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敬业与乐业》.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269396 上传时间:2024-1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业与乐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敬业与乐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敬业与乐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敬业与乐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敬业与乐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

2、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二、作者及演讲知识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

3、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2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阅读课文整理文中重点生字词:1. 生字教诲hu 禅师chn

4、拣择jin 佝偻gulu 蜩翼tio 羡慕xin 妥当tu 亵渎xi2.词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主眼:主要的着眼处。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言行相顾:言行一致。征引:引用。 讨伐:出兵攻打(敌人或叛徒)。 容赦:原谅赦免。旁骛(w):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 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 骈进:一同前进。妄想:不能实现的打算。 杜绝:制止,消灭。 亵渎(xi d):轻慢,不敬强聒(gu)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不舍,不停。四、讨

5、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其议论文的结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2、学生根据议论文的结构,理清文章的结构。课文共7段,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敬业与乐业。 第二部分(第28段):分析问题,论述有业、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9段):解决全篇,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五、 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

6、的论述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文章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愿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本段末尾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2、 提出中心论点后,作者开始分析问题(默读28段)(1)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进行分析的?(引导学生用课文表顺序的词语来回答,如“先”、“第一”、“第二”) 先谈“有业”,因

7、为有业是敬业的基础,再谈敬业,最后谈乐业。(2)作者在分析这三个问题是,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和论据?(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论证方法和论据类型,)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

8、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5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论据类型: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

9、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1、无业游民连大圣人也无法教诲。(先看“有业”)(有业)论据 道理论据 引用孔子的话 引用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事实论据 举出百杖禅师的故事 举例论证 2、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劳作。2、学习第二部分 (一)朗读第6、7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 思考: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第6段作者阐述了什么叫做“敬”

10、,引用朱子的话作为道理论证。论证方法:引用论证。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情,“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列举当大总统和当车夫的例子作为事实论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说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7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列举佝偻丈人承蜩(tio)木匠、政治家、挑粪工、军人的例子作为事实论据,引用曾文正、庄子、孔子的名言

11、作为道理论据,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 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二)、朗读第8段。这段论述乐业的重要, (1)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

12、8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这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

13、道理论证(3) 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第二课时一、 学习第三部分学生朗读第9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

14、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二、探究(1) 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2) 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

15、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3)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这种说法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文章中的观

16、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

17、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三、 结构、论证方法 1下笔立论(开门见山) 首段即点出文题出处及题旨 2层次分明 引论论有业的必要论敬业论乐业总结 3首尾呼应 文末呼应首段(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结论:结构严谨 二组:论证方法 1归纳法:推理方法的一种,根据多个情况,如名人言行,设例等,概括找出共通点,推论出一个结论。 例子1:孔子说“无所用心”“言不及义”及百丈禅师说“不做事”都是指没有职业,没有不断劳作的人。 结论1:儒家和佛门都主张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例子2:木匠、政治、挑

18、粪的及军人各本份去工作。 结论2:职业无分高下,只要克己尽责,替社会做事,对社会有价值,都是可敬。 2演绎法:推理方法的一种,根据一般已知的原理(大前提)推论出个别情况(小前提),从而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 大前提:凡正当职业都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都是可敬的。 小前提:当大总统是正当职业,拉黄包车是正当职业。 结论:当大总统及拉黄包车都是神圣的职业,都是可敬的,没有高下之分。 3正反举例论述(对比) 论述人生必须有业时,正面引用百丈禅师的格言及事例,再反面引用孔子斥责懒人的话。 论述敬业时,正面引用孔子和庄子的语例,再加上作者的设例;反面引用曾文正的语例及英法国民的事例。 好处:正反两面同时出

19、现,内容充实,使论点突,出减少反驳机会,增强说服力。 4引用例证 引证法(包括语例、名言、谚语) 例证法(包括事例、设例) 好处:言之有据,加强说服力,帮助说明道理。(作者于引用古语后,加以解释,这可令听众明白作者的用意。) 四、语言特色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

20、有说服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五、总结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看来我们的同学已经领悟了梁启超先生演讲的真谛并深受他的感染,那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呢?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努力,就会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是金子无论在哪儿都会发光的。板书设计 敬 业 与 乐 业第一部分(1)引论提出论点: 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一层(25)有业是做人之本。第二部分(28)本论论证论点 第二层(67)敬业对人生最为必要,最为有利。 第三层(8) 乐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敬业责任心第三部分(9)结论总结全文 人类合理的生活就应如此。 乐业趣味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