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 02 21 1 年年广广东东省省广广州州市市中中考考历历史史试试题题(闭闭卷卷,满满分分 9 90 0 分分,考考试试时时间间 6 60 0 分分钟钟)一一、单单项项选选择择题题(本本大大题题共共 2 25 5 小小题题,每每小小题题 2 2 分分,共共 5 50 0 分分。每每小小题题给给出出的的四四个个选选项项中中,只只有有一一项项是是最最符符合合题题目目要要求求的的)1.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的重大成果。我国早在商朝时期便有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商朝“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指()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草书【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
2、可知,商朝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汉字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A 项正确;小篆是秦朝的官方字体,排除;隶书是汉朝时期推行的字体,C 项排除;草书大约形成于汉朝,D 项排除。故选 A。2.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A.中央集权加强B.周王室衰微C.社会和平稳定D.儒学居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鲁国朝拜当时强国晋国的次数远高于周天子,说明的是当时周王室衰微,B 项正确;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A 项排除;春秋时期的显著特征是诸侯争霸,C 项排除;汉武帝
3、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D 项排除。故选 B。3.汉朝时期,西北地区的戍边战士除了守卫烽火台外,还要经常维护烽火台的军用设施和后勤设施。这主要是为了()A.征收赋税B.抗击洪水C.防御匈奴D.抵御风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朝时期,匈奴对汉朝形成巨大威胁,因此,在西北地区的戍边战士除了守卫烽火台外,还要经常维护烽火台的军用设施和后勤设施,以有效抗击匈奴,C 正确;材料所说是军事措施,排除 ABD。故选 C。4.研究发现,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慕容部从辽西主动迁到中原地区。后来,慕容鲜卑便从历史上“消失”,只留下“慕容”一词作为一个姓氏而存在。这一现象表明南
4、北朝时期()A.民族交融加强B.南北发展平衡C.经济破坏严重D.文学艺术繁荣【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机那里了北魏,孝文帝迁都以洛阳,学习汉族,采取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加强了与汉族的民族融合,慕容鲜卑便从历史上“消失”,只留下“慕容”一词作为一个姓氏而存在,说明此时期民族交融加强,A 符合题意;BCD 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 A。5.唐朝时期传到日本的螺钿铜镜(见下图),把南海的夜光贝、东南亚的琥珀、中东的宝石、阿富汗的蓝宝石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五彩缤纷的图案。这体现了唐朝()A.农业发展的水平B.疆域范围的辽阔C.对外开
5、放的气象D.社会矛盾的尖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唐朝时期传到日本的螺钿铜镜”体现的是当时的中外交流,和对外开放的气象的说法有关,C项正确;材料与农业发展水平、疆域范围及社会矛盾等说法无关,ABD 项排除。故选 C。6.南宋光宗时,出现了武官不习武艺,只学文章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行政效率低下B.财政困难C.边患已经消除D.重文轻武【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治国政策是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因此出现“武官不习武艺,只学文章的现象”,D 项正确;行政效率低下、财政困难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B 项排除;南宋时期仍然面临严重的边患问题,C 项排除。故选 D。7.在抗
6、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中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要了解某中药材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可以查阅的古代药物学著作是()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本草纲目【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著作,D 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农书,A 项排除;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B 项排除;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C 项排除。故选 D。8.鸦片战争前,流行于广州地区的某些英语学习读物用粤语发音标注英语单词,词汇以贸易和日用为主。此类读物()A.适应了对外通商的需要B.揭示了清政府腐败无能C.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发展D.体现了富国
7、强兵的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流行于广州地区的某些英语学习读物用粤语发音标注英语单词,词汇以贸易和日用为主”的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有广州十三行与外国有贸易往来,广州地区的某些英语学习读物用粤语发音标注英语单词,词汇以贸易和日用为主,这类读物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对外通商的需要,A 符合题意;BCD 三项的内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选 A。9.从 1861 年开始,“自强一词在奏折、谕旨和土大夫的文章中经常出现。为了自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曾国藩、李鸿章等掀起了()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依
8、据题干“为了自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实现富国强兵,曾国藩、李鸿章等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B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运动,AD 排除;戊戌变法运动是康有为和梁启超发动的改革运动,C 排除;故选 B。10.19 世纪末,某条约签订后,法国的画报刊载了一幅漫画(见下图),描绘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况。该条约是()A 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时间是 19 世纪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 符合题意
9、;南京条约的时间是 1842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A;天津条约的时间是 1858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B;北京条约的时间是 1860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C;故选 D。11.位于广州市黄埔区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萍浏醴起义B.二次革命C.黄花岗起义D.护国战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1 年,为推翻清朝统治,同盟会在广州组织了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C 正确;萍浏醴起义是在湖南、江西交界,排除 A;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均是为反对袁世凯,
10、排除BD。故选 C。12.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其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介绍的是()A.鲁迅B.梁启超C.胡适D.李大钊【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8 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1919 年,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介绍,D 符合题意;鲁迅的成就是发表狂人日记,排除A;梁启超发动了戊戌变法,排除 B;胡适掀起了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文能代替文言文,排除 C;故选 D。13.某班同学在历史剧表演时,
11、使用了以下两件道具:据此判断,该历史剧的主题可能是()A.五四风云B.北伐凯歌C.长征岁月D.抗日烽火【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 年,共产党为了更好的联合国民党抗日,把自己的部队改名为八路军和新四军,D 项正确;五四风云属于 1919 年的五四运动时期,此时期的中共没有成立,A 项排除;北伐凯歌是北伐战争时期,此时期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称为国民革命军,B 项排除;长征岁月属于长征时期,此时期中共的部队被称为红军,C 项排除;故选 D 项。1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在大庆油田的建设中,广大建设者吃大苦、耐大劳,建设起当
12、时我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其中被称为“铁人”的是()A.王进喜B.焦裕禄C.邓稼先D.袁隆平【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是大庆石油工人,被称为“铁人”,A 项正确;焦裕禄被称为“党的好干部”,B 项排除;邓稼先是“两弹元勋”,C 项排除;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D 项排除。故选 A。15.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避免走上歧路的正确方向前进。这里的“会议”是指()A.巴黎和会B.雅尔塔会议C.万隆会议D.华盛顿会议【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C 项正确;周恩来并未出席巴黎
13、和会、雅尔塔会议及华盛顿会议,ABD 项排除。故选 C。16.下图是 19782008 年全国乡镇企业数量变化图:乡镇企业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跃进”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经济体制改革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 年后我国的乡镇企业数量急剧增加,这主要和我国的经济体制有关,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C 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均发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ABD 项排除。故选 C。17.某同学在利用历史笔记复习时看到下列内容:该同学复习的内容可能是()A.社会生活的变迁B.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C.经济特区的建立D.
14、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9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祖国,因此 B 项正确;材料与社会生活变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无关,AD 项排除;经济特区设置于 1980 年,C 项排除。故选 B。18.2016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 公开亮相;2017 年,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设备调试和颜装施工。这反映了我国()A.重视和平利用核能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C.积极推进科技强军D.大力发展航天技术【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自主设计建造的
15、航空母舰”均体现的是我国在积极推动科技强军的步伐,C 项正确;材料与核能利用无关,A 项排除;材料与外交发展无关,B 项排除;材料与航天技术无关,D 项排除。故选 C。19.公元前 4 世纪,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大量希腊人迁到东方,吸收当地的文化与风俗。希腊文化传入印度与佛教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雕塑、绘画艺术。可见,亚历山大帝国()A.强化了等级制度B.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C.推动了海外贸易D.统一了东西方语言文字【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大量希腊人迁到东方,吸收当地的文化与风俗”体现的是亚历山大东征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B 项正确;材料与等级制度强化、海外贸易
16、发展及统一语言无关,ACD项排除。故选 B。20.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体现了()A.人文主义B.神权至上C.维新思想D.科学精神【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人的力量,注重人性,宣扬人文主义精神,他的作品哈姆雷特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A 符合题意;神权至上是封建思想,B 排除;维新思想是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的思想,排除 C;科学精神与题干无关,
17、排除 D;故选 A。21.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依据的原则是()A.分权制衡B.君权神授C.王在法下D.王权有限【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 年,美国制订了宪法,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了联邦制国家,A 符合题意;君权神授是封建思想,B 排除;王在法下和王权有限是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 1787 年宪法无关,CD 排除;故选 A。22.19 世纪英国和爱尔兰曾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他们每天早上挨家挨户拜访客户,或用短棍敲门或用长杆敲窗(见下图),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上述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A.欧洲大学的兴起B.工人运动的需要
18、C.人权宣言的发表D.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正处于工业时期时期,当时人们的时间意识普遍增强,因此出现了“叫醒工”这一职业,D 项正确;欧洲大学兴起是在中世纪,A 项排除;材料与工人运动无关,B 项排除;人权宣言与法国大革命有关,C 项排除。故选 D。23.1921 年 7 月,苏维埃俄国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由私人经营。这表明当时实行()A.农奴制改革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1921 年,中小工厂和商店由私人经营”可知,这是借
19、助资本主义恢复和发展生产,是新经济政策,B 正确;农奴制改革是在 1861 年,排除 A;材料是说工商业,排除 C;材料是说经济政策,排除 D。故选 B。24.作为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它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该国际组织是()A.世界贸易组织B.不结盟运动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联合国【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主要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D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为了推动自由贸易,A 项排除;不结盟运动标志着第三世界登上历史舞台,B项排除;北约属于政治军事组织,与材料无关,C 项排除。故选 D。25.2020 年 9 月,习近
20、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A.货币金融危机B.生态环境危机C.网络安全问题D.地区冲突问题【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减少碳排放数量主要是为了应对生态环境危机,B 项正确;货币金融危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地区冲突等均与材料无关,ACD 项排除。故选 B。二二、非非选选择择题题(本本大大题题共共 3 3 小小题题,共共 4 40 0 分分。2 26 6 题题 1 10 0 分分,2 27 7 题题 1 16 6 分分,2 28 8 题题
21、 1 14 4 分分)26.历史学习可充分利用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资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南越王墓出土的生活用器品类繁多,仅饮食器就有 400 多件,质地有铜、陶、铁,包含汉、楚、越、巴蜀等文化因素。出土的 36 件铜鼎中,有器型硕大的楚式鼎,亦有属中原的汉式鼎和具有岭南特色的越式鼎。还有一件型体硕大的越式鼎,它是目前岭南年代最早、型体最大的铁铸件。摘编自广州市文化局广州秦汉考古三大发现材料二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地层关键柱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概述南越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2).阅读材料二,写出示意图中 A 处对应的朝代名称。根据示意图中不同历史时期的排列顺序,谈谈你对历
22、史时间的认识。【答案】(1).汉文化南传,并融合到生活之中;手工业发达,工艺水平高;对外交往频繁,贸易发展;铁器普遍使用,岭南出现铁器铸造业。(任答两点即可)(2).元代;时间尽管是抽象的,但可以形象和物质化,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地层就是证明;时间是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客观的,是永恒的;历史时间是记录和印证历史史实的必备要素。【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南越王墓出土的生活用器品类繁多,仅饮食器就有 400 多件,质地有铜、陶、铁,包含汉、楚、越、巴蜀等文化因素。出土的 36 件铜鼎中,有器型硕大的楚式鼎,亦有属中原的汉式鼎和具有岭南特色的越式鼎”的信息可知,概述南越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是
23、汉文化南传,并融合到生活之中;手工业发达,工艺水平高;对外交往频繁,贸易发展;铁器普遍使用,岭南出现铁器铸造业。(2)依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示意图中 A 处对应的朝代是元代;根据示意图中不同历史时期的排列顺序可知,历史时间尽管是抽象的,但可以形象和物质化,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地层就是证明;时间是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客观的,是永恒的;历史时间是记录和印证历史史实的必备要素。27.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经过大革命,党从正反两个方面积累了深刻的经验,
24、开始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二毛泽东主席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阅读材料一,指出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是如
25、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2).阅读材料二,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3).阅读材料三,列举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答案】(1).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或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夺取政权)(2).进行抗美援朝和开展土地改革运动;(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析】【分析】【小问 1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经过大革命、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可知,为此,中国共产党发
26、动武装起义,建立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小问 2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可知,为此,进行抗美援朝,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小问 3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可知,这些理论创新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851
27、 年 5 月 1 日,世界首届博览会在英国召开,这是英国登上富裕之顶峰的标志:一个工业的世界霸主,向全世界炫耀它的文明与财富。博览会的会场完全由玻璃和钢铁建成,号称“水晶宫”。水晶宫内陈列着约 14000 家厂商提供的展品,其中英国约占一半。英国提供的几乎全都是工业品,而外国提供的几乎全都是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摘编自齐世荣15 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材料二在 1943 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1944 年在诺曼底的登陆,其主力是美国
28、而不是英国。战争虽然使英国获得了战胜国的社冠,但其实力地位却大大降低了。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阅读材料一,概述“英国登上富裕之顶峰”的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国际地位发生的变化,并简述变化的原因。(3).谈谈你从英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答案】(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展工业革命(2).变化:从霸主地位到逐渐衰落;原因:思想保守,不思进取,造成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两次世界大战的削弱;殖民地的逐渐丧失。(3).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健全制度建设和坚持制度创新;努力发展科技,提高综合国力。【解析】【详解】(1)条件:根据材料“一个工业的世界霸主,向全世界炫耀它的文明与财富”可归纳出工业革命的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变化:根据材料“一个工业的世界霸主”“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可归纳出变化是从霸主地位到逐渐衰落。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机会、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殖民地的逐渐丧失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3)启示: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如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健全制度建设和坚持制度创新;努力发展科技,提高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