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供需贴紧一点 幸福更进一步--鄂尔多斯市养老服务调研报告.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5885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需贴紧一点 幸福更进一步--鄂尔多斯市养老服务调研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供需贴紧一点 幸福更进一步--鄂尔多斯市养老服务调研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供需贴紧一点 幸福更进一步--鄂尔多斯市养老服务调研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调研分析 RESEARCH ANALYSIS 47供需贴紧一点 幸福更进一步鄂尔多斯市养老服务调研报告 文/白 敏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益重要且紧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为更好地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文章对全市老年人口特征和养老服务现状及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一、老年人口和养老服务现状(一)鄂尔多斯市老年人口基本情况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人口老龄化呈现四个特点。一是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2020 年,全市 60岁及以上人口 32.4 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的 1

2、5%,老少比为 54.22%,年龄中位数为 38.99 岁。与 2010 年相比,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 6.27 个百分点,老少比增加 11.51 个百分点,年龄中位数增长 4.39 岁。第六、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市在 2010 年刚迈入老年型社会,到 2020 年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二是老龄化发展速度加快。2010-2020 年,全市常住人口总量年均增长率为 1.05%,而 60 岁及以上人口年均增长 6.65%,与 2000-2010 年的 3.32%相比,年均增速提高 2.81 个百分点。预计 2025 年全市 60 岁以上 47 万人。三是高龄老人比例增加。2020 年

3、鄂尔多斯市 60岁及以上有 32.39 万人,其中 60-70 岁低龄老人、70-80 岁中龄老人和 80 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分别有20.16、8.29 和 3.94 万人,分别占总人口 9.36%、3.85%和 1.83%。80 岁及以上高龄人口比 2010 年增加 2.3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 0.83%上升至 1.83%,“七人普”百岁以上老人已达 128 人,远超“六人普”的4 名百岁老人。四是乡村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城镇。2020 年鄂尔多斯市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城镇 19.21 万人,乡村13.19 万人,分别比 2010 年增长 139.32%、46.63%。2020 年鄂尔多

4、斯市乡村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 27.16%,比城镇 60 岁及以上老RESEARCH ANALYSIS RESEARCH ANALYSIS 49简单娱乐等基本服务,康复护理、临时托养、家庭支持、心理疏导、康复辅具租赁等开展较少。专业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还不充分,多数居家老年人享受不到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的上门养老服务。预防保健、特殊护理、康复保健、休闲养生等中高端优质养老服务缺乏,高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三)智慧养老功能有待提升从总体看,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独居关怀、家政预约、健康保障

5、等服务还较为缺乏。统一开发的“鄂尔多斯市智慧养老监督调度系统”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应用场景偏少,很多功能项目还处在试点阶段,集成度不高,供需对接智能程度和群众知晓率不高,可操作性有待提高。智慧养老产品市场尚未成熟,部分社会养老机构正在探索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上门,但设备便利度不够、推广效果不佳,大多数居家老年人对于花钱买养老服务还存在观念不接受、经济不允许等困境。(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待改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地区间、城乡间发展还不平衡,部分因资金不足、居住分散、管理不力等原因或开开停停、或挪作他用,健康可持续运营很难保持。部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因土地指标、用房困难等原因,存在规模小、选址不佳、

6、作用发挥受限等问题,运营压力大、难持续发展。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要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未完全有效落实到位,部分城区虽配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但因产权不清晰、建筑面积小、场地位置差、设施不齐全等原因,建而未用、建而不能用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五)医康养结合瓶颈有待破解医养康养结合的体制机制瓶颈依然存在,卫健、民政、医保工作存在“三张皮”,对医疗护理、康复护理、生活护理尚未作明确界定,如何使用养老服务补助资金、医保基金、医疗卫生资金还存在分歧,政策对接、资源共享不够,不利于医养结合机构建设。现有医保政策还不完善,一些康复项目没有列入医保报销范畴,康复护理、安宁

7、疗护按床日医保支付标准低、周期过短;长期护理险未能全面推开。老年医疗资源紧缺,医养结合没有专项资金补助,医院转型医养结合工作积极性不高。卫健部门开展社区老年医疗服务时较少发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的配套政策暂缺。(六)护理力量短缺依然严峻无论是居家养老服务还是机构养老服务,护理队伍以 40-60 岁为主,都存在数量紧缺、年龄偏大、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已成为养老服务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开设老年护理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较少、招生较难,就业前景狭窄,养老护理员职业认同感差、待遇低,人员招不进、留不住现象明显。(七)老年人支付能力不高、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能力是

8、购买养老服务的基础保证。鄂尔多斯市居民每月养老保险金在 500-600 元/月,2022 年鄂尔多斯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9317 元,月均2443 元,居民平均消费远高于养老金。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养老院可自理老人收费标准每月每间 1000 元,需要陪护的标准每月每间 1500 元,环境较好,但最难入住。低端民营机构低于 2500 元/月,基本是多人间,以维生为主;中高端机构的月均收费可从 2500 横跨至上万元,仅靠居民养老金远不能满足居民养老需要。三、对策和建议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事关民生福祉、社会安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起点,围绕落实“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体系

9、建设系列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举措、创新探索,奋力打造“暖城颐”养金字招牌,努力建成展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重要窗口,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一)紧扣顶层设计,着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抓“十四五”时期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窗口期的挑战和机遇,科学谋划好养老事业发展,科学编制新一轮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将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充分发挥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民政、财政、卫健、住建等部门协同配合,使养老、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专项资源共享、有机衔接、

10、统筹谋划,加快建成兜底保障充分、中端供给优质、高端发展领先的一体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严格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政策执行检查,保障相关规定落地落实。(二)紧靠改革发力,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以改革创新、攻坚破难的精神,逐个破解养老服务中规划、土地、金融、税费、补贴等方面政策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一是加强老龄化应对政策系统性研究,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大社会力量办养老政策供给。二是聚焦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医保、养老、长期护理等有关政策难打通问题,加快推进医保体制机制改革等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结推广“医共体+医养结合”模式,积极争取长期护理险试点,改革推进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

11、基层医疗机构转型老年康RESEARCH ANALYSIS 调研分析50复医院、设置家庭养老床位、改进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等。三是拓宽养老服务投融资渠道,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扶持政策。四是进一步加大财政、公益福彩金用于养老服务力度,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发展养老事业活力。(三)紧贴民生需求,着力优化居家养老设施建设要建立由供求关系为主要依据的建设引导机制,合理布局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农村牧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点位,推进各层次、各类别养老机构和设施错位有序发展。一是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四同步”配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要求,在城镇区、农村牧区、苏木乡镇、嘎查村建设好本地区的养老服务中心(互助幸福院和服务站)。二

12、是着力扩大各类养老机构和康复设施、护理床位供给,健全老年人就医、应急“绿色通道”,满足日益增长的康养需求。完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等级评定和养老服务标准设定,推进养老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三是全面推进适老化改造,兜底性适老化改造要实现能改尽改、愿改尽改。四是积极探索养老服务领域数字化改革思路,在理念、机制、手段、方法等方面精准对标,同步持续推进市、旗、街、居四级智慧养老服务应用平台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信息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数据对接共享。(四)紧抓医康养结合,着力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扩大医养融合型、康养护养型养老机构、养老产业供给。一是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健康评估制度,完善康复

13、护理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医疗卫生、康复护理与养老服务在服务、资源、政策上深度融合。二是支持医院加强老年病科学科建设,支持医疗机构提供“移动式”康复、护理等居家康养服务,打造上下联通、转接有序的多层次康养联合体。三是利用鄂尔多斯生态宜居环境优势、中蒙医药基础优势,着力招引、培育和发展康养旅居养老产业,建设康养小镇、颐养社区等,吸引养老人群旅居养老。四是加快康养项目落地建设运营,大力培育发展老年疗养、老年用品、老年服务、养老地产、老年文化产业、老年护理业、智慧养老等养老系列产业,注重发展老年出行、老年餐饮等多方位养老新消费产业。(五)紧盯队伍建设,着力强化养老服务力量建设把加强养老服务力量建设摆上更

14、重要位置,建立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核心、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提升为辅助的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做到储备一批、培养一批、提升一批。一是建立社会工作者人才引入机制,在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和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壮大护理人才队伍。二是健全并落实入职奖补、特殊岗位津贴制度,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工资水平,落实社会保障待遇,建立科学的职称评价和技能等级评价制度,不断增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岗位匹配度、职业吸引力、事业荣誉感。三是推动成立养老服务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治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鼓励专业化社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等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六)紧系老年生活,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的精彩。老年是人

15、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老年人退休后多数还愿意从事一定的力所能及的劳动,甚至愿意工作到身体健康情况不允许时为止,一方面是由于增加收入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精神上的需要。让老年人口“发挥余热”,从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参与社会发展,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创造有利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环境。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全面掌握老年人才的整体数量、行业分布、层次结构等数据。鼓励有继续劳动能力的老人来领办、创办一批符合社会需要的事业和企业。(七)紧紧围绕人才聚集,改善人口结构从长远来看,着力营造引才、留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吸引外来青壮年人口流入,降低常住人口老龄化水平,从而相对减轻养老负担,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一是通过项目拉动,促进高科技人才跨区流动,实现优化配置;二是吸引人才政策,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丰厚的待遇、良好的生活环境、充分的社会地位等,吸引附近省市优秀人才流入、本地人才回流;三是重视提高人口素质,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等措施,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和资本流入。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