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当代启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2200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当代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当代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当代启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3卷第4期2023年8月Jiangsu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Vol.23 No.4Aug.2023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当代启示郝立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伦理底色和价值支撑。从方法论上看,体现为历史和现实相映、共性和个性贯通、理论和实践互融的道德图景。从内容上看,黄炎培以敬业乐群为建构原则和出发点,从道德原则、伦理地位、义利规范、道德品质等方面论述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从实践上看,他将做学合一作为道德品质养成的主要途径,主要关涉教师、学生、学校、榜样等因素。步入新

2、时代,工匠精神则成为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演进路向。关键词: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传承创新;敬业乐群;做学合一;工匠精神中图分类号:G710文章编号:2096-6725(2023)04-0062-08文献标志码:ADOI:10.15903/ki.jniit.2023.04.009黄炎培在披读研究西方诸派教育学说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局势和国内社会现实,把教育救国的爱国情感转化为职业教育实践,提出“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大职业教育主义1187。站在民族大义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立场上,黄炎培表现出强烈的道德意识和伦理情怀,他特别强调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职

3、业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同时还要着重实施职业道德的教育。关于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性、规范表述等方面,学界基本形成“敬业乐群”“劳工神圣”“人格教育”“爱国主义”的内容共识,但对于这一思想的内在逻辑、理论特质和涵育机制等方面,尚缺乏系统论述。因此,本研究从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生成机制、内在逻辑、演进路向展开论述,以期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一、传承创新: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设计图景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伦理底色和价值支撑,内贯于开展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和诸环节。黄炎培把解决社会“现有之物和应有之物的对立”作为其教育救国的出发点,社会现实和价值应当成为其职业教育思想的结

4、构化道德叙事方式。(一)历史和现实相映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既有纵向的历史继承,又有横向的现实观照。一方面,黄炎培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透彻研究中,充分汲取传统职业教育的道德养分;另一方面,他又怀着浓厚的家国情怀,结合救亡图存的社会现实,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旨向的职业教育救国思想,充分体现出历史和现实相呼应的道德图景。就历史传承而言,黄炎培对中国教育进行收稿日期:2023-06-01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一般项目“面向教育自觉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研究”(编号:C-c/2021/03/28);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生态正义建构研究”(编号:21MLB007);南京

5、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编号:2021SKYJ06)。作者简介:郝立杰(1981),男,河北内丘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伦理。62黄炎培职教思想2023年第4期宏阔的梳理和总结,认为我国教育发展历经传说时期、德治时期、混战时期、科举时期、欧化时期等发展阶段2 79-82,而每个时期都蕴含着道德教化的主线,要正确处理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的伦理关系,因为“中国历来教育,是注意身教的”2 81。同时我国教育兼具政教合一的特点,公家教育具有转移到平民教育的趋势,即注重中国国民性教育。另外,黄炎培认为我国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古代人伦教育之外

6、只有职业教育”3 84,比如“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等延续千年的耕读传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职业教育形成了本于职份的敬业理念,在士德、商德、师德、医德等中均有体现。这些思想既提供了历史参考,也为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不断创造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就社会现实而言,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观照性,他认为职业教育“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而且是封建制度下的产物,但它本身是平民化的,是为解决平民生计问题而产生出来的,是进步的”3 215。这表明,职业教育要立足于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打破教育和职业之间的壁垒,激发广大爱国人士从家国情怀的道义出发办教育、学

7、职业的热情和决心;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关注个体的人,其教育目的是要“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实现“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也就是要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幸福、安居乐业的社会景象。可见,黄炎培在职教实践中始终坚持向现实深处进行理论探索。(二)共性和个性贯通职业教育是一种既符合教育本质的各种规定性,又具有职业特色的独特教育样态。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不仅反映了现实社会状况和特点,同时还体现了自身的类型定位和行业特殊性。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涵摄这种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在道德教育的定位上,黄炎培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面向普遍行为模式的伦理教育。和其他教育类型一样,职业道德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自

8、己的文化归属、社会责任和价值构成。同时,黄炎培特别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个性化特点,也就是科学化和平民化。科学化着眼于世界工业革命之变和国内现实制度等问题,平民化是指以大多数平民的生计幸福为总目标。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既有一般教育的公共普遍性,又具有行业类型的专门针对性。因此,职业道德教育也应兼具道德教育共性和个性的特点。在道德教育标准上,黄炎培强调各门职业教育课程都要遵守公共的道德训练标准,能够做到“启发健全的人生观,服务社会是受职业教育的真义,养成勤劳的习惯,养成合作的精神,养成科学的态度”2 290,这是为适应现实社会需要的人格教育普遍标准。在职业教育领域,要更加注重某些特殊的道德教育和习惯养

9、成,比如商科职业教育生就要特别注意做到“敏捷、决断、信实、礼貌、注意社会状况”,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算作合格的商人。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既要注重一般德性养成,又要加强特殊行业道德训练。在道德教育目标上,黄炎培强调主体经过道德教化而达到一种理想状态。黄炎培从个人自身,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出发,把职业道德训育目标定位为个人安身立命、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准备条件,这是一种集体主义的伦理原则。因此,职业道德教育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社会需要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根据每个人的个性与特长,养成“差不多事事都可以干”的通才和“只长于某一事”的专才。(三)理论和实践互融从本质上来看,道德是“一种反映社会经

10、济关系的特殊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实践精神”4。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同样以调解社会现实关系为准绳,一方面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批判吸收国外先进理论;另一方面又能动地引导规范社会发展,是历史继承性、融合贯通性、能动指导性的统一。就理论基础而言,黄炎培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他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考中举人后放弃做官发财老路,回到南洋公学63黄炎培职教思想2023年第4期追求新学,接受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的精神洗礼,为其“职教救国”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根基。比如,他吸收 尚书 中“禹谟三事,曰正德、曰利用、曰厚生”的思想,提出职业教育要为个人

11、、社会、世界的三重维度;他借鉴 大学章句序 中“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5的教化之术,提出职业教育要手脑并用,让学生参与到学校自治中,要求全体学生轮流担任洒扫、清洁、招待等事。另外,黄炎培批判吸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指出“我们所主张的实用主义教育,已具体化为职业教育”3 241,并要以激发青年爱国热忱为鹄的。总之,黄炎培批判吸收中外思想,形成其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基座。就实践活动而言,黄炎培注重调查研究,他多次远涉重洋,到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实地考察,又结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的社会实践,提出“德育,宜归于实践”,并积极提倡“爱国主义根本在职业教育

12、”。总之,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既有理论的传承又有实践的启发,正如他自己所言:“乃是根据个人的人生观,从教育实际经验发生一种觉悟。”2 282二、敬业乐群: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伦理意蕴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最为突出的内容是敬业乐群,这是他构建职业道德思想的总原则和出发点。从内容上看,“敬业”的伦理情感决定了受教育者对待劳动的态度,黄炎培主张要破除职业教育之礁,确立劳工在社会中的伦理地位。他认为,“受职业教育者,非真对于职业抱有最高之信仰而来也。来学时既无就职之诚,学成后更安有乐业之日?”1 295“乐群”的伦理情感决定了受教育者的义利观和集体观,一旦确立了“乐群”的态度,就能正确处理好个人

13、和集体、责任和义务的关系。“敬业乐群”这一原则更体现了个人和社会两个维度的道德关切,即从个人维度上确立对职业的尊敬,从人与社会关系维度上确立对群体(集体)的热爱,这是由外而内的道德情感,意味着要内化为爱国主义的道德境界。因此,“敬业乐群”不仅是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更是一种广义的建构原则和延展出发点。(一)敬业乐群的道德原则道德原则作为根本性价值指导规范,是处理道德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评价道德行为的重要标准,具有三重规定性:一是道德规范的主导核心;二是道德关系的区分标志;三是道德评价的主要尺度。在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中,能够作为依据总纲和评判标准的核心道德规范,无疑是敬业乐群的道德原

14、则。“敬业乐群”一词出于 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6最初表意为专心课业并要善于合群,仅指私塾中求学学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现已凝结为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华传统美德。2017 年印发的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中提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7。可见,“敬业乐群”被列为传承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内容之一。黄炎培根据社会现实和劳工地位,提倡确立尊重劳动的职业态度。在此基础上,他从个人和群体(集体)两个维度来建构职业

15、道德教育原则。从个人角度来看,在面临职业选择时要有正确的职业观,首要是解决“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的问题3 19。劳动不分贵贱,职业平等无高下,“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8,个体要对所事职业秉持尊敬的态度,也就是要“对所习之学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9。这是最基本的职业态度。需要注意的是,黄炎培在这里把“业”区分为学业和事业,对待学业抑或职业的态度就是要热爱并立志于此,事业不仅仅具有个体的志向,还表现为集体的向度,“事业的意义,与其把个人做出发点,毋宁把大环境的需要做出发点”3 114,在个体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64黄炎培职教思想2023年第4期中,要秉

16、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态度、情感和信念。从群体(集体)角度来看,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乐群”指向“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3 19,也就是要具备集体主义道德素养,“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如果说“敬”是个体对职业的一种对象性关系,那么“乐”则是个体和集体融为一体的统一性关系,表现为“完成他共同生活的天职”的不断建构过程。(二)劳工神圣的伦理地位从本质上来看,伦理是一种“本性上普遍的东西”,这种“本性上普遍的东西”就是(单个)人的“共体”或公共本质10。劳动者作为个体存在,首先要明确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伦理地位,从原子式的个人转变为具有公共本质的共体,这是一个不

17、断自我确认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劳工神圣一词最早出现于蔡元培在 1918 年的演讲中,他从时代潮流和社会现实出发,提出“把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受贱视的劳动群众,提到崇高的地位”11,其目的是要提高劳工的社会地位。在蔡元培看来,劳工泛指那些“用自己的劳力作成有益他人的事业”的劳动者,他们应具有勤劳尚俭和公共关怀的互助精神。蔡元培呼吁以泛劳动主义的公民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革命手段改变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作为蔡元培的弟子,黄炎培把劳工神圣的理念具化到职业教育领域,打破教育和劳动、生产之间的壁垒,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劳动的世界观和手脑并用的方法论。也就是说,受教育者要明确自身职业分类,通过“知至而后意诚

18、”的职业道德教化,把作工自养、先劳后食作为最高尚和最光明的天职,从而将“劳工”的社会解放意涵赋以神圣的伦理地位。这可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得以印证,比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将“尊重劳动”作为入学誓词,将劳动视为“吾人群之天职”,黄炎培手书“劳工神圣”匾额悬挂于学校教室和礼堂,校徽和商标中均有手脑并用的元素等。不仅如此,黄炎培还提出要通过“做学主义”把劳动内化为一种习惯和本能,他积极提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把劳动作为存在和生活方式,让劳动的读书、读书的劳动,把劳动和读书结合起来,在社会生活和职业实践中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氛围,从而确立劳工神圣的社会伦理地位。(三)责先利后的义利规范如何正确处理权

19、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是伦理规范的基本问题。“利在义前”强调的是主体感受和体验幸福的功利主义(后果论)伦理序列;“义在利前”则强调人们行为的正义性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责任感,这是一种义务论的道德理论。在这一基本问题上,黄炎培从“敬业乐群”基本原则出发,引用韩愈“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表述,把对群体(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一方面,尽职尽责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规范。黄炎培把职业看作是人性自由的体现,指出“过去个人获得职业是一种机遇与幸福,今后乃是现代化国家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自由权利”12 197,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充分认识到“社会各种职业,皆有相当

20、的价值,且各负有相当的责任”12 79。因此,职业价值成为从业者担负责任的前提,职业道德教育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类型和特点,引导受教者树立职业神圣、从业平等的精神,把做工自养看作是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在履职尽责中实现个人自由自觉的活动。另一方面,正确认识个人价值和利益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职业教育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求生”,也就是个人的生存和生活以及个性的发展和彰显,只不过实现这种权利要以责任和义务为前提。劳动不仅是实现自身利益的途径和手段,更应该是一种自由而自觉的社会活动。由此可见,黄炎培提倡在处理个人和集体、权利和义务关系时,要优先尽职履责、先义后利,在劳动中实现个人利益和价值。(四)爱国

21、主义的道德品质“爱国主义”是由蔡元培改化“军国民主义”一词而来。辞海 中把爱国主义界定为“历史地形成的热爱和忠诚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对待祖国的一种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这种政治与道德的原则要求公民应具备“知国65黄炎培职教思想2023年第4期的认识、爱国的情感、望国的意志、信国的信念、报国的行动”13等方面的道德品质。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不仅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强调将“知情意”结合起来,全面塑造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在“知国的认识”方面,黄炎培把国家观念作为自身思想的主要构成,要求青年学生肩负起“匹夫兴天下”的责任,这种责任担当不是一腔盲目的爱国热情,而是要根据现实情况建立自身的

22、道德认知,也就是“至少要适合三个方面:一、这片地;二、这群人;三、这个时候”2 343。这是确立爱国主义的基本前提。在“爱国的情感”方面,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应加强青年学生职业训练,不仅要提高其生产能力,更应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把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作为职业教育的总目标。学生个人要有爱祖国、爱人民的职业奋斗理想,把个人职业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在“望国的意志”方面,望国是对祖国生存发展和民族复兴繁荣的期望,为爱国主义指引方向、增力赋能。黄炎培的职教思想要求通过“铁的纪律”把望国意志锤炼为学生“金的人格”,使其具有高尚纯洁的人格、博爱互助的精神、侠义勇敢的气概、刻苦耐劳的习惯2 352。

23、这种金的人格,不单体现在像金子一样闪光的人格精神上,更体现为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之心、报国之志和责任担当14。在“信国的信念”方面,信国是知国、爱国、望国三者的统一,是爱国主义的信念支撑。黄炎培将教育救国理想转化为职教救国信念,强调“唯一的信仰就是爱国、报国”3 138。在“九一八”事变后,黄炎培把爱国信念转化为“以民族复兴为终极”,教育学生“要明白摆在面前的大问题,就是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很明显地指出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生存,一条是死亡”2 337。在此背景下,黄炎培坚信职业教育有利于中华,并要用力践行,充分展现了黄炎培爱国救国的热忱和坚定信念。在“报国的行动”方面,就是要把“天下兴亡,匹

24、夫有责”的责任担当落实为具体的爱国行动。黄炎培结合内忧外患的现实情况,将教育和救国有机融合为一体,形成大职业教育主义的爱国行动,倡导“服务勿忘爱国,爱国勿忘服务”,积极发展全社会、全过程、全民、全面素养的职业教育15。学生个人也要以实际行动做到“人格好,体格好”;正确处理好通才和专才的关系,积极发展一技之长,“为社会、国家效用”。三、做学合一: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涵育道德品质的养成和道德境界的提高要靠道德实践的不断探索。黄炎培在研究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方法,批判吸收西方现代德育思想成果,在道德实践中不断涵育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概括地看,黄炎培将做学合

25、一作为道德品质养成的主要途径,主要关涉教师、学生、学校、榜样等实施主体。(一)教师言传身教黄炎培认为,“教育是人类知识、能力之传递与演进的作用”2 283,这个传递的实施主体是教师,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职业道德养成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教育者,所以养成未来之大人物,恃感化以为作用者也”16。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敬业乐群的示范引领者,假如教师和学生没有直接的责任和联系,两者之间没有一贯融通的精神和思想,那职业教育只不过是生产产品的加工厂,师生之间也就没有感情和信仰。因此,黄炎培认为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具备三种基本道德素质:“一是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二是脚踏实地,用极辟实的工夫去做;

26、三是精切研究人情、物理,与民众合作”2 5-6。教师在实践中汲取滋养,做到以身作则、为群服务。(二)学生自动自治黄炎培指出,办职业教育不能成为培养艺徒的器械教育,而是要“造成良善的公民”,培养学生具有完整独立的人格。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外在环境的熏陶感化和教师的规约引导,更需要激发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管理意识。在他看来,“自动自治才是真教育”,青年学66黄炎培职教思想2023年第4期生应有的努力状态是实现自我人格管理,这是一个“求”的探索和实践过程,要在“整个中求生命、需要中求学问、规律中求生活”3 65。具体来看,要在劳动、守纪、服务三个维度久久发力,即如黄炎培所阐述的那样,“尊重劳动(学

27、生除半日工作外,凡校内一切洒扫、清洁、招待等事,均由全体学生轮值担任);遵守规律(校中由全校学生组织自治团,自订一切规律而自守之);服务社会(学生除校内服务外,兼于校外从事一切相当之服务)”1 23。只有如此,才能养成自律、主动、合作互助的优良习惯,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成为良善的社会公民。(三)学校规约引导职业学校是实施职业教育训练、推进职业道德教化、培育专业技能人才的主要载体。黄炎培十分重视职业学校建设,针对社会中学生“有读书之惯习,无服劳之惯习”1 12的现实状况,他积极筹建中华职业教育社,其目的为“推广职业教育、改良职业教育、改良普通教育,俾为适于生活之准备”1 13。随后他又创建中华职

28、业学校,特别注重学校道德规范,除了制定公共训育标准外,还针对各种职业的行业特点,制定特殊道德标准。例如“十大信条”农科训育标准,养成准确、精密、灵敏气质的工科训育标准,“四技六德”的商业训育标准等。另外,黄炎培还把氛围营造作为学校道德建设的有效举措,注重加强实地实验的职业陶冶和职业指导,比如实行“职业市”组织、半工半读制度、训育结合模式等。通过制定职业道德标准,为学校道德教育有效实施提供价值遵循;通过营造熏陶感化环境,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自信自立的道德氛围。(四)榜样示范引领黄炎培认为团结是群体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实现敬业乐群的道德原则,必须要在增进团结上下功夫。他认为,要做到团结“须有共同的目

29、标、须有信仰的领袖”1 347。共同的目标提供方向性指引,领袖信仰是实现目标的具体化手段,职业教育要树立对领袖的信仰,以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为目标。在具体的训育过程中,黄炎培强调要重视名人的演讲,因为名人对学生具有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同样一句话,名人讲了就成了被信服和效仿的金科玉律。所以在职业道德养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英雄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道德感化和精神支撑作用,学生要学习榜样身上那种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共克时艰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敬业态度,以实际行动践履职业救国的行动目标。四、工匠精神: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因现实而生、随时代而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0、和现实价值。黄炎培指出,“吾们所以主张职业教育,推行职业教育,是触发于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这里社会 二个字是特别要重视的”12 192。现如今,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需要,我国积极倡导建设技能型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社会需要为指向,对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示意义。(一)在思想内涵上强化“三匠”意蕴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提出,对职业教育要有充分的认知和准确的定位,学校教育要设置农工商等复式制职业教育学科,做到适应社会并能改良社会。在这种教育初心的指导下,黄炎培主张社会和个人都要对职业教育有正确

31、认知,形成“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的社会氛围,个人要养成金的品格和强的技能,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掌握一技之长来服务社会。可以看出,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从匠心、匠技、匠德“三匠”维度来推进职业教育,与新时代工匠精神具有内涵上的契合性。工匠精神是劳动者历史形成的、在劳动过程中所展现和追求的精益求精的品质与态度。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精辟概括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即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17。这一重要表述包括三个思想维度,一是体现为“匠心”的思想认知,这是劳动者对待岗位对象的忠诚67黄炎培职教思想2023年第4期度和认可度,表现为爱岗

32、敬业、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二是体现为“匠技”的工作作风,这是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的工作状态,表现为在工作中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永不停歇的工作追求。三是体现为“匠德”的伦理精神,这是劳动者在劳动中所遵循和展现的人格品质和伦理情怀,表现为团结协作、守正创新、爱国奉献的职业精神。(二)在价值原则上突出劳动地位价值原则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交互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前提和道德规范,在精神文化中具有构建性和指导性的意义。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把尊重劳动、劳工神圣作为基本的价值前提。他从世界文明角度出发,阐述世界文明史是由人类手和脑共同创造书写的,劳动是世界文明形成的必要条件,体现了他对劳动的世界意义的重视。

33、他针对教育只教读书不教技能、劳工只会动手不会读书的社会现实,提出要转变对劳动的认识,提高劳动者和工人的社会地位,将读书和做工结合起来,实现做学合一。另外,黄炎培从个人角度说明劳动的价值,那就是做工自养,劳动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他将“尊重劳动”列为中华职业教育社 誓约书 的第一条。这些充分体现了他对尊重劳动这一价值前提和原则的重视。新时代礼赞劳动创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工匠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凝结的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品质,其基本的价值原则是对待劳动的态度,也就是要有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道德情感。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劳动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以恭敬诚朴的

34、态度对待劳动对象,高度认同自身职业和工作,并将其作为安身立命和价值实现之本。从本质上看,这种情感就是尊重劳动的态度。(三)在伦理旨向上追求爱国主义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基于国家和社会现实状况。他有感于实业救国的紧迫性,以职业教育为突破口,提出“服务勿忘爱国,爱国勿忘服务”的职业教育理念,主张职业教育要分出一部分精神来参加全社会的运动,而这种精神就是要以民族解放、民权平等、民生幸福为基点,把民族大义和人民幸福作为职业教育的伦理旨向,以此来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热血青年,从而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推动民族觉醒、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工匠精神追求的不仅是尚巧的创造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

35、合一的人生境界,更是要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伦理旨向,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当今世界,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劳动者身上所彰显的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精神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17。工匠精神追求技艺流程的精益求精和质量品质的完美极致,以精湛技艺擎起“中国制造”大旗。因此,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要以国家和民族的集体利益为目标指向,着力提升科技和技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

36、能助力。(四)在道德实践上注重手脑并用黄炎培认为,世界文明的产生和科学的昌明盛行是人类手脑相结合的结果,个人生活发展也是要靠手脑的结合,“手、脑二者联络训练,一方增进世界之文明,一方发展个人天赋之能力,而生活之事寓其中焉”1 217。手脑联合训练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做到做学合一、知识和技能并重、理论和实践互融。正因如此,黄炎培把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教学原则,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价值遵循,也为近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和支撑。工匠精神主张的专注执着和精益求精,并不是因循成规的机械性重复劳作,而是强调在劳动实践中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断创新。职业教育不仅传

37、授技能,更要培养思维;不仅创新工作方法,更要培养思维方式。这意味着,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习培训,通过反复练习锻造一双“会思考的手”;另一方面要培养68黄炎培职教思想2023年第4期学生善于思考的优良品质,在实践锻炼中养成“能动手的脑”。这种“会思考的手和能动手的脑”的创新理念,要求职业教育训练一双“会思考的手”、塑造一个“能动手的脑”,这是职业教育最笃实的目标诉求,也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所在18。参考文献:1 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 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3.2 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三卷 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3.3 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四卷

38、 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3.4 伦理学 编写组.伦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7.5 朱熹.四书集注 M.长沙:岳麓书社,2010:3.6四 书 五 经M.王 新 洁,注 译.北 京:中 华 书 局,2018:331.7 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EB/OL.(2017-01-25)2023-04-08.https:/ 梁启超.梁启超文选 M.夏晓虹,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359.9 黄炎培.黄炎培教育论著选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54.10 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 M.北

39、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11 孙茂生.蔡元培与“劳工神圣”J.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3(6):56-59.12 黄炎培.职业教育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3 肖群忠,李营营.“爱国主义”意蕴论析 J.教学与研究,2019(1):77-85.14 吴学敏.金铁美强创:黄炎培职教育人理念的传承与创新探究 J.江苏高职教育,2022(4):1-7.15 程德慧.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的“四维向度”特点论析 J.江苏高职教育,2022(3):52-58.16 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 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3:23.17 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40、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0-11-24)2023-04-08.https:/ 张健.“会思考的手和能动手的脑”:价值追问、内涵诠解和实现进路 J.江苏高职教育,2022(5):39-46.Inner Logic and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of Huang Yanpeis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ThoughtHAO Lijie(Nanj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Industry Technology,Nanjing 210023,China)Abstract:Huang Yanpe

41、i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deology is the ethical background and value supportof hi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deology.From a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it is reflected in a moral landscapewhere history and reality complement each other,commonality and individuality are interconnected,and theor

42、yand practice are integrat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nt,Huang Yanpei takes the principle and startingpoi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as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 and starting point,and discusses professionalethics education ideas from aspects such as moral principles,ethical status,norm

43、s of righteousness andbenefit,and moral quality.From a practical perspective,he regards the integration of work and learning as themain way to cultivate moral character,which mainly involves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eachers,students,schools,and role models.Entering the new era,the spirit of craftsmanship has become the evolution directionof Huang Yanpei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deology.Key words:Huang Yanpei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deology;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respect workand enjoy company;integrating knowing and doing;craftsmanship spirit(责任编辑:薛卉桐)6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