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次后悔的历程.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270865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次后悔的历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次后悔的历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次后悔的历程 随县新街镇高级小学:郭鹏云 理想描述: 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乐于表达,增强习作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等要求,基于这一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写作氛围,并使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外在的教学要求内化为“表达出自己最后悔的一件事”的需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身边熟悉的事情,丰富习作素材。 2.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取材,激发情趣,先说后学,打开思路,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通过读写联系,学生基本掌握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的方法。领悟写事作文的写作规律。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实践呈现: 一、激活思维,确定习作素材 1.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回忆生活的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昨天做错了一件事,我非常后悔。也很自责。想不想听我向你们倾诉,我倾诉完了,心情轻松多了。谢谢你们听我倾诉!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做过让自己后悔的事。比如,做错了事,怕挨骂而撒谎,很后悔;和要好的同学吵嘴了,影响了友谊,很后悔;由于粗心大意,错怪、冤枉了别人,很后悔……而后悔会使我们有心理压力。像老师那样把自己后悔的事倾诉出来,你们心情就会轻松了。 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呢?是不是很懊恼、很自责呢?那这节课就请把你后悔的事说出来.让这节课的学习成为我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之旅吧! 2.大家亲身经历过的后悔的事情可能很多,请你根据下面的表好好回忆一下,一定会帮助你更好地选择材料。 3.上面的事情中哪一件是你认为最后悔的、最值得写的?请你按下面的要求写出来。 4.小组互议,相互启发,确定或调整写作素材。 (教师评价: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课伊始,老师动情地讲述加上真诚的引导,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有了表达、交流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材,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确保学生习作素材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同时组织组内交流、互补、共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分享学习,在合作中增强自信,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二、指导构思,点拨表达方法 1.分小组交流课前各自收集到的记叙后悔事例的文章,畅谈读后的感受。 2.指名交流,启发学生领悟写作方法。 3.教师总结、提升。 第一,要有一个吸引人的题目。我们可以按时间或地点拟题,也可以按中心事件拟题。 (学生自由地结合自己习作的内容拟题。) 第二,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可以教给学生多种形式开头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运用。自主地用一种方法开头,或将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开头。 (先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读过的记事文章中,哪些开头形式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让学生根据习作的需要写一段开头,然后教师指名交流,并作适当的指导。) 第三。帮助学生掌握“有序”表达的方法。记事的文章,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次序来安排材料。先发生的事先写。后发生的事后写,写出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倒叙——就是先写出事情的结果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然后再回过头来写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中间经过怎样的发展变化才出现这样的结果。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表达的顺序,并列出习作提纲。) 第四,指导学生写具体,即要写清事情的具体经过。启发学生懂得应该写出事情发生的时候自己或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等细节。 第五。最后,要把事后自己的想法、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写出来。 (教师点评:在此环节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分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记叙事情的成功文章,体现了读写联系。写法指导富有层次,重点突出。时于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有目的地教给学生如何拟题、如何开头、如何有序表达、如何抓住重点写具体等方法,这些方法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教师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的。写作方法的指导变过去的教师灌输为学生的自主领悟,老师只是起到点拨、提升的作用。) 三、学生起草,完成习作初稿 学生起草时,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部分习作初稿进行初步的点评,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鼓励。 (教师点评:在学生动笔起草时,老师特别注重辅导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榜样习作有进步的学生,做到了尊重差异。照顾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让每朵花儿都开改,让每只小鸟都歌唱。) 四、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引导学生自我修改。 教师点拨:好多同学喜欢边默读边修改,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不是最佳,因为在默读时速度往往较快,又加上文章是自己写的,对里面的内容比较熟悉,容易把错的地方看成对的看下去。而朗读则不一样,它的速度相对较慢,要读出字音就须看清字形,因此就能更好地发现一些错误,如语病、漏字、添字、错别字等。从而全面地加工、润色。最后还应该把改后的文章和未修改的原文作对照、比较,看一看好在哪里。 2.小组交流。合作评价修改。 教师点拨:在比较中体会自己和别人习作的优点阳不足,取长补短。 3.集体点评、修改:教师选择典型的文章(两篇:一篇是较好的,一篇是较差的)集体讨论修改。 4.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习作。 5.课堂交流,要求学生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改的——为什么要这样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教师点评:这一环节的设计真正让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取长补短,及时总结、积累自己的经验,从而提高了习作水平,为继续学习习作打下了基础。) 五、组织鉴赏,激励发展 1.评选“最佳”,激发兴趣。采用学生自荐、小组推荐、教师选拔等多种形式,评选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句子、最佳书写、最佳…… 2.在教室里举办最佳习作展览,以利于同学之间交流、借鉴。 3.组织优秀习作向校报报刊投稿,进一步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个人反思: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学生站在欣赏的角度阅读,带着浓厚的兴趣寻找习作的“闪光点”。这样的鉴赏评价既肯定了习作者的长处,又使欣赏者从中得到潜意识的启发;既尊重了习作者的个性体验,又展示了欣赏者的独特感受。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成功、张扬个性的场所,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鼓励学生说真话、吐真情,培养求异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的要求。 老师适时启发,让学生把心中的深藏已久的事借机讲述出来,给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而这又是他们亲身见过或者经历过的,印象深刻,只要引导他们知道如何写出来,怎样把这件事情写具体、生动,这样学生就不会再视写作为难事,无话说可以变成有话说,不会写可以变成会写,用词干巴可以变成行文流畅,千篇一律可以变成百花齐放。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