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幸福是什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童话故事,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
2、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有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对生活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上课时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渲染、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
3、理解与感悟。设计理念: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是略读课文,教学应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和表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以表演童话为线索:小编剧-小演员-小发言人,努力让每一个角色和环节都饶有趣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感悟和启迪;幸福的真正含义,即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童话的特点;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2、情感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3、技能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提高合作探究能力。教学重难点:
4、教学重点: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教学难点: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兴趣:1、出示“幸福”这个词语2、齐声朗读3、讨论: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4、引导:大家谈得很好。那么到底幸福是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或许会给你答案。设计意图:把幸福提出来让学生讨论,引发对幸福的思考。这样一开始就把文本的基本点幸福提出来思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明确自学任务。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3、练习课件出示的词语:彼此、铁锹、树杈、
5、砌成、诧异、耕地、小麦、义务4、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故事发展的顺序写的)5、学生交流故事的六要素时间:十年前、十年后地点:村子里人物:三个牧童起因:三个牧童清理老泉。经过:三个牧童去寻找幸福。结果:三个青年感悟幸福的含义。6、根据六要素总结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设计意图:在学生出读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选出能够涉及全文、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6、与交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顺理成章地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主体脉络,培养学生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以及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质疑,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三、细读课文,情景再现1、小组合作编写剧本,群策群力,当一回小编剧1 师:文章的脉络和主要内容我们已经整理出来,幸福是什么,还需要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相信此时你们的头脑中已经浮现出孩子们聚在一起感悟幸福的场景,今天就让我们每个孩子都做一回小编剧。请你们六人一组合作完成一幕场景,可选择十年前的场景,也可选择十年后的场景。2 学生借助老师编拟的提纲完成一至两幕简短的剧本3 教师出示剧本提纲,内容如下: 幸福是什么剧本时间: 地
7、点: 人物: 饰演 饰演 饰演 饰演 饰演 饰演 旁白: 人物对话: 道具: 4 学生编写剧本时,教师进行巡视、及时解决学生编写过程中的疑惑2、交流剧本、学习合作,当一回小演员1学生表演前,教师和学生一起设立奖项(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等)2学生交流剧本,根据描写每个角色的语句讨论每个角色的特点,应该怎么表演3学生分组进行角色分工,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表演第一幕、第二幕第一幕:时间:十年前的一天地点:村子树林的老泉旁人物:牧童甲、牧童乙、牧童丙、智慧的女儿第二幕:时间:十年后的一天地点:村子树林的小井旁人物:青年甲、青年乙、青年丙、智慧的女儿4教师适时指导如何抓住重点内容表演5学生抓住“诧异、谦虚
8、、强健、恢复、勤勤恳恳、幸福”等词语来表演6其他生评价表演,引导学生对照文中的关键词语来进行评价,看他们是否将文中的表情、动作等展现出来。7评价之后,进行颁奖仪式。四、情感升华,突出主题1、多元感悟,当一回发言人1 师充当主持人采访剧中人物,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青年甲:为病人治病,看到病人痊愈,我就是幸福的。(尽自己的义务)青年乙:勤勤恳恳的工作、我的劳动没有白费,对别人是有用的,我是幸福的青年丙:我留在村子里耕地,麦子养活了很多人,我的劳动也是没有白费的,所以我是幸福的。2 课件出示中心句,学生交流对“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的理解; 要想获得幸福
9、,就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3 齐读中心句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幸福的理解 幸福是帮妈妈做家务时的自豪, 幸福是扶起摔倒同学时的微笑。 幸福是帮助别人时的快乐, 幸福是见面时亲切的问好。 幸福是。3、想知道老师对“幸福”的理解吗?我写了一首小诗愿和大家分享!师生共同朗诵幸福是什么树的幸福,在于以翠绿点染土地,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捧给世界以绿荫和果实。桥的幸福,在于连接了道路,日夜倾听喇叭声,车铃声和脚步声的生活交响曲。蚕的幸福,在于把吃下的桑叶,都吐成洁白的丝。死去了,给世界一片光洁,一片华丽。河流的幸福,在于做船只航行的轨道,让船儿把货物
10、载运向远方。它利用自己清澈的河水,成为鱼虾们的乐园。蜜蜂的幸福,在于踏寻无数的花朵,采集芬芳的花粉,为人类酿造出香甜的蜂蜜。小鸟的幸福,在于飞翔于蓝天,停歇于树林,尽情歌唱,享受大自然、人和鸟和谐相处的安逸。你的幸福,在于每天刻苦学习,增长知识,长大后把美丽的祖国建设好。我的幸福,在于看到你们纯真的笑脸,优异的成绩以及远大理想的实现。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4 感受童话的魅力师:童话中引领孩子们寻找幸福的关键人物是?智慧的女儿,她在文中的特点是悄然而来,突然而去。正是这一人物,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这就是童话故事的魅力所在。五、拓展延伸,思索回味孩子们,读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你对幸福有了更深的理解吗?请你将自己的理解写成一首小诗,或一句格言,或通过一件小事阐述出来。板书: 做医生(帮助别人) 做过许多事(对别人有用) 耕地种麦子(养活很多人) 尽义务、靠劳动,对别人有益,自己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