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碳”背景下城市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对策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9084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碳”背景下城市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双碳”背景下城市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双碳”背景下城市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1-陈乐军,张林宏,冉德钦:粉细砂地层浅埋暗挖施工优化及控制措施-130-“双碳”背景下城市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对策研究朱新建1,曲同庆1,徐 畅1,魏姗姗1,谷洪亮2(1.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31;2.山东省交通运输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山东 济南 25002)摘要:推动城市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尽早实现碳达峰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交通用能结构现状,合理预测未来城市交通碳排放趋势,从用能结构、出行结构、能效标准等方面提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对策。关键词: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绿色低碳;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U121文献标识码:A

2、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green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of urban transport under the“double carbon”backgroundZHU Xinjian1,QU Tongqing1,XU Chang1,WEI Shanshan1,Gu Hongliang2(1.Shandong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Shandong Jinan 250031 China;,2.Transportation Surveillence and Emergency Re

3、sponse Center of Shandong Province,Shandong Jinan 250002 China)Abstract:Promotingthegreenandlow-carbon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ofurbantransportisanimportantcontenttopromotethetransportindustrytoachievecarbonpeakassoonaspossible.Basedonthe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urbantransportdevelopmentandthe

4、currentsituationoftheenergyusestructureofurbantransport,thispaperreasonablypredictsthefuturecarbonemissiontrendofurbantransport,andproposescountermeasuresforgreenandlow-carbon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fromtheaspectsofenergyusestructure,travelstructureandenergyefficiencystandards.Key words:urbantransp

5、ortation;currentsituationofdevelopment;greenandlowcarbon;studyoncountermeasures0 引言交通运输行业是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是仅次于工业、建筑之后的第三大碳排放源,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我国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10%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从2005年的3.4亿t增长到2020年的10.2亿t,年均增速约为5.8%2,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最快的领域3-4。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还处于较快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需求仍呈现增长态势,且用能结构仍以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主,碳达峰时间有较大的可

6、能相对滞后于其他行业5。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主要指以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为代表的公共交通和以私人小汽车为代表的私人交通)载运工具保有量和客运量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产生的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已成为目前城市治理的重要议题。据测算,城市交通产生的碳排放量约占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的33.67%6。在此背景下,加快城市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对于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早日实现碳达峰、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 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分析1.1 公共汽电车发展现状20102020年,全国公共汽电车保有量呈现逐年增加态势,由2010年的42.05万辆增长至2020年的70.44万辆,年均

7、增长6.75%。由于地铁、出租汽车和私人小汽车的快速发展,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见图1。基金项目: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BH03。收稿日期:2022-12-05作者简介:朱新建(1994),男,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细砂的自稳性极差,如按原图纸方案施工,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经过对现场情况的分析,并经设计方同意,对开挖措施进行了优化。2 土体开挖措施为保证开挖面的稳定,尤其是拱顶及掌子面的土体稳定,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除了拱顶打设注浆小导管外,要将整个开挖掌子面按梅花形间距300

8、300打设注浆小导管,长度1.5m,每两榀打设一次,适当增大注浆量,确保注浆的扩散半径。增加上台阶核心土的面积,除保证格栅拱脚正常施工外,将中隔壁一侧的核心土全部保留,并将中隔壁在核心土的高度处二次截断,把核心土与上台阶部分土体和中隔壁进行再次施工,大幅减小掌子面的开挖面积,增加掌子面土体的整体稳定。将原设计的中隔壁格栅变更为中隔壁工字钢,型号I20a,工字钢在截断施工时施工更方便快捷,同时在截断处衔接时更容易控制。经设计测算,受力完全能满足安全要求。工字钢在中隔壁拆除后经清理还可二次利用,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将标准断面变更为CRD法施工,为上台阶的施工增加了坚固的施工平台,减少了对上台阶细砂土

9、层的踩踏,更增加了初支施工的整体稳定性。下台阶施工由于开挖高度大,又需要快速将格栅整体成环,以确保开挖断面整体施工安全,经过统筹考虑在格栅侧墙位置、中隔壁位置打设部分注浆小导管,在下台阶开挖面按梅花形间距500500打设注浆小导管并注浆,长度1.5m,每两榀打设一次,以保证下台阶格栅安全施工。及时对拱顶、掌子面处超前注浆小导管进行超前注浆,将土体进行预加固,适当加大注浆量,避免开挖时土体松散和滑落。格栅架设完毕后,及时喷射混凝土,以免开挖面空悬时间过久,发生土体失稳的情况3。3 土体开挖措施除保证土体开挖安全外,控制地面沉降也是施工的重点。由于前期开挖施工已经对原状土进行了多次扰动,势必会增加

10、地面沉降控制的难度和风险。为保证地面沉降控制在安全范围,需要采取特定措施。在架设格栅的拱脚处,清理出松散的土砂,并在拱脚位置垫上坚实的木板,增加拱脚处格栅与土体的受力面积,并快速对拱顶和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完成封闭施工。适当减少上台阶的施工长度,在保证施工空间的前提下,尽快实现格栅封闭成环,保证开挖隧道整体的稳定性,减少大幅沉降发生的风险4。对已经封闭成环的格栅及时进行背后回填注浆,填充初支施工背后的空隙和空洞。一般情况隧道初支背后回填注浆都在隧道初支施工贯通后进行,但为了保证路面的安全,减少地表沉降,尽早进行非常必要。由于暗挖通道上的路面为重要交通道路,车流很大,覆土埋深又浅,为确保施工安全,

11、适当采取了车辆限行措施,禁止载重货车驶入该段道路,并安排安全人员24h不间断巡视,如发现安全情况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二衬施工拆除中隔壁时,采取分段拆除的方式,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换撑,直至二衬施工完毕再拆除下一段,避免大范围拆除中隔壁造成暗挖初支出现受力失稳的情况。加强暗挖通道的施工监测,主断面主要进行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底部隆起等监测工作,直至暗挖二衬施工完成。施工监测项目、布置及检测频率见表1。表 1 现场监控量测项目观测名称方法及工具断面距离频率测量控制值警戒值110 d1120 d21 d 二衬施工完成地质及支护观察观察、描述每个施工周期开挖及支护后立即进行洞内收敛收敛仪51

12、0 m2次/d1次/2 d2次/1周20 mm14 mm拱顶下沉精密水准仪、钢尺510 m2次/d1次/2 d2次/1周30 mm21 mm地表沉降精密水准仪中线两侧16 m范围2次/d1次/2 d2次/1周30 mm21 mm底部隆起精密水准仪、水准尺510 m2次/d1次/2 d2次/1周20 mm12 mm按照设定控制值,进行监测管理,当发现监测物理量接近或超过警戒值或控制值时,应立即报告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4 结语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开挖过程保证了土体稳定,同时很好地控制了地面沉降,使施工按计划安全完成。在出现土层地质变化的情况下,未进行大的设计变更,通过局部优化、增加有效措施,顺利完

13、成了施工任务。与原设计相比,施工成本并未发(下转第136页)朱新建,曲同庆,徐 畅,魏姗姗,谷洪亮:“双碳”背景下城市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2023 年第 4 期山东交通科技-132-133-大力推进运输装备新能源化,从源头上减少交通运输碳排放。通过采取财政补贴、车企回购等方式,加快推动新增和更新的公共汽电车和出租汽车新能源化。积极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业态,探索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等优先政策,提升居民购置新能源汽车积极性,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比例。优化绿色配套设施布局,完善高速服务区、公交场站、客运枢纽、停车场等区域的汽车充换电站、加气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3.2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全面推进

14、和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行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绿色出行方式,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鼓励运输企业积极拓展多样化公共交通服务,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8。深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创建,发展普惠、均等公共客运,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行全域公交。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进一步规范网约车市场。加快城市地铁建设,完善轨道交通网络,提高轨道交通出行比例。3.3 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加快构建绿色出行体系,推动自行车、步行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加快发展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网约车等共享交通模式。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出行碳普惠激励措施,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低碳出行模式。大力培育绿色出行文化,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和

15、舆论引导,引导公众优先选择绿色出行方式。3.4 提高能效标准体系提高车辆能耗标准限值,推动车辆燃油消耗量限值和碳排放标准提升。全面实施汽车排放检验和维护制度,优化车辆排放性能维护站布局,加强汽车排放检验机构检验能力,加快淘汰或更新高排放营运车辆。培养节能驾驶习惯,推广车辆节能驾驶技术最佳操作实践,鼓励驾培机构培养驾驶人节能驾驶理念,加强节能驾驶知识和技能培训。强化企业驾驶员节能操作培训,推广节能驾驶经验。4 结语我国城市交通出行需求旺盛,私人小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交通用能结构以汽油为主,新能源占比相对较低;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占比下降。这都将导致城市交通碳排放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增长态势。通过推进运

16、输装备新能源化、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提高能效标准体系等措施可促进城市交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从而助力交通运输行业早日实现碳达峰。参考文献:1 吴俊,蔡云鹏.“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交通运输转型发展对策思考J.交通节能与环保,2021,17(5):33-36.2 中国交通低碳转型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课题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交通低碳转型发展战略与路径研 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21.3 油控研究项目课题组.中国石油消费情景与峰值分析J.中国煤炭,2019,45(12):20-26.4 袁志逸,李振宇,康利平,等.中国交通部门低碳排放措施和路径研究综述

17、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1,17(1):27-35.5 黄雅迪,陈泽生.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典型特征辨析J.交通与运输,2022,38(1):69-73.6 李晓易,谭晓雨,吴睿,等.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1,23(6):15-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20年度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R.2021.8 何伟,吴春波,钱宝镇,等.基于GIS的公交站台管理驾驶舱设计J.山东交通科技,2022(3):41-44.(上接第121页)2 刘杨洋,吴鹏飞,刘金涛,等.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山丘区表面高程数据评价J.水力发电,2020,46(5):

18、22-26.3 高力,徐兴亚.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堤防应急除险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20,51(10):210-214.4 冯增文,李珂,李梓豪,等.低空无人机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20(9):42-45.5 伏坤,王珣,高柏松,等.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铁路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中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21,65(3):59-63.6 王玉堂,王佳,牛利伟,等.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树冠体积及表面积提取算法对比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22,7(3):166-173.7 蔡嘉伦,贾洪果,刘国祥,等.对比传统低空航测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精度评

19、估J.测绘通报,2022(2):31-36.8 周阳阳,徐尚昭,陈斌,等.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自然保护区勘界J.测绘通报,2021(9):43-48.9 王成,施宇军,权菲,等.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土方量测算及精度评价J.测绘通报,2022(8):139-142,159.10 任旭斌,康建锋,于东海.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房屋建筑面积测算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22(3):116-120,126.图 1 20102020 年全国公共汽电车发展情况807060504030201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保有量客运量亿人保有量/万辆客运量/亿人次年份注:数据来源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1.2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轨道交通因其舒适性好、准点率高和速度快等优势,20102020年全国轨道交通配属车辆和客运量大幅增长。配属车辆数由2010年的8285辆迅速增长至2020年的49424辆,年均增长率高达49.65%。客运量由2010年的55.67亿人次迅速攀升至2019年的238.78亿人次,2020年客运量因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见图2。图 2 20102020 年全国轨道交通发展情况60 00050 00040 00030 00020 00010 000

21、02 500 0002 000 0001 500 0001 000 000500 0000配属车辆/辆客运量/万人次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配属车辆客运量年份 注:数据来源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1.3 出租汽车发展现状出租汽车具有方便快捷、灵活和可达性高等特征,可满足乘客个性化出行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发展迅速。但因其价格相对较高,加之网约车等新兴交通方式的冲击和私人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全国出租汽车保有量进入平台期,客运量也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见图3。1.4 私人小汽车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私人小

22、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20102020年,全国民用载客汽车和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分别是2010年的2.95倍和3.54倍。2019年全国私人小汽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见图4。图 4 20102020 年全国私人小汽车发展情况30 00025 00020 00015 00010 0005 0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保有量/万辆民用载客汽车私人小汽车年份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 城市交通碳排放趋势分析相关研究表明,20052019年我国城市交通中公共汽电车和出租汽车的出行分担率逐年下降,轨道

23、交通出行分担率虽有增长但占比较小,私人小汽车出行分担率占比较高2。城市交通存在公共交通出行分担占比逐年降低,私人小汽车占比逐年升高的问题,加之城市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城市低碳交通转型发展难度较大。据统计,2020年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中纯电动车占比53.8%,较2019年增加7%7,新能源使用量增速较快,轨道交通用能以电力为主,但出租汽车和私人小汽车中新能源车辆占比相对较低,且出租汽车和私人小汽车的数量及单耗远高于公共汽电车和轨道交通,因此全国城市客运能源消耗仍以汽油为主。基于我国城市交通用能结构现状,未来随着城市交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汽电车、私人小汽车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出租汽车的数量也将

24、会保持在当前水平,城市居民出行总量会有所增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占比下降,这将导致城市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多。3 城市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对策3.1 推进运输装备新能源化现阶段,我国城市交通用能仍以汽油为主,需图 3 20102020 年全国出租汽车发展情况145140135130125120115110保有量/万辆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客运量/亿人次保有量客运量年份注:数据来源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朱新建,曲同庆,徐 畅,魏姗姗,谷洪亮:“双

25、碳”背景下城市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2023 年第 4 期山东交通科技-132-133-大力推进运输装备新能源化,从源头上减少交通运输碳排放。通过采取财政补贴、车企回购等方式,加快推动新增和更新的公共汽电车和出租汽车新能源化。积极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业态,探索新能源汽车行驶、停放等优先政策,提升居民购置新能源汽车积极性,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比例。优化绿色配套设施布局,完善高速服务区、公交场站、客运枢纽、停车场等区域的汽车充换电站、加气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3.2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全面推进和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行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绿色出行方式,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鼓励运输企业积

26、极拓展多样化公共交通服务,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8。深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创建,发展普惠、均等公共客运,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行全域公交。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进一步规范网约车市场。加快城市地铁建设,完善轨道交通网络,提高轨道交通出行比例。3.3 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加快构建绿色出行体系,推动自行车、步行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加快发展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网约车等共享交通模式。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出行碳普惠激励措施,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低碳出行模式。大力培育绿色出行文化,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和舆论引导,引导公众优先选择绿色出行方式。3.4 提高能效标准体系提高车辆能耗标准限值,推动车辆燃油消耗量

27、限值和碳排放标准提升。全面实施汽车排放检验和维护制度,优化车辆排放性能维护站布局,加强汽车排放检验机构检验能力,加快淘汰或更新高排放营运车辆。培养节能驾驶习惯,推广车辆节能驾驶技术最佳操作实践,鼓励驾培机构培养驾驶人节能驾驶理念,加强节能驾驶知识和技能培训。强化企业驾驶员节能操作培训,推广节能驾驶经验。4 结语我国城市交通出行需求旺盛,私人小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交通用能结构以汽油为主,新能源占比相对较低;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占比下降。这都将导致城市交通碳排放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增长态势。通过推进运输装备新能源化、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提高能效标准体系等措施可促进城市交通的绿色低

28、碳转型发展,从而助力交通运输行业早日实现碳达峰。参考文献:1 吴俊,蔡云鹏.“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交通运输转型发展对策思考J.交通节能与环保,2021,17(5):33-36.2 中国交通低碳转型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课题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交通低碳转型发展战略与路径研 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21.3 油控研究项目课题组.中国石油消费情景与峰值分析J.中国煤炭,2019,45(12):20-26.4 袁志逸,李振宇,康利平,等.中国交通部门低碳排放措施和路径研究综述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1,17(1):27-35.5 黄雅迪,陈泽生.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典型特

29、征辨析J.交通与运输,2022,38(1):69-73.6 李晓易,谭晓雨,吴睿,等.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1,23(6):15-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20年度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R.2021.8 何伟,吴春波,钱宝镇,等.基于GIS的公交站台管理驾驶舱设计J.山东交通科技,2022(3):41-44.(上接第121页)2 刘杨洋,吴鹏飞,刘金涛,等.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山丘区表面高程数据评价J.水力发电,2020,46(5):22-26.3 高力,徐兴亚.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堤防应急除险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20,51(10

30、):210-214.4 冯增文,李珂,李梓豪,等.低空无人机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20(9):42-45.5 伏坤,王珣,高柏松,等.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铁路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中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21,65(3):59-63.6 王玉堂,王佳,牛利伟,等.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树冠体积及表面积提取算法对比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22,7(3):166-173.7 蔡嘉伦,贾洪果,刘国祥,等.对比传统低空航测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精度评估J.测绘通报,2022(2):31-36.8 周阳阳,徐尚昭,陈斌,等.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自

31、然保护区勘界J.测绘通报,2021(9):43-48.9 王成,施宇军,权菲,等.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土方量测算及精度评价J.测绘通报,2022(8):139-142,159.10 任旭斌,康建锋,于东海.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房屋建筑面积测算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22(3):116-120,126.图 1 20102020 年全国公共汽电车发展情况807060504030201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保有量客运量亿人保有量/万辆客运量/亿人次年份注:数据来

32、源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1.2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轨道交通因其舒适性好、准点率高和速度快等优势,20102020年全国轨道交通配属车辆和客运量大幅增长。配属车辆数由2010年的8285辆迅速增长至2020年的49424辆,年均增长率高达49.65%。客运量由2010年的55.67亿人次迅速攀升至2019年的238.78亿人次,2020年客运量因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见图2。图 2 20102020 年全国轨道交通发展情况60 00050 00040 00030 00020 00010 00002 500 0002 000 0001 500 0001 000 000500 0000配属车辆/辆客

33、运量/万人次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配属车辆客运量年份 注:数据来源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1.3 出租汽车发展现状出租汽车具有方便快捷、灵活和可达性高等特征,可满足乘客个性化出行需求,在一定时间内发展迅速。但因其价格相对较高,加之网约车等新兴交通方式的冲击和私人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全国出租汽车保有量进入平台期,客运量也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见图3。1.4 私人小汽车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20102020年,全国民用载客汽车和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分别是201

34、0年的2.95倍和3.54倍。2019年全国私人小汽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见图4。图 4 20102020 年全国私人小汽车发展情况30 00025 00020 00015 00010 0005 0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保有量/万辆民用载客汽车私人小汽车年份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 城市交通碳排放趋势分析相关研究表明,20052019年我国城市交通中公共汽电车和出租汽车的出行分担率逐年下降,轨道交通出行分担率虽有增长但占比较小,私人小汽车出行分担率占比较高2。城市交通存在公共交通出行分担占比逐年降

35、低,私人小汽车占比逐年升高的问题,加之城市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城市低碳交通转型发展难度较大。据统计,2020年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中纯电动车占比53.8%,较2019年增加7%7,新能源使用量增速较快,轨道交通用能以电力为主,但出租汽车和私人小汽车中新能源车辆占比相对较低,且出租汽车和私人小汽车的数量及单耗远高于公共汽电车和轨道交通,因此全国城市客运能源消耗仍以汽油为主。基于我国城市交通用能结构现状,未来随着城市交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汽电车、私人小汽车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出租汽车的数量也将会保持在当前水平,城市居民出行总量会有所增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占比下降,这将导致城市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多。3 城市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对策3.1 推进运输装备新能源化现阶段,我国城市交通用能仍以汽油为主,需图 3 20102020 年全国出租汽车发展情况145140135130125120115110保有量/万辆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客运量/亿人次保有量客运量年份注:数据来源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