有益于帮助A S D个体找到更多的情绪加工替代策略,通过对A S D个体认知能力的培养提升其BM加工能力。BM光点代表了人体的运动,并且我们能够对其呈现方式进行控制,如可以设置包含

38、情绪等社会信息的高水平BM或仅反映人体的低水平BM,也可以在BM中加入非社交物理性刺激或社交线索,或者通过调整BM材料中所含的信息线索将知觉、记忆等认知机制包含在内。由此,可以将个体对BM的感知(如个体对BM的注视偏好或敏感性)作为工具以探究A S D的情绪和社会认知等的发展,以便更好地了解A S D个体情绪加工的发展情况。参考文献:1Am e r i c a nP s y c h i a t r i cA s s o c i a t i o n.D i a g n o s t i ca n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m a n u a lo f m e n t a l

39、d i s o r d e r s(5 t he d)J.A r l i n g t o n:Am e r i c a nP s y c h i a t r i cP u b l i s h i n g,2 0 1 3:5 0-5 9.2邓明昱,劳世艳.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研究新进展(D S M-5新标准)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 0 1 6,2 4(4):4 8 1-4 9 0.3 杨道良,陈玄玄,季卫东,等.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生物运动知觉障碍与社会认知功能的关系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 0 2 1,4 8(4):6 0 7-6 1 0.4郭明,刘晓峰.孤独症儿童情绪

40、识别能力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 0 1 8(1 2):3 4-4 1.5陈顺森,白学军,沈德立,等.71 0岁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情绪面孔的觉察与加工J.心理发展与教育,2 0 1 1,2 7(5):4 4 9-4 5 8.6侯婷婷,陈潇,李开云,等.自闭症个体的面孔识别障碍:来自眼动和神经科学技术的证据J.中国特殊教育,2 0 2 0(1 1):4 2-4 8.7任翰林,黄亮,郑玉玮,等.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肢体情绪加工特征:来自眼动的证据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 0 2 1,2 9(1):8-1 3.8MA R T I N E ZL,F A L V E L L OVB,AV I E

41、 Z E RH,e ta l.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o ff a c i a le x p r e s s i o n sa n db o d yl a n g u a g et ot h er a p i dp e r c e p t i o no fd y n a m i ce m o t i o n sJ.C o g n i t i o na n d Em o-t i o n,2 0 1 6,3 0(5):9 3 9-9 5 2.9D E G E L D E RB.Wh yb o d i e sT w e l v er e a s o n sf o ri n

42、c l u d i n gb o d i l ye x p r e s s i o n si na f f e c t i v en e u r o s c i e n c eJ.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T r a n s a c t i o n so ft h eR o y a lS o c i e t yB:B i o l o g i c a lS c i e n c e s,2 0 0 9,3 6 4(1 5 3 5):3 4 7 5-3 4 8 4.1 0W I T KOWE RZ,T R A C YJL.B o d i l yc o m-m u n i c

43、a t i o no f e m o t i o n:E v i d e n c e f o r e x t r a f a-c i a lb e h a v i o r a l e x p r e s s i o n sa n da v a i l a b l ec o d-i n gs y s t e m sJ.Em o t i o nR e v i e w,2 0 1 9,1 1(2):1 8 4-1 9 3.1 1C A R B ONCC.W e a r i n gf a c em a s k ss t r o n g l yc o n f u s e sc o u n t e r p

44、 a r t si n r e a d i n g e m o t i o n sJ.F r o n t i e r s i np s y c h o l o g y,2 0 2 0(1 1):1-8.1 2P A Z HOOH IF,F O R B Y L,K I NG S TON EA.F a c i a lm a s k s a f f e c t e m o t i o nr e c o g n i t i o n i nt h eg e n e r a lp o p u l a t i o na n di n d i v i d u a l sw i t ha u t i s t i

45、 c t r a i t sJ.P l o sO n e,2 0 2 1,1 6(9):1-2 3.1 3郝艳斌,王福兴,谢和平,等.自闭症谱系障碍者的面孔加工特点:眼动研究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 0 1 8,2 6(1):2 6-4 1.1 4AT K I N S ON AP,D I T T R I CH W H,G EM-ME L LAJ,e ta l.Em o t i o np e r c e p t i o nf r o md y n a m i ca n ds t a t i cb o d ye x p r e s s i o n s i np o i n t-l i g h

46、ta n df u l l-l i g h td i s p l a y sJ.P e r c e p t i o n,2 0 0 4,3 3(6):7 1 7-7 4 6.1 5蒋毅,王莉.生物运动加工特异性:整体结构和局部运动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 0 1 1,1 9(3):3 0 1-3 1 1.1 6J OHAN S S ON G.V i s u a lp e r c e p t i o no fb i o-l o g i c a lm o t i o na n da m o d e lf o ri t sa n a l y s i sJ.P e r c e p t i o n&p

47、 s y c h o p h y s i c s,1 9 7 3,1 4(2):2 0 1-2 1 1.380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 0 2 3年4月第4 4卷第2期1 7D IG I O R G I OE,B A R D IL,B U L FH,e ta l.N e w b o r nb a b i e sp r e f e rb i o l o g i c a l-m o t i o nd i s-p l a y sJ.P e r c e p t i o n,2 0 0 7(3 6):8 0 9-8 1 3.1 8B E R T E NTHA L B I,P R O F F I T T D

48、R,C UT T I NGJE.I n f a n ts e n s i t i v i t yt of i g u r a lc o h e r e n c e i nb i o m e c h a n i c a lm o t i o n sJ.J o u r-n a lo fe x p e r i m e n t a lc h i l dp s y c h o l o g y,1 9 8 4,3 7(2):2 1 3-2 3 0.1 9Z I E B E R N,KANGA SA,HO C K A,e ta l.I n f a n t s p e r c e p t i o n o fe

49、 m o t i o nf r o m b o d ym o v e m e n t sJ.C h i l dd e v e l o p m e n t,2 0 1 4,8 5(2):6 7 5-6 8 4.2 0OG R E N M,KA P L AN B,P E NG Y,e ta l.M o t i o no re m o t i o n:I n f a n t sd i s c r i m i n a t ee-m o t i o n a l b i o l o g i c a lm o t i o nb a s e do n l o w-l e v e lv i s u a li n

50、 f o r m a t i o nJ.I n f a n tB e h a v i o r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2 0 1 9(5 7):1-1 1.2 1MONT E P A R E JM,Z E B R OW I T Z-MC A R THURL.I m p r e s s i o n so f p e o p l e c r e a-t e db ya g e-r e l a t e dq u a l i t i e so f t h e i rg a i t sJ.J o u r n a l o fp e r s o n a l i t ya n d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