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梧桐学校七年级期末复习计划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科目:历史与社会 班级:七年级1--3班 教师:
期末考试将至,为了做好期末考试的备考迎考工作,加强复习的有效性,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较满意的成绩。根据期中的成绩分析可以看出,1—3班学生的优秀生不突出,低分层的学生较多,中间层次人数也不多。针对1--3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现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目标主要是使低分率降低,提高高分率,具体如下:
1、各班的及格率以及优秀率:
七(1)
期中
期末
优秀率
42%
40%
及格率
64%
70%
七(2)
期中
期末
优秀率
22.4%
30%
及格率
73.5%
80%
七(3)
期中
期末
优秀率
28.6%
30%
及格率
61.2%
70%
2.努力提高以下学生的成绩,从而提高及格率和高分率
优秀边缘生:1班:黄东涛、方培鑫、陈慧璇、何思佳、罗家康、李浩文
2班:黄晓雪、张家敏、余晨昊、庄家生、钟淑娴、廖晓燕、徐敏玲
3班:郭嘉利、韩静、谭如秋、王佳亮、黄玲艺、黄彦婷、陈敏虹
及格边缘生:1班:张思维、林永娜、吴文康、唐宇、张顺良、彭钊捷
2班:杨越美、郑泽滨、翁俊颖、罗永盛、梁鼎
3班:吴鑫林、杨南、龙泽辉、张春雪、缪育鹏
二、复习教学的各阶段目标:
第一轮,全面复习,细化知识点,打好基础。
第二轮,此轮复习系统串联全册重难点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复习安排:
1.时间:十七周—十九周(2008/12/25--2009/01/09)共9课时
2.内容:七年级上册4个单元。确立重点单元与非重点单元,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复习工作顺畅进行。七年级(上)的第一、二、三单元为重点单元,第四单元为非重点单元。因此复习时多倾注在第一、二、三单元。
时间
教学内容
十七周:周四
第一单元的基础知识
十八周:周一
关于第一单元的相关练习
周二
第二单元的基础知识
周三
关于第二单元相关练习
十九周:周日
第三单元的基础知识
周一
关于第三单元的练习
周二
关于第四单元的练习
周三
对重难点部分进行第二轮的强化
周五
四、复习原则:
1.复习整本课本的基础知识。
2.面向全体学生,多关注边缘生。
3.处理好整体知识与重难点知识,全体学生与边缘生的关系。
五、复习内容:
知识点
复习内容
复习重点
第一单元
1.地图的三要素;
2.三种不同类型的社区;
3.社区的功能;社区的差异;
4.社区的联系;
5.等高线与地形的关系。
1.地图的三要素;
2.社区的功能;
3.等高线与等高线的关系
第二单元
1. 七大洲和四大洋;
2. 地形和气候;
3. 三大人种;
4. 国家和地区;
5. 经纬网。
1. 七大洲和四大洋
2. 经纬网
第三单元
1. 我国的领土状况;
2. 三级行政区划;
3. 我国人口数量、民族的状况;
4. 我国的地形;
5. 季风;
6. 母亲河;
7. 我国南北方、东西部的差异。
1. 我国的地形
2. 季风
3. 母亲河
第四单元
居住在平原、山区、草原等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特点。
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六、针对不同阶层所采取的措施:
教师在复习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布置不同的任务。对于在期中考不及格的学生在课外督促他们强抓基础,熟记课本的知识。对于中等生,努力在掌握基础的基础上拓展。在复习的期间,采用互助小组、小组之间互相检查的形式巩固学生自习的成果。为此教师采取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加分。
七、做好学生考前的心理调试工作:
1.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多给予指导和关注,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信心,提高成绩;在课堂复习时,注意力和重心多向学习困难生倾斜,让他们有更多的发言表现的机会;
2.对于中间学生也不能掉以轻心,他们占了班上的大部分,可上可下,通过各种方式让其上去了,能带动后面的学生的学习动力,竞逐上游,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及时纠正部分尖子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通过谈话,使其转变学校态度。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