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9835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OI:10.19299/ki.42-1837/C.2023.08.0152023年第8期 总第214期 观察思考 领导科学论坛THE FORUM OF LEADERSHIP SCIENCE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探索王丽君李国锋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的重要方式,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存在逻辑缜密的内在关联。文章从凝聚选择共识、激励发展共建、增强文化自信三个视角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从教育理念现代化、方式方法现代化、评价机制现代化三个维度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

2、意义。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国家治理;文化自信基金项目: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指向 深度学习 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研究”(SDS2020B03)。作者简介:王丽君,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国锋,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 泰安 271018)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3)08-0072-0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和“中心环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理

3、顺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间的内在关联,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价值意蕴,进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生命力。一、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契合基点(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相关制度,日益加强和提升各个领域的治理能力。其中,意识形态领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意识形态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健全和提升。毛

4、泽东同志指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他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135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手段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的活动,目的是“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27。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对时代精神和时代主题的自觉,是促使国家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生态文明的内在源泉和强大动力。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属性,使其成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方式。(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功能优势国家治理是国家内部诸要素相互交织的系统072性工程,涉及治

5、理的主体、方式、制度、目标、手段等方面。在众多要素中,既有制度体系、物质资料等“硬件”支持,又有人才培养、思想统一等“软件”支撑3。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要加强“硬件”建设,同时也不能忽视“软件”的作用,通过“软硬兼施”,借二者合力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软件”培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应然之举,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明确目标。正是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思想政治教育顺应国家治理发展要求,加强对国家治理道路、理论以及制度的研究,使国家治理坚定不移地沿

6、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探寻现代化之路,在培育多元治理主体、构筑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实现自身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好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诸如西方普世价值、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潮,虽不可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但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思想政

7、治教育作为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面临着更高的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体系和变革方向,转变理念,加强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同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自觉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元素,使人们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达成国家治理要求。即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自身现代化建设,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匹配兼容中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新发展。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一)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共识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直接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物质生产,但间接效果可以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精

8、神支撑。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指引,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指引的具体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两个结合”的指导,以及在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摸索出的一条适合国情、具有时代特点的实践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经之路。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智慧为根本性指导,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逻辑中,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共识,为党和

9、国家积极探索既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力量。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理论的现实内涵,而且要充分信任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中的执政能力和战略部署。凝聚选择共识是调动人民群众共商共建共享的思想前提,是确保国家治理现代化具备坚强力量保障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凝聚选择共识,引导人们全面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以其高度的价值自信开辟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强化人民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坚定拥护并践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创

10、造美好生活的客观环境;提升人民对自身主体性的价值认同,把握自身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创造性和能动力,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局面的形成。073(二)激励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共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时代课题。因循现代化方向谋求发展,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行不仅要在思想层面形成共识,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励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发展共建,依靠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由共建到共治、共享,形成国家与社会治理的优化协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推动国家治

11、理现代化进程、验证现代化道路的正确性,又是通过建设成果和历史经验进一步巩固人民群众参与发展共建的自觉和热情,以此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良好且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实践力量。激励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共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透彻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作用,深刻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践经验。历史和实践证明,任何动荡不安的社会都无法向前发展,任何不安定因素都会阻碍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民族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立足中华民族的现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点激励多民族的人民群众搞好民族团结,自觉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思想政治教育深刻融

12、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过程,在与人民群众实际需要保持一致的基础上,激发人民群众投身发展共建的热情和动力。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相结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指引团结奋斗,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顺利进行。(三)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想使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对国家、民族产生归属感,对于社会制度和基本理论、道路表达的认同感,就必须集中力量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文化格局。文化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其独特的生成逻辑和现实支撑,是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底蕴,源于革命文化的深厚基础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广泛认同,植根中国革命、

13、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思想政治教育扮演着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认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角色。在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需要深化人民群众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认识、凝聚人民群众对于现代化强国的美好追求,以此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彻底打破了西方现代化发展不可持续的藩篱,而且构建了厚植中华文化价值认同基因的全新思想引领范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展示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伟大事业,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文化人的价值导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相结合。既加强各族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理解、认同和把

14、握中华民族文化,同时又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理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吸取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在相互比较、相互影响中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发挥自身价值最大化拓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大格局。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现实路径(一)厚植理论根基,实现教育理念现代化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正本清源”取得重大成效基础上实现守正创新,必须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社会历史性。新中国成立之初,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任务是克服非无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民对改革开放相关政策的支

15、持和认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任务相应地向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向发展。鉴于此,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074政治教育,现阶段须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确保和把握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目标导向的准确性,不断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基因。面对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既不能搞思想理论上的“闭关锁国”、唯我为我,又不能迷失自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厚植理论根基,在“本质把握”中获得真我。为此,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体实

16、践,正确分析和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问题与现实矛盾,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沃土上的成功飞跃。具体来讲,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应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变革、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批判与共产主义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学说,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内涵、批判视角和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还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逻辑与实践。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和实践特性,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效能,引导人们科学分析并妥善处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认真凝练总结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与智慧成果,以此筑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根基,为国家治

17、理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二)拓宽实践渠道,推进方式方法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服务好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不仅需要哲学层面的理论思考,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科学有效的实践探索;不仅要运用思想理论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应注重从具体实践中吸取鲜活的经验教训。以此出发,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价值追求,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优化育人机制,推进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的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用好用活现代传媒技术,以促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传媒技术共融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摒弃机械教条、丰富实践活动

18、,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认同理念、外显于行为活动,保证育人效果的最大化。具体来讲,一方面,要创新教育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扩大在线思政课的育人覆盖面与社会服务面,努力把互联网技术优势转化为支持思政课教学的制胜优势,让思政课在线教学更加有情怀、有温度,更有时代感与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要科学借助现代媒体技术,将教育所要传递的理念充分借助现代媒体技术有计划有目的地传递给人们,帮助人们及时、全面地把握党和国家的先进思想,形成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以及道德规范,增强

19、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影响力和文明塑造力。另一方面,要创新教育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并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教育宣传和动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同时,要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显性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民生活、社会治理之中,让人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自觉培养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的内在品格,深入发掘“隐性教育”的独特内涵,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新格局。(三)夯实作用效能,促进评价机制现代化评价环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完备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上起着信息捕捉和反馈的作用。就作用对象即国家治理现代化而

20、言,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程度和实际状况,反馈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效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此探寻提升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后盾。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立并创新完备的评价机制,保障铸魂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作用效能强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评价机制的改进与提升始终围绕作用效能这一主题构建和发展。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的075基本问题是构建多维的评价指标,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有理有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效能最大化发挥。具体来讲,一方面,构建多维的评价指标是开展

21、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环节的科学前提。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而开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归根到底是指向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因而构建多维的评价指标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宣讲工具,评价指标更多的应该是检测是否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也就是说,评价指标应该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际效度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另一方面,科学的评价方法是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的评价要坚持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这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自身的特殊属性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凝聚共识、激励共建、增强自信等价值形

22、态作用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方面的评价无法纯粹用定量评价或定性评价。因而,应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二者相结合,充分发挥精准评价与模糊评价的各自优势,建立系统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真正将功能优势发挥到国家治理现代化之中。参考文献: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罗珍,蒋晓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实现机制探微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5(2).责任编辑:聂慧丽场景,打造具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现代化城乡社区4。究其深意,智慧社区并非科技主导下的智能覆盖

23、,而是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下从服务、管理到居民工作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智慧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技术优势,更要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动力。“智慧党建”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功能和实时化、信息化、移动性的特点,将其运用于社区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推动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四、结语社区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统的基础工程,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作。“智慧党建”是与时偕行、顺势而兴的党建创新形式,是以党的领导为“魂”、以为人民服务为“本”、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为导向的和谐有序美好的治理路径。伴随党建引领的高位统筹

24、、协商治理的深入推进和智能技术的全面应用,“智慧党建+社会治理”将成为向下蓄能、向上对接的线上线下混合运行的智慧社区治理模式,成为我国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J.求是,2022(21).2洪向华,解超.智能技术赋能基层党建的顶层设计、底层逻辑与发展前景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2(5).3郭淳.社区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基层党建:价值、挑战与引领路径J.长白学刊,2021(5).4陈友华,夏梦凡.社区治理现代化:概念、问题与路径选择J.学习与探索,2020(6).责任编辑:钟雪(上接第50页)0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