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7311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6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甘肃医药 2023 年 42 卷第 8 期Gansu Medical Journal,2023,Vol.42,No.8表 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颈型颈椎病是各类颈椎病的早期病变类型,主要表现为肩颈部的症状,颈部活动受限及肩颈部疼痛、异常感觉等。随着智能化、数据化的发展,手机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颈椎病发生率逐年增加1,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助于疾病的早期控制,防止转变成其他类型颈椎病2。临床上常采用针刺、中药内服等传统治疗3,但是传统针刺疗法穴位过多,使部分患者产生畏惧,同时有些患者因口服中药不耐受,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来治疗颈椎病尤为关键。本研究运用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报

2、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6月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颈型颈椎病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发散式冲击波组、颊针组与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组,各 30 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1.2诊断与入组标准参照 2010 年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4诊断标准:淤枕颈肩部僵硬疼痛,肌肉处有压痛点;于有些患者会有肩臂手麻木、疼痛;盂X 线提示颈部生理弯曲异常。纳入标准:淤符合颈型颈椎病西医诊断标准;于年龄 18耀65 岁;盂患者自愿加入。排除标准:淤其他类型颈椎病;于患有严重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者;盂有颈部外伤

3、史者;榆在参加研究前两周内进行与本研究相关的药物治疗及研究前 1 个月内进行过针灸、针刀等治疗者。1.3方法1.3.1发散式冲击波组。采用冲击波疗法,仪器型号(Masterpuls MP100,Storz Medical 国械注进:20172215148)通过定打阿是穴5进行点按和冲击波治疗,阿是穴是以病变局部为主或与之有关的压痛点或敏感点6。冲击波压力 1.5耀2.5 bar,频率 10耀15 Hz,定打 2000 次,3次一个疗程,每周一次,以患者的对冲击波的耐受程度不同调节压力与频率。治疗时间:周一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每周一次。1.3.2颊针组。颊针疗法参照 颊针疗法7颈椎病取穴原则,选

4、取患侧颈穴(定位:颧弓根上缘处)、上颈穴(定位:颧弓根上缘处上约 0.5 寸)、背穴(定位:颧弓根下缘颞颌关节下),根据全息理论,面颊部是整体的成比例缩小,颈穴对应人体的第七颈椎处,上颈穴对应人体的第二颈椎处,通过体格检查及穴位结合精准定位,在体格检查后不同的颈椎椎旁压痛在上颈穴和颈穴之间调整针刺位置,针具选用马鞍山邦德医疗器械有基金项目: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编号:gzwkj2022-387)第一作者:彭颖,女,硕士在读,疼痛诊疗研究方向通信作者:祝劲松,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疼痛诊疗研究工作。E-mail: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彭颖1丁玉洁

5、1祝劲松2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2;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550001【摘要】目的:探讨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6 月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颈型颈椎病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发散式冲击波组(n=30)、颊针组(n=30)与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组(n=30)。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疼痛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情况及疗效。结果:淤VAS 评分方面,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组患者在第 3 周时间点 VAS 评分低于发散式冲击波组、颊针组,发散式冲击波联合

6、颊针组患者在第 6 周时间点 VAS 评分低于发散式冲击波组,NDI 评分方面,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组患者在第 3、6 周时间点 NDI 评分低于发散式冲击波组、颊针组;于临床疗效方面,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组与发散式冲击波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不但可以改善即时及远期疼痛,还能改善颈部功能,提高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颈型颈椎病;颊针;发散式冲击波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2725(2023)08-0704-03组别n年龄(岁)病程(月)发散式冲击波组30141634.30依3.157.77依2

7、.74颊针组30161435.40依3.307.40依2.11联合组30151534.40依3.337.33依2.25字2/F0.270.850.29P0.880.430.75性别(例)男女704甘肃医药 2023 年 42 卷第 8 期Gansu Medical Journal,2023,Vol.42,No.8表 4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例)注:联合组与发散式冲击波组比较,#P0.05;与颊针组比较,*P0.05);治疗后,三组VA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NDI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组患者在第 3、6 周时间点 NDI 评

8、分低于发散式冲击波组、颊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见表 3。2.3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经 Kruskal-Wallis H 秩和检验,三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41,P0.05),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组疗效优于发散式冲击波组(H=16.77,P0.05),颊针组与联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见表 4。3讨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十大疑难病”,颈椎病的发病率位居第二10,颈椎病起初的表现是颈部肌肉的肌张力增高或僵硬,久而久之,颈部肌力减弱导致颈椎的动静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退行性变11。颈型颈椎病目前以传统治疗为主12。颊针具有取穴方便、精简、见效快的特点

9、,已成为治疗疼痛的新方法。颊针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是疼痛性疾病,它是在传统针灸学说结合生物全息理论、大三焦理论、身心整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针灸理论。生物全息理论认为,每一个独立的部分都是整体的成比例缩小。但是全息胚与整体之间的比例不完全是按正常的解剖比例缩小的。面颊部是人体投射的缩影,例如颈穴到骶穴是脊柱的缩影,颈穴位于颧弓根上缘处,沿着颧弓根至下颌角“颈穴”“背穴”“腰穴”“骶穴”。身心理论是人的形神统一,使心理与生理有机调节,从预防到治疗始终贯彻心身同治。王永洲首创的颊针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是疼痛性疾病13。颊针可通过诱导脑脊液中茁-内啡肽(茁-EP)和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的释

10、放而实组别n治疗前第 3 周第 6 周发散式冲击波组306.33依1.634.20依1.733.53依1.76颊针组306.17依1.423.83依1.683.03依1.75联合组306.10依1.492.80依1.56#*2.37依1.33#F0.1895.7373.898P0.8280.0050.024表 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 NDI 评分比较(分,x-依s)组别n治疗前第 3 周第 6 周发散式冲击波组3023.60依2.9013.60依2.906.80依4.19颊针组3024.07依3.4612.73依3.916.40依3.50联合组3024.00依4.5510.20依3.94#*4.0

11、7依2.80#*F0.1407.1605.209P0.8700.0010.007注:联合组与发散式冲击波组比较,#P0.05;与颊针组比较,*P0.05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发散式冲击波组3010128颊针组3015105联合组3019101705甘肃医药 2023 年 42 卷第 8 期Gansu Medical Journal,2023,Vol.42,No.8现中枢神经系统层面上的镇痛效应14,相关研究显示,颊针进针后 5 min 镇痛作用显著,并在 30 分钟时达到峰值15。但是在软组织的粘连、痉挛等情况下,颊针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余绍涌等16结果表明体外冲击波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受损肌肉、减轻

12、颈椎功能障碍、疼痛方面均有改善作用,冲击波作用于人体组织产生能量梯度差,从而产生物理效应,达到松解粘连、调节微循环及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来缓解疼痛。发散式冲击波治疗仪发出的能量通过空气或其他介质传导,产生稳定的能量波,呈现出均匀稳定的冲击力发,发散式冲击波的作用机制17如下:(1)通过机械效应,使粘连组织松解;(2)通过空化效应改善循环,促进炎症因子吸收;(3)通过刺激血管的新生修复组织。安全、副作用小、疗效好是发散式冲击波的优势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 VAS、NDI 评分优于发散式冲击波组,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颊针通过释放物质而实现中枢神经系统层面上的镇痛效应;(2)运用冲击

13、波的机械效应松解粘连的组织20;(3)冲击波的空化效应使局部的微循环得到改善,促使炎性物质代谢,缓解肩颈部的压痛;(4)冲击波刺激肌肉组织时释放 P 物质,提高患者痛疼痛阈值21;(5)颊针及发散式冲击波的有机结合即弥补了颊针在松解组织粘连上的不足又增加了镇痛效果。此外,本研究显示,颊针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高于发散式冲击波,说明两者结合既能松解粘连软组织还能达到较好的止痛疗效,联合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更佳。本研究样本量偏少,随访时间段短,今后应扩大样本量及随访时间使之得出更客观的评价。综上所述,发散式冲击波联合颊针治疗颈型颈椎病,可以改善即时及远期疼痛,还能改善颈部功能提高颈型颈椎

14、病患者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 谢兴文,王春晓,李宁.颈椎病发病特征与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7):46-47.2 MAHER C G.Natural course of acute neck and low back pain in the gen原eral population:The HUNT study J.Pain,2013,154(8):1480-1481.3 肖清明,吴昔钧,尹恒,等.基于肌筋膜链理论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的疗效观察 J.中国骨伤,2020,33(10):928-932.4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C/中国康复医学

15、会颈椎专业委员会眩晕学组成立大会暨首届眩晕多学科研讨会论文集,2012:1-22.5 徐雪迪,高晓平,陈和木,等.体外冲击波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研究 J.颈腰痛杂志,2021,42(5):749-750.6 阎思宁,阎杰.阿是穴与肌筋膜触发点异同辨析 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9):185-187.7 王永洲援颊针疗法 M 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援8黄立师,何天翔,金富锐,等.腕踝针联合三步推拿法对颈型颈椎病功能恢复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J.重庆医学,2022,51(2):267-270.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援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M 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0孙

16、国栋,曹盛楠,曾庆云,等.颈椎定位旋提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J.新中区,2018,50(2):51-53.11施杞,郝永强,彭宝淦,等.动静力平衡失调与颈椎病-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3(1):52.12卢楚琪.Mulligan 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筋膜手法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4):148-150.13黎秀,黄盛滔,张治楠,等.王永洲颊针治疗躯体疼痛经验 J.河北中医,2017,39(11):5.14颉旺军,方晓丽,蒲瑞生,等.颊针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兔的镇痛时效及其作用机制 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7、2017,42(5):517-521.15蒲瑞生援颊针镇痛时效特性及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D 援兰州:甘肃中医药大学,2015援16余绍涌.体外冲击波与针刺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磁共振弥散张量的影响 D.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20.17朱沛荣,黄柳青,龙喜,等.电针、牵引联合发散式冲击波循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50 例 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6):29-30.18刘莉菲,陆宇,王银妹.体外冲击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观察 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8,40(5):434-437,449.19李晓梅.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1):146-148.20朱沛荣,黄柳青,龙喜,等.电针、牵引联合发散式冲击波循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50 例 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6):29-30.21许亮,李雪萍,高明霞.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6):1574-1577.(本文编辑:姬晓虹)7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