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周长教 学 设 计柏 静 静什么是周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第45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图形和物体,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并能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树叶。学生准备:线、直尺、皮尺、草稿本、彩笔、课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看一看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看到了什么?(
2、课件演示瓢虫、蚂蚁爬树叶。)2、说一说师:谁来说一说它们爬行的路线?学生回答(感知“边线”、“一周”)师引导:通过三条路线的比较,揭示封闭图形有周长,不封闭图形没有周长。二、动手操作,揭示概念1、描一描(1)描树叶的边线先描一描树叶的边线,再同桌互相说一说这片树叶的周长。(2)描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先描一描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再让学生说一说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强调:从哪里开始,就到哪里结束。)(3)说一说描一描,再说一说教材46页练一练第一题,四个图形的周长。师小结: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2、量一量出示树叶和教科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何得到他们的周长?你有什么好的办
3、法?(1)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好办法。(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3)展示测量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正确测量的方法,多测量一次,尽量的减少误差,保证结果的合理性。(4)让学生想一想在实践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问题,又是如何克服或解决的。3、数一数图形的周长(1)学生自主描出三个图形的边线。(2)先让学生看到每个方格边长是1cm,再数一数每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让学生独立尝试得出三个图形的周长,并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方法和得出的结果。(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反馈,鼓励用多种方法。(4)回顾总结。三、练习巩固教材47页第7题1、先独立思考:可以分别数出四个图形的周长,也可直接比较图形周长长短的方法。2、集体反馈。四、拓展延伸课件出示图形:把一个长方形分成甲、乙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师:比较周长的长短,不要看图形的大小,应比较图形一周的长短。五、作业布置教材47页第6题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你能谈谈自己还有什么困惑吗?板书设计:周 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