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高专经济相对困难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30179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高专经济相对困难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职高专经济相对困难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职高专经济相对困难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69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169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职业教育与技术应用高职高专经济相对困难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刘红1,王传斌2(1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6;2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后扶贫时代的贫困问题主要是相对性贫困问题。后扶贫时代,高校原经济困难学生条件有所提高,但这类“困难”学生,受自身多年贫困观影响,贫穷心态的惯性会存在,依然受到“贫困”的困扰,生活学习受影响,心理与行为的问题可能存在,特别是后扶贫时代其心理与行为的差异性。所以,关注此类学生教育,对个

2、人、家庭和社会有极其重要意义。劳动教育作为以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带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方式,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思想内涵,还能帮助相对困难学生群体解决经济问题,让其基于劳动思维进行勤工俭学,全面掌握相对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思想状态和心理诉求等,究竟如何对相对困难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实现高校“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育人目的,提升高职高专“困难”学生教育精准服务效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展提供思路。一、高职高专经济相对困难学生现状(一)高职高专经济相对困难学生基本状况随着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大众化,受教育学生群体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也使得相对困难学生人数增多。相对

3、困难学生主要来源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农村和山区为主,其家庭存在经济收入低、子女过多等情况,是影响学生完成学业的主要原因。相对困难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家庭背景,使得相对困难学生群体来源复杂,思想状态存在一定差异性。后扶贫时代“困难”学生群体心理与行为的问题需要持续关注。(二)高职高专经济相对困难学生思想状态高职高专院校“困难”学生比重高、个性问题突出,相对困难学生群体思想状态差异性较大,一部分学生具备积极思想状态,以家庭经济状况作为鞭策,树立自立自强意识,激发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部分相对困难学生通常以勤工俭学等减轻经济负担,能够以平和心态正视与同学间的相对差距。有些相对困难学生

4、由于自信心不足,存在心理压力,会对学业与生活造成影响。在后扶贫时代,“困难”学生处于一个新的阶段,后扶贫时代“困难”学生群体其教育问题将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出现新的表征。后扶贫时代下,高校原经济困难学生条件有所提高,但这类“困难”学生,受自身多年贫困观影响,贫穷心态的惯性还是存在的,依然受到“贫困”的困扰,生活学习受影响,心理与行为的问题仍旧存在,尤其是后扶贫时代其心理与行为的差异性,因此,追踪其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此类学生的思想状况,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极其重要意义。二、劳动教育视角下高职高专经济相对困难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对困难学生群体作为高职院校学生

5、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职教育体系目标达成,丰富人才资源内涵的关键群体。因此高职院校应重点关注相对困难学生群体思想状态,确保其思想发展具备正向性,通过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带动相对困难学生群体思想状态稳定,保证人才培养符合预期标准。2020 年中共摘 要:我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后扶贫时代的贫困问题说到底就是相对性贫困问题。高校原经济困难学生条件有所提高,但这类“困难”学生,受自身多年贫困环境影响需要关注其在后扶贫时代其心理与行为的差异性,这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重点工作内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关注的重中之重。文章从劳动教育的角度,通过分析劳动教育对“困难”学生特殊意义,破解劳动

6、教育融入贫困生帮扶的困境,探讨了帮贫更育心、帮困更助勤、资助更扶能、帮穷更扶就、帮急更励创的精准帮扶路径,为发挥劳动育人,促进贫困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建议。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高专;相对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8-0169-03收稿日期:2023-05-25修改日期:2023-06-10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课题“基于后扶贫时代高职高专困难学生群体画像的精准化育人策略研究”(X-c/2021/05)作者简介:刘红(1982.9),女,江苏涟水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传斌

7、(1963.6),男,江苏赣榆人,教授,本科,主要从事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170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170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

8、才培养全过程。部分相对困难学生缺乏勤俭、努力、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高职院校应秉持劳动教育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其思想成熟,化压力为动力。同时应结合学生实际成长需求进行心态培养,加强其对劳动教育内容掌握与了解,构建主观劳动思维,积极面对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二)有助于进一步拓展资助育人教育路径立足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胜利的背景,进入后扶贫时代这一新阶段,后扶贫时代“困难”学生群体其教育问题将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出现新的表征,这就需要思考高职高专“困难”学生教育精准服务效能,需要通过各种育人手段,提升困难学生的综合素养。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通过劳动教育,可以提升困难学生的思考力、

9、动手力、实践力和抗压力1。将“大思政”理念融入资助育人过程,将思政教育浸润到资助工作各环节,能够全方面丰富资助育人途径,有助于实现资助的全过程育人2。(三)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是确保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状态稳定的前提,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在开展教育计划时要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以和谐的校园环境推动内部资源使用。相对困难学生群体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人群,受自身多年贫困观影响,心理相对敏感,尤其在后扶贫时代,“困难”学生处于一个新的阶段,应重点关注相对困难学生思想状况,以先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完成对相对困难学生的思想引导,最大限度避免其产生消极负面思想。高职院校应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将

10、相对困难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学生列为榜样,以此引导大部分相对困难学生积极向上,构建出和谐校园关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三、高职高专经济相对困难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教育理念需要更完善优秀的教育理念能够保证教学任务有序进行,也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实际需求。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开发教育内容,改变劳动教育主旨无法最大化发挥作用的局面,对相对困难学生的帮扶不能只重视物质层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劳”加入“德智体美”,进一步体现了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的。落实“立德树人”总要求,应从劳动视角实施精准帮扶更能彰显对相对困难学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

11、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03-20)2023-05-20,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 249171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职业教育与技术应用活环境,缓解相对困难学生群体心理压力,为其积极情绪培养提供有力帮助。高职院校应全面创新教育内容,实现以劳动教育催发思想教育的本质目的,丰富相对困难学生群体思想内涵。一是制定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通过制定目标完成教育引导,以劳动教育内容为核心,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从劳动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出发,对各级学段的学校教育提出了要求,要

12、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调劳动教育途径要注重课内外结合。其中职业院校需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3,不少于 16 个学时,具体围绕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方面去设计4,同时明确学生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笔者所在学校一方面开设劳动专题教育课,通过知识讲座、主题教育、微课或专业课新增劳动教育模块等方式,保证学生 16 个学时的学习量,学习职业劳动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5。二是创新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思想放在教育首位,引导相对困难学生群体实现思想转变。劳动教育要把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作为劳动教育的主

13、要内容,密切围绕专业建设、创新创业以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实习实训等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培养积极劳动观。由于受到家庭经济状况影响,部分相对困难学生群体与普通学生群体存在思想上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进行针对性内容开发,保证教育内容能够有效迎合相对困难学生发展需求。并且,结合劳动教育思想推进自立自强教育,厚植正确劳动观,实现以劳树德。(三)优化教育方法,实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是教育理念得到落实的关键形式,可以保证高职院校完成教学思维应用,实现最终教学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可以为学生构建自身思想体系发挥巨大作用,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为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案例支持

14、。所以高职院校应重视教育方法的创新优化,全面推动教育模式改革,结合教学资源和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完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效果。一是实施理论灌输法,理论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基石,只有保证理论学习完整,才能有效保证后续学习计划开展。采用理论灌输法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对相对困难学生群体的思想建设有着深远影响6,能够引导其正确认知物质条件与精神思维的关系,缓解其内心压力。二是采用渗透教育法,润物无声,由于相对困难学生群体心理敏感度较高,因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20-07-15)2023-05-01,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