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外文言文-断句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叫断句及断句的作用; 2、能力目标:以课文为载体,并通过典型例题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诵读课外古代诗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二、 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四、 教学过程1、 课前检查复习,背诵文言文出师表2、 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中考文言文的一些考试要求及命题特点,它要求我们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接着来学习课外文言文的一个必考点断句。3、 知识点释
2、析什么是断句?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文章中并无停顿的标志,读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处理停顿,也就是所说的“句读”,这分析停顿的过程叫断句。断句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语义也不同,准确断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意。4、 通过典型例题总结规律(1) 例题一客 问 元 方/ 尊 君 在 不/ 答 曰/ 待 君 久 不 至/ 已 去。规律一:借助对话标志断句练习一:上 问 曰 /如 我 能 将 几 何/ 信 曰/ 陛 下 不 过 能 将 十 万/ 上 曰/ 于 君 何 如/ 曰/ 臣 多 多 而 益 善 耳。(2) 例题二舜 发 于 畎 亩 之 中/ 傅 说 举 于 版 筑 之 间/ 胶 鬲 举 于 鱼
3、盐 之 中/ 管 夷 吾 举 于 士/ 孙 叔 敖 举 于 海/ 百 里 奚 举 于 市。 规律二: 根据专用名词断句练习二: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光 映 书 而 读 之。(3) 例题三嗟 夫/ 予 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何 哉/ 不 以 物 喜/ 不以己悲规律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法练习三:十 室 之 邑/ 必 有 忠 信 如 丘 者 焉/ 不 如 丘 之 好 学 也/ 夫 以 孔 子 之 圣/ 犹 须 好 学。(4) 例题四学 而 时 习 之/ 不 亦 说 乎/ 有 朋 自 远 方 来/ 不 亦 乐 乎/ 人 不 知
4、 而 不 愠/ 不 亦 君 子 乎? 规律四:借助特殊句式断句练习四:呜 呼/ 其 信 然 邪/ 其 梦 邪/ 其 传 之 非 其 真 邪?(5) 例题五虽 我 之 死,有 子 存 焉。子 又 生 孙/ 孙 又 生 子/ 子 又 有 子/ 子 又 有 孙/ 子 子 孙 孙, 无 穷 匮 也。(找顶真,定句读)练习五:名 不 正 则 言 不 顺/ 言 不 顺 则 事 不 成/ 事 不 成 则 礼 乐 不 兴/ 礼 乐 不 兴 则 刑 罚 不 中。(6) 例题六泉 水 激 石/ 泠 泠 作 响/ 好 鸟 相 鸣/ 嘤 嘤 成 韵。蝉 则 千 转 不 穷/ 猿 则 百 叫 无 绝。(据排偶,定句读)
5、练习六:积 善 多 者/ 虽 有 一 恶/ 是 为 过 失/ 未 足 以 亡/ 积 恶 多 者/ 虽 有 一 善/ 是 为 误 中/ 未 足 以 存。规律五: 借助修辞断句法5、 课堂小结6、 实战演练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7、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