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汉语完句范畴层级系统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1710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完句范畴层级系统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汉语完句范畴层级系统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汉语完句范畴层级系统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3期No.32023华文教学与研究TCSOL Studies总第91期Sum No.91收稿日期2022-04-20作者简介刘星宇,女,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电子邮箱:。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汉语特征的多元语法理论探索(多卷本)”(20&ZD29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名词互转的生成语法研究”(21BYY047)1.引言汉语中有这样一类“句子”,虽然具有主语、谓语、宾语,甚至也有必要的体标记,但是仍然不能单说。这类“句子”具有一种“不完句效应(incompleteness effects)”,经典的讨论如:“我吃了饭”不好,要说

2、“我吃了饭了”,前者比后者缺少的部分被称为“完句成分”。汉语为什么要研究“完句”问题?一方面,这涉及汉语中一些基础性概念和理论,比如“句子”的定义和“句子的实现”问题,另一方面,完句要求反映了汉语的分析性,特别是短语和句子接口的一些显性功能范畴的价值。汉语学界对完句问题的研究始于“词组如何实现为句子”这一结构主义重要论题,它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 世纪 80 年代,这一问题曾被热烈讨论,这一阶段研究重心是描写和归纳“完句范畴”,代表研究有陆俭明(1982)、胡明扬、劲松(1989)、王艾录(1990)、杨成凯(1993)、孔令达(1994)、贺阳(1994)等,归纳的手段和范畴少至

3、2个,多则 13 个。90 年代后期,汉语学界对完句问题的思考转向了对“为什么汉语要有这些完句范畴”的解释研究,代表性解释有“信息论”(孔令达,1994),“有界与无界”(沈家煊,1995)等。21世纪以来,形式学派主张从句子的内部结构出发,将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一一投射在句法树上,尝试对传统研究的完句范畴进行语言内部的机制说明,往往将完句原因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功能范畴。代表研究有“时制与焦点锚定说”(Tang&Lee,2000)、“标句范畴说”(胡建华、石定栩,2005)、“时间锚定说”(Tsai,2008)、“双向限定说”(蔡维天,2019)、“完句范畴假说”(熊仲儒、杨舟,2020)等。最

4、新的研究还包括性质形容词程度语义对完句影响的讨论(袁毓林,2022),以及光杆形容词作谓语受到基于焦点的语音制约的完句研究(张慧丽、潘海华,2022)等。到底有哪些完句范畴?到底是单因还是多因?更清晰、更系统性地描写和解释汉语完句问题是本文的研究目标。汉语完句范畴层级系统研究刘星宇(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北京 100083)关键词完句范畴;制图分析;层级系统;锚定;优先级摘要 本文聚焦于汉语完句范畴描写的层级性与解释的系统性。首先从句子结构与功能的对应性上,将学界一直以来存在争议的“完句系统”分为短语平面的“成句”研究和句子平面的“完句”研究。接着,运用制图分析,将汉语完句范畴在句法树上按照功

5、能位置自下而上投射,分别是VP-TP层的“限定范畴”“量度范畴”“时体范畴”“根情态”“否定范畴”和 CP 层的“焦点范畴”“话题范畴”“认知模态”“语气/语力范畴”。在描写之上,文章还讨论了九种范畴之间的关联性和优先级,提出“双层锚定”说和“顶层优先”说。中图分类号H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174(2023)03-0025-0925华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2.汉语句子特征与完句二分2.1 汉语“完句”研究争议什么是汉语的“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决定了“完句”的研究对象和目标。目前学界认为汉语在句法上主要的研究单位是静态的“句子”或“小句”,而在使用中的句子单位是动态的

6、“句子”(陆镜光,2006)。汉语“完句”的早期研究中静态(无语境)的“句子”研究成果较多,使用(在语境)中的“句子”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贺阳,1994)。对于“完”的讨论更为复杂。结构主义的研究主要关注句法结构和语义的完整度,但不同研究者可能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例如,胡明扬、劲松(1989)提出,“非独立句段在语义上是完整的,但是在结构上是不完整的”,而李泉(2006)认为,“绝大多数非自足句是因为语义上不够明确、不够完整因而不能自主成句”。那么,“完句”究竟是“句法上的完整”还是“语义上的完整”?本文认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从句子的根本性质出发,只有既实现了小句结构完整又能实现有效意旨表达的

7、才是理想的“句子”,也就是本文要讨论的“完句”。2.2 制图理论与句子结构20 世纪 80、90 年代,许多研究表明,短语和小句具有丰富的内部结构。与最简方案相对,制图理论强调了句法结构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并试图提供这种复杂性的现实描写,最终得到人类句法结构图谱(structural map)。句法制图假设所有的句法核心都能投射出子树(sub-tree),功能范畴是成熟的(full-fledged)句法核心,能够投射出自己的短语类别。生成语法当前的假设下,句子的结构包含三层:CP(话语层)IP(屈折层)VP(论元 层),每 一 层 都 是 X-bar 的 实 例 模 式(Cinque&Rizzi

8、,2012:51)。论元层主要表达基本论元结构关系,传统上称为“短语”,不能成句,屈折层在论元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时制参照和根情态等部分,可以表达命题性内容,是句子实现的备用材料,但是仍然不能直接运用,还是属于短语层,只有到 CP 层才能实现为句子。CP 层能表达两种信息,一种面向外部,标记了句类信息并可以由更高级选择器(selector)选择;另一种面向内部,命题的内容嵌入了 C,可以看作是命题内容和话语之间的接口。CP 层有丰富的层级结构,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实现方式。Rizzi(1997)以意大利语为蓝本,认为构成小句的左缘(leftperiphery)似乎不止一个 X-bar 图式,

9、于是将 CP 层 分 裂 成 不 同 的 功 能 投 射,从 左 到右 的 结 构 为:“ForcePTopicP*FocusPTopicP*FinPIP”(Rizzi,1997:297)。我们认为汉语也可以作类似的CP分裂。2.3 完句二分系统对应于句子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一体两面,我们认为应该以“标句 C”为界将完句问题区分为两大部分:C 之下的短语层和 C之上的句子层。与之相应,传统研究中在 C之下的完句范畴可以用“成句”来命名,即构成小句;而句子左缘和话语功能相关的层级范畴是句子平面的完句范畴。顺便提一句,本文暂不讨论句子之上可能存在的“止句”范畴。对汉语完句范畴的系统描写是本文的研究目标

10、之一。运用制图框架描写可以突破传统平面多线的范畴归纳,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各句子范畴在结构树上的层级高低关系。每项完句因素在句法树上都占据一个功能核心,不同功能核心在完句上的优先级不同,不同完句核心之间存在距离远近与可能的互动关系,我们将在下面两节展开说明。3.汉语完句范畴制图描写前人的研究告诉我们,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完句范畴,相同的句式可以有多种完句范畴,同一种完句范畴可能有不同的句法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对相关完句因素进行系统描写。本节从短语平面到句子平面,按照层级由“止句”概念最早由叶婧婷、陈振宇(2014)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汉语缺乏显性的小句核心标记,独立小句与非独立小句的区别不明显

11、,因此缺乏显性的结构完整性,在完句上更多地依靠“可止性”。26低到高,共描写了九种完句范畴。3.1 短语平面完句范畴汉语短语平面的完句范畴主要是指 CP 层之下除了词汇核心和基础论元之外,影响句子成立与否的句子必有成分。究其原因,汉语需要这些成分是因为汉语缺乏显性的形态标记,需要用词汇形式或相关功能范畴以实现与限定小句对应。3.1.1 限定范畴“盛碗里鱼”不好,要说“盛碗里两条鱼”,“两条”属于数量范畴帮助完句(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说”的解释是“鱼”本身是类指,属于无界名词,“两条鱼”是通过数量限定了“盛到碗里”这个动作的对象,变成了有界的名词,使得整个事件成为了一个合法的有界事件

12、。Longobardi(1994)提出,只有投射为DP的名词才能拥有指称(reference),拥有指称的名词才能进入句子层面,充当论元。从句法树结构来看,所有名词 NP 都要受到限定核心 D 的扩展,D 是指 Determiner(限定成分),能够扩展光杆名词成为具有指称性名词短语的功能性成分就是D,见例(1)。(1)DP DD NPNN 汉语的D范畴属于隐性范畴,在分布式形态学的研究中,数量短语、指示语、指称表达等范畴都是可以提升到D的位置,使得D在语音层面有形式输出。所以例(2b)和(2c)中的“条”与“两条”都属于限定范畴完句。(2)a.*盛碗里鱼(光杆名词)b.盛碗里条鱼(量名结构)

13、c.盛碗里两条鱼(数量名结构)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所谓的数量范畴NumP/QuantityP 属于论元内部的功能范畴,理论上和完句没有必然关系,只有核心移位到D的数量词才和完句相关。3.1.2 量度范畴汉语光杆性质形容词作谓语时,不能独立成句,所以传统认为例(3b)和(3c)属于程度副词帮助完句。(3)a.*张三漂亮b.张三有点儿/很/非常/特别漂亮(程度副词)c.张 三 漂 亮 极 了/得 不 得 了(程 度补语)袁毓林(2022)认为性质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有关属性程度的极性值,但其极性区间模糊等语义上的限定不足,使其单独作谓语后造成了一种表达不足的语句形式。朱德熙(1982)谈到汉语状态形容词

14、独立作谓语的能力比性质形容词能力强,是因为状态形容词具有“量度”的特征,“冰凉”和“雪白”相对于“凉”和“白”有明显的量度特征。熊仲儒(2013:97)认为这种形式的实质就是给性质形容词加上“量度”范畴特征。从结构投射来看,Degree 作为量度范畴的核心,选择了形容词短语(AP 或 aP)作为自己的扩展对象,如例(4)。(4)DegP DegDeg APAA DegP是形容词谓语句和以形容词为核心的比较句中的必有完句范畴。3.1.3 时体范畴任何句子的解读必须要有时间参照。时制(tense)标记着参照时间和说话时间之间的关系;时体(aspect)标记事件时间和参照时间的关系,动词本身的词汇体

15、也和时间解读有关。时制节点在句法推导上解决主语的论元位置和赋格问题,英语有明确的以形态为标准的时制系统,汉语的时制缺乏形态,属于隐性范畴,汉语表示时间性主要依靠词汇性情状表达和丰富的体范畴。体范畴是扩展动词性短语的功能范畴。“体”包括“外部体”和“内部体”,“外部体”指说话者观测某个事件或状态的角度,亦称视点体(viewpoint aspect);“内部体”是指词汇本身的情状类型。Vendler(1957)将动词分为“状态类”“活动类”“完结类”“达成类”四种情状,不同情状的时间参照要求不同。时和体在非特殊语境中必须出现以定位这句话的时间参照,所以当句子缺乏必要的时间参照时,不能成句,时体范畴

16、是动词成句的必有范畴。下面例(5)中划线部分属于时体完句范畴。(5)a.*张三跑步a.张三跑了步b.*张三养狗b.张三养过狗c.*张三坐c.张三坐着d.*张三写信d.张三写完信3.1.4 根情态模态词也是最早被关注的完句范畴之一。在非特殊语境中,单说“张三笑”不好,加上刘星宇:汉语完句范畴层级系统研究27华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一些助动词或者模态词就可以完句,如例(6):(6)a.*张三笑b.张三想/能/会笑c.张三可以/应该/必须/笑在传统分析中,例(6b)划线部分属于动力情态完句因素,(6c)划线部分属于道义情态完句因素。蔡维天(2010)对汉语模态范畴进行制图分析,三分模态分别对应

17、句子的VP、IP、CP 层。能愿助动词,如:“想、要、愿意、能、会”在 VP 层,和内主语的主体意识(subjectagentivity)限制有关。义务模态副词,如:“应该、可以、必须”在TP层,受到外主语(句法主语)对客观环境条件的基准认识的限制。这些属于 CP 层之下的模态词,传统也称为“根情态”。3.1.5 否定范畴在非特殊语境中,单说“张三漂亮、张三笑”不好,加上否定范畴就能成句,如例(7):(7)a.*张三笑b.张三没笑c.*张三漂亮d.张三不漂亮例(7b)是对动词“笑”的否定,(7d)是对“张三漂亮”这一命题的否定。黄南松(1994)也指出,否定句和疑问句、反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

18、样可以自主成句。我们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否定一个命题属于判断言语行为,和陈述、断言差不多。另一方面,否定范畴可能同时关涉焦点(否定焦点)、语气(否定祈使)等属于 CP 层的其它功能性范畴,这些更高层的完句因素使得否定这一形式具有极强的完句能力。3.2 句子平面完句范畴所谓句子平面的完句范畴主要是指句子左缘 CP 层分裂的各功能范畴。我们参考 Rizzi 的CP 分裂研究,考虑到汉语的句末语气词具有显著的标句作用,拟出汉语 CP 层的基本范畴,如例(8)。本节,我们依次描写这些范畴的完句性质。(8)ForcePMoodPTopicP*ModP(epi)Topic*FocusPTP3.2.

19、1 焦点范畴在语境清晰的前提下,一个句子可以省略其他成分,只保留焦点。焦点又分为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两种。让非焦点位置的成分变成焦点的过程叫做“焦点化”,形式上可以通过加标记、重读、语序等方式。(9)a.*老王吃苹果b.老王吃苹果苹果(加粗字体表重读)c.老王是吃苹果d.连老王都吃苹果e.老王吃苹果,老李吃香蕉例(9b-d)分别运用了重读、“是”字标记、“连”字标记来表达焦点范畴,(9e)运用了对举格式,属于双焦点结构。焦点化使得句子的话语功能得到实现,这是完句手段之一。3.2.2 话题范畴话题优先是汉语类型特征中的一个显赫范畴。话题属于 CP 层,具体位置可以在焦点投射之上,也可以在焦点投射之

20、下。熊仲儒(2013:101)认为出现在话题位置上的成分有两种来源,一是基础生成在话题层位置的,和命题层没有句法上的直接关系;二是来源于 TP 内部,这些成分可能是论元也可能是附加语,都是自身带有话题特征而移到话题位置的。(10)a.*幸亏消防员来得早a.那场火,幸 亏 消 防 员 来 得 早(*幸亏消防员来得早的那场火)b.*我吃香蕉b.水果,我吃香蕉(*我吃香蕉的水果)(11)a.*她漂亮b.她(呀),漂亮例(10a)和(10b)貌似不缺乏成句成分,但是在无特殊情境的情况下给读者一种“不完整”之感,例(10a)中的“那场火”、(10b)中的“水果”都是基础生成的话题,不能被关系化。例(11

21、a)不能独立完句,但是当我们把“我”由内部主语提升到话题层之后,句子就可以独立了,这时候可以在“她”后加上“呀、啊”等话题标记提醒受话人注意。为什么话题化具有完句能力?从语言的会话结构来看,“话题说明”结构链在语感上更易形成一个闭合的心理结构。3.2.3 认知模态根据蔡维天(2010)对汉语模态层级的三28分,其中最高层级“认知模态”处在 CP 层话题之上,其本质是言者在表达自己对陈述的观点。比如:可能、也许、大概。认知模态词具有完句功能,例如:(12)a.张三未婚b.张三一定未婚c.张三大概未婚d.真的,张三未婚当“张三”不是从 TP 层提升来的话题时,例(12a)的独立性是比较差的,原因和

22、(11a)一样。当加上认知模态词“一定、大概、真的”之后,(12b-d)可以称为“完句”。除了以上典型的量化认知模态词外,汉语有部分表达主观言者态度的评注性副词也具有完句功能,比如:“幸亏、其实、想必”等,本质也是在命题之上投射了言者主观的态度认识。方梅(2017)认为,评注性副词具有“话题链阻断效应”,换句话说,评注性副词的出现标志着这个分句和后面的分句都渗透了言者的观点,当后续的评价表达实现,句子就是一个完句了。3.2.4 语气/语力范畴“我吃了饭”不好,要说“我吃了饭了”,后者比前者多的是语气范畴。“汉语中的语气(mood)应是一个比时态更重要、更显著的范畴”(蔡维天,2019)。冯胜利

23、(2015)提出,“语气可以实现为语气词,作为构成句子的一个音段部分,也可以实现为语调(包括句中停顿和句调),且最基本的形式手段应该是语调。”广义的语气跟语态、言语行为等话语特点密切相关,可以表示说话人的目的、意图等主观意识。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书面语中的语气词。语气范畴的完句能力很强,因为所有的小句要想成为句子,必须受到看不见的语调或看得见的语气词的扩展。朱德熙(1982:207-212)根据语气词在共时分布的顺序,将语气词分成三组,熊仲儒(2007)根据制图理论将MoP分裂为四层。汉语的语气词范畴除了讨论较多的句末语气词外,李湘(2019)认为还包括句中语气词,比如“难道”“怎么”这些表达言者

24、态度(惊讶、反预期)的语气副词。语气词是汉语类型学上的显赫范畴,也是汉语句子投射中必要的范畴。语力短语范畴是目前研究中比较模糊的一块。Rizzi(1997)虽然在CP分裂的顶层设计了语力(Force)层,但是对于ForceP 没有展开论述。Force传统上是指投射句类的核心,疑问、感叹、祈使、陈述是由语力短语投射而成。所以 Paul(2015:284)认为表达句类信息的语气词应归入语力范畴。这样来看,汉语研究中一般用MoodP的分裂代替了ForceP层。4.汉语完句范畴间的关联性与优先级4.1 双层锚定论完句范畴间的关联性汉语由于缺乏显性的、单独的限定与非限定的形态标记,所以需要具有完句特征的

25、功能范畴来锚定。对于汉语完句的锚定机制,学界已有代表研究可以分为“多因锚定”和“单因锚定”。Tang&Lee(2000)提出“普遍性定位原则”(Generalized Anchoring Principle),包括“Tense锚定和Focus锚定”,Tense锚定针对一般句式,Focus锚定针对汉语特殊的含焦点句式。顾阳(2007)主张“时间锚定”单因说,认为时制T连接陈述时间,还有与时制互动的其他功能范畴,如语气、情态、否定等,是架构句子的结构链。Tsai(2008)提出“时间锚定”说。蔡维天(2019)又以制图理论为框架,检视了汉语语气词和时体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出“双向锚定说”,即属于 C

26、P 层的语力/语气和属于 IP 层的义务模态词/体貌词共同限定句子的“限定性”,这又属于多因说。如果只考察部分句式,比如性质形容词作谓语不足句现象时,往往得出“单因”,如伍雅清、祝娟(2013)、张慧丽、潘海华(2022)得出“焦点锚定”。如果考察一般的句式,又不得不考虑时间参照因素、语气因素等。因此,本文主张“双层锚定”。4.1.1 时空锚定所有句子都必须有参照时间才能得到意义解读。这种时间性首先体现在以动词为核心的句子投射中,动词短语要受 ASP 和 T 的扩展,时体是动词成句的必有范畴。在非动词中心的句子中,很多看似没有时体标记的句子类型的 Paul(2015:284)将汉语的CP分裂为

27、三个层次:C1(ClowP)C2(ForceP)认知模态 话题和焦点。如果不能在 CP 层完成协约操作,COMPL继续向下搜索,遇到 Neg,也能进行协约操作实现完句定值。而当探针搜索到达 TP 层时,TP 之下属于短语平面,其负载的功能范畴Modal(deo、dyn)、Aspect、Degree、Determiner 核心虽然也可以与 COMPL 进行协约操作,但是由于距离太远,COMPL 的搜索能力变弱,所以即使理论上可以和某些目标核心进行协约操作,却无法为 COMPL 定值,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吃了饭”有 ASP,但是却不能完句,需要加上句末语气词“了”实现完句。所以,我们将这些范畴的主要

28、功能定为“成句”,本身的“完句”能力较弱,真正的完句主要还是依靠CP层的功能范畴。我们再以量度范畴“很”的完句为例,张慧丽、潘海华(2022)认为性质形容词完句要受到基于焦点的语音制约。如果光杆性质形容词本身具有对比焦点的特征,比如“重读”就可以完句,如果没有“重读”,则可以通过刘星宇:汉语完句范畴层级系统研究31华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很+光杆形容词”构成一个音系短语承担核心 重 音 以 实 现 焦 点 完 句。伍 雅 清、祝 娟(2013)、袁毓林(2022)的研究也都支持“焦点完句”,在完句优先级上,焦点完句 量度范畴也符合我们“顶层优先”的预测。5.结语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在前人研

29、究基础上运用结构制图分析方法归纳汉语完句范畴,建构汉语完句系统,并尝试进行系统解释。研究发现,在论元层中,名词要受限定范畴(Det)的扩展;在形态层中,形容词谓语受量度范畴(Deg)的扩展,谓性成分受体范畴(Asp)、根情态(Moddyn/Moddeo)、否定范畴(Neg)与隐性时制范畴 T 的扩展;在话语层中,小句受焦点范畴(Foc)、话题范畴(Top)、认知模态(Modepi)与语气/语力范畴(Mood/Force)的扩展。这些范畴有的是可选的,如否定范畴等,因为不是所有的句子都是否定句。有些范畴是必备的,如时制范畴、语气范畴等。不同范畴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CP 层之上和之下有不同的锚定

30、机制,对应不同的结构功能。CP 之下需要受到时空锚定,CP 之上需要受到语力语气锚定。不同的交际目的,不同的词汇核心等多因素共同决定了句子中需要哪些功能范畴,而这些范畴在担当语义句法功能的同时还可能负载完句特征。不同构式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成句范畴和完句手段,其中有些属于必有范畴,有些属于可选范畴。由于上文所列的九种完句范畴很多并不能在一个句子中共现,所以实际处理起来并不会太复杂。我们在句子顶层设 置 了 抽 象 的 具 有 不 可 解 释 的 Completeness特征的完句范畴COMPL作为活跃探针自上而下搜索具有完句特征的目标范畴进行协约操作和特征定值。由于探针的距离限制,距离 越 远,完

31、 句 能 力 越 弱,最 终 我 们 得 到“Force/Mood Modepi Topic、Focus Neg TPbelow”的完句范畴优先级。参考文献蔡维天2010谈汉语模态词的分布与诠释之对应关系J.中国语文(3).2019汉语的语气显著性和隐性模态范畴 J.语言科学(1).方梅2017饰句副词及相关篇章问题 J.汉语学习(6).冯胜利2015声调、语调与汉语的句末语气 A.语言学论丛(总第五十一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顾阳2007时制、时态理论与汉语时间参照 J.语言科学(4).贺阳1994汉语完句成分试探 J.语言教学与研究(4).胡建华,石定栩2005完句条件与指称特征的允准

32、J.语言科学(5).胡明扬,劲松1989流水句初探 J.语言教学与研究(4).黄南松1994试论短语自主成句所应具备的若干语法范畴 J.中国语文(6).孔令达1994影响汉语句子自足的语言形式 J.中国语文(6).李泉2006试论现代汉语完句范畴 J.语言文字应用(1).李湘2019状语“左缘提升”还是小句“右向并入”?论“怎么”问句质询意图的共时推导与历时变化 J.中国语文(5).陆俭明1982现代汉语副词独用刍议 J.语言教学与研究(3).陆镜光2006论小句在汉语语法中的地位 J.汉语学报(3).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5).完权2017汉语(交互)主观性的句法位置

33、 J.汉语学习(3).王艾录1990汉语成句标准思考 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伍雅清,祝娟2013形容词作谓语的不完句效应研究 J.现代外语(1).熊仲儒2007“是的”的构件分析 J.中国语文(4).2013量度范畴与汉语形容词 J.世界汉语教学(3).2013当代语法学教程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熊仲儒,杨舟2020制图理论与形容词谓语句的自足性 J.语言教学与研究(1).杨成凯1993关于短语和句子构造原则的反思 J.汉语学习(2).叶婧婷,陈振宇2014再论汉语的完句性 J.语言研究集刊(2).袁毓林2022形容词的极性程度意义及其完句限制条件 J.中国语文(2)

34、.32张慧丽,潘海华2022从“很”的分布与功能再看汉语句法的完句条件 J.语言科学(3).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 M.北京:商务印书馆.Borer,H.2005Structuring Sense Volume:The NormalCourseof Events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Radford,A.2009Analysing English Sentences:A Minimalist Approach 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Cinque,G.&L.Rizzi2012The cartograp

35、hy of syntacticstructures A.In H.Bernd et al.(eds.),The OxfordHandbook of Linguistic Analysis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51-66.Longobardi,G.1994Reference and proper names:atheory of N-movement in syntax and logical formJ.Linguistic Inquiry 25(4):609-665.Rizzi,L.1997The fine structure of the l

36、eft peripheryA.In L.Haegeman(ed.),Elements of GrammarC.Dordrecht:Kluwer:281-338.Tang,S.&T.H.Lee2000Focus as an anchoring conditionA.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opic and Focus in ChineseC.The Hong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Tsai,W.2008Tense anchoring in Chinese J.Lingua118(5):6

37、75-686.Vendler,Z.1957Verbs and times J.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66(2):97-121.Waltraud,P.2015New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SyntaxM.Berlin:Mouton de Gruyter.A cartography analysis of Chinese sentence-completion categoriesLIU Xingyu(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Beijin

38、g 100083,China)Key words:sentence-completion;cartography;systematic hierarchy;anchoring;priority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ssue of the systematic hierarchy of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of Chinese sentence-completion categories.Firstly,the article divides the“sentence-completion system”,

39、which has long been controversial in theChinese grammar studies,into two parts:the“clause-forming category”at the clause level and the“sentence-formingcategory”above the clause level.Secondly,by means of cartographic analysis,Chinese sentence completion categories arearranged in the syntax tree acco

40、rding to their functional positions.From bottom to top,we can find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Determiner category,Degree category,Aspect category,Root Modality,Negative category,Focus category,Topic category,Modality(epi),and Mood/Force category.Based on the description,the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relevance and priority among9 categories,and proposes the theory of“double anchoring”and“top priority”.【责任编辑邵长超】刘星宇:汉语完句范畴层级系统研究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