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8148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OI:10.11929/j.swfu.202210067引文格式:梁香娜,高玉江,张海洋,等.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3,43(5):97105.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梁香娜高玉江张海洋张颖(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33)摘要:以随机路线踏查法为主,样地法为辅,对该区林下大型真菌进行较系统地调查,除随机踏查路线外,共选取 8 块标准样地,调查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资源情况。结果表明:该区内大型真菌种类 223 种,隶属 46 科、86 属。其中食用菌 77 种,药用菌 21 种,毒

2、菌 25 种,食药兼用菌15 种,不明 80 种;易危 1 种,近危 1 种,无危 101 种,中国特有种 8 种。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蘑菇科(Agaricalceae)、小菇科(Mycenaceae)。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乳菇属(Lactarius)、丝膜菌属(Cortinarius)、鹅膏属(Amanita)、小菇属(Mycena)、小皮伞属(Marasmius)、多孔菌属(Polyporus)、粉褶菌属(Entoloma)、蜡蘑属(Lac

3、caria)、栓菌属(Trametes)、马勃属(Lycoperdon)、湿伞属(Hygrocybe)、小孔菌属(Microporus),不同样地的优势属各有不同。区系地理成分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与热带亚热带大型真菌区系具有一定的关系,与云南大围山相似性较高。关键词:高黎贡山;大型真菌;多样性;生态分布中图分类号:S76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914(2023)05009709ResearchonMacrofungalDiversityinSouthernSectionportionofGaoligongshanLiangXiangna,GaoYujiang,ZhangHai

4、yang,ZhangYing(CollegeofBiodiversityConservation,SouthwestForestryUniversity/Yunnan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ForestDisasterControl,KunmingYunnan650233,China)Abstract:Withrandomrouteinspectionmethodasthemainmethodandsampleplotmethodastheauxiliarymethod,asystematicinvestigationwasconductedonthemacrofun

5、giundertheforestinthisarea.Inadditiontorandomrouteinspection,8sampleplotswereselected.Thefindingsrevealedthattherewere223speciesofmac-rofungiinGaoligongshan,belongingto46familiesand86generas.Thereare77kindsofedible,21kindsofmedicinalfungi,25kindsofpoisonousfungi,15kindsoffoodandmedicine,and80kindsof

6、fungiwhichwearentsuretheirapplicatians.Inthisarea,1speciesisvulnerable,1speciesisnearthreatened,101speciesareleastconcern,8speciesareendemictoChina.ThedominantfamiliesareRussulaceae,Polyporaceae,Cortinari-aceae,Boletaceae,Agaricalcea,Mycenaceae.Russula,Lactarius,Amanita,Cortinarius,Mycena,Marasmius,

7、Polyporus,Entoloma,Laccaria,Trametes,Lycoperdon,Hygrocybe,Microporusarethedominantgenera.Differ收稿日期:20221031;修回日期:20221226基金项目: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控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3007)资助。第 1 作者:梁香娜(199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源微生物学。Email:。通信作者:张颖(1979),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其应用研究。Email:。第43卷第5期西南林业大学学报Vol.43No.52023年9月JOURNALOFSOUTHWES

8、TFORESTRYUNIVERSITYSep.2023fromdominantgeneraindifferentplaces.Themacrofungiwithobvioustemperatenature,andalsohadacertainrelationshipwithtropical-subtropicalmacrofungalflora.ItissimilartoDaweishaninYunnan.Key words:Gaoligongshan;macrofungi;diversity;ecologicaldistribution大型真菌是一类能够形成肉眼可见子实体的真菌1,包括大型子

9、囊菌、大型担子菌和地衣型真菌等类群,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能将植物残落物中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从而使物质进入生态系统进行营养循环。一些大型真菌能够与植物形成菌根关系,可扩大共生植物的根系,增加水分及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加共生植物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增强抗逆性等2。高黎贡山森林类型多样、水热条件优越,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区内已经记录的高等植物有 218 科,1245 属 5739 种及变种3。关于微生物的研究至今极少,张萍等4报道区内土壤真菌28 个属;戴玉成等5报道云南高黎贡山地区128 种木材腐朽菌,发表了新种:保山小集毛孔菌(Coltriciella baoshan

10、ensis);杨祝良6报道高黎贡山全地区大型真菌超 1000 余种。各类报道充分说明该地区的真菌种类丰富,关于大型真菌资源情况的系统研究价值极大,本研究以随机踏查法和样地法探究区内大型真菌群落组成为切入点,系统调查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资源情况,为区内真菌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可为大型真菌的生态研究奠定基础。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高黎贡山南部地区是以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主,范围涵盖腾冲全境、保山西部地区和龙陵北部区域,南段位于 98349850E,24562609N,海拔 6454161m。为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的典型亚热带气候,年均降水 2253m

11、m,年均气温 15.8,具有垂直、立体的植被类型及气候,区内北段冷、中段温暖、南段热,高山寒冷、半山温暖、江边炎热7,生物资源丰富,南北混杂、东西过渡,是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库,是全球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8。1.2 研究材料信息1.2.1野外调查方法和样地信息研究材料为 20212022 年从高黎贡山南段地区采集到的大型真菌,在赧亢片区和腾冲片区范围内采用随机路线踏查为主,样地调查为辅的方法,对大型真菌种类进行野外较系统地采集和调查。样地信息见表 1,样地设置于赧亢片区,样地为 20m20m 的样方,且相邻样地必须间隔 100m以上。表 1 样地信息Table1Informationon

12、samplesites样地编号东经北纬海拔/m坡度/()郁闭度/%样地12449099846452217152092样地224491298470020092592样地324491898465919753075样地42449469846192201253592样地52449529846102190304090样地62450079846062212152080样地72449209846022167304025样地824511198503023391530731.2.2样品采集和保存1)标本的采集。采集样地内所有大型真菌子实体,观察其生境、习性并拍照。照片应尽量反映所采集真菌的原有形态和周边环境状况

13、,之后用小铲子将整株子实体全部采回,并尽量不破坏标本的完整性1。标本采回后,根据其菌株大小,菌盖的形状、质地、颜色、有无附属物,菌褶的着生方式、颜色,菌柄的形状、有无菌托、菌环等宏观形态特征对其进行初步分类和描述。之后每类标本都挂上标签,标签上记录标本号、株数、采集日期、中文名、照片号9。2)标本的保存。记录相关数据后将标本放入标本烘干机中 5060 烘干 12h,烘干后再将标本放入密封袋中,封紧袋口以防回潮。1.3 鉴定依据生境照片、子实体、生理生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1,921,DictionaryoftheFungi22和 IndexFungorum 在线数据库对本研究的大型真菌进行

14、分类鉴定23。1.4 物种组成成分分析标本数据统计依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98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第43卷菌物标本馆在线数据库评估利用价值(https:/nm- 代表两地共有属数,b 和 c 为各区属数。1.5 物种多样性分析根据研究区内样地数据对大型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物种多样性用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计算方法如下:H=si=1PilnPi(2)丰 富 度 用 Margalef 指 数(R),计 算 方 法如下:R=S 1lnN(3)均匀度用 Pielou 指数(E),计算方法如下:E=Hln(S)(4)Pi=Ni/NNiiNS式中:,指第 个物体的个体

15、数,是物种的总个数,是物种数。2 结果与分析 2.1 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资源情况高黎贡山南段的大型真菌资源十分丰富,共采集标本 473 号、子实体 4214 个,依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共鉴定出 223 种,隶属于真菌界的 2 门、6 纲、15 目、46 科、86 属,具体物种组成、受威胁程度和利用价值见附表 2。2.2 大型真菌资源评价研究区域有食用菌 77 种,占该片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 34.5%,毒菌 21 种,约占总数的 9.4%,食药兼用菌 15 种,6.7%,药用 24 种,10.8%,用途不明的物种为 86 种,38.6%。该地区中国特有大型真菌 8 种,为云南小奥德蘑(

16、O.yunnanensis)、红鳞褶孔菌(P.rubros-quamosus)、云南褶孔菌(P.yunnanensis)、魏氏拔孔菌(C.weii)、短小黑斑根孔菌(P.pumilus)、云 南 假 芝(F.yunnanense)、干 巴 菌(T.gan-bajun),中国胶角菌(C.sinensis)。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评估大型真菌受威胁程度,该地区易危 1 种,为干巴菌(T.ganbajun),近危 1 种,为云南假芝(F.yunnan-ense),无危 101 种。2.3 优势类群分析2.3.1区内优势科属分析某一区系菌物中含属或种数量最多的科、属称为优势科、属34。在已

17、知种类基础上对科、属、种进行统计分析,以科内种类大于等于 10 种的科为优势科,属内种类大于等于 5 种的属为优势属,结果见表 23。优势科的统计分析:区内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38 种)、多孔菌科(Polyporaceae)(28 种)、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14 种)、牛肝菌科(Boletaceae)(11 种)、蘑菇科(Agarical-ceae)(11 种)、小菇科(Mycenaceae)(10 种)以上 6 个科仅占总科数的 13.0,而其所含有的种类占总种数的 50.2%,由此可见,6 个优势科在区内菌物群落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优势属的统计分析

18、:区内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23 种)、乳菇属(Lactarius)(15 种)、丝膜菌属(Cortinarius)(12 种)、鹅膏属(Aman-ita)(9 种)、小菇属(Mycena)(9 种)、小皮伞属(Marasmius)(8 种)、多孔菌属(Polyporus)(7 种)、粉褶菌属(Entoloma)(6 种)、蜡蘑属(Laccaria)(6 种)、栓 菌 属(Trametes)(6 种)、马勃属(Lycoperdon)(5 种)、湿伞属(Hygrocybe)(5 种)、小孔菌属(Microporus)(5 种),以上 13 个优势属占总属数的 14.9,其含有的种类约

19、占总种数的 52.0%。表 2 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优势科(10 种)统计Table2Statisticsofdominantfamilies(10species)ofmarcrofungiinthearea科名属数种数占总种数比例/%红菇科(Russulaceae)23817.0多孔菌科(Polyporaceae)132812.6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3146.3牛肝菌科(Boletaceae)7114.9蘑菇科(Agaricalceae)4114.9小菇科(Mycenaceae)2104.5总计3111250.2第5期梁香娜等: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99表 3 高

20、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优势属(5 种)统计Table3Statisticsofdominantgenera(5species)ofmarcrofungiinthearea属名种数占总种数比/%红菇属(Russula)2310.3乳菇属(Lactarius)156.7丝膜菌属(Cortinarius)125.4鹅膏属(Amanita)94.0小菇属(Mycena)94.0小皮伞属(Marasmius)83.6多孔菌属(Polyporus)73.1粉褶菌属(Entoloma)62.7蜡蘑属(Laccaria)62.7栓菌属(Trametes)62.7马勃属(Lycoperdon)52.2湿伞属(Hyg

21、rocybe)52.2小孔菌属(Microporus)52.2总计11652.02.3.2不同样地大型真菌多样性分析8 个样地之间的真菌群落不同(图 1),以属内物种数量占该样地物种数的 10%以上进行优势属统计,结果显示,样地和样地物种最丰富的属是红菇属(Russula)、乳菇属(Lactari-us);样地中的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小皮伞属(Marasmius);小菇属(Mycena)、乳菇属(Lactarius)为样地中的优势属;样地中物种数量较为丰富的属为红菇属(Russula);样地中物种发生最丰富的是湿伞属(Hygro-cybe);样地中的优势属为丝膜菌属(Cortin

22、-arius)、鹅膏属(Amanita)、乳菇属(Lactari-us);样地中红菇属(Russula)、乳菇属(Lact-arius)、丝膜菌(Cortinarius)的物种数量最多。在 8 个样地中,对大型真菌物种组成和物种子实体数进行调查,探究不同植被群落中大型真菌的发生和分布情况。大型真菌物种 H 指数(图 2a)的 变 化 为,样地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 2.72,这是由于该植被类型主要为竹、杜鹃、蕨、短刺栲、多花含笑、铁仔、红木荷、心叶菝葜、实竹、三股筋香等植物,植物类型丰富,森林郁闭度大,为大型真菌的发生创造了适宜条件。样地的多样性指数最小,为 1.70,该类型以禾本科植物为建群种

23、,森林郁闭度较小,光照时间较长,大型真菌的发生量相对减少。100806040200样地编号不同样地内各属物种数量百分比/%鹅膏属丝膜菌属粉褶菌属蜡蘑属湿伞属小皮伞属小菇属多孔菌属小孔菌属乳菇属红菇属其他拟琐瑚菌属小脆柄菇属牛肝菌属褶孔牛肝菌属小奥德蘑属蜡伞属图 1 8 个样地属级大型真菌类群的相对比例Fig.1Therelativeproportionsofmacrofungitaxaatthegeneralevelin8sampleplotsR 指数(图 2b)的变化为,以栲树、短刺栲作建群种,在此生境条件下,物种丰富度达 7.76,优势科红菇科 Rus-sulaceae、丝膜菌科 Cort

24、inariaceae 的物种和生物量对该植物类群具有适应性,这些物种与壳斗科树种形成共生关系,且该植被类型森林郁闭度为73%,坡度 30,在此条件下,光照适度、土壤含水量等均适宜大型真菌的生长繁衍。样地以旱冬瓜、红木荷、三股筋香等阔叶树种为优势种,该植被类型下的丰富度指数最小,为 4.46,优势科红菇科物种数和子实体发生量均明显少于其他样地。100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第43卷2.82.62.42.22.01.81.6样地编号acbH0.750.700.650.600.550.500.45样地编号E8.07.57.06.56.05.55.04.54.0样地编号R图 2 不同样地间物种多

25、样性分析Fig.2Speciesdiversityanalysisofmacrofungiindifferentquadrats以 E 指数(图 2c)分析研究地 8 个样地的群落特征,8 个样地的均匀度指数为 0.450.72,其中样地的均匀度最大,这是由于在该样地植被条件下,大型真菌种类少,子实体发生量也相对较小,由此增大了 E 指数。样地的 E 指数和H 指数都相对较低,这是由于该样地林分组成复杂,大型真菌物种数量最多,小孢绿杯伞(C.aeruginascens)、微 黄 拟 锁 瑚 菌(C.helvola)、桔色蜡钉菌(H.serotinum)小型子实体发生量分别达到了 500、140

26、、100,其他物种子实体发生量较少,由此减小了 E 和 H。2.4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2.4.1属一级区系成分分析地理分布分析中,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86 个属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世界分布属(D1):系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洲而没有特殊分布中心的属,区内世界分布属共计 52 个属,约 59.3%。在高黎贡山 88 个属中,子囊菌有绿杯盘菌属(Chlorociboria)、虫草属(Cordyceps)、轮层炭壳菌属(Daldinia)3 个属,担子菌有蘑菇属(Agaricus)、鹅 膏 属(Amanita)、蜜 环 菌 属(Armilaria)、胶角耳属(Calocera)、琐瑚菌属(Cla

27、vulina)、拟琐瑚菌属(Clavulinopsis)、杯伞属(Clitocybe)、集毛孔菌属(Coltricia)、锥盖伞属(Conocybe)、小鬼伞属(Coprinellus)、伏革菌属(Corticium)、锈耳属(Crepidotus)、囊皮伞属(Cystoderma)、拟迷孔菌属(Daeda-leopsis)、牛 舌 菌 属(Fistulina)、裸 脚 伞 属(Gymnopus)、地星属(Geastrum)、蜂窝孔菌属(Hexagonia)、亚侧耳属(Hohenbuehelia)、湿伞属(Hygrocybe)、蜡蘑属(Laccaria)、硫磺菌属(Laetiporus)、环柄

28、菇属(Lepiota)、香菇属(Lentinus)、褶孔菌属(Lenzites)、马勃属(Lycoperdon)、微 皮 伞 属(Marasmiellus)、小皮伞属(Marasmius)、小菇属(Mycena)、红蛋巢菌属(Nidula)、花褶伞属(Panaeolus)、扇菇属(Panellus)、鳞伞属(Pholiota)、褶孔牛肝菌属(Phylloporus)、卧孔菌属(Poria)、脆柄菇属(Psathyra)、小脆柄菇属(Psathyrella)、假杯伞属(Pseudohydnum)、密孔菌属(Pycno-porus)、枝瑚菌属(Ramaria)、硬孔菌属(Ri-gidoporus)

29、、红 菇 属(Russula)、韧 革 菌 属(Stereum)、松塔牛肝菌属(Strobilomyces)、干巴菌属(Thelephora)、栓菌属(Trametes)、口蘑属(Tricholoma)、干蘑属(Xerula)48 个属。第5期梁香娜等: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101温带分布属(D2):包括北美、亚欧等温带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区分布属。区内该成分一共有 15 个属,约占 17.4%,其中子囊菌 2 属:锤舌菌属(Leotia)、侧盘菌属(Otidea);担子菌 13 属:裸伞属(Gymnopilus)、须 瑚 菌 属(Pterula)、绒 盖 牛 肝 菌 属(Xero-c

30、omus)、丽 齿 菌 属(Calodon)、丝 膜 菌 属(Cortinarius)、滑锈伞属(Hebeloma)、异担子菌属(Heterobasidion)、蜡伞属(Hygrophor-us)、丝盖伞属(Inocybe)、乳菇属(Lactarius)、假杯伞属(Pseudoclitocybe)、乳牛肝菌属(Suil-lus)、干酪菌属(Tyromyces)。热带亚热带分布属(D3):指分布于东西两半球热带或可达亚热带至温带,但分布中心仍在热带的属。区内该成分共计 9 个属,约 10.5%。条孢牛肝菌属(Boletellus)、粉褶菌属(Entoloma)、长根菇属(Hymenochaete

31、)、小孔菌属(Micropor-us)、小奥德蘑属(Oudemansiella)、暗金钱菌属(Phaeocollybia)、多 孔 菌 属(Polyporus)、附毛孔菌属(Trichaptum)、炭角菌属(Xylaria)。综上数据结果,高黎贡山南段地区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其次是温带成分和热带亚热带分布属,显示出该地区大型真菌的分布区系具备从温带向热带过渡的特征。通过对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的初步分析发现,该地区的区系成分具有多样性和过渡性的特点。2.4.2区系相似性分析为了探讨区内的大型真菌区系的起源与相关地区的区系相关性,分别选取了云南大围山35、浙江大仰湖36、甘肃白水江14

32、、山西五鹿山37的现有资料进行区系相似性比较(表 4)。高黎贡山与其他地区的大型真菌的共有属数表现为云南大围山浙江大仰湖甘肃白水江山西五鹿山,这与该区距离这些地区的相似性指数呈负相关,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位置远近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表 4 研究地与有关地区的区系比较Table4Comparisonoffungalflorabetweenresearchsiteandrelatedareas地区共有属/种相似性指数/%大围山5751.1浙江大仰湖2642.9甘肃白水江2532.5山西五鹿山2331.5 3 结论与讨论 3.1 讨论高黎贡山高度落差明显,使得气温、降水、土壤等垂直变化明显,造就了物种

33、高度多样,大型真菌在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下繁衍生息。本研究对该区域内的大型真菌进行调查,发现该区域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其中有食用菌 85 种,占该片区总种数的 37.1%,代表种类为红菇属(Russula)、乳菇属(Lactarius)、牛肝菌属(Boletus)等伞菌,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数量、产量、产值全国第一38,目前我国 966 个食用菌分类单元39,云南省可食用野生菌 300 余种40,研究片区内大型食用菌约占全国的 8.8%,约占云南省的 28.3%。药用菌 23 种,很多大型真菌如紫绒丝膜菌(C.violaceus)、粒皮马勃(L.asperum)等 15 种兼具食药性,食药用真菌含有

34、多种生物活性元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41,其中密褶黑菇(R.densifolia)和臭黄菇(R.foetens)是著名中成药“舒筋丸”的主要成分,可治腰腿疼痛4243。毒菌 26 种,约占总数的 11.35%,我国目前毒菌数量多达 400 多种4445,毒菌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往往易与野生食用菌混淆,采集人难以区分,而造成误食。毒菌中毒类型也会根据毒菌种类的毒素化学性质、含量、误食人的体质等方面而出现差异。区内用途不明的物种为 80 种,该部分物种的利用价值亟待探索。大型真菌的经济价值毋庸置疑,但在生态方面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研究区内外生菌根真菌丰富,如红菇属(Rus

35、sula)、乳菇属(Lactari-us)等真菌,该类真菌通过与共生植物根部形成互惠共生体,成为菌物营养和碳源的供给库,对共生植物来说,菌根增加了营养根的吸收面积,提高了植物对土壤利用率12。大型真菌还可以将土壤中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担任土壤生态系统主要分解者,吸收土壤污染物,如重金属等。由于生态破坏,我国农业开始重视生物防治,研究区内虫草属(Cordyceps)为昆虫寄生菌,寄生于鳞翅目昆虫幼虫、蛹,在控制害虫种群方面发挥优势46,该类还具有虫草素,具有重要药用价值47。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视,大型真菌区系和地理成分分析的报道也越来越多25,27,29,区系地理成分一般是按照属14,

36、31,3637,4849或种24,30级别分布类型进行划分的,目前部分大型真菌分布无法完全明确,所以区系成分分析的准确率是102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第43卷相对的。本区域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59.3%),其次是温带成分(17.4%),同时具有一定的热带亚热带特征(10.5%)。高黎贡山南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区正处在湿润热带森林到温带森林过渡地区,地带性的植被为暖温带针阔混交林,森林中大型真菌的分布与气温、降水量所控制的植物关系密切,该地区大型真菌种类不仅具备北温带特征,同时由于该地区处在热带向温带交替的过渡地带,所以具有一定比例的泛热带成分。与云南大围山林下大型区系表现出高相似度

37、的区系特征,这是由于研究地与云南大围山大地理纬度较为接近,都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亚热带气候,大型真菌分布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暗示着两地真菌区系起源上的内在联系。研究地与山西五鹿山的区系相似度最低,原因是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两者在气候和地理条件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由此造成两地物种起源不同。多样性保护和研究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部分而被许多权威人士所重视50,图力古尔等28认为在大型多样性研究中不能单靠物种数的多少来衡量多样性,大型真菌多样性分析需要考虑一定面积内的个数及多少的程度、某物种在样方内出现的次数及生物量等参数。在本研究中子实体越小的其发

38、生数量越多,样地林分越复杂,大型物种数量越多。因此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呈现出无规则变化。我国大型资源极为丰富,中国森林大型已鉴定出 4250 种51,本次调查高黎贡山南段地区大型真菌 223 种,与杨祝良6研究结果在真菌种类和多样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南段地区特有 的 蚁 巢 伞 属(Termitomyces)和 毛 杯 伞 属(Clitocybe)在本次调查中未见踪迹,东亚特有种如酒红蜡蘑(L.vinaceoavellanea)和点柄黄红菇(R.senecis)的出现与其报道一致,这是由于大型子实体存在时间极短,并且其生长受水热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时令特征,在不同

39、的季节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多样性研究结果可能有所出入。因此多样性研究应该累积多年的数据,以增加时空对照。3.2 结论本研究以高黎贡山南段的 8 个样地进行研究,调查大型真菌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根据采集标本信息,鉴定得出研究地大型真菌 223 种,隶属于真菌界,2 门、6 纲、15 目、46 科、86 属,区内大型真菌按经济价值分,食用菌 77 种,毒菌 21 种,食药兼用菌 15 种,药用 24 种,用途不明的物种为 86 种。中国特有种 8 种,易危 1 种,近危 1 种,无危 101 种。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丝膜菌科(Corti

40、nariaceae)、牛 肝 菌 科(Boletaceae)、蘑菇科(Agaricalceae)、小菇科(Mycenaceae)。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乳菇属(Lactari-us)、鹅膏属(Amanita)、丝膜菌属(Cortinari-us)、小菇属(Mycena)、小皮伞属(Marasmi-us)、多孔菌属(Polyporus)、粉褶菌属(Ento-loma)、蜡蘑属(Laccaria)、栓菌属(Trametes)、马 勃 属(Lycoperdon)、湿 伞 属(Hygrocybe)、小孔菌属(Microporus)。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受大型真菌的物种数量和子

41、实体数量的影响而呈现出无规则变化,在该研究地中,子实体越小其发生数量越多。样地林分越复杂,大型真菌物种数量越多。高黎贡山南段大型真菌在区系组成上,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同时在温带、热带亚热带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对大型真菌多样性具有较大的影响,通过与各地区真菌进行区系对比,其气候条件和地理成分相似的大围山与研究地区系具有较高相似性。参 考 文 献 李玉.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 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5.1PankowW,BollerT,WiemkenA.ThesignificanceofmycorrhizasforprotectiveecosystemsJ.Expe

42、rientia,1991,47(4):391394.2周浙昆.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宝库J.大自然,2019(2):1.3张萍,刀志灵,郭辉军,等.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真菌的组成及其生态分布J.云南植物研究,1999,21(S1):7983,145.4戴玉成,崔宝凯,何双辉,等.东喜马拉雅山地区木材腐朽菌研究 4.云南高黎贡山地区山的木材腐朽菌J.菌物学报,2014,33(3):611620.5杨祝良.高黎贡山大型真菌探秘J.大自然,2019(2):1421.6易浪,董亚坤,苗白鸽,等.云南高黎贡山地区蝴蝶群落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2021,29(7):950959.7第5期梁香娜等:高黎贡山

43、南段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103Myers N,Mittermeier R A,Mittermeier C G,et al.Biodiversity hotspots for conservation prioritiesJ.Nature,2000,403(6772):853858.8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 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王向华.云南野生商品蘑菇图鉴 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10邓叔群.中国的真菌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11栾庆书,王琴,赵瑞兴.外生菌根真菌研究法 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2王向华.红菇科可食真菌的若干分类问题J.菌

44、物学报,2020,39(9):16171639.13张明旭,汪之波,张玺,等.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与区系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7):152156.14贺新生.四川盆地蕈菌图志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5刘旭东.中国野生大型真菌彩色图鉴 2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6吴兴亮.中国茂兰大型真菌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7吴兴亮,邓春英,张维勇.中国梵净山大型真菌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8应建浙,臧穆.西南地区大型经济真菌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9张颖,欧晓昆.滇中地区常见大型真菌 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45、2014.20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横断山区真菌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1KirkPM,P.F.CannonDW,MinterDW,etal.Dic-tionaryoftheFungiM.Wallingford:CABIPublish-ing,2008.22张家辉,王春辉,王略成,等.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调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1(3):913.23柴新义,许雪峰,汪美英,等.安徽琅琊山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J.生态学报,2013,33(7):23142319.24柴新义,朱双杰,殷培峰,等.安徽皇埔山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分析J.生态学

46、杂志,2012,31(9):23442349.25梁香娜,张颖,李双智,等.云南省新平县林下大型真菌资源初步调查J.食用菌,2021,43(4):1319.26卢维来,魏铁铮,王晓亮,等.北京地区大型真菌多样性分析J.菌物学报,2015,34(5):982995.27图力古尔,李玉.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J.生态学报,2000,20(6):986991.28王薇,图力古尔.长白山地区大型真菌的区系组成及29生态分布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5,37(1):2636.王雪珊,图力古尔,宝金山,等.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J.菌物学报,2020,39(4):695

47、706.30张进武,马世玉,祁亮亮,等.黑龙江凉水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区系多样性J.菌物研究,2017,15(3):170176.31竺永金,陈健鑫,魏玉倩,等.云南省元阳县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与资源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4):154159.32王荷生.植物区系地理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33聂鸿飞.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植物优势科、属的分析J.河北林业科技,2013(5):8486.34竺永金,潘启强,陈健鑫,等.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37(4):611622.35徐端妙,朱新宇,林秀君,等.浙江景宁大

48、仰湖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及评价J.食用菌,2021,43(5):1519.36胡慧中,王恒,段张锁,等.五鹿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及生态分布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7):157162.37赵春艳,孙达锋,董娇,等.“云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食用菌,2022,41(2):5965.38戴玉成,周丽伟,杨祝良,等.中国食用菌名录J.菌物学报,2010,29(1):121.39张良实,李甜江,张学星,等.云南林下经济发展状况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2,51(2):4349.40李杰庆,孙景,李涛,等.食(药)用真菌矿质元素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

49、然科学),2017,32(5):929946.41上官舟建.闽西红菇资源与生境考察J.食用菌,1987,9(2):3.42陈宇航,陈政明,林国华.红菇属真菌研究进展(上):红菇属真菌的经济生态效益J.福建农业学报,1999,14(S1):140144.43卯晓岚.中国毒菌物种多样性及其毒素J.菌物学报,2006,25(3):345363.44孟国良,李凤玲.毒菌毒素及其应用价值J.生物学杂志,1997,14(1):2829.45陈自宏,陈凯,徐玲,等.滇西保山地区 4 种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中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J.西南农业学报,2022,35(1):209216.46杨涛,董彩虹.虫草素的研究开发

50、现状与思考J.菌物学报,2011,30(2):180190.47冯云利,汤昕明,杨珍福,等.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48104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第43卷园大型真菌资源初步调查J.食用菌学报,2018,25(1):7987.姜海燕,白慧,丛林,等.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分布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42(6):8895.49HawksworthD L.The fungal dimension of biod-iversity:magnitude,significance,andconservationJ.MycologicalResearch,19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