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浑源永安寺研究与保护概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4559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浑源永安寺研究与保护概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浑源永安寺研究与保护概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浑源永安寺研究与保护概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浑源永安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内鼓楼北巷,创建于金代,重建于元代初年,明清时期屡有扩建与修缮。该寺坐西北朝东南,现存两进院落,东、西宽52米,南、北深124米,占地面积6450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存有山门、天王殿、传法正宗殿,东、西两侧存有东配殿、西配殿、东垛殿、西垛殿(图1)。寺内现存文物建筑物7座(传法正宗殿为元代建筑,其余均为清代建筑),明清时期壁画305.4平方米,元代、清代碑碣各1方。1986年6月,浑源永安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

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1月,传法正宗殿水陆壁画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历史沿革根据明景泰寰宇通志卷八十一的记载,永安寺的创建年代为金代。寺内保存的元代至元三十一年(1294)神州大永安禅寺铭碑文记载,永安寺曾被一场大火烧毁,但未记载损毁的具体年代,根据资料推测为兴定四年(1220)之前。元朝初年,永安军节度使高定捐资重建永安寺,修建了佛殿、云堂、方丈、府库。至元二十六年(1289),高家族人高仲挥、高琰捐资修建山门。元延祐二年(1315),高定之孙高璞捐建了保存至今的永安寺主殿传法正宗殿。明洪武十六年(1383),永安寺修葺一新,成为州属僧众

3、管理机构的驻所。嘉靖二十二年(1543),山西行都司大同后卫指挥使郭江重新修缮传法正宗殿。顺治五年(1648),浑源城被兵火摧毁,城内殿舍大部被毁,永安寺内有部分殿宇损毁。康熙初【作者简介】简莉,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建筑、彩塑、壁画保护研究。浑源永安寺研究与保护概述摘要:浑源永安寺创建于金代,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文物建筑物7座,明清壁画305.4平方米,元代、清代碑碣各1方。永安寺是集儒、释、道及丰富民俗信仰与文化内涵于一体的综合性古代寺庙历史文化遗产。文章介绍了浑源永安寺的历史及文物概况,并阐述了其价值、研究及保护历程,以期为以后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关

4、键词:元代建筑;巨幅水陆壁画;价值阐释;保护历程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3.13.009简莉(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12)图1永安寺总平面图(吴锐提供)034Vol.256【文物保护】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年,当地人士捐金修缮永安寺k,之后又于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四次进行修缮l。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浑源州志卷一第六页图示,那时永安寺中轴线由南至北依次建有牌坊,山门,东、西腋门与八字影壁、天王殿及倒座戏台、传法正宗殿、铁佛殿,东、西两侧分别建有钟鼓楼,东、西配殿,东、西垛殿。民国末年,寺

5、前牌坊和三进院(铁佛寺)建筑物被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被城关二小、县剧团占用,1980年起由浑源县文物管理所负责保护管理。1998年至2000年国家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拨专款对传法正宗殿、山门、天王殿进行了修缮。2文物概况永安寺主要文物遗存有中轴线上山门、天王殿、传法正宗殿及东、西两侧配殿、垛殿。山门面宽五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式屋顶,开列三门,正中门面高大,两旁各有一砖雕拱门。天王殿面宽五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式屋顶,青灰筒板瓦布顶。东西配殿面宽七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顶,青灰筒瓦盖顶。东、西垛殿各三间,硬山顶,青灰筒板瓦布顶。传法正宗殿为元延祐二年(1315)原构,殿内满堂水陆画、建筑

6、彩画及殿顶五彩琉璃均保存完好。传法正宗殿为单檐庑殿顶建筑,殿身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梁架为六架椽屋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四椽栿前端伸至斗拱之上截成方形,后端插于金柱之上。大殿由16根檐柱与4根金柱组成,柱顶卷杀,殿内施减柱造,当心间顶部设天宫楼阁式藻井(藻井顶部为八角形,中心为井底盖板,两层斗拱叠置承托;中层为天宫楼阁下加斗拱承托,底层又施以斗拱),其余部位为彻上露明造。斗拱分布于四面檐柱之上,一周共设34朵,补间斗拱除明间为2朵外,其余皆为1朵。斗拱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里转双抄计心造做法,昂为琴面昂,并有假华头子,瓜子慢拱均为隐刻,耍头为蚂蚱头,稍间转角铺作与补间铺作做成鸳鸯交首拱,整体形状

7、简洁古雅,保留了元代斗拱的基本特点。瓦顶筒板布瓦覆盖,前坡为黄琉璃筒瓦,山面及后坡为黄、绿、蓝琉璃筒瓦杂色相间,正脊施脊筒子,端设大吻,中央置宝刹;戗脊端设戗兽,岔脊端坐仙人,其后立走兽3枚。殿身除前檐明间及两次间设隔扇门、后檐明间设板门外,其余部位均砌造檐墙。传法正宗殿殿内四壁满布巨幅工笔重彩壁画。后檐墙内壁绘制十大明王,前檐墙内壁绘水陆神王图。东壁和东南壁的壁画上层是天界四方天王和日、月、金、木、水、火、土诸星君像;中层是天干、地支、二十八宿及北斗诸星君像;下层是人间帝王宫妃、文武百官、黎民百姓、僧尼道姑以及贤儒烈女、孝子贤孙等人像。西壁和西南壁的壁画上层是五岳圣帝、四海龙王及五湖百川和风

8、、雨、雷、电诸龙神像;中层是十殿阎君及地府诸官像;下层是十八层地狱及人间的六鬼神像。3价值阐释永安寺创建于金代,800多年来由创建之初单一的佛教寺院逐渐发展成为集儒、释、道“三教合一”及丰富民俗信仰与文化内涵于一体的综合性古代寺庙历史文化遗产,积淀了当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观念和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传法正宗殿内的满堂水陆画更于2014年11月11日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永安寺传法正宗殿虽历经多次维修保护,但仍然完整地保存了其原有结构形制、建筑风貌、材料工艺和别具特色的营造技法,是研究我国晋北地区早期木构建筑技术史的重要经典实例,在我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史证价值。

9、永安寺建筑布局具有明晰的序列节奏韵律,空间格局合理,主从关系有序,建筑形式丰富,其井然有序的院落空间和动线关系体现了独特的寺庙建筑组群艺术美感和文化场所精神。传法正宗殿内壁现存的巨幅水陆画,画面完整,规模恢宏,内容丰富,画技高超,是国内现存水陆壁画中的精品,堪称佛教美术史上的稀世珍宝。传法正宗殿内元代天宫楼阁式藻井、满堂精美梁栿彩画、清代五彩琉璃脊饰以及外墙镶刻的“法相”“庄严”和“虎啸龙吟”大字,均构图精美、工艺精湛,颇具特色。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大木作减柱造法、梭柱造法、小木作上昂造法、庑殿顶假错推山造法及隐刻梭状翼行拱等独特的营造技艺。永安寺俗称“大寺”,圆觉寺俗称“小寺”,这两座创建于金代

10、的古老寺院的西北侧自古就有“阔可二十余亩”的金鱼池历史园0352023.7(上)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TO CULTURAL RELICS文物鉴定与鉴赏林景观与之相伴,明清以来更是“建阁亭、植杨柳、建木石桥梁”,成为浑源古城的风景园林胜地,其中尤以“恒峰倒影”“虹桥卧波”“金鱼跃浪”“绿柳环池”四景最为知名,是历代文人雅士赋诗题咏的宝地,更是研究晋北地区古代寺庙选址与寺庙古典园林历史所不可或缺的史料。永安寺是千百年来浑源古城及周边地区广大民众每逢岁时节令举行庙会活动来感恩过往、乞求福报、憧憬未来的重要公共文化场所,是承载古老祭祀文化和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文

11、化遗产,现今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重要历史文化游览研学胜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4研究综述对永安寺的保护研究工作始于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化部文物局首次组织的大规模文物勘查团队雁北文物勘查团对雁北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宿白撰写的浑源古建筑调查简报m载于调查结束后发表的雁北文物勘查团报告中。该简报是最早对永安寺做记录研究的论文,宿先生详细调查了永安寺历史沿革涉及的相关县志、碑文等信息,重点梳理出自金代创建、元初重建、明清屡次修建的完整沿革脉络;通过对传法正宗殿木结构形制分析比对,确认其为元延祐年间的遗构;同时对寺名变更、格局演变、殿宇形制、遗存现状等问

12、题也做了详细记录与研究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永安寺的研究主要是从传法正宗殿内水陆壁画的绘制年代、艺术特色等方面开展的。对永安寺壁画创作年代的研究有两种结论:一为明代作品,二为清代作品,但学界并无定论。如俞剑华认为永安寺壁画“可能是明代创作,清代重修的”n;柴泽俊认为“虽然未觅得画师和年款题记,但依其题材、风格和人物造型来判断,应是明代作品”o;赵明荣从供养人和服饰纹样两个角度分析永安寺壁画绘制年代,得出结论“现存永安寺壁画绘制于清朝乾隆年间,它未经后人重描,为乾隆时期的原作”p;王帅从永安寺壁画中的男性头冠入手进行分析,如冕冠、凤翅盔、幞头、乌纱帽、纯阳巾、通天冠的形状样式、颜色材质、

13、流行时代等方面展开研究,并与同时期、同地域、同类型的寺观壁画内容进行比对,认为“永安寺壁画极有可能也于明代所绘”q;刘栋通过对现存碑刻及前人调查成果的整理,得出结论“永安寺水陆壁画应为明清共作,以清朝为主”r。另有余嘉乐、代瑞雪从壁画内容、神像解读和艺术价值特色等方面对永安寺壁画进行过较为深入的解读s。永安寺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吴锐、壁画彩画保护修缮工程技术负责人郑军发表了两篇从保护修缮技术与保护工程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的论文。其中一篇文章记录了传法正宗殿整体变形情况及其基础做法探查结果,在论证整体置换法、中心挤密法、周边围固法三种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与优缺点基础上,得出最终的优化方案

14、小直径密排灰土侧围桩加固补强技术方案,以此方案对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基础的下沉变形问题实施维修保护t;另外一篇文章记录分析了传法正宗殿壁画、彩画保存现状与病害成因,对壁画、彩画保护修缮工程的工作规范与工作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对于“结构纠偏不落架,墙体修复不揭画”“壁画、彩画材料的机理分析及其选择”等技术内容进行理论思考与对策分析u。5保护历程因年久失修,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天王殿、山门等文物建筑残损险情严重,寺院及周边环境破坏严重,文物管理用房、游客接待用房及安防、消防、水电等基础设施缺失,严重影响了永安寺保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永安寺的保护修缮工程先后持续近20年,大致

15、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与大同市文物局、浑源县文物局共同组织技术力量开展现状勘察测绘与修缮设计方案编制工作,并实施了局部抢险加固工程;第二阶段为1998年至2004年,国家文物局与山西省文物局共同拨款314万元、浑源县人民政府自筹经费75.79万元,对永安寺开展全面修缮、基础设施建设及内外环境整治工程,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派遣技术组完成现状补充勘察、修缮设计方案优化及保护修缮工程施工等系列任务。具体实施的保护修缮项目为:1999年7月2000年12月,对传法正宗殿实施局部落架大修、构架036Vol.256【文物保护】Cultural R

16、elics Protection打牮拨正、斗拱补配维修、台基月台与建筑基础加固补强、屋顶琉璃脊饰补配修复、木雕凿井修复、拱眼壁画整体拆卸修复等保护内容;2001年6月2002年10月,对传法正宗殿殿内水陆壁画、建筑彩画及拱眼壁画实施原位清污去尘与保护维修,治理起甲、龟裂、脱落、划伤、污染等病害;2002年3月2002年12月,对天王殿及倒座戏台、山门实施保护修缮,完成院落铺墁及消防设施建设工程;2003年4月2003年11月,对东、西配殿,东、西垛殿,寺院围墙实施保护修缮;2004年4月2004年11月,实施保护管理用房建设及内外环境改造工程。永安寺保护修缮工程实施过程中涉及技术问题多、难度大

17、,技术组通过多学科多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攻关,取得了“元代传法正宗殿碎石瓦碴基础工程做法”“灰土挤密桩加固技术”“大木结构纠偏不落架,墙体修复不揭画综合修缮技术”“元代建筑庑殿顶正脊推山时假厝暗腔设置技术做法”等多项文物建筑考古新发现及文物保护工程技术创新成果,并总结出若干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与实施经验做法。永安寺保护修缮工程可称为文物保护修缮与技术总结研究相结合实施的典型范例。6结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一代代文物工作者与研究学者围绕浑源永安寺开展保护和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和若干成果。随着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的内涵与手段不断提升更迭,采取科学理念对永安寺进行更多层面、更深层次的保护研究仍将

18、继续,运用科技力量对永安寺进行全息记录及展示利用等方面的工作也必将有序开展。(致谢: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原副所长吴锐先生对本文撰写提供了无私帮助,谨此致谢并纪念吴先生!)注释山西达志古建筑保护设计研究院编制,永安寺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2021年3月10日批准。明景泰寰宇通志卷八十一:“永安寺,浑源州治东北,金建。”元至元神州大永安禅寺铭:“神州永安寺者,古之道场。经烽火后,僧亡寺废。”元至元神州大永安禅寺铭:“有本郡高君永安居士,其子仲栋乐善居士敬三宝大修伽蓝时,实高君之力也时闻燕京归云大宗师退居竹林乃驰疏敬请,师欣然而来,驻锡不数年,创建佛殿、云堂、方丈、府库,轮奂一新,成大丛林”元至元神

19、州大永安禅寺铭:“至元己丑(二十六年),永安虚席,寺门执事,谋于州执节高仲挥、宣武将军高琰,闻保德州承天寺云溪嗣法西庵公长老,归云重孙也,有德宗师,驰疏邀之,师诺然来居不再年创建大解脱门五楹,次年遇大坛越宣差人都鲁,经过神州,感师之德,闻叙藏经之缘,遂捐已财宝钞五千,以充经价。遍化信心,所获不啻前数,输资一万贯,置贝章六千轴,六百倜。三门严丽,藏教焕然,成一时之壮观。”传法正宗殿明间牌匾西侧题刻:“时大元国延祐二年四月日大功德主永安居士孙将仕郎前本州判官高璞创建。”明景泰寰宇通志卷八十一及玄览堂书续集第十六册:“永安寺国朝洪武十六年修。”清雍正十二年(1934)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九清乾隆浑源州

20、志卷八:“明洪武间置僧会司,并报国寺入焉。”传法正宗殿明间牌匾东侧题款:“峕大明嘉靖二十二年岁次癸卯五月吉旦山西行都司大同后卫指挥使郭江重修。”顺治浑源州志:“(顺治五年)三月初四日,炮陨东北城隅,城中殿舍,焚折几尽,乡村扰掠一空。”k康熙永安寺焚修碑:“旧有永安寺,兵燹后幸我郡宣公,讳喻斋,三韩人,来莅兹土,捐金(兴建)告竣。”l分别为康熙四十九年(1710)、乾隆二十六年(1761)、乾隆三十四年(1769)、嘉庆十年(1805)。m宿白.浑源古建筑调查简报C/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雁北文物勘查团报告.北京: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1951:96-109.n俞剑华.中国壁画M.北京:

21、北京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148.o柴泽俊.山西寺观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12.p赵明荣.永安寺壁画绘制年代考D.北京:北京大学,2004:33.q王帅.山西浑源永安寺壁画中的男性头冠J.大众考古,2020(5):56-60.r刘栋.西现存佛教水陆壁画调查与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9:114.s余嘉乐.浑源县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壁画的艺术特色与价值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3;代瑞雪.浑源县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壁画的考察和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6.t吴锐.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元代殿基做法勘察及保护补强技术研究C/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辑部.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论文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u吴锐,郑军.浑源永安寺壁画彩画保护技术及相关问题研究M/文物保护工程典型案例编委会.文物保护工程典型案例(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0372023.7(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