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9335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杨丽(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摘要:服装设计专业通过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培养方式,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以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服装产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教学理念落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到位等问题,并基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思路,对如何进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基地中图分类号:G 712;TS 94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602(2023)17-0068-03Research

2、 on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of Fashion Design Specialty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YANG Li(Xian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Fashion design specialty has more design knowledge and skills,which requires students to seriously participate inlearning to achieve the goa

3、l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alent training,such as thebackward concept and the inadequat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base,this paper takes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ofhigher vocational clothing design special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analyzes

4、 the requirements of clothing industry for talents.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of fashion design specialt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to carry out talent training,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eople.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fas

5、hion design specialty;personnel training;practice teaching base作者简介:杨丽(1982.10),女,汉族,河南孟津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平面设计,。0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服装的要求发生变化,更加注重服装外形、设计感。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采用科学育人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提升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性与设计能力。文章就如何解决人才培养问题,促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分析。1 目前服装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服装行业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服装行业的发展水平,反映出人民群众的

6、审美特点与基本需求。通过对服装行业发展情况分析,发现该行业对设计师、制版师、样衣师、生产管理等人员需求较大,希望有专业人才进入服装行业,以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当前部分服装企业出现人员结构单一、知识范围窄、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下企业一体化发展需求。正是因为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所以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需要从业人员具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熟悉服装结构设计原理,了解服装生产工艺基础,掌握服装缝制技巧以及相关管理知识,可以解决服装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的问题1。高职院校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应积极获取行业发展信息,了解服装行业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基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为

7、服装行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2.1 人才培养理念滞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实施,应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学校专业课程学习中服装设计能力与创新意识,为日后就业发展做好铺垫。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出现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培养的情况。教师为了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相关的知识,会采用理论VOCATIONAL EDUCATION68-Vol.45/No.17/Westleather灌输的方式将课本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并要求学生以机械式方式完成任务2。以服装设计专业知识为主的教学观念,满足文化知识传授

8、教育的目标,不能为学生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这一育人理念与现代服装设计人才要求有较大的差异,不能为学生就业发展提供支持,无法实现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目标。2.2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互联网的出现,为服装设计专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促使各个国家、地方文化资源、时尚资源共享,为高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提供丰富资源支持。大部分高职院校仍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工作,将理论作为服装专业设计教学的重点,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方面的培养。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无法为学生就业、创新提供动力。2.3 缺少专门的实践教学基地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实践

9、性较强,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巩固理论知识,以提升自身知识运用能力。由于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忽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提供实践设备与器材,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这一问题在我国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比较常见,是局限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发展的因素之一。2.4 教学手段单一服装设计专业比较复杂,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为提升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效果,使学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应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特点,选择多种手段进行教育,以提升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有效性3。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教学手段创新的必要性,日常工作中,将幻灯片与理论知

10、识讲解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功能的挖掘意识与创新教学意识薄弱,不能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提供支撑。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服装设计课程产生消极学习情绪,影响课本知识教学效果同时,无法为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提供支撑。3 高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思路首先,从思想观念方面入手,明确服装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工作,为完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提供动力。在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前,教师应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了解服装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开展教育工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其次,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入手。为提升教育工作水平,提升学生服装设计

11、专业人才市场竞争力,学校应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升服装设计专业教师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利用专业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质量4。实际工作中,学校可以组建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优化自身专业素养,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助力。最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专业知识学习情况,结合行业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多种不同人才培养方法,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进行理论、实践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科学人才培养方案中综合素质得到提升。4 高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实施对策4.1 树立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为解决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理念滞后的问题,学校应从思想方面发生转变,明确学生全面发

12、展的重要性,将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贯彻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学生职业发展做好铺垫。首先,提升学校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为学校教育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随着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要求逐渐提升,要求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队伍,以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优秀人才。学校可以将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目标,要求各个专业教师积极响应学校的要求,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5。其次,提升教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其思想观念会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提升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效果,教师应提升对实

13、践指导的重视,明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利用课堂为学生设计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实践学习经验,使学生在课本知识学习中形成学以致用的能力。最后,激发学生全面发展意识。学生作为高职院校主要服务对象,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会影响服装设计教学效果。为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效果,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应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熏陶,让学生意识到专业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形成服装设计能力。4.2 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服装设计专业学习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立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服装设计行业发

14、展趋势,分析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优势,根据学生需求选择适合教学模式,为高效课堂构建提供支撑。首先,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双赢的优势,是提升学校人才教育效果,促使企业稳定发展的有效举措。对当地的服装行业进行考察,选择适合学校育人特点的服装企业作为合作对象,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确定双方的育人责任,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企业实践中形成服务设计相关的技能与能力。校企合作模式,解决学校服装设计教学资源单一、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可以引进企业工作案例或者优秀员工,弥补学校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学生服装设计专业能力发展提供教学资源保障。如邦定服饰(陕西)集团有限公司与培华学院

15、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建立了校企合69-作关系,以校企合作为桥梁,以共建校企实习基地为契机,为双方赋能,在毕业生就业创业、实习实训、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达成充分合作。其次,组织专业技能比赛活动,利用比赛倒逼学生专业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讲,技能比赛活动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服装设计的魅力。日常教育工作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内部、社会组织的专业技能比赛,将比赛要求作为规范自身学习行为,提升基础知识学习效果,促使高质量教育工作开展。如,我国会定期组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比赛,要求全国各地、符合相关标准的队伍参加。此次大赛以“褶艺魅力”

16、为主题,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参赛团队完成“服装创意设计”与“服装制版与工艺”两个模块,其中包含服装系列款式设计、样衣工艺单制定、服装立体造型设计、服装 CAD 样板设计与制作、生产工艺单制定、成衣裁剪与制作六项任务。为了让学生在专业技能比赛中脱颖而出,学校可以将比赛要求作为教学要求,利用针对性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与专业素养,为学生专业能力发展提供保障。4.3 建立实践教学平台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解决学校教学资源不足、实训器材不完善的问题。结合服装设计专业特点,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创建实践

17、操作机会,使学生将课本中学习知识运用在实际中。学校应根据服装设计实践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实训器材、实训设备、场地的管理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建立服装企业研发中心,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服装材质、款式、造型,为学生了解服装行业发展情况提供资源。第三,建立虚拟网络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线上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训练等活动开展提供便利。如我国某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利用线上直播的形式展示了 30 名毕业生的 70 套优秀服装毕业设计作品。通过视频直播对全网发布,展示了学生从主题诠释、灵感来源,设计图到成品展示的创意过程,引来兄弟院校师生、学生家长、企业单位等大量在线观众

18、的关注。网络直播这一平台的运用,解决学校实践资源不足、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线上直播,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设计灵感,了解不同的设计方法与思路,并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4.4 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提升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促使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因素之一。针对服装设计专业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第一,任务驱动。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课本内容,设计个性化服务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本中讲解的文化知识进行服装的设计与剪裁,让学生在任务操作中形成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鼓励学生独立操作,丰富学生实践学习经验,使其在实践中形

19、成创新发展意识。以中国风服饰设计为例,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不同设计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中国风。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国风的理解,并运用我国地理资源进行服装设计,制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明确学习任务后,要求学生认真参与,通过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独立操作的方式,确定服装设计思路,基于此制作具有中国风格的服装。第二,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6。这一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对学生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如教师可以组织服装设计与服装工艺制作两个不同类型的任务,要求学生在同一任务下分工合作完成

20、。其中,服装设计任务,由一到两名学生完成服装创意设计,并利用电脑款式拓展设计,然后再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立体造型与制作;服装工艺制作任务,由一名学生负责工艺单制作,其他学生完成 CAD 结构设计与样板制作,再由小组共同完成成衣裁剪与制作。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后,由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享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收获的经验。通过成果分享的方式,实现对合作学习过程的复盘,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5 结语总而言之,在高职院校人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利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综合素质得到提

21、升。同时,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实践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效果,使人才培养方案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全面提高。参考文献:1高星.技术伦理教育融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J.辽宁丝绸,2022(04):72-74.2孙丽.服装企业国际化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2(10):231-233.3刘丽丽.基于文化传承的地方院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2(04):145-147.4项忠.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设计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2(02):234-236.5张祥磊,赖晓玲.“双创”背景下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纺织报告,2021(10):99-102.6徐珊珊.新文科下服装设计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J.西部皮革,2021(05):25-26.VOCATIONAL EDUCATION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